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极权主义心理解析

美国极权主义心理解析
作者:陈娜 季水河
来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06
三聚氰胺树脂        [摘 要] 《裸者与死者》对美国极权主义的揭露与批判是批评界研究的焦点。新精神分析学派认为,极权主义和法西斯主义拥有同样的心理基础权威主义性格,其运行的心理机制取决于施虐-降压散受虐冲动,为剖析小说中复杂、矛盾的集体性格特征,揭示美国军队机器人的产生缘由提供了理论依据。以《裸者与死者》为例对极权主义的心理解析有助于挖掘现代战争与杀戮的深层根源,对当下有警示作用。
        [关键词] 极权主义;权威主义性格;施虐-受虐冲动;《裸者与死者》
        [中图分类号] I106.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1206—0106—05
        一 引 言幸福的小河
        战争催生权力的集中。二战结束后,美国并没有停下扩张的脚步,把极权主义推向古巴
、朝鲜、越南等国,远离本土点燃战火。战争在战略上是政治的延续股份有限公司的特点[1](P189)。有批评家认为,尽管美国一再声称它的对外扩张战争是为了维护人权、推行自由,但在实质上,二战后的美国对外扩张战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诉诸民族主义情绪的右派为缓解国内阶级矛盾造成的内部紧张局势而采取的有益措施,即美国的对外扩张战争有利于国家的健康2](P249-250农业机械学报)。美国的对外战争到底是有利于国家的健康,还是国家极权主义膨胀在外交政策上的体现呢?二战后,美国经济迅猛发展,国家政府引导舆论,权力经营模式发生转变等,给人们认识政治权力的实质带来了困难。新精神分析派的出现为人们从心理层面解剖权力、战争和人性之间的互动提供了契机。早在1940年,马克斯·霍克海默在 《独裁国家》(又译《极权主义国家》)里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在美国这个民主自由国家背后隐藏着极权主义暗流,而法西斯主义就是发达资本主义的极限形式。诺曼·梅勒在他创作的二战小说《裸者与死者》(1948年)中表示出同样的看法。战争是罪恶的,它是美国实现极权主义的重要途径之一。小说描写了极权主义支配下的美国军队,它和法西斯主义具有同样的心理基础权威主义性格吴有松事件,不仅体现在个体性格特征上,而且存在于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之中。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7:38: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884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美国   极权主义   战争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