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图文并茂

读书笔记图文并茂
【篇一:读书笔记图文并茂】
钻石翡翠,金银古铜古瓷为贵,犹认翡翠为玉中之王,而先生言翡翠出于缅滇,其形似玉,实非玉也。有光浮于外,带 人所指的玉,必是精光内敛,温润凝重的美石,佩之,怡情养性。“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说中国的玉是包含了人格气象 的。玩玉者若不知“君子比德于玉”之可宝,数典忘祖,真是 荒谬之极了。
七十年前大同先生就以此高论,发我辈至今未敢发之言,深服膺之。
2012年10 月27 世襄先生的《锦灰堆》,自不是那些抱残守缺之人一以贯之的风格,所论宏富,那些时光风物被他从历史中拽来,竟似 玩物一般顺畅。何况there nothingnew under 之尤能使人明了,生生世世,所历的故事也大体相同,所不同的,只是其间的细节。灯下新翻赵珩先生《旧时风物》与 扬之水《诗经名物新证》,又为之心迷神醉。受了蛊惑,于 重阳日给自己淘了一把手捻紫皮小葫芦,又忽然想起沪上同 学要送我翡翠平安扣,倘若用之系于葫芦的细腰上该很别致 吧。遂灯下翻看,竟喜欢了上面的螺纹与它另外
的名字----- 怀古和轮回。时人爱穿越剧,津津乐道于其中的宫闱争斗, 爱恨情仇。倘我幸运地跌入紫禁城,大概终日只惦记着去抚 弄九霄环佩,或是注目于手卷法帖,摩挲下汝窑青花了…… 2012年10 月25 日深夜 扬之水女士的《诗经名物新证》确实堪称坊间难觅的大师级学术经典,被誉为中国文化史的沉潜之作似乎并不言过其 实,殊不知却是这位京城才女向沈从文先生致敬的一部作 品。所谓的“还愿之书”在学界鲜见的,这充分显示了中国当 代知识分子在文化上的认同和学术精神的共鸣。
沈先生作为作家其才名被笼罩在小说的光环里,但他的出现却是文化界的一个异数,尤其是史学界的一个异数,这位被 称为古典自由主义化石的大师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一 生被分成了两截,1949 年以前他是作家,写了四十几本小说 和散文,1949 年以后他又变成了一个文物专家。他在史学界 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经院哲学的倾向,注入了一个乡野作家 独有的清澈与纯粹,文学家的浪漫与生动,使他的文字呈现 一种大化天成的气象。读他的艺术与文物研究文集《坛坛罐 花花朵朵》,何止是受教,简直是如看一种美,而这种美是与他的小说、散文一脉相承的,总有那么一种隔水听箫 的凄清和空旷,行文中又散布着淡淡的哀愁,令人低徊不能 掩卷。正如沈先生自己说的:美总不免让人伤心的。
这本共收录沈先生近50 篇研究论著的集子,是他后半生有 关文物与艺术的文集,它包括在文物领域涉及的方方面面: 古代的镜子、瓷器艺术、花边金锦、古人穿衣打扮、龙凤艺 术、图案颜,陶罐绢纸?,林林总总,包罗万象,这种充 沛生动的感受及轻松自然的表达俯拾皆是,似泉水一样从他 的笔下汩汩流出来,让我们感觉那 50 年前的边城的足迹虽 然已渐行渐远,却还有余韵在他的论文集中袅绕。沈从文先 生的目光就这样一次次穿透文物与艺术的珍宝,把对古代艺 术的真实面貌绚丽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譬如从几件民族艺术 的龙凤图案中,就能够追寻出该种事物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对于一个写了 30 年小说卓有成就的作家来说,不知是 幸抑或是不幸。“我和我的读者都行将老去”。多少前尘后事, 空让人生出“谁为为之,孰令致之?”的感叹。
沈从文先生不写小说而去研究文物,始终是一个难以说透的谜。沈先生自己曾说:“我仿佛不知道做哪一个更适合自己。
我总觉得有一个目的,一项事业,让我去做,这事情是合于 我的个性,且合于我的生活的。”汪曾祺写的代序《沈从文 专业之谜》中写道:“不断挨骂,是其客观原因;不能适应, 有主观成分,也有客观因素。解放后搁笔的,在沈从文一代 人中不止沈先生一人,不
过不像沈先生搁得那样彻底,那样 明显,其原因,也不外是‘思’与‘信’的矛盾。”所谓的“挨 骂”是1948 年这时的香港《大众文艺丛刊》刊发了郭沫若攻 击沈从文的文章《斥反动文艺》,说他“一直有意识地作为反 动派”而活着,这是对沈先生最致命的一击。此时的沈从文, 还能再从事“人学即文学”的工作么?他已经清楚地认识到: 20 30年统统由一个“思”字出发,此时却必需用“信”字起 步?那些不肯盲目地 “信”,偏要用自己的头脑“思”的人,在那个时代,或肉体毁灭,或遭到精神摧残,如老舍如傅雷,自然也有抱持理想, 斧刃加身而不惧的在精神上足以傲立于天地之间的学者,如章太炎如陈寅恪?但沈先生不是冲冠一怒的人,他不习惯金 刚怒目、刑天舞干戚,但他也不是唯唯诺诺、柔若无骨地随 时转变风向的人。他倒是合乎老子的“不争,则世莫与之争” 的柔弱论,比若水,就算蒸而为汽,凝而为冰,终究是水。
所谓“矫矫者易折,皎皎者易污”。他的观念和情感没法分开, 他没法抛弃一个乡野作家那种骨子里的求真、求美、求善的 信念和人格力量,于是他一头扎进了文物,并且“越陷越深”, 汪曾祺先生说,就一个国家来说,失去一个作家,得到一个 杰出的文物史研究专家,也许是划得来的,但是从长远的文 物史角度来看,这算不是损失?这确实值得人去思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花花朵朵坛坛罐罐》所反映出来的治学方式,即便放在 今天仍不失为专研学问的不二法门,他认为文史研究必需结 合文物,“文学、历史或艺术,照过去以书注书方法研究, 不和实物联系,总不容易透彻。不可避免会如纸上谈兵,和 历史发展真实有一个距离。”对于古代文物的研究,其“学习 思想方法不失单纯从经典中寻章摘句,称引理论。主要是从 实际出发,注意材料的全面性和不断发展性。若放弃实物, 自然容易落空。”因此,他的文史知识都是考实践得来的。
18岁时在一个统领官身边做书记,给他把几十副铜器及 古瓷,还有十来箱书籍,一大批碑帖以及百十幅宋元明清的 字画进行归类整理,对照《西清古鉴》、《薛氏彝器钟鼎款识》进行比较。一切常识就是那么通过实践学来的。“我从这方 面对于这个民族在一段长长的年份中,用一片颜,一把线, 一块青铜或一堆泥土,以及一组文字,加上自己生命做成的 艺术,皆得到了一个初步普遍的认识。由于,这些初步的知 识,使一个以鉴赏人类生活与自然现象为生的乡下人,进而 对人类智慧之光的领会,发生了极宽泛而深切的兴味。”而 这种知识的积淀,对他以后从事文史研究产生额极为深刻的 影响,他给中央美院的学生上古代丝绸课,只带古代丝绸的 原件,其他什么也没有,但是却能轻松把近百种分期和断代 信口说出来。他自己也坦言:“?我都有机会十万八万(指 文物)的过眼经手,弄明白它的时代特征,和在发展中相互 影响的联系。特别是坛坛罐罐花花朵朵,为正统专家学人始 终不屑过问的,我却完全像个旧北京收拾破衣烂衫的老乞 婆,看得十分认真,学下去。”沈先生就是这样以
大悲悯之 心完成了他内心的有情世界。他的发现有许多是激动人心 的,比如镜子,过去多认为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现在发现 出土的商朝镜子就有七八面,在 3300 年前就有镜子了,从 实物印证,再根据古籍,就知道磨镜药是用水银和锡粉作成 的。由此可以判断战国时期就已经掌握了烧炼水银的新技 术;再比如铜器上的镶金银,原以为源于春秋战国时代,现 在知道商朝就有了;再有更有趣的例子,商朝时妇女们的头 发就是卷的,封建社会中的历朝历代常将前一朝代最高贵品级的服饰,规定为本朝最低的服饰,表示对于前一朝代 的凌辱。对于故宫花了几百两黄金,收了幅乾隆题诗认为是 隋朝展子虔手迹的《游春图》,他认为不可能是真迹,只要 懂一点历代服饰冠巾的衍变,马匹装备的衍变只从这占
【篇二:读书笔记图文并茂】
??2017 :
逆问【篇三:读书笔记图文并茂】
导读:《有效上课》读书笔记,第一单元“师生共学”的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理念,形成了有效学习共同体,建构焕发生命活力的有效课堂教学,倡导有效教学的重心是学生的“学”,有效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指向学生自身内在的本体世界,习惯于独角戏的“跑教案”
调浆桶的上课方式,“有效课堂教学”特征体现如下几点:,有效课堂其核心理念就是“先学后导、师生共学”,教师根据学生问题进行有效指导和评价,问题呈现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
《有效上课》读书笔记
第一单元“师生共学”的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理念
课程改革至今,课堂教学发生了真实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教师角转换意识得到了充分体现
教师由单纯的只是传授者及教材的复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和组织者,积极探索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走下讲台,走近学生能根据学生差异,进行个性化指导。
在实施 学习时,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亲历各组,分别给予知道、点拨,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得到保证。
二、新课程三位目标意识得到了初步体现
授课教师能够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引发学生的积极对话和思考,鼓励学生动手实践。
三、自主、合作、探究意识初步得到体现鸟岛教学设计
在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反复思考,思考文本的意义,探索问题的答案,引导学生走向自主学习。
四、问题意识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在问题对话中生成新的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陶相礼问题意识的体现分为三类:一是课堂内学生生成问题。二是教师课前生成问题,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回应问题、解决问题。三是课前学生生成问题,课堂解决问题,课内再生成问题,再解决问题。
五、情境意识普遍得到广泛体现
教师根据教学条件进行了多元化的教学情境设计:一是语言情境。二是活动情境。三是媒体情境。
六、新课程评价意识得到真实体现
走出“为评价而评价”误区。多元化评价的方式有激励性评价、暗示性评价、及时性评价,评价手段有星级评价、小红花评价等。(坚决取缔“行行你真行”“棒棒你真棒”??口号评价,还有就啪啪,啪啪啪,整齐的鼓掌评价)
七、小组合作教学意识得到局部体现
“自主探究+展示交流+拓展训练+回归应用”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的过程理解为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作学习、个性张扬、和谐发展、体验生命的过程。
“结构预习+问题生成+合作探究+提升能力”的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教学中
学生的学习主题凸现,构建了和谐、民主、自由、开放的教学氛围,形成了有效学习共同
体。
导致教学失真的四种表现
拿烟斗的男孩一是“教师忽悠型”课堂
二是“媒体主体型”课堂
三是“教师魅力型”课堂
四是“放手型”课堂
新课程改革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建构焕发生命活力的有效课堂教学,倡导有效教学的重心是学生的“学”,特点是“以学定教”、“以教促学”,有效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指向学生自身内在的本体世界,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和谐发展。
第一节行动新理念
1
“知识传递型”课堂教学特征有以下几点:
一是教学思维方面,形成了“先教后解,然后让学生进行模仿式学习和练习。”学生也认为学习就是教师讲解后才能解决和学习,其他方式都称其为教学。
二是在教学内容方面,严格遵循教材知识,显性内容多,隐形内容少,教学被异化了把教学内容从教案到黑板的机械搬运。
三是在教学方法方面,概括为“一问一答多,探索交流少;照本宣科多,智力活动少”。认为教师所教即是学生所学,自己将精、讲透了,学生也就顺利成章地学会了、搞懂了。教师没有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没有问题意识。教学缺乏交往与对话,基本处于静态教学。
四是在教学目标方面,要求整齐划一,强求一致多,发展个性少,这种“一统天下”抹杀学生的创造性,忽视学生的情感、能力和个性的发展。
五是在教学组织方面,如同“军训”一样,情调课堂组织的纪律管理,缺少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4:26: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8076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问题   学习   教学   评价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