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管理者应具有的素质

个方面的工作:①要科学制定军校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一方面,军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是一项投资巨大的系统工程,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存储媒体不断更新,坚持标准化建设有利于降低建设成本、加强控制、融合统一;另一方面,军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所涉及的信息数量庞大、类型繁多,包括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就必须有一个共同的操作标准。②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首先要细化制度要求。依据条令条例、教学制度把粗放的要求规定细化成各项工作、每名成员的执行规范。其次,要量化过程管理。在过程管理中,对每项工作、每个人都要有定量分析。再次,要科学评价。充分利用运筹学、统计学知识和人工智能对每项工作、每个人做出科学评价。③完善网络和计算机系统建设,提高精确培养效率和质量。第一,要建立管理教育网络系统,实现院、系、室(队)三级能够资源共享、同步管理。如建立系、室、队基础管理系统,依托校园网、监控设备对各单位实行远程监控和实时指导;建立网络教学管理,对教员授课、课程进展、课堂秩序、学员学习效果进行综合信息管理,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系统建立网上财务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增强财务管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可视性;建立后勤管理系统,对全院后勤工作统一管理。第二,要建立人员精确培养子系统。如将单位人员的思想政治、学习成绩、特点特长、家庭状况、奖惩情况等相关内容,梳理、细化成一系列指标,作为人员评价的量化依据,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转变管理理念,提升信息能力,为精确培养创造过硬“软件”。军校管理者是精确培养的主体,管理者只有转变粗放式和经验式的管理理念,不断提高对精确培养的思想认识,更加熟练地运用好信息化教
育管理平台,才能有效提高精确培养的质量和水平。(1)管理者要确立三个观念:①精确培养决定效果的观念。精确决定效果已被许多事实所证明。首先,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小问题不及时解决就会演变成大问题,这是客观规律。其次,实由精来,精能促实。如果落实非常深入、非常精确,那么工作肯定是扎扎实实,富有成效的。再次,精能保证质量,质量决定效果。工作能做到精益求精,那么质量肯定是有保证的。②精确培养决定水平的观念。精能反映出干部的能力、思路和水平;精能反映出体的素养、意识和精神。③精确培养决定作风的观念。精确反映精神面貌,工作要做到精确必须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精确反映贯彻力,推行精确培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阻力,没有坚强的贯彻力是不可能打开工作局面的。(2)实施精确培养依靠大批精通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人才。管理者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努力学习计算机和网络知识,做到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搜集、存储分析处理信息,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实施办公、管理、交流,掌握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常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施精确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手段,提升精确培养的水平和质量。
3.继承传统,创新模式,正确发挥信息化管理手段在精确培养中的作用。精确培养是一种以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成果为特点的新的管理教育模式,它把提高管理效能作为管理创新的基本目标。运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实施精确培养要注意把握“三个结合”:①“人管”与“机管”相结合。机管可以替代人管中常规的、定式的、数字的管理,但机管不是万能的,切不可忽视人管的作用。②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相结
合。静态管理与动态管理是交替呈现在管理对象身上的状态,只有实现对静态和动态的全面控制,才能对管理对象实现全方位、全时空的管理。③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信息化管理手段强调了“量化”和“数字化”,弥补了以往定性方式不精确的缺陷,提高了管理的精确性和科学性。但管理中的问题不是全部都能用简单的数量关系来表现的,要克服重定量、轻定性的倾向,坚持定量方法与定性方法相结合,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才能准确地把握管理对象的本质。
总之,精确培养是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是更加科学的管理模式,它突破了其他管理的不完善性,应用具体性、可视性、操作性强。只要充分将之与现有的院校管理模式有机结合,提高科学合理地使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必将使军队院校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参考文献:
大唐营养师[1]占荣辉,鲁敏.基础合训本科毕业设计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1,(12):63-65.
[2]张增印.军队院校管理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7.
高校管理者的素质主要是指高等学校管理者和管理工作者履行管理工作职责中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和基本要素。由于管理体制的不同,不同的管理岗位对管理者的素质和要求有所不同,结合我国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对高校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提出相应的要求。
高等学校应该具备“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党代会上。中共中央总
书记在会上作报告时指出,要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干部双重管理体制,以注重实绩、众公认的原则选拔干部。作为高校管理者和管理工作者都要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一、高校管理者应具有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
高校管理者是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和
高校管理者应具有的素质
陈雪海
(盐城工学院,江苏盐城224051)
摘要:本文对高校管理者应具有的基本素质进行论证,分析管理者的基本要件,重点论述管理类型及其在管理系统中具有的功能,以促进高校管理者提高自身的素质,使高校管理者在工作中能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管理者;素质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023-03
【科学管理】
23
--
. All Rights Reserved.
执行者。要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相互利益关系。因此,管理者必须要提高自身的政治觉悟。在管理实践中,做到“三讲”,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者,增强自身的政治素质。管理者不仅要学会为人处事,更要善于思考。成功的管理者是把自己的思想变成实际行动,尤其是要把管理的目标清晰地描绘出来,使被管理者能够清晰明了;要加大对信息量的收集、存储和分析,达到对信息的充分利用,来促进管理工作并提高效能。
二、高校管理者应具有的个性修养
1.谦虚谨慎。高校管理者所面对的管理对象层次各异,受教育的程度高低不同。管理者必须要以谦虚的心态,虚心学习,注重沟通。那种下车伊始只凭主观臆断的做法会使本人脱离众,难以在众中树立个人威信。为人更要谦虚,要有海纳百川的气魄,更应有虚怀若谷的胸怀。
2.诚实守信。管理者对被管理者要以诚相待,要将心比心,真诚而直率地交换双方的意见,不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
3.心胸开阔。古人云:宰相肚里能撑船。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更要把握好诚信原则,要与人为善。这样才能使教职工有一种安全感,个人的积极性才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出来。
4.吃苦耐劳。除做好份内的工作外,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因而,吃苦耐劳也是管理者必不可缺少的基本要件。
三、高校管理者应具备相应的技术素质
作为管理者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并不是指某一学科或某一技术领域的专业能力,而主要是指管理能力。要刻苦学习,注重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积累,逐步积累做好本职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能力水平。管理者的素质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是在管理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潜在素质。一个高明的管理者除具备基本的素质外,重要的是应具备管理者相应的业务素质。
1.是要有科学决策能力。决策是管理。这是管理者所从事的主要工作。一个决策者具备较强的科学决策能力,体现在纷繁复杂的情况下能够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向。同时也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博采众长,才能作出科学、正确的决策。
2.是要有知人善任能力。一个管理者必须要具有知人善任的能力。知人善任也是一种能力,是一个人的认识水平和道德品质的集中体现。
化身博士小说
3.是要有组织协调能力。组织协调工作是管理者基本的工作能力,大量的工作需要管理者与其他管理部门的协调沟通,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目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不同之处,就是前者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在管理过程中,要进行相应的组织协调,要协调处理好管理系统内外的各种工作关系和人际关系。因此,管理者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需要有协调人际关系的技能,在管理中要懂得理解人、信任人和尊重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期达到实现管理的既定目标。
4.是要有开拓创新能力。管理作为一种创新活动,因而要求管理者必须要有勇于开拓创新的能力。在当前社会现状下,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管理者只有不断解放思想,善于接受新事物,才能不断提高创新和开拓的能力。
管理者除应具备以上素质外,对于管理者的素质还有许多不同的特殊要求,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以适应飞速发展的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中自由驾驭。对高等学校专职管理人员来说,应该具有较高的学历、职称和有关高等教育管理的专门知识,按管理专业化的要求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对高等学校兼职管理者(如“双肩挑”干部)来说,不仅需要高等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更要注重在管理实践中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
四、管理者应懂得相应的技术。
管理者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了解和掌握基本情况。二是掌握本单位的一、两项关键业务,有利于提高管理者在员工中的地位和威信。三是要加强技术管理。
在当前高校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下,高校党员领导干部和管理者应如何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如何不断地提高领导水平和讲究工作方式方法上有一个较大的突破呢?这就需要在理论学习水平、个人思想修养和密切联系众等方面做出自己应尽的努力,并进行有效的探索。
1.不断地提升个人的理论学习水平。要求高校党员领导干部和管理者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素质。从党的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每当革命和建设处于重要关头时,我们党总是结合不断发展的社会现状的实际情况,强调重视理论学习,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这是一条宝贵的精神财富和历史经验。从建党之初到延安整风运动,从建国前“两个务必”和“进京赶考”直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到九十年代初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从“三讲”教育到新世纪初,我们党确立的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以及现今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等,无不闪烁着理论学习的极端重要性。在每次的理论学习过程中,极大地提高领导者科学决策的水平,改进了工作方法,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胜利。作为高校的党员领导干部和管理者,尤其要在理论学习上要认真钻研,并加以刻苦学习,成为理论学习的先行者和实践者。
针对高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要经常面对“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客观现状,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只要我们重视理论学习,从学习中不断的提高思想认识,就能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就能有效地引导自己,不断地提高领导决策水平,从而达到提升管理者的自身素质的目的和内在要求。
2.不断加强个人思想道德修养。这是高校党员领导干部和管理者提升自身素质的现实基础。对高等学校而言,高校管理者绝大部分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党员领导干部和高校的管理者思想修养,显得尤为重要。他们掌握着高校的人事安排、财务管理、收入分配、教学管理、基建工程、物资设备采购、招生就业、科技服务等方面的业务。在校内外,管理者都在与各种人和事打着交道,应以良好思想修养为基础,做到办事公道,为人正派。因而要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全局着想,为全校的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着想,要把学校的利益、教职员工的利益和培养学生成人成才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决不能以权谋私、谋取不正当利益。要时刻铭记共产党在历史上有很多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案例。在这些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案例面前,足以使我们每一个高校党员领导干部和高校管理者去警惕和认真思考的问题。其实我们都很清楚,实际上就是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加
【科学管理】
24
-
-. All Rights Reserved.
强思想修养的必修课,从中汲取教训。作为高校党员领导干部和管理者更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见困难就上、见名利就让,真正在思想上、行动上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起到真正的榜样作用。
3.真正做到密切联系师生员工。这是高校党员领导干部和管理者提升自身素质,密切师生关系的有力途径。密切联系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也是党员领导干部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并取得实际成效的有力途径。尽管当前处于世界科学发展的新形势、新环境,各方面情况都在发生着深刻而激烈的变化,而我们党密切联系众的众路线、众观点不能因此而发生改变。要相信和依靠众,虚心地向众学习,尊重众首创精神,倾听众的实际呼声。高校的党员领导干部和高校管理者面对的就是广大的师生员工,师生员工是学校事业发展的主体。管理者与师生员工的联系密不密切,师生员工愿不愿为管理者真心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是衡量高校党员领导干部和管理者称不称职的一个显著标志。高校党员领导干部和管理者如何正确地对待师生员工,如何密切与师生员工的相互关系,是衡量高校党员领导干部和管理者能否切实履行职责、切实为众办实事的重要尺度。我们深知,学校的事情是全体教职员工的事情,如果党员领导干部和管理者严重脱离师生员工体,那势必对学校各项事业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甚至影响到学校各项事业发展。那么,学校的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各项工作就只能停留在表面,很难扑下身子紧贴实际,因而造成党关系、干关系不和谐
甚至是对立的状态。处于这样的现状,学校的改革、稳定和事业发展就会受到严重的制约。因此,高校党员领导干部和管理者一定要切实关心师生员工的疾苦,切实维护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杜绝有损师生员工合法权益的事;要经常深入师生员工中去,要定期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到师生员工中去了解情况,并针对相应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倾听师生呼声,对他们反映的问题要及时给予答复并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完成的时限,使师生员工切实感受到学校事业改革发展给自身带来的福祉。
作者简介:陈雪海(1974-),男,籍贯:江苏盐城,本科,职称:研究实习员,工作单位:盐城工学院纪委监察处。
社会学家Alex Inkleles在他的《什么是社会学》中认为,研究社会学的对象有三条可能途径:第一条是历史途径,即“创始人说了什么”;第二条是现实途径,即“当代的社会学家在做什么”;第三条是分析途径,即“理性的指标是什么”。本文采取分析途径,将大学生社会学的研究范围首先界定在“学生事务管理”当中,试图将“学生事务管理”作为社会学研究的一部分,探讨如何开展学生事务“第三域”的管理。
一、社会学中的学生事务管理:“第三域”概念的引入
在分析学生事务管理的过程中,需用社会学研究方法,而不是站在纯粹的大学生工作者的角度,对学
生事务管理进行更加简洁的概括,以便获得对大学生现象深入的解释。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如何突出学生事务管理中的“服务”功能,借助社会学的独特视角,在学生事务管理中纳入社会学“第三域”的范畴,加强服务理念,提高学生事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性,提升学生事务管理效率。结合已有研究,笔者将“第三域”空间化为三种形式,包括高校志愿者活动、学生社团、学生网络活动三种。因研究内容所限,本文主要针对其中的志愿者活动、学生社团进行重点研究。
二、学生事务管理中“第三域”的相关探讨:志愿者活动与社团活动的差异性研究
本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基础数据,样本均来自zstu大学某学院2007~2011级不同专业、性别的学生,该学院为zstu大学最大的本科学院,目前有在校生近三千人,共有10个专业,在本研究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共发放问卷110份,回收11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为90.9%。
黎曼函数
1.高校学生志愿者活动和社团活动的参与度和原因调查。从问卷情况看,在100位学生中,参加社团的学生最多,参加志愿者活动的次之,而参加网络活动的学生相对最少。其中,参加志愿者活动或参加网络活动的学生,全部参加了社团。而参加网络活动和志愿者活动的共同人数为48,占参加志愿者活动人数的64%和占参加网络活动的7
2.73%,同时表明这48名同学皆参加了此三项活动。这说明现在的大学生课余生活较为丰富,能积极
地投入到志愿者活动、社团和网络活动中。而参加志愿者活动和社团的同学中,47名同学选择“扩大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占了62.67%,其次为“个人兴趣爱好”,有56%的同学选择,其余21.33%的同学选择“学校统一组织”,25.33%的同学神经网络法
基于社会学视角加强学生事务“第三域”管理
——
—以zstu大学某学院为例
侯蕾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18)
摘要:如何从社会学角度研究大学生问题?本文主要结合大学生管理中的志愿者活动和社团活动两部分开展调查研究,并结合问卷结果,指出两种活动之间的内在区别,提出在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应将管理内化到活动中,提高学生事务
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在实践中要尽量避免将复杂的学生发展过程简单化、管理行政化的倾向。
关键词:学生事务;志愿者;学生社团;管理
mse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8-0025-03
【科学管理】
25
--
. All Rights Reserved.
>四裂红景天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7:11: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901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管理   管理者   高校   提高   学生   工作   干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