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理论就没有历史科学———20世纪我国史学理论研究的回顾和思考

没有理论就没有历史科学———20
世纪我国史学理论研究的回顾和思
在漫长的中国史学发展史上,20世纪的中国史学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
中国传统史学出现了从不曾有过的深刻变化:封建主义史学衰败,并被资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的史学所代替;在激烈的社会革命、社会变革,以及科学进步和学科发展中,马
克思主义史学经受了锻炼和考验,历经艰难
数字光纤直放站曲折,不断成长壮大,得到迅速的发展。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20世纪的中国史学不仅结
束了一个时代,开辟了一个时代,而且还以
其丰硕的成果作为珍贵的学术遗产,直接影
响到新世纪中国史学的走向。回顾20世纪
中国史学发展的历程,可清楚地看到史学理
论的研究和建设,是中国史学发展不可替代
的前提;而史学的发展,又不断提出新的理
论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对历史进程或历史学
自身一系列理论问题的研究和探讨。总之,回顾和思考20世纪我国史学理论研究的重要结论之一,就是没有史学理论的不断进步,就没有历史科学的发展。20世纪的中国史学史,首先是一部史学理论发展的历史。明确这一点,并认真研究这个问题,对新世纪中
国史学的建设,无疑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处在剧变的前夜。中国封建主义史学,同样孕育着一场革命性的变革。无论是社会的巨变,还是史学的变革,从本质上说,都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都是时代的呼唤。然而,这一切又都不是自发进行的,首先需
要理论的支持和指导。20世纪初中国新史学的出现,是这一时期以进化史观为核心的史学发展的直接成果。正是进化论、进化史观的广泛传播,才为20世纪初中国新史学的问世开辟了现实道路。
20世纪初,进化论和进化历史观猛烈地冲击着中国封建史学的基础,成为先进知识分子在史学领域思想解放、破旧立新的锐利
武器。而它们的出现,首先是和包括史学在ppp游戏
内的外国学术思潮在国内的广泛传播有着
密切的关系。20世纪初,严复的《学肄言》、《天演进化论》系统阐释了斯宾塞的普遍进化论原理,大力宣扬赫胥黎的“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的原则。此后,不少欧美和日本
学者的社会进化论着作,陆续译成中文出版,如马君五译《斯宾塞社会学原理》(1903年)、赵兰生译《斯宾塞干涉论》(1903年)、吴建常从日文转译美国吉丁斯着《社会学提纲》(即《社会学原理》)、章太炎译岸本能武太的《社会学》(1902年)、麦仲华译有贺长雄的《社会进化论》,以及欧阳钧译远藤隆吉《社会学》(1911年)等。
社会进化理论向“天不变,道亦不变”
等封建传统思想,以及中国封建史学的复古
观及“一治一乱”的循环史观提出了强有
力的挑战。20世纪初,梁启超以进化论、进
性和谐
化史观为理论基础,发起了“为史界辟一新
天地”的“史界革命”。他认为“史界革命”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中国史学的陈腐
我要看戏
和落后,是中国社会发展落后的重要原因之
一。因此,“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不能立于世界之林[1]。
在《中国史叙论》、《新史学》,以及后来撰写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及其补编等着作中,梁启超尖锐地批判封建史学,揭开了中国近代史学发展的序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使中国史学开始脱离2000余年的封建传统。
梁启超认为中国传统史学从来没有“良史”,针对中国封建史学的弊病,他强调指出:“吾中国所以数千年无良史者,以其于进化之现象,见之未明也”。梁启超多次阐释他的历史进化思想和进化史观,他说:“数千年之历史,进化之历史,数万里之世界,进化之世界也”,而且“天下进化之理,无有穷也,进一级更有一级”。梁启超力主历史研究要充分发挥其社会功能。在他看来,撰写历史的目的是“使国民察知现代之生活与过去未来之生活息息相关”,从而“能将历史纳入现代生活界使生密切之联锁”。
“五四”运动之后,大批在欧美和日本陈祖德
二阶低通滤波器读书的留学生陆续回国,一些人先后将日本史学家坪井九马三、九米邦武、浮田和民,英国史学家巴克尔,美国史学家鲁滨逊、班兹、塞格利曼,法国史学家朗哥诺瓦、瑟诺博习等人的代表作译成中文出版。20世纪20年代中期到30年代中期,一些中国学者明确提出向西方史学学习,并用西方史学改造中国史学的问题。北京大学教授朱希祖明确指出:“我国现在的史学界实在是陈腐极了,没有一种破坏,断不能建设”。
在“破坏”中国旧史学,“建设”新史学的过程中,以鲁滨逊为代表的美国“新史学派”理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何炳松在北京大学历史系讲授“西方史学原理”时,即以鲁滨逊的《新史学》为课本。美国新史学派的主要代表作,在当时几乎全部译成中文出版。除《新史学》(1924年)之外,还有约翰生的《历史教学法》(1926年),绍特威尔的《西洋史学史》(1929年),桑戴克的《世界文化史》(1930年)班兹的《史学史》(1930年)、《西洋史进化概论》(1932年)、《新史学与社会科学》(1933年)等。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9:20: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882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史学   中国   历史   发展   理论   世纪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