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新形势下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创新ms-dos
  摘要: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教育体制展开了重大改革,规模发展较快,结构得到科学合理的调整,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逐步提高,实现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高等教育产业创新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培养了一批知识、能力与素质并重的人才。高等教育产业创新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之间相互作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为高等教育产业创新提供了环境支持,高等教育产业创新对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
关键字: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创新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对 2020 年前的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做了新的重要部署,明确提出要完善中国特现代大学制度,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等,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到今天,制度改革与制度创新的核心地位得到凸显。进行教育创新的关键是通过深化改革不断健全和完善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制,扫除制约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一、高等教育的现状
营销科学        在当今及未来社会,国家竞争力的衡量标准,与一国的高等教育水平密切相关,其本质
是筛选、培养和输送高质量人力资本能力的体现。在此背景下,知识生产和人才培养能力已成为决定一个国家、一个经济体获得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的根本因素。高等教育作为知识生产和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全面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核心作用。在21世纪即将到来之际,我国实施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大战略,为提高我国未来的国际竞争能力和社会发展活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为了实施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2000年以来,在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我国高等教育水平得到空前提升,2007年的在读的本专科及研究生人数已经超过 2200 万,其中本专科生 1400 多万,研究生91.99 万,是 1998 年的3倍。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本专科招生更是达到了767 万人,研究生招生也达到了72.4 万人,使我国成了名副其实的教育大国。土司文化
        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1)改革高等教育机构的举办体制,实现多层次办学
        自新中国成立开始,中央政府接收的公立、私立大学,都由国家投资举办,形成了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这种单一投资办学格局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必然导致办学主体的多元化[2]。我国是一个教育大国,但并不是一个教育强国,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国家和社会对发展高等教育的要求十分强烈,而要把我国沉重的
人口负担变为丰富的人力资源,在知识与人才的国际竞争中走到世界的前列,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必须使高等教育有一个更大的发展,这是全国上下一致的要求与希望。
        (2)办学途径国际化
        我国从 1978 年开始积极推行高等教育国际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学校与国外高等学校的跨国交流与合作办学的范围在迅速扩大,内容也愈加丰富。通过与国外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有效地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及社会服务能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将更加广泛地参与全球范围内的教育服务竞争[3]。如何充分利用国外资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从客观上要求高等教育能够培养出大量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交往能力,熟悉国际规则的高素质国际型人才。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将进一步向国际开放,国际化进程将进一步加速。
        (3)加强高等学校自主办学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加强政府对高等学校的宏观管理,促进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办学,是高等教育发展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前者的实现依赖于后者的完善,而后者的完善又会促进前者的更加规范,
从而使高等教育这部机器在社会大系统的运转中效率更高、作用更大。为此,必须实现高等学校自主办学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使学校内部建立起既符合教育规律、又主动适应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机制,实现高校内部决策的科学化[4]。现代社会,高等学校的发展与社会需求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无论是学校的发展、学校特的定位,还是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检验与确认都无法离开社会的参与,而且随着高等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心地位的确立,大学的生存与发展更是与社会接轨的重要阶段。
结束语
        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实现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高水平大众化发展目标,通过改革创新扫除制约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是重点工作,而在这一过程中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办学体制和投资体制以及高等学校自主办学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又是重中之重,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这是在我国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进行重大改革的背景下开展的改革,由于缺乏先例与经验借鉴,改革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以高校与学生的需求为立足点,经过反复探索、局部试点、总结经验、逐步推广,最后形成具有中国特的高等教育体制。从这一点出发,我们的改革也是一种创新,是体制的创新,也是理论上的创新。在探索中前行的改革固然会面临各种问题和挑战,也可能在实施过程中遭
矫正机遇波折,但转型成功的我国高教体制必将为培养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提供更好的契机。
参考文献:
[1]刘尧, 刘岩.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趋势[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09(1):62-69.
[2]高秀春, 于琳琳, 汪新瑞. 高等教育产业创新与体制改革[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8(2):136-138.
[3]刘宝生, 宋桂梅. 浅谈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创新[J]. 现代教育科学, 2003(3):12-13.
[4]方增泉, 褚素丽. 体制创新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关键[J]. 北京教育(高教), 2010(z1):28-31.
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 作者简介:周禹彤(1984.01—)女,吉林人,博士研究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管理。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8:16: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8527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发展   改革   办学   创新   社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