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儿童友好型医院的初步探索——以上海市儿童医院为例

健康中国背景下⼉童友好型医院的初步探索——以上海市⼉童医院为例
导读:⽬前全世界共有400多个⼉童友好型城市,中国⼀个都没有。中国⽬前还处在构建⼉童友好城市的初期阶段。⽽打造⼉童友好型医院是构建⼉童友好城市的基础也是⼉童友好城市的重要保障。上海市⼉童医院⾄今已有80年历
史,2012年上海市⼉童医院提出了建设“智慧医院、⼈⽂医院、精品医院”的服务愿景,⼈⽂关怀正式作为医院发展的重要⼯作。近年来在紧紧围绕健康中国的政策要求下,医院致⼒于从医院环境建设到诊疗服务以及诊疗外的⼈⽂服务,全⽅⾯的探索⼉童友好型医院的标准和路径。
联合国⼉童基⾦会执⾏主席Carol Bellamy曾说过:“⼉童不仅是我们的未来,也是我们的现在,是时候认真倾听他们的需求了。” 2011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从⼉童健康、教育、法律保护和环境四个领域提出了⼉童发展的主要⽬标和策略措施。此后,⼉童的健康成长已为整个社会所关注的重点,其⽣存、保护和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在我国,⼉童友好型城市作为 21 世纪城市建设的新理念,在深圳、长沙、南京、杭州、郑州等城市近年已开展相关探索实践。⽽学校、医院、社区、图书馆等场地是⼉童友好型城市建设的重点。上海市⼉童医院是⼀所三级甲等⼉童专科医院,⾄今已有80年历史,在⾏业内拥有较好的医疗资源和雄厚的专业背景。 2017年,上海市⼉童医院门急诊量达247万⼈次,出⼊院患⼉4.4万⼈次,如何让⼉童在医院中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也是医院发展
的重中之重。从营造⼉童友好医院环境、提供⼉童友好医疗服务以及医疗以外的⼈⽂关怀⽅⾯积极探索⼉童友好型医院。
⼀、“健康中国”背景下打造⼉童友好型医院的重要性
(⼀)“健康中国”战略对提升⼉童健康提出了新要求
⼉童是未来的劳动⼒主⼒,决定着整个国家的未来竞争⼒。⽽当下社会⼉童的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各类疾病威胁着⼉童的⾝体发育,各类社会问题影响⼉童的⼼理健康,⾃闭症、抑郁症等⼼理疾病在⼉童的⾝上的病发率越来越⾼,同时各类⼉童意外伤害事故频发,刺痛着成⼈的神经。城市发展的历程中,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把追求最⼤的经济效益作为城市发展的最终⽬标,最⼤限度的利⽤城市空间、⼟地和各种资源,以牺牲未来⼈类的利益为代价。在这种情况下,⼉童的利益和诉求最容易受到忽视和伤害。为积极应对我国主要健康问题和挑战,推动卫⽣事业全⾯协调可持续发展,2015年卫⽣部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的。⽴⾜全⼈的全⽣命周期连个着⼒点,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实现更⾼⽔平的全民健康”。“健康中国”已经成为党中央和各级政府为⼈民提供全⽅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理念。⽽且《纲要》中明确指出要突出解决好妇⼥⼉童、⽼年⼈、残疾⼈、低收⼊⼈等重点⼈的健康问题。⼉童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新时期社会的重要问题,⽽医院作为保障⼉童健康的重要阵地,⾃然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医院是保障⼉童健康的重要阵地
⽬前我国的⼉童⼈⼝已达近3亿,⽽且还在不断的快速增长中。影响⼉童健康的因素⾮常多,虽然婴⼉、5岁以下⼉童死亡率从2000年的32.2‰、39.7‰下降到13.1‰、16.4‰,但是每⼀个⼉童的健康都深深影响到各个家庭的幸福。医院作为⼉童健康保障的最后⼀道防线,更应切实承担起对⼉童的⽣命健康的尊重和保障。在⼉童专科医院中,因为服务对象是⼉童,整体低龄、体质较为脆弱、病情种类繁多、病情变化速度快、死亡率⾼等多种原因,对于⼉童专科医院以及设有⼉科的综合性医院来说,对于科室、医院以及医⽣的要求都⾮常⾼。这种要求不仅体现在诊疗过程中,更体现在医院就诊的⽅⽅⾯⾯。疾病给⼉童带来的不仅仅的⽣理的疼痛,还会给患⼉带来更多的⼼理伤害。医院作为⼉童健康保障的最后⼀道防线,更应该以⼉童为本,从⼉童的需求出发提供⼈性化的医疗服务和更多的⼈为关怀,为⼉童打造⼉童友好型医院。
⼆、关于⼉童友好型医院的研究综述
(⼀)⼉童友好型医院的概念
⼉童友好(Child-friendly)这⼀概念是1960年在⼼理学、教育学领域提出来的,后来列⼊了1989年的《⼉童权利公约》的内容中。1996年在联合国在伊斯坦布尔召开的⼈类居住会议上提出,⼉童友好型城市就是所有⼈的友好城市。会议通过了《国际⼉童友好城市⽅案》(Child Friendly City Initiative ,
CFCI)以此向全世界宣布,只有以⼉童的保障和福祉为最基本的⽬标、最终极的指标,城市才可能成为⼈类健康平安的栖息地、⽂明和谐的社会和有序运⾏的系统。查特吉(Chatterjee)整合了不同的说法和解释,提出了⼉童友好的概念,认为⼉童友好指的是⼉童⽣活在⼀个健康舒适的、受保护和关⼼的、不受歧视的社会环境,并且被忽视时有权利追求。⼉童友好应该是在⼉童基本权利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对⼉童⼈格和社会地位的尊重,重视对⼉童⼈本的关怀,提供有利于⼉童⾝⼼发展的空间环境,释放“⼉童天性”。但⽬前国内学者对于⼉童友好型医院的研究还很少,并没有⼀个准确的释义和标准。⽬前关于⼉童友好型医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院场域的建筑设计⽅⾯,较少的探讨诊疗服务中以及诊疗外的⼉童友好服务。
(⼆)国内关于⼉童友好型医院的研究综述
总统选举⾸先从现有⽂献来看集中在对于⼉童友好型城市的研究,主要从⼉童友好城市的标准来分析从⽽总结出建设⼉童友好城市的策略与建议。⼉童友好型城市建设侧重通过提⾼活动空间的可达性、安全性、趣味性,优化社会关系⽹络与⼉童社会参与及权利保障等多⽅⾯,增加⼉童在公共空间的体育活动与交往。另外从社区出发探索建设⼉童友好社区的策略与思路,住区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要从相当重视⼉童使⽤者的⼼理需求和环境⾏为。⼉童友好型住区公共空间是为了给⼉童创造舒适、安全的活动空间,有益⼉童⾝⼼健康发展。在医院⽅⾯,现有的⽂献主要从⼉童的⽣理、⼼理特点出发研究医院场域内的空间设计,从医院的建设设计⽅⾯为⼉童提供友好环境。但现有的关于⼉童友好型医院的研究
⾮常少,研究的侧重点较为单⼀,没有从诊疗服务以及医疗服务以外为就诊的患⼉提供⼉童友好型的服务。
力矩平衡三、⼉童友好型医院的初步探索——以上海市⼉童医院为例
上海市⼉童医院、上海交通⼤学医学院附属⼉童医院的前⾝是“难童医院”,由中国⼉科专家富⽂寿、中国现代⼉童营养学创始⼈苏祖斐等前辈创建于1937年,在战时免费收治了⼤量流离失所的难童,也是中国第⼀家⼉童医院。这使得医院在建⽴之初就已埋下了“⼈⽂、公益、慈善”的种⼦。进⼊新世纪后,厚积薄发的上海市⼉童医院迎来了新⼀波的发展⾼峰,名头越发响亮,接诊和治愈患⼉的数量都稳居上海市第⼀位。⽬前上海市⼉童医院拥有⼀批重点学科,是⼀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于⼀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童医院。
(⼀)营造⼉童友好医院环境
⼉童在舒适的公共空间环境中活动,能够产出更为强烈的安全感、亲切感,能够⾃由⾃在地释放本性。从⼉童的⾓度考虑公共空间的设计,能够进⼀步提⾼空间环境采光、湿度等硬件指标的设计标准。友好型的公共空间能够满⾜⼉童的健康成长,有利于⼉童各⽅⾯的发展。
1、符合⼉童⼼理的空间装饰
⼉童医院的新院区于2014年6⽉开始全⾯运营,以“为⼉童服务就是幸福”的宗旨,将⼉童友好的观念贯穿于环境营造中。⾸先,空间装饰营造出温馨舒适之感,拉近了医院与患⼉之间的距离,有效地缓解了⼉童就诊时的恐惧⼼理以及家长们的焦虑情绪。例如输液⼤厅以及病房内以淡橙⾊灯光带取代了常⽤的⽩⾊灯光;墙壁上有⼉童喜爱的卡通动物图案和绿树⼩鸟等⾃然界的造型;病区地⾯同样以卡通形象进⾏装饰,并以动物特有的脚印引导患⼉抵达不同楼层。通过多元⾊彩表达、⽣动卡通形象、装饰⽤材变化、构筑造型变换、⼉童游戏空间引⼊等,舒缓医疗特有环境对患⼉、家长的⼼理压⼒,缓解家长焦虑和⼉童紧张恐惧感受。
2、符合⼉童⽣理特征的“⼀⽶世界”
在新院的公共空间以及公共设施的设计体现了“⼀⽶世界”的理念,即以⼉童的视⾓来设计、设置⼉童专⽤设施。所有的卡通形象从⼉童的视觉识别⾼度保持在离地90cm-150cm,便于⼉童观察充分识别导视信息。⽽且还专门设计制作了“⼉童画展⽰墙”,以爱⼼志愿者的卡通主题画与患⼉及社会爱⼼⼉童的画作相结合,并进⾏设计制作,让患⼉产⽣更多的亲近感,从⽽削弱患⼉对医院的恐惧⼼理。另外卫⽣间内设置专门的⼉童尺⼨座卫、洗⼿池、安全扶⼿等都体现着⼉童的视⾓。
3、⼉童游乐场所
医院在门诊⼤厅、院内庭院都设计了⼉童欢乐⾓,配以⼉童类的游戏设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前
来门诊就医的⼉童提供游乐场所。另外对于长期住院的患⼉来说,医院设置有⼉童活动室,有迪⼠尼⼩屋,海洋公园主题⼩屋,张杰⾳乐教室。这些活动室的开放,⼀⽅⾯可刺激感官,提供机会让孩⼦探索和拥有创造性思维,并从中学到或培养⼿眼协调能⼒、解决问题的能⼒以及社交技能等。
另外还可以缓解长期住院⼉童⾝体不适、⼼理⽣理双重的负⾯情绪,最后活动室也让他们可以进⾏正常社交活动,提升患⼉⾃信⼼,避免⾃卑⼼理的产⽣,达到积极配合医⽣的⽬的。
4、⼉童安全的装饰材料和空间布置
此外,还有很多细节亦体现出医院⼈性化的理念,例如所有的桌椅均有圆形弧度,门诊室门锁均⽆锁⾆等,以避免⼉童在院内产⽣不必要的磕撞损伤。在装饰材料和家具材质的选择上,以绿⾊、环保、⽆伤害为⾸选,⽊质家具均为E0级防⽕板材。在PICU、NICU、新⽣⼉病房,鉴于家长⽆法陪护,医院设置了视频探视和探视⾛廊。借助视频,家长能“近距离”了解患⼉的现状,借助探视⾛廊,家长能更真切地看到患⼉。医院在功能结构、空间布局及组织形式等⽅⾯的科学发展模式,尽可能实现适合⼉童特殊⼼理状况的医疗环境,在满⾜⼉童特殊功能需要的同时,也能够充分适应⼉童医疗事业的发展要求。
(⼆)提供⾼质量⼉童友好的医疗服务
随着⼈们⽣活⽔平的提⾼、⽣存环境的改变、医疗技术的介⼊,⼉童疾病谱每隔20年左右会发⽣较为明显的变化。近年来,由于卫⽣管理和计划免疫的改进,⼩⼉急性传染病由和肠胃病的发病⽐例明显减少,⽽呼吸道感染、先天畸形、⼼脏病、⾎液病、恶性肿瘤、急性中毒、意外事故却跃居前位,就医需求⽇益增强。作为⼉童友好型医院最重要的还是要提供⾼质量、有温度的医疗服务。
1、打造兼具多种功能的综合性⼉科医疗服务基地
(1)⾼质量的医疗服务条件
上海市⼉童医院是⼀所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康复于⼀体的三级甲等⼉童医院,医院学科齐全,拥有中国⼯程院院⼠1名、博⼠⽣导师8名、硕⼠⽣导师49名,拥有⾼级职称专家百余名。同时医院作为上海交通⼤学医学院的临床教学基地,设有博⼠、硕⼠专业点及博⼠后流动站。与美国、加拿⼤、俄罗斯、⽇本、新加坡、韩国、英国等国的医疗机构建⽴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近年来医院承担了国家"863"、"973"重点攻关项⽬、国家重⼤专项课题项⽬、国家⾃然科学基⾦项⽬、教育部及上海市科委基⾦项⽬、上海市卫⽣局及申康医院发展中⼼科研项⽬以及国际合作科研项⽬等的研究⼯作。以著名科学家曾溢滔院⼠领衔的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始终瞄准本学科的国际前沿,近50次荣获国家、部委和上海市的重⼤成果奖励。2017年度门诊量247.5万⼈次,年住院病⼈4.4万⼈次,住院⼿术量2.7万⼈次,接诊和治愈患⼉的数量都稳居上海市第⼀位。
(2)成⽴⼉科医疗联合体和长三⾓联盟
2016年5⽉10⽇,“上海市⼉童医院(上海交通⼤学附属⼉童医院)⼉科医疗联合体”签约授牌仪式举⾏。“⼉联体”以上海交通⼤学附属⼉童医院为核⼼,联合静安区、普陀区、嘉定区、长宁区四区卫计委,携⼿四区所辖16家区属医疗机构组建⽽成,是本市⾸个多区协作、统筹运⾏的⼉科医疗联合体。“⼉联体”将最⼤限度发挥⼉科医疗资源的利⽤效率和辐射作⽤,提⾼区域⼉科医疗服务能⼒,更好地为⼉童提供安全、有效、价廉、全程、连续的医疗服务。与此同时由上海市⼉童医院、浙江⼤学医学院附属⼉童医院、南京医科⼤学附属⼉童医院和安徽省⼉童医院牵头建⽴的“长江三⾓洲地区⼉童医疗联盟”,集中长江三⾓洲地区⼉童专科医院的优势资源,致⼒于多层次的协同发展,服务地⽅众,从⽽促进整个区域⼉科医疗服务的全⾯协调可持续发展。
2、提供有温度的诊疗服务
(1)家暴患⼉筛查项⽬
⼉童受到家庭暴⼒的报道已是屡见不鲜,在⼉童受到严重的⾝体层⾯的家庭暴⼒时,⼀部分施暴⼈会选择把患⼉送往医院医治。⼀旦进⼊医院接受健康,有经验的医⽣善于及时发现⾮正常的⾝体创伤。为及时、有效、依法妥善处置遭受或者疑似遭受家庭暴⼒的前来我院的患⼉,保护患⼉的⼈⾝安全,依据中华⼈民共和国第⼗⼆届全国⼈民代表⼤会常务委员会第⼗⼋次会议通过的《中华⼈民
共和国反家庭暴⼒法》(2016年3⽉起施⾏),社⼯部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建⽴《疑似家暴患⼉来院就诊处置制度》,科室医⽣与医务社⼯通⼒合作,社⼯部也本着“⽣命第⼀”原则实施救助程序,如果医⽣怀疑患⼉遭受家暴则会第⼀时间上报社⼯部,社⼯会及时跟进患⼉情况,收集患⼉相关个⼈资料,根据严重程度提供相应个案介⼊服务,并且会第⼀时间通知医院驻警了解情况,进⾏登记备案。
图1:疑似家暴患⼉来院就诊处置流程
(2)温暖的听诊器
在⼉童医院很多内科的医⽣⾝上常常挂有⼩熊图案的听诊器,⼀⽅⾯为了分散孩⼦的注意⼒,减缓孩⼦的害怕,提⾼听诊的质量和效率,另外⼀⽅⾯也拉近了孩⼦和医⽣的关系。每到冬天的时候,医⽣给患⼉听诊时,都会把听诊器焐热再给孩⼦听诊。这样温暖的细节在⼉童医院的门诊与住院部经常出现。医⽣会站在孩⼦的⾓度考虑问题,⽐如患⼉在做超声检查时,经常需要涂抹耦合剂,秋冬时节,医⽣都会将耦合剂加热后再给患⼉涂抹。还有很多中医科的医⽣们为了能够更加精确到患⼉的⽳位,平时索性蹲着诊疗。到了冬季,科室最繁忙的周六⼀天可能有300名左右的患⼉前来就诊,⼀天⼏百次起落,⽆怨⽆悔。
(3)成⽴家长互助病友俱乐部
基于社会互助理论,各个科室建⽴了家长互助俱乐部。病友会旨在把患有相同病种的患⼉家长组织起来,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作及家长⼼理⽀持体系建设服务,不仅提⾼家庭对疾病防治知识的科学认知,学习相应的疾病护理知识,也
滚装码头
健康教育⼯作及家长⼼理⽀持体系建设服务,不仅提⾼家庭对疾病防治知识的科学认知,学习相应的疾病护理知识,也在患⼉过程中,从团队中寻到⽀持和帮助,坚定患⼉的信⼼,降低患⼉家长在患⼉过程中产⽣的焦虑、抑郁等不良的负性情绪,为患⼉的健康做好充分和积极的准备。在社⼯部的组织下与医院的不同科室共建⽴了:阳光爱⼼⽩⾎病患⼉家长俱乐部;糖尿病患⼉健康俱乐部;“葫芦娃”—神经外科患⼉家长俱乐部、⼩苹果—Alport综合征俱乐部、⼉童哮喘夏令营、爱“⼼”乐园—先⼼患⼉、⼉肾家园—肾病患⼉等家长病友俱乐部。社⼯和科室牵头,定期组织患⼉和家长开展健康知识科普,适宜户外活动,让家长获取健康护理知识,也让患⼉获得与户外接触和同龄互动的机会。
3、关注⼤重病患⼉和困难⼉童
辐射量(1)提供医疗慈善救治
上海市⼉童医院前⾝是1937年成⽴的“上海难童医院”,免费收治贫病难童,帮助患病⼉童及家长,这是医院的⽂化传统,也表明⼉童医院在成⽴之初就携带着慈善的基因。近5年来,医院为使贫病患⼉
接受更好,共筹得善款3000余万元,帮助2130余名患⼉完成医疗救治,同时这个数字每年还在以30%的速度增长。医院也积极通过实地了解,收集患⼉及家长的就医需求,建⽴或共建基⾦会,帮助患⼉及时得到。⽬前医院已⾃建或与基⾦会共建32个慈善资助项⽬,覆盖了早产⼉、先天性⼼脏病、脑瘫、肿瘤、唇腭裂等近40个病种,让更多因经济原因⽆法得到妥善的患⼉尽可能得到急需的。
(2)为⽩⾎病患⼉捐发活动
⽩⾎病、脑瘫、肿瘤性疾病等重⼤疾病,让患⼉不仅要⾯对⽣理上的病痛,还要忍受⼼理的折磨。由于放化疗的后遗症,这些孩⼦们必须接受脱发难堪的现实最终变成光头,她们渴望⾃⼰能像普通⼈⼀样,有个发型、⾄少是整洁⼲净的发型。因此上海市⼉童医院、上海美发美容⾏业协会、华师⼤四附中共同发起了“爱从‘头’开始——百⼈为⽩⾎病患⼉捐发公益⾏动”。募集社会各界爱⼼⼈⼠,捐献⾃⼰的长发为孩⼦们打造⼀款专属⾃⼰的新“发型”。与此同时打造了沪上⾸个爱⼼捐发地图,在上海市9个区域,设置了25家爱⼼捐发点募集头发。前期已为15名患⼉添置了真⼈发制成的假发套,得到了患⼉及其家长的⾼度欢迎。
(3)患⼉及其家庭临终关怀
医院的⾎液肿瘤科以收治⽩⾎病,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患⼉为主,临终关怀的故事也在这⾥发⽣着。
对已⽆治愈希望的患⼉和家庭成员提供积极整体的照顾,让患⼉和家庭成员,尤其是⽗母在患⼉的最后⼈⽣旅途中,⽣命质量和⽣活质量都得到保障,减缓病痛给患⼉和家庭所带来的痛苦,使患⼉和家庭成员都能在⼀定程度上获得精神上的⽀持和慰藉。这是⼉童临终关怀的价值所在,也是⼉童临终关怀的⽬的所在。对患有恶性肿瘤的婴幼⼉家庭进⾏临终关怀服务,重点在对家庭成员的服务。在医护团队告知其在现有医疗技术条件下,继续没有意义,临终关怀服务随之开始。社⼯和其主治医⽣⼀起向家长澄清事实,以及过度和结束给患⼉可能带来的⾝体⽣理上的变化和影响,向患⼉家长⼀⼀解释说明。联合患⼉家庭实际现状,⿎励和⽀持家长及时主动与其他家庭成员沟通,考虑其他重要家庭成员的意见,在综合考量同时,做出对患⼉及家庭做好的选择。
(4)打造沪上⾸个母乳库
母乳喂养对健康⼉童的⽣长发育有重要作⽤,对于患病⼉童,特别是极低体重婴⼉、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婴⼉,母乳不仅能提供⽣长所需的营养,还具有⼀定的作⽤。有研究显⽰,母乳喂养可以有效促进早产⼉肠道成熟与发育,提供理想的肠内营养、尽快达到全消化道喂养、减少静脉营养,并明显降低早产⼉坏死性⼩肠结肠炎、感染性疾病,以及⽣命后期⼼⾎管疾病发⽣。尽管在民间有⼀些母乳互助组织,但在严格意义上来说,宝宝⾷⽤其他妈妈的母乳是存在⼀定风险的,因此只有建⽴专业的母乳库后,医⽣会对捐献的母乳进⾏消毒,检测母乳的成分,按照严格的要求储存,才能保证母乳的安全和营养。2016年6⽉5⽇,上海市⼉童医院正式启⽤沪上第⼀个母乳库。现今母乳库⽇均出库乳
量约2000-3000毫升,最⾼值为4500毫升。成⽴⼋个⽉来平均每天可⽀持喂养院内约13名早产⼉,免费⽀持了共计3120⼈次新⽣⼉喂养。
(三)尊重患⼉娱乐和受教育权
“为⼉童服务就是幸福”是上海市⼉童医院的服务宗旨。医院社⼯部通过链接社会资源,发挥专业志愿者的专业能⼒,让患病⼉童与同龄患⼉⼀样,享有接受学校教育,学习知识,课业辅导的机会,有发展兴趣爱好、娱乐放松的机会,当然也能跟同龄⼩伙伴⼀起交流互动的机会等,这些种种的举措都是为了让患⼉康复后也能快速的融⼊到同龄体中,能在后融⼊到正常的学习和⽣活中。
1、彩虹湾病房学校
社⼯部通过对院区周边教育资源的整合和联系,2015年与附近的中学合作,建⽴“彩虹湾病房学校”。社⼯部进⾏项⽬设计,各爱⼼学校进⾏具体的学习服务执⾏,同时华师⼤四附中作为长风教育⽣态共同体的牵头单位,也积极号召共同体内的其他11家学校⼀起参与进来,根据患⼉实际学业服务需求,设置有针对性的学习课程,构建“4+X”课程体系,包
括“中⽂阅读”、“思维训练”、“英⽂阅读”和“科艺DIY”四门课程。⽬前病房学校已经开展了3学期,共有300⼈次的⽼师来院,共进⾏了67堂课,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专业⽼师发挥教师特长,给学龄期的患⼉提供学业指导,也使得家长感到欣慰和放⼼。
2、糯⽶⽼师绘画课堂
社⼯发现,长期⼊院的学龄⼉童多数都渴望通过学习⾏为来获得成就感,期望能通过情感的外在表现得到关注,绘画就是这样⼀个直观有效的⽅式。2015年年初,⼀位有着绘画技能的爱⼼志愿者—王轶,在给患⼉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发现,通过绘画患⼉能表现的更有信⼼,在志愿者称赞和表扬患⼉时,患⼉能获得成就感,绘画中明亮的⾊彩也让患⼉感受到轻松活泼的⽓氛,保持愉悦快乐的⼼情,这有利于患⼉接下来的⽤药和。基于此,医院社⼯部邀请王轶⽼师加⼊爱⼼服务队,设⽴了“糯⽶⽼师绘画课堂”。每个周末王⽼师都会在医院阳光⼩屋⾥为患⼉授课,同时她也发动⾝边的同事和朋友参与绘画课堂。让更多的患⼉可以学习绘画,学习沟通,增强学习能⼒和适应能⼒。透析器
3、“学习伴我⾏”患⼉成长⽀持⼩组活动
学龄期慢性病患⼉在住院期间多以玩电⼦设备打发空闲时间,因此社⼯部通过开展⼩组活动,⼲预影响学龄期慢性病患⼉外部学习动机中的同辈竞争、社会⽀持两个因素,从⽽改善学龄期慢性病患⼉的学习动机,丰富患⼉的住院⽣活,⼀定程度上满⾜患⼉在医院内继续学习的愿望和需求,为患⼉顺利出院回归学校和社会做好准备,协助患⼉顺利进⾏社会化。
(四)充分发挥⼉童健康教育宣传阵地作⽤
汕尾发展论坛1、家长学校:精准育⼉科普
“排队三⼩时,就诊三分钟”的情况在各家医院都是⼀个难题。⼉童医院创办“家长学校”公益科普项⽬,旨在把家长的众多疑问解决在就诊前,有效减少就诊时的需求。“家长学校”秉持公益科普的初衷,依托医院优质专家资源和互联⽹医疗服务平台,通过调查征询家长关注最多的话题,同时结合国际国内健康⽇、季节性疾病健康宣教的要求,设置线下课程,并重点以跨专业,成系列的⽅式,邀请各科室专家和优秀青年医⽣,开展疾病防治和科学育⼉的知识和技能科普,为家长提供专业指导。⾃开办以来已累计完成206场,惠及两万多个家庭。
2、妈咪宝贝帮:新⼿妈妈育⼉社会⽀持的⼲预
母亲⾓⾊是⼥性从妊娠到分娩过程中经历并获得的重要⼈⽣⾓⾊,调查表明20%国内外新⼿妈妈存在⾓⾊适应不良的现象,⽽良好的母亲⾓⾊适应对于⼥性⾃⾝、孩⼦健康、⽗母教养⾏为以及整个家庭的健康发展具有⾮常重要的影响,其中提供良好的社会⽀持和育⼉知识是促进新⼿妈妈⾓⾊适应的重要影响因素。
鉴于此由上海市⼉童医院,上海市普陀区妇婴保健院、上海师范⼤学社会⼯作硕⼠教育中⼼、华东师范⼤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作系和上海⼤学社会⼯作系联合打造了“妈咪宝贝帮”项⽬,从家庭、医院、社会等⽅⾯给予家长全⽅位⽀持。率先探索妇⼉类⼤健康综合教育的新模式,开展从备孕、孕中、宝贝0-12⽉、1-3岁、3-6岁多阶段健康⽀持服务。以医务社⼯⼩组⼯作模式为载体,育⼉健康教
育为核⼼,引⼊社⼯专业、⼼理专业等⾮医疗资源,通过系列讲座传授育⼉知识,缓解新⼿妈妈焦虑、引导新⼿妈妈树⽴科学的孕育观和育⼉观。
四、总结与反思
(⼀)⼉童友好型医院的⼏个特征
在医院建设中以⼉童的视⾓规划和建设医院,尊重和满⾜他们的权利与需求,保障他们安全就医的物质环境和⼈⽂环境。⼉童友好型医院不等同于“⼉童游乐场”等概念,⽽是从整个医院的建设体现对⼉童的关怀,满⾜⼉童⾃⾝的利益。从⼉童医院的⼉童友好服务,可以总结为以下⼏个⽅⾯的特征
图2:⼉童友好医院的特征
(⼆)⼉童友好型医院建设⽅⾯还需要不断探索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9:37: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8439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医院   服务   家长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