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地关系论

陈布雷
人地关系范型
人地关系论
产生原由
主要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评判
天命论
天命论
人类生产力低下,是人依附于自然这种自然人地关系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柏拉图
地球上一切可以观察到的事物只不过是理念的拙劣的摹象
主观唯心主义,把主观精神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
蓝衣魔鬼
泰勒斯
神则是用水创造出万物,人类只有听天由命。
早期朴素唯物主义,把水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
地理环境决定论
环境决定论(地决定人)
早期的地理环境决定论者,把被神创论和主观唯心论颠倒了的人地关系反正过来,指出不是神或人的精神创造自然,而是地理环境影响着人的体格、气质和精神。
柏拉图、希罗多德、希波格拉底、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思想家强调气候和海洋影响人的生理、性格以及气质
朴素的唯物主义,坚持以“物”为本,从自然界自身去探索和说明世界的物质本原,主张物质先于精神。这种物质观在基本方向上是正确的,它为哲学物质观的确立奠定了客观基础。
孟德斯鸠
自然条件会影响人的生理特征、人的心理特征以及法律和国家政体。
飞利浦220cw9
作为反对唯神论的思想武器, 在历史哲学和政治哲学中大行其道,其后形成历史唯心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阵营。
黑格尔
物探软件
认定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的精神之外的某种“绝对观念”(即上帝)才是世界万物的本原。
历史唯心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非科学的历史观,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人们的思想动机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叫唯心史观。
巴克尔
认为地理、气候条件影响人的生理,生理差异导致人的不同精神和气质,从而有不同的历史进程。
拉采尔
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其活动、发展和分布与生物一样都受环境的限制。
马克思
任何历史记载都应从事物的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亦称唯物史观。“
普列汉诺夫
自然界对社会生产力状况,并且通过生产力状况对人类的全部社会关系以及人类的整个思想上层建筑产生影响。
唯意志论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唯意志论(人决定地)
人们的理性观念收到了一系列社会重大事件的打击;同时传统理性主义哲学发展到了其高峰和极端,使得人完全被理性化,理性逐步由神的对立面发展到人的对立面
叔本华
鹿回头传奇
生活意志论:要求要超出以住客分立为特征的认识论方式去探索事物奥秘。认为意志是超出现象世界以外的自在之物。
唯意志论是最早对长期受到忽视的人的非理性世界加以细致剖析的哲学学说,也是最早明确地揭示科学理性的局限性的学说之一。对现代西方的社会现实和人的生存方式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并对人性、生存境况及人生意义等问题作了有益的探讨。但是,这种哲学未能摆脱资产阶级的狭隘视野,不可能真正把现实生活和实践作为其哲学的出发点,也不可能具有唯物辩证的方法,无限夸大意志的地位和作用,陷入一种新的唯心主义,片面强调意志的非理性一面,陷入非理性一面。缺乏辩证思维方法,陷入形而上学,歪曲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陷入贵族主义和个人主义。
尼采
权力意志论:人的思想认识及道德价值观念都取决于人的非理性的生命和本能冲动,这种非理性的生命和本能冲动不是来自上帝等精神事物或者物质事物,而是来自人的生命本身,认为意志存在于现象之中。
人地相关论
可能论
当地理环境决定论受到广泛批判时,人们就去寻求新理论来解释人地关系。这时在物理学中海森堡提出了测不准原理;随机事件比比皆是,数学中概率论形成了;人地关系思想中也出现了或然论。
维达尔·白兰士、白吕纳
基本观点人是积极地力量,不能用环境控制来解释一切人生事实;一定的自然条件为人类的居住规定了界限,既不突出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作用的重要性,也不夸大人在人地相互作用中的主观能动作用,而强调人与地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其作用的对等性。“环境虽然足以影响人类活动,但人类也有操纵与征服环境的能力”
或然论仍然属于因果观。它认为一个原因可以产生多种结果,一个结果也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原因和结果不是一成不变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把人地关系的重心从自然转移到人这个积极因素上来,是这个学派的一大贡献。但它对人地关系中心理因素作用的强调有失偏颇,有唯心论之嫌。
适应论
罗克斯比
一是人对他们的自然环境的适应,包括对区域经验的分析;
二是地域间的关系,指居住在区域内的人的适应和地理方向的条件。
这种适应,既意味着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也意味着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生态论与适应论都是试图借助生物学上的有关生态学的一些观点来分析人地关系的特点,彼此之间的论点大体相同。
生态论
巴罗斯
强调在人地作用研究中,应注重人地作用的动态过程,即人类反应过程的认识。
环境感知论
认为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不是任意的、随机的和毫无规律的,而是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寻的。它是由一种思想意识的支配,这种思想意识就是环境感知。
具体深入到关于对自然灾害的感知问题,在移民身上反映较明显,由于它一方面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又影响着人对环境的认识和利用,所以环境感知成为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人地无关论
二元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影响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人类主观能动性的提升。
佩舍尔
反对地理学的一元论,主张地理学只能是对地球表面形态的研究,也就是只研究自然环境,而人类活动不在其研究范畴之内。
二元论反对地理学的人文方向,反对探究自然环境与人类历史因果关系的研究,人地关系研究被彻底抛弃。
文化决定论
认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人类不仅可以利用自然,而且可以按照人类意愿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
虽然人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利用自然,甚至是改造自然,但忽视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的影响。
人地关系和谐论
和谐论
工业的发展,各国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农业发展也导致一些地方出现荒漠化、水土流失、农业污染等环境问题。
认为人地关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充分合理利用地理环境;另一方面要对已经破坏的不协调的人地关系进行优化调控。
同早期人地关系论相比,是一个巨大进步,并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3:12: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881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人类   环境   社会   发展   哲学   影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