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筑实职业教育的行动基础——《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解读

【关键词】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C【文章编号】1005-6009(2021)29-0029-07
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旨在通过健全职业教育制度、完善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职教20条”)落到实处,完善和巩固职业教育的中国特和类型特点,推动职业教育更高质量发展,实现职业教育从“大有可为”到“大有作为”的历史性跨越。
一、《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
《行动计划》以“提质培优、赋能增值”为主线,对未来3年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整体规划、系统设计,既有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要求,又有对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路径的规范;既有对深化改革的具体举措的顶层设计,又有对新时代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品牌的打造;既有对之前职业教育发展不足的弥补,又有对未来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改革创新。
《行动计划》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总体要求”、第二部分“重点任务”、第三部分“组织实施”,分别从行动指导、行动目标、行动原
则、行动任务、行动组织、行动实施等维度整体呈现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战略设计。“总体要求”是
纲领,“重点任务”是内容,“组织实施”是保障。“总体要求”明确了职业教育提质培优三年行动计划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准确理解和把握好“总体要求”的基本精神,对落实好“重点任务”、完成好“组织实施”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总体要求”明确了“重点任务”的发展方向、发展要求,“重点任务”通过具体的落实改革的举措和打造职业教育新品牌,将“总体要求”落到了实处;“总体要求”明确了“组织实施”的着力重点、工作重心,“组织实施”呼应了“总体要求”。
基于中国特社会主义新发展阶段的新任务、新特点、新使命,《行动计划》立足党的教育方针,践行新发展理念,满怀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实现人生出彩的教育深情,聚焦新发展格局呈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由此形成了提质培优三年行动计划的指导思想。
基于“职教20条”的整体设计,《行动计划》提质培优、增值赋能:
筑实职业教育的行动基础——《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解读
周俊
南通东方中学聚焦重点、疏通堵点、破解难点,力图破除来自多方面的影响职业教育吸引力、社会认可度提升的瓶
颈问题;以制度建设为抓手,积极主动打破地域空间局限,开展区域协作行动;以增值赋能为主线,构建中职、高职和本科职业教育的有机衔接;以体制机制建构为重心,推动从中央到地方、从行企到学校、从决策到实施、从解决问题到打造品牌等方面同向同行,整体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实现职业教育从“大有可为”到“大有作为”的历史性跨越,由此形成了提质培优三年行动计划的目标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的要义
《行动计划》的“指导思想”明确了未来三年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思想指导、工作理念、办学方向、战略定位、着力重点和行动目的。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新发展”为理念,以“高度重视、加快发展”为方针,以“服务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就业”为方向,强调“坚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类型、同等重要”的战略定位,明确了“夯实基础、补齐短板”“深化改革、激发活力”的工作主题,突出了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中国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工作重点,阐明了提升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和服务能力、提供多层次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行动目的。
(二)“主要目标”的内容
《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明确了未来三年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所要达成的建设目标。一是职业教育的发展做到三个“更加”,即“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接更加紧密、同人民众期待更加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更加匹配”。二是中国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做到五个“更加”,即“体系更加完备、制度更加健全、标准更加完善、条件更加充足、评价更加科
学”。三是未来三年职业教育提质培优所要实现的五项具体目标,即健全职业教育发展制度、健全职业教育工作机制、保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大体相当、完善三级职业教育标准体系、整体提升职业教育质量。
(三)“基本原则”的内涵
《行动计划》的“基本原则”明确了未来三年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四项基本遵循。
疯狂的金条一是育人为先,质量为本。要求加强党对职业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改革创新职业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德技并修育人机制,完善政企校多元共治的质量保证机制。
二是固本强基,综合改革。要求聚焦薄弱环节,通过补短强弱,夯实职业教育发展基础;要求通过体制机制、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三大改革,激发职业学校发展活力。
三是标准先行,试点突破。要求健全三级标准体系,完善标准落地的工作机制;要求打造创新发展高
地,推进关键改革,打造职业教育优质资源和品牌。
四是地方主责、协同推进。要求构建政行企校协同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机制,加强计划执行的过程管理、检查验收和结果应用。
二、《行动计划》的重点任务
从全面贯彻落实“职教20条”出发,基于“下一盘大棋”的整体理念,《行动计划》设计了未来三年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十项任务、二十七条举措。《行动计划》力图通过五项举措,落实“职教20条”部署的重大改革任务;通过五项行动计划,打造新时代职业教育品牌,促进职业教育质量提升。
五项落实改革的举措,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完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制度体系”“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
合、校企合作”“健全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是“职教20条”的深化和细化,此部分内容重在顶层设计,
目标清晰、要求明确、内容丰富、指标具体,直面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薄弱环节的强化和改革重点的创新,既符合国情要求,又接轨时代趋势。
基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行动计划》作出三项部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一是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二是落实“三全育人”,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增强爱党爱国意识,听党话、跟党走;三是加强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语文、历史和高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开足开齐开好必修课,加大专职思政课教师配备力度。
基于“推进职业教育协调发展”,《行动计划》通过三项要求,明确了中职、高职、本科职教等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和发展重点。一要强化中职教育的基础性作用,保持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大体相当;二要巩固专科高职教育的主体地位,优化高等教育机构;三要稳步发展高层次职业教育,把发展本科职业教育作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东吴农村商业银行基于“完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制度体系”,《行动计划》通过三条路径,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作用。一要健全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职业教育制度,建立各级各类教育培训学习成果认定、积累和转换机制。二要落实职业学校并举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的法定职责,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职业培训。三要强化职业学校的继续教育功能,面向社会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继续教育。
基于“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行动计划》提出三项要求:一要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人才需求精准对接;二要深化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改革,提升行业举办和指导职业教育的能力;三要完善校企合作激励约束机制,健全以企业为重要主导、职业学校为重要支撑、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中心任务的产教融合创新机制。
基于“健全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行动计划》作出三项部署。一要健全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制度,即省级统筹的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制度;二要规范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形式;三要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引导不同阶段教育合理分流、协调发展,为学生接受高职教育提供多种入学方式。
着眼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五项行动计划,即“实施职业教育治理能力提升行动”“实施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攻坚行动”“实施职业教育信息化2.0建设行动”“实施职业教育服务国际产能合作行动”“实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行动”,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目标明确、路径清晰、要求具体,既有对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所面临问题的破解,又有依据职业教育发展趋势而作出的重大创新;既有前瞻性,又有针对性。
聚焦“实施职业教育治理能力提升行动”,《行动计划》提出三项工作举措。一是健全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二是完善办学质量监管评价机制,即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社会等多方参与的质量监管评价机制;三是强化职业学校校长队伍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管理队伍。
聚焦“实施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攻坚行动”,《行动计划》提出三项工作举措。一是通过
他来自胡志明市多层面、多路径提升教师“双师素质”;二是加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完善职业教育教材规划、编写、审核、选用使用、评价监管机制;三是提升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教学质量,合理规划专业设置机制,建立退出机制,适应生源多样化特点,将课程教学改革推向深入。
聚焦“实施职业教育信息化2.0建设行动”,《行动计划》提出两项工作举措。一是提升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水平,落实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规范》;二是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主动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要求,以“信息技术+”升级传统产业,及时发展数字经济催生的新兴专业。
聚焦“实施职业教育服务国际产能合作行动”,《行动计划》提出两项工作举措。一是通过与中资企业合作、国(境)外办学、“鲁班工坊”等多种形式,加快培养国际产能合作急需人才;二是推进“中文+职业技能”项目,助力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
聚焦“实施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行动”,《行动计划》提出两项工作举措。一是按照“一地一案、分区推进原则”,整省推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二是国家、省、市三级推动,合力打造职业教育样板城市。
三、《行动计划》的关键要点
《行动计划》基于落实、落细“职教20条”,基于打造职业教育新品牌,形成了《行动计划》的关键要点。
(一)聚焦吸引力,着力于职业教育痛点问题的破解
职业教育吸引力是多年来职业教育的痛点,也是新时代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关键。《行动计划》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梳理了职教高质量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基于办好公平有质量、类型特突出的职业教育,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问题导向,聚焦体系建设的问题、体制机制深化改革的障碍、内涵建设的不足,提出了系列解决对策。
一是明确了未来三年职业学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的要求。职业学校特别是中职学校教学条件不达标是多年来影响职业教育认可度的主要因素,《行动计划》将改善教学条件列入未来三年工作的主要目标;信息化建设也是制约职业学校质量提升的瓶颈,《行动计划》将其列入五大行动计划,通过指导学校系统设计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引导学校提升信息化基础能力,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二是明确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路径。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类型教育的显著标志,也是多年来职业学校需要取得突破的重大瓶颈。《行动计划》基于类型教育特质,明确了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路径和重点,明确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的改革要求和实施路径,明确了校企合作激励约束机制的目标和要点。
三是提出了完善职业教育标准的要求。标准不完善是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教育最大的薄弱环节。《行
动计划》将完善标准列为未来三年发展目标,提出适时修改学校设置标准、实施教师和校长专业标准、建构三级专业教学标准体系,鼓励职业学校全面落实国标和省标,开发具有校本特的更高标准,为职业学校质量提升建构了前提。
四是明确了实施“三教”改革攻坚的行动方案。教师、教材和教法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三大关键,《行动计划》明确了提升教师“双师”素质的具体要求、工作举措和发展目标,明确了加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工作机制、建设要求
和未来目标,明确了提升职业教育专业和课程教学质量的行动要点,为职业学校质量提升提供了坚实支撑。
(二)聚焦思政教育,着力于思政教育模式的创新
立德树人是职业学校的根本任务,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为加强新时代思政教育,《行动计划》通过三项举措,提出进一步创新思政教育模式的要求。
一是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加快构建中国特职业教育的思想体系、话语体系、政策体系和实践体系。
二是全面落实“三全育人”,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增强爱国意识,听党话、跟党走,在职业学校遴选认定一批“三全育人”典型学校、名班主任工作室和德育特案例。
三是加强职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加大专职思政课教师配备力度,建设一批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开展德育骨干管理人员、思政课专任教师培训,通过遴选一批思政课教学创新团队、示范课堂和课程思政教育案例,推动职业学校思政教育模式创新。
(三)聚焦质量提升,着力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ldo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就业,离不开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行动计划》围绕质量提升,聚焦育人机制创新,对产教融合、考试招生改革和“三教”改革作出了相应的制度安排。
1.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合作。《行动计划》提出巩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一是建立产业人才培养数据平台,研制职业教育产教对接谱系图,促进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二是建好用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全面推行现代学徒制
和企业新型学徒制,建立覆盖主要产业领域的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实体化运行的示范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联盟)和技工教育集团(联盟),建设一批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三是支持行业组织积极参与产教融合建设试点项目,推动建立健全产教融合型企业认证制度,健全以企业为主导、职业学校为支撑、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中心任务的产教融合创新机制。
2.改革职业教育招生考试。
《行动计划》对职业教育招生考试提出三项改革主张。一是健全省级统筹的高职分类考试招生制度,完善高职教育招生计划分配和考试招生办法,保留高职学校通过普通高考招生的渠道,保持分类考试招生为高职学校招生的主渠道。二是规划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形式,推动各地将技工学校纳入职业教育统一招生平台,逐步取消现行的注册入学招生和中职本科贯通,适度扩大中职专科贯通,严格执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条件。三是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职业技能测试分值不低于总分值
的50%,考试形式以操作考试为主,充分体现岗位技能、通用技术等内容;支持有条件的省份建立中职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制度,鼓励高职学校与产教融合型企业联合招生。
3.实施“三教”改革攻坚行动。
“三教”改革是新时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举措。教师是人才培养质量高低的决定性力量,教材是教育内容的载体,教法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三者的融合和优化程度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
《行动计划》对“三教”改革提出了初步思路。一是提升“双师”素质。落实五年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制度,改革专业教师晋升和评价机制,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6:45: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8536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教育   职业   发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