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野生动物与栖息地保护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中国野生动物资源较为丰富,栖息地类型多样,但由于人口、经济等多种原因,野生动物栖息地破碎化日趋严重,造成相当数量的野生动物种类处于受胁状态。我国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从建国初就已开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完善。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发展突飞猛进,濒危物种拯救已取得了重大突破。今后我国野生动物与栖息地保护的发展趋势体现在强化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管理,保护野外种;发展濒危动物人工种;控制资源消耗,在保护基础上合理地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
关键词:野生动物保护;栖息地保护;保护现状;发展趋势
造纸助留助滤剂在21世纪,野生动物保护作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环境已成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内容。
教育机构客户管理系统
中国顺应世界的保护潮流,制定实施了以“天然林保护工程”为核心的一系列环保工程,并在“西部大开发”、“三峡建设”等关乎国计民生的国家大政方针的实施过程中,提出并贯彻“生态先行”的主导思想;作为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的国家林业局也不失时机地启动了旨在保护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的“退耕还林、退田还湿”,“自然保护区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等六大林业工程,并编制了面向21世纪的“全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的总体规
划”,为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事业规划了美好的未来。
野生动物及其栖息环境(如森林、湿地和草原等)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为宝贵的可持续资源。实施野生动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确保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1 我国野生动物资源与栖息地概况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拥有从寒温带到热带的各类森林、荒漠、湿地、草原和海洋生态系统,
玩命关头3东京甩尾
蕴藏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约有脊椎动物6300种,约占世界脊椎动物种类的10%。其中哺乳类607种【1】,我国特有的哺乳类动物有73种,占我国哺乳类总数的%;鸟类1294种,占世界鸟类总数的%,其中特有鸟类种数69种,占我国鸟类总数的%【2】;爬行类412种,占世界爬行类总数的%,其中特有爬行类种数26种,占我国爬行类总数的%;两栖类295种,占世界两栖类总数的7%,其中我国特有两栖类种数30种,占我国两栖类总数的%;鱼类约有3400种,占世界鱼类总数的%,其中我国特有鱼类440种,占我国鱼类总数的%。此外我国已定名的昆虫有30000多种。
野生动物栖息地主要包括森林、湿地、荒漠、草原、海洋等五大生态系统类型。我国的森林按气候带分布从北到南有寒温带针叶林、温带针阔混交林、暖温带落叶林和针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热带季雨林、雨林,其中亚热带森林在物种多样性及重要性方面是世界同一地带其它地区无法比拟的。我国的森林类型繁多,功能齐备,对中国乃至全球的
环境和气候都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
中国的湿地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潜水沼泽、高原咸水湖泊、盐沼和海岸滩涂等类型,涵盖了全球39个湿地类型,其中青藏高原的高寒湿地在全世界为我国所独有,我国的天然湿地总面积为2600多万公顷,其中内陆和海岸湿地生态系统的面积堪称亚洲之最。除了作为许多濒危特有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之外,它们还是迁徙鸟类,包括许多全球性受威胁物种的重要停歇地和繁殖地。
2 我国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受威胁状况
据统计,我国现有300多种陆生脊椎动物处于濒危状态。极度濒危的脊椎动物有大熊猫、虎、、藏羚羊、亚洲象、长臂猿、麝、普氏原羚、白鹤、丹顶鹤等。
为保护濒危珍稀野生动物,国务院1988年12月颁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一级二级保护野生动物共398种另一属;2000年国家林业局根据 “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又发布了“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计兽类88种,鸟类707种,两栖类291种,爬行类395种,昆虫类17目72科120属另110种,其中有相当数量的野生动物种类处于受胁状态。
由于近几十年来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及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生态环境的需求和压力,导致天然林面积逐渐缩小,栖息地破碎化日趋严重,滥砍盗伐现象时有发生,侵占林地现象比较普遍。加之人工林林种单一,虽然部分地区森林覆盖率较高,但生物多样性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
天然湿地被侵占现象严重,围湖垦田、填海造地现象严重,海岸红树林破坏严重,极端的捕捞手段泛滥,化肥农药使用过量,大江大河断流现象严重,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扎龙自然保护区甚至需要人工注水来维持湿地面貌。
虽然划定了大批的自然保护区,但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其它大部分保护区由于林地权属不清,经费、人员不足等原因,难以正常开展工作,无形中加重了野生动植物极其栖息
地的受威胁程度。
3 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管理现状
野生动物保护机构建设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是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野生动物管理体制初创于1956年,1958年国务院正式批示由林业部统一管理全国野生动物狩猎工作。目前在管理机构的设置上,除国家林业局设有专门的机构外,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林业部门还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一些重点地区还建立了县、乡级保护管理机构,配有专人负责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据统计,全国有各级行政管理人员1000多人,野生动物管理工作从20世纪50、60年代单纯猎取为主,到80年代中后期逐步走向了资源保护、驯养繁殖和合理开发利用的新阶段。
我国自1981年加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国务院在林业部设立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在中国科学院设立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在全国17大城市和口岸所在地设立濒危物种管理办事处,配备30名专职工作人员。多年来,在海关、公安等各有
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已经建立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完善口岸管理,加强了执法以及多国间执法合作。
濒危野生动物物种保护与拯救
1980年以来,我国先后开展了部分濒危物种的拯救繁育工作,建立了华南虎、、丹顶鹤、麝等14个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稳定和发展了部分珍稀濒危物种的人工种。如截止1999年统计,全国共从野外抢救大熊猫224只次,人工繁殖大熊猫成活约在70只左右。世界著名的濒危鸟类朱,从1981年发现时的7只,发展到现在的500多只种,正逐步摆脱灭绝的危险。野生种在仅存200多条的情况下,经过10多年的人工拯救繁育,目前种已发展到10000多条。
开展野生动物保护科学研究与国际合作
建国以来,国家多次组织实施了全国的野生动物综合资源考察,同时也对一些珍稀野生动物的分布、数量、生态环境等进行了专项调查,基本摸清了我国野生动物资源的分布情况,为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这些资源提供了更为可靠的科学依据。同时积极开展濒危珍
稀野生动物的科学研究工作,在野生动物生物学及繁育技术、栖息环境生态学、候鸟迁飞规律和
管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我国相继加入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及《国际自然与自然保护联盟》,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开展双边合作,签署保护协议,并与WWF、IUCN、UNEP、UNDP、WI等国际组织开展了多形式的交流与合作。
4 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建设现状四川西昌
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发展现状
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然生态保护司统计【3】,截止2001年底统计,全国共建立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1551处,总面积亿公顷,占全国国土面积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171处。这些自然保护区保护了我国85%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85%的野生动植物种类型和65%的高等植物落类型,同时还保护了约2000万公顷的原始天然林、次生原始天然林和
约1200万公顷各种类型的湿地。我国共有21处自然保护区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1处自然保护区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名录,3处自然保护区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地名录。
从现有的保护区的面积来看,西藏(4008万公顷)、青海(2060万公顷)、新疆(2048万公顷)、内蒙古(894万公顷)、甘肃(806万公顷)、四川(634万公顷)6个省区的面积占全国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的%;从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数量上看,主要集中于广东(177 个)、云南(146个)、黑龙江(139个)、内蒙古(111个)、四川(97个),这五个省区的自然保护区数量占全国的%。
在1551个自然保护区中,967个已建有管理机构,1136个自然保护区配备有专门的管理人员,平均每个保护区人。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目前尚有1/3以上的自然保护区未建有管理机构,这表明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仍存在较严重的“批而不建、建而不管、管而不力”的现象。
初步建立了自然保护区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已经先后颁布实施了《森林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野生植物保护条例》、《自然保护区条例》和《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各级地方人大、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法规和规章,有的省区还按照“一区一法”原则专门为保护区颁布了具体的管理办法【4】,环保、林业、农业、地矿、海洋等有关部门也制定了相应的自然保护区行政规章,进一步规范了自然保护区管理,建立了自然保护区晋级的申报和审批制度,完善了自然保护区评审标准。在完善法律的同时,各地也加大了执法的力度。
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战略目标
鸟苷为保护我国珍贵的野生动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加大对我国典型的森林、湿地和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建设,国家林业局在2000年编制的《2001—2050年全国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总体规划》中指出,我国保护区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到2010年,全国保护区面积达到亿公顷,使90%的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和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得到有效保护;到2030年,自然保护区面积达到亿公顷,将使95%的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和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得到有效保护;到2050年,全国保护区面积达到亿公
顷,占国土面积的18%,其中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面积要占国土面积的16%,所有的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和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得到全面的有效保护。
自然保护区对国民经济发展起到支持作用。从整体上来说,中国还是一个工业化程度不高的发展中国家,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贫乏和人口膨胀__的当代世界四大问题,在中国已表露无遗。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要实现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有赖于自然资源的持续生产和供应能力。建立自然保护区将有利于保护自然资源,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5 发展趋势
池州学院学报编辑部
强化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管理,使野外种得到良好保护
从确保野生动物生存繁衍的要求出发,当前应在其重点分布区域抢救性地建立一批保护区,实行抢救性保护。同时从维护野生动物种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出发,搞好已有保护区的布局和网络体系的完善工作,尤其是必须重视保护区之间的廊道、破碎化的栖息地的连接等工作,完善保护区体系建设。
积极发展极度濒危野生动物的人工种,确保物种不灭绝
根据全国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成果,深入研究分析种濒危程度,对陷于极度濒危的野生动物物种,在强化栖息地保护的同时,确定必须立即辅以人工繁育以免灭绝的物种名录,应用先进的微观技术和现代科学手段,对濒危野生动物系统地研究救治、饲养、繁育、野化和放归技术,搞好种源繁育和基因保护工作,促进物种资源的恢复和发展。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3:47: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811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