什么是决策

什么是决策
什么是决策
一、决策及分类
(一)决策的涵义与重要性
1.决策的涵义。
决策是指管理者为实现组织目标,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从若干个可行性方案中选择出优化方案,并加以实施的活动总称。
2.决策的重要性。
(1)决策是计划职能的核心。
(2)决策事关工作目标能否实现,乃至组织的生存与发展。
(二)决策的类型
1.按决策的作用范围可分为:
(1)战略决策(2)战术决策(3)业务决策
2.按决策的时间可分为:
(1)中长期决策,一般为5-10年,甚至时间更长。
(2)短期决策,一般在1年以内。
3.按照制定决策的层次可分为:
(1)高层决策(2)中层决策(3)基层决策
4.按决策的重复程度可分为:
(1)程序化决策(2)非程序化决策
5.按决策的时态,可分为:
(1)静态决策,(2)动态决策。
6.按决策问题具备的条件和决策结果的确定性程度可分为:
(1)确定型决策,(2)风险型决策,(3)不确定型决策
7.按决策行为划分
(1)个体决策人事劳资管理系统
①影响决策过程的个体因素
个人的感知方式,特别是经验、个人的价值观、道德标准、行为准则姚国志
②个体决策的优缺点
优点:决策速度快;责任明确
缺点:容易出现因循守旧、先入为主等问题
(2)体决策
①影响决策过程的体因素
朱家尖岛
特有的体心理现象:如舆论、从众现象、默契、情绪、士气等
②体决策的优缺点
优点:可以掌握更多的信息;更多的可选方案;参与决策使参与者更好地了解制定的决策方案,使满意度提高,利于决策的实施。
缺点:决策所用的总时间一般比个人决策要长;过多地依赖体决策,会限制管理者采取迅速、必要行动的能力;容易出现责任不清的问题。
一、领导概述
(一)领导的实质
1、领导的定义:是指管理者指挥、带领和激励下属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
(1)领导是影响、作用下属的过程,有受其领导的下属人员;
(2)领导行为包括指挥、带领和激励等活动,这些都是能够影响下属行为的活动;
(3)领导的目的是有效实现组织目标。
2、领导的实质
领导实质上是一种对他人的影响力,即管理者对下属及组织行为的影响力。领导的基础是下属的追随与服从
3、领导手段
指挥;激励;沟通。此外,管理者经常进行各种协调工作;领导也是一种服务,即为下级出主意,进行指导,创造条件等。
(二)人性假设
1、人性假设与领导方式
人性假设: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对人的本质属性的基本看法。
领导方式:管理者实施领导行为所采取的各具特的基本方式与风格。
2、管理中人性假设理论的演进
“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满足自己的经济利益;相应采取重视物质刺激,实行严格监督控制的方式。
“社会人”假设认为人有强烈的社会心理需要,职工的“士气”是提高生产率最重要的因素;采取重视人际关系,鼓励职工参与的方式。
“自我实现人”假设认为人特别重视自身社会价值,以自我实现为最高价值;采取鼓励贡献,自我控制的方式。
“复杂人”假设认为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其行为会因时、因地、因条件而异;相应采取权变管理方式。
二、领导方式理论
鲁迅艺术学院(一)三种典型的领导方式
1、专断型领导方式
2、民主型领导方式
3、放任型领导方式
就一般而言,民主型领导方式效果最好,专断型方式次之,放任型方式效果最差。但是,上述结论不能绝对化,必须根据管理目标、任务、管理环境、条件,以及管理者自身因素灵活选择领导方式。最适应的领导方式才是最好的领导方式。
(二)领导方式理论
1、特性理论
基本观点:最古老的领导理论观点。关注领导者个人,并试图确定能够造就伟大管理者的共同特性。这实质上是对管理者素质进行的早期研究。
2、行为理论
一是领导者关注的重点是什么,是工作的任务绩效,还是体维系?二是领导者的决策方式,即下属的参与程度。
重点介绍管理方格理论
蝗虫养殖前景管理方格理论是由布莱克和穆顿在1964年提出的。他们认为,领导者在对生产(工作)关心与对人关心之间存在着多种复杂的领导方式,因此,用两维坐标图来加以表示。以横坐标代表领导者对生产的关心;以纵坐标代表领导者对人的关心。管理方格中有五种典型的领导方式,试简要分析如下:
共享人体⑴1.1:放任式管理。领导者既不关心生产,也不关心人。
⑵9.1:任务式管理。领导者高度关心生产任务,而不关心员工。
⑶1.9:俱乐部式的管理。领导者不关心生产任务,而只关心人,热衷于融洽的人际关系。
⑷9.9:团队式的管理。领导者既关心生产,又关心人,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
⑸5.5:中间道路式管理。即领导者对生产的关心与对人的关心都处于一个中等的水平上。一个领导者较为理性的选择是:在不低于5.5的水平上,根据生产任务与环境等情况,在一定时期内,在关心生产与关心人之间作适当的倾斜,实行一种动态的平衡;并努力向9.9靠拢。
四、社控制
1.社控制的含义。社控制是指以一定文化为基础,一定的体依靠共同价值和体规范导向、规范与约束其成员的一种社会控制力。
2.组织文化是社控制的基础。
3.授权赋能是社控制的必要条件。实行社控制,就必须充分信任员工,对员工进行授权赋能,给予员工必要的决策权,相信他们会从组织的利益出发处理问题。
4.建立自我指导型团队。即在组织内,重建激励机制,强化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实行建立在相互尊重,高度自觉基础上的自我控制。
5.实行实时控制。
一、激励机制
1、激励的涵义
激励。是指管理者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刺激被管理者的需要,激发其动机,使其朝向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
2、激励在管理中的作用。
其核心作用是调动人的积极性。
3、激励的特点。
最显著的特点是内在驱动性和自觉自愿性。
4、激励要素
动机。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行为的心理动力。激励的核心要素就是动机,关键环节就是动机的激发。
需要。需要是激励的起点与基础。人的需要是人们积极性的源泉和实质,而动机则是需要的表现形式。
外部刺激。它是指在激励的过程中,人们所处的外部环境中诸种影响需要的条件与因素。
行为。被管理者采取有利于组织目标实现的行为,是激励的目的。
5、激励过程模式
激励的实质过程。是在外界刺激变量(各种管理手段与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使内在变量(需要、动机)产生持续不断的兴奋,从而引起被管理者积极的行为反应(实现目标的努力)。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2:46: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903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决策   领导   方式   关心   领导者   管理者   行为   组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