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638·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删.biomed.net.caProgressinModernBiomemciIIe2008V01.8No.4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李海涛1肖丹2屈学民1刘渊声1马长升1杨继庆1
(1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陕西西安710032;2第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陕西西安710032)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离的简便方法,为低强度激光照射对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研究提供实验细胞。方法:以无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灌洗小鼠腹腔,分离获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在含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中培养。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台盼蓝染计算存活率,瑞氏染计算纯度。结果:获得高纯度的巨噬细胞,具备巨噬细胞的形态特征。结论:本法是一种简便实用的分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方法。
关键词:小鼠;巨噬细胞;分离
中图分类号:Q8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6273【2008104—0638—02
SeparationandCultivationofMousePeritonealMacrophages
LIHai-tao,XIAODan,QUXue-min,LIUYuan-sheng,MAChang-sheng,YANGJi-qing
(1DepartmentofBiomedicalEngineering,theFourth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Xi'an710032,China;
2DivisionofPreventl"veMedicine,theFourthMilitaryMedicalUniversity,尉,翩710032,China)ABSllRACTObjective:Toestablishconvenientmethodofseparationandcultivationofmouseperitonealmacrophagesandtoprovideexperimentalcellsforinvestigatingtheeffectoflow-energylaserirradiationmacrophages.Methods:Amouse’SperitonealcavitywasdouchedbyusingRPMI一1640mediumwithoutFCS,an
dthemouse’Speritonealmacrophageswereseparatedandobtained,beingculturedinRPMI一1640mediumcontaining10%FCS.ThemorphologyofthecellsWasobservedunderinvertedmicroscopy,thesurvivalrateofmacrophagesWascalculatedwithtrypanbluestain.ThepurityofmacrophageswasanalyzedbyWright’Sstaining.Results:Thehighlypurifiedmacrophageshadmorphologiccharacteristicsofthemacrophageinorganism.Conclusion:Thismethodbeusedfortheseparationofmouseperitonealmacrophages,whichissimpleandeasytoapply.
Keywords:Mouse;Macrophage;Separation
Chine∞LibraryClassification:Q813Documentcode:A
ArticleID:1673-6273(2008)04-0638-02
前言
巨噬细胞是机体的重要防御细胞,在抗感染、抗肿瘤及免疫调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通过多种途径介导肿瘤免疫,破坏和清除肿瘤细胞【”。近年来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低强度激光可激活巨噬细胞,提高其免疫功能[2-41。深入研究低强度激光照射对巨噬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对低强度激光生物刺激效应机理的探索有重要意义。对激光医学的发展也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如何获得高活性、高纯度的巨噬细胞,尽管国内外有不少文献报道已能从多种组织和器官中分离纯化巨噬细胞,但这些方法繁琐、复杂,且所需时间较长,耗资较大嘲。我们对已有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离培养方法加以改良,建立了一种简便实用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分离方法。
l材料和方法
1.1主要试剂和仪器
RPMI一1640培养基,GIBCO;dx牛血清,杭州四季青生物工
作者简介:李海涛.(1979一),男,硕士研究生,
从事激光生物效应研究,Email:math2000@fmmu.edu.cn。
通讯作者:杨继庆,男,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物理因子的生物效应研究,Tel:(029)84774836。
(收稿日期:2007-10-20接受日期:2007-12.10)程材料研究所;台盼蓝染料,Sigma;瑞氏染料,Sigma;C02细胞培养箱,Beckman;倒置显微镜,Olympus。
1.2细胞分离、培养
昆明小鼠,雌性,18-22g,购于第四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腹腔注射不含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5mL,轻揉小鼠腹部2 ̄3min,静置50min后将小鼠颈椎脱臼处死,置于饵剖板上,用针头固定四肢,无菌条件下打开腹腔,用注射器抽取腹腔液,离心5min(1000r/min),弃上清,用PBS洗涤2遍,再用含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调节细胞浓度至2x106mL"1,接种于培养瓶及6孔培养板。置37℃、5%CO:培养箱培养2h,弃上清液,用不含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漂洗2遍,然后加含有10%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在37℃、5%c02培养箱中继续培养,并作台盼蓝染、瑞氏染。1.3培养细胞的形态学观察
每日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贴壁细胞的形态及生长状况。
2结果
2.1细胞染
实验获得的巨噬细胞经台盼蓝染可鉴定细胞存活率达于95%,瑞氏染可鉴定巨噬细胞比例大于98%。在瑞氏染下,分离的巨噬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有伪足状突起,核有凹陷,呈卵圆形,多偏居一侧,着深。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www.biomed.net.mProgressinModernBiomedicine2008V01.8No.4·639·
2.2细胞形态观察
培养24h后,倒置显微镜可观察到细胞呈椭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培养3d后观察,细胞贴满培养瓶,表面有不规则的微绒毛状突起;培养1wk后观察,大多数细胞呈扁平梭形,可以看到细胞伸展开并牢固黏附在培养瓶表面。
3讨论
巨噬细胞广泛分布于体内,它不仅参与非特异性免疫,而且是特异性免疫中一类关键的细胞,参与机体众多的生理和病理反应过程,如巨噬细胞吞噬和消除病原微生物旧;通过加工处理提呈抗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啊,以及巨噬细胞通过细胞凋亡清除吞噬的致病病原体等嗣。由于腹腔巨噬细胞多游
离存在于腹膜腔腹水中,易于获得,因此,许多实验室在进行基础或配合临床研究巨噬细胞功能及其与疾病的关系、或筛检免疫增强药物和探讨其作用机制时,往往选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为研究对象。
虽然腹腔巨噬细胞的提取方法大致都是灌洗腹腔后,吸出含有巨噬细胞的灌洗液,但具体操作略有差异[91。预先注入的巨噬细胞刺激剂有淀粉溶液、肉汤、糖原等,以产生大量的巨噬细胞进入腹腔。虽然这些刺激剂能分离收集到大量的巨噬细胞,但注入的大分子抗原物质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有一定的影响,获得的巨噬细胞已不再是原体内巨噬细胞的功能基础。本实验提取巨噬细胞的方法,是对文献中方法的改进,关键在于活体腹腔注射不含血清的培养液,轻揉腹部后静置几分钟,然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无菌开腹吸取腹腔液。此方法相对处死小鼠后进行系列操作而言,吸出的灌洗液中混杂的血细胞少,提取的巨噬细胞纯度较高。
此方法获得的细胞经形态学观察具有巨噬细胞的形态特征:细胞呈椭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表面有不规则的微绒毛状突起;核有凹陷,呈卵圆形;培养1wk后,大多数细胞呈扁平梭形,可以看到细胞伸展开并牢固黏附在培养瓶表面。提取细胞后采用了瑞氏染进行鉴定,获得的巨噬细胞纯度较高。因此,此方法是一种简便实用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分离方法,为巨噬细胞的相关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CrawfoIdRM,LeibyDA,GreenSJ,eta1.Macrophageactivation:ariddleofimnmnologicalresistance[J].InmnunolSer,1994,60:29【2】KamTJ.HNLaserinducedrespiratoryburstofphagocyticc甚lls[J].LaserSurgMed,1989,9:585—588
【3】LiuBing-rong’HuQing-shen,JiangLan-ying.TheEffectofphagocy-
tolysisofMiceMacrophagusCellsofPeritonealCavityIrradiatedinVitro诵tIlHeliumNeonLaserff].ActaI.,aserBiologySinica,1997.6
(4):I177—1180(inChinese)
[4】XuChao-yang,TanShi-ci,)(ingDa.EffectofHe-Nelaserirradiationon【ca舢】andimmtmocompetenceinmacrophages[J].ChinJLasers,2004。31(2):253—256(inChinese)
【5】LiJing,WangYa-ping.Methodologyofseparation,purification,culti·vationandidentificationofratbonenla圩owmacrophage【J】.J
ChongqingMedUniv,2003,28(4):436-439(InChinese)
【6】SO,IH,T—SH,cta1.Rearrangementsofactincytoskeletonduringin-fectionwimEseheriehiacoli0157inmacrophages明.CellStmctFunct,1999,24(5):237-246
【7】FultonSA,RebaSM,Pai瓯eta1.Inhibitionofmajor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IIexpressionandantigenprocessinginmurinealveolar
macrophagesbymycobacteriumbovisBCGandthe
19-kilodultonmycobacteriallipoprotein叨.Infec
tImmun,2004,72(4):2101·2110【8】GilD,GarciaLF,Roj85M.Modulationofmacrophageapoptosisbyantimycobacterialtherapy:Physiologicalroleofapoptosisinthe
trolofmycobaeteriumtuberculosis【J】.InfectImmun,2004,65(2):1886.1894
【9】YinMei—zhen,LiShi—pu,YuanLin,eta1.Separation,Cultivationandidentificationofmou¥eperitonealmacrophage叨.JWuhanUniv,2006,27(2):203—205(InChinese)
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作者:李海涛, 肖丹, 屈学民, 刘渊声, 马长升, 杨继庆, LI Hai-tao, XIAO Dan, QU Xue-min, LI UYuan-sheng, MA Chang-sheng, YANG Ji-qing
作者单位:李海涛,屈学民,刘渊声,马长升,杨继庆,LI Hai-tao,QU Xue-min,LI UYuan-sheng,MA
Chang-sheng,YANG Ji-qing(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陕西,西安,710032), 肖丹
,XIAO Dan(第四军医大学军事预防医学系,陕西,西安,710032)
刊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英文刊名:PROGRESS IN MODERN BIOMEDICINE
年,卷(期):2008,8(4)
被引用次数:0次教子一得
行政区划论坛
1.Crawford RM.Leiby DA.Green SJ Macrophage activation:a riddle of immunological resisance 1994
2.Karu TJ H N Laser induced respiratory burst of phagocytic cells 1989
3.Lin Bing-rong.Hn Qing-shen.Jiang Lan-ying The Effect of phagocytolysis of Mice Macrophagus Cells of Peritoneal Cavity Irradiated in Vitro with Helium Neon Laser 1997(04)
4.Xu Chao-yang.Tan Shi-ci.Xing Da Effect of He-Ne laser irradiation on[Ca2+]and immunocompetence in macrophages[期刊论文]-Chinese Journal of Lasers 2004(02)
5.Li Jing.Wang Ya-ping Methodology of separation,purification,cultiv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rat bone marrow macrophage 2003(04)
6.SO IH.T-S H Rearrangements of actin cytoskeleton during infection with Escherichia coli O157 in macrophages 1999(05)
7.Fulton SA.Reba SM.Pai RK Inhibition of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Ⅱ expression and antigen processing in murine alveolar macrophages by mycobacterium bovis BCG and the 19-kilodalton mycobacterial lipoprotein 2004(04)
8.Gil D.Garcia LF.Rojas M Modulation of macrophage apoptosis by anti mycobacterial
therapy:Physiological role of apoptosis in the control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2004(02)
9.Yin Mei-zhen.Li Shi-pu.Yuan Lin Separation,Cultiv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mouse peritoneal macrophage 2006(02)
1.期刊论文谭宗建.李尚为.曹泽毅.李蕾.黄仲英.马黔红.TAN Zong-jian.LI Shang-wei.CAO Ze-yi.LI lei. HUANG Zong-ying.MA Qian-hong孕晚期小鼠巨噬细胞抗原递呈功能对Th1/Th2免疫的影响-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8(5)
目的 探讨孕晚期Balb/c小鼠脾脏巨噬细胞抗原提呈功能与母体Th2>Th1免疫偏倚的关系.方法 选取孕晚期Balb/c小鼠作为研究对象,以动情期小鼠为对照.将Balb/c小鼠脾脏巨噬细胞经抗原激发后作为抗原递呈细胞(APC),一部分(1°APC)用于致敏小鼠T细胞,然后分离致敏T细胞,再将另一部分巨噬细胞(2°APC)与致敏T细胞混合培养.采用淋巴细胞抗原特异性转化实验检验孕晚期小鼠脾脏巨噬细胞抗原提呈功能的改变,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CD4、CD8、IL-10和IFN-γ在反应后T细胞上的表达. 结果以孕晚期Balb/c小鼠脾脏巨噬细胞作为1°APC致敏动情期小鼠,再以孕晚期Balb/c小鼠脾脏巨噬细胞作为2°APC体外诱导致敏T细胞增殖的强度与对照组作为2°AP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动情期Balb/c小鼠脾脏巨噬细胞作为1°APC,再以孕晚期Balb/c小鼠脾脏巨噬细胞作为2°APC诱导致敏T细胞增殖的强度则低于对照组作为2°APC时的增殖强度(P<0.05).孕晚期小鼠脾脏巨噬细胞作为
2°APC可诱导更多IL-10+T细胞产生(P<0.05);IFN-γ+ T细胞的比例与1°或2°APC的类型无关. 结论孕晚期Balb/c小鼠脾脏巨噬细胞不是一种有效的APC细胞,可诱导孕期母体的Th2型免疫,并使Th1型免疫维持一定水平,对正常妊娠具有重要意义.建设r6
2.学位论文曾德星ApoE<'-/->小鼠腹膜巨噬细胞SR-BI表达及其介导的胆固醇转运的变化2007
背景: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基础研究、临床观察均已显示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呈负相关。B类I型清道夫受体(Scavenger receptor class B type I, SR-BI)是第一个在分子水平上得到证实的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HDL)受体,其主要功能是介导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酯(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 ester,HDL-CE)的选择性摄取和细胞内未酯化胆固醇的流出。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是富含三酰甘油脂蛋白的蛋白组分之一,作为乳糜微粒(Chylomicron,CM)残粒受体和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受体的配体在脂蛋白残粒的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尽管当前已有大量关于SR-BI和apoE的研究报道,但对于apoE和SR-BI这两个脂质代谢关键基因之间的关联关系目前并不完全清楚。
为此,本实验检测了ApoE-/-小鼠腹膜巨噬细胞SR-BI表达及其介导的胆固醇转运的变化,为进一步阐明apoE和SR-BI之间的关联关系提供依据。全文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ApoE-/-小鼠腹膜巨噬细胞SR-BI表达及胆固醇转运的变化。
目的:探讨ApoE-/-小鼠腹膜巨噬细胞SR-BI表达及胆固醇转运的变化。
方法:以ApoE-/-小鼠腹膜巨噬细胞为实验组,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C57BL/6J小鼠腹膜巨噬细胞为对照组, 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SR-BI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变化,高效液相谱检测细
胞内脂质蓄积情况,液体闪烁计数法检测胆固醇流出率。
结果: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ApoE-/-小鼠和C57BL/6J小鼠腹膜巨噬细胞SR-BI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ApoE-/-小鼠腹膜巨噬细胞SR-BI mRNA转录及蛋白表达下调(P<0.05);高效液相谱检测表明,ApoE-/-小鼠腹膜巨噬细胞的总胆固醇含量、游离胆固醇含量、胆固醇酯含量以及所占比例(分别为116.9±9.3mg/g蛋白、84.2±4.1 mg/g蛋白、32.7±3.7%mg/g蛋白、28.0±2.5%)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5.3±6.8mg/g蛋白、67.8±3.6 mg/g蛋白、7.5±1.8%mg/g蛋白、9.9±1.2%),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液体闪烁计数法检测也发现,ApoE-/-小鼠腹膜巨噬细胞胆固醇流出率(35.18±4.85%)明显低于对照组(56.39±6.63%),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小结:
1、ApoE-/-小鼠腹膜巨噬细胞SR-BI表达下调。
2、ApoE-/-小鼠腹膜巨噬细胞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含量增高,胆固醇酯所占比例上升。
3、ApoE-/-小鼠腹膜巨噬细胞的胆固醇流出率下降。
第二部分:脂质转运阻断剂BLT4对小鼠腹膜巨噬细胞SR-BI表达及其介导的胆固醇转运的影响。
目的:观察脂质转运阻断剂BLT4对小鼠腹膜巨噬细胞SR-BI表达及其介导的胆固醇转运的影响。
方法:以ApoE-/-小鼠腹膜巨噬细胞+DMSO溶媒对照或+100μmol/L BLT4为I组、II组,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C57BL/6J小鼠腹膜巨噬细胞+DMSO溶媒对照或+100μmol/L BLT4为III组、IV组。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SR-BI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变化,高效液相谱检测细胞内脂质蓄积情况,液体闪烁计数法检测胆固醇流出率。李纳斯
结果 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ApoE-/-小鼠和C57BL/6J小鼠腹膜巨噬细胞实验组和对照组SR-BI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水平变化,结果显示
,分别与各自的对照组相比,ApoE-/-小鼠和C57BL/6J小鼠腹膜巨噬细胞BLT4组SR-BI mRNA转录和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高效液相谱检测表明,ApoE-/-小鼠和C57BL/6J小鼠腹膜巨噬细胞BLT4组的总胆固醇含量、游离胆固醇含量、胆固醇酯含量以及所占比例(分别为173±10.4mg/g蛋白、110.6±9.8 mg/g蛋白、62.4±6.7%mg/g蛋白、36.0±3.8%与100.5±7.8mg/g蛋白、75.4±4.1 mg/g蛋白、25.1±3.2%mg/g蛋白、25.0±2.2%)均明显高于各自的对照组(分别为123.2±10.3mg/g蛋白、89.8±3.9 mg/g蛋白、33.4±3.5%mg/g蛋白、27.3±2.5%与77.6±5.2mg/g蛋白、69.1±3.6 mg/g蛋白、8.5±1.7%mg/g蛋白、10.9±1.4%),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液体闪烁计数法也发现,ApoE-/-小鼠和C57BL/6J小鼠腹膜巨噬细胞BLT4组的胆固醇流出率(分别为25.38±4.12%与32.66±4.97%)明显低于各自的对照组(37.45±5.12%与54.39±7.64%),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P<0.05)。
小结:SR-BI脂质转运功能受BLT4抑制后小鼠腹膜巨噬细胞胆固醇流出率下降,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蓄积增多。
3.期刊论文唐庆九.张劲松.潘迎捷.Werner Reutter.樊华灵芝孢子粉碱提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4,20(2)
目的:研究灵芝孢子粉碱提多糖(LZSBS)对小鼠巨噬细胞的激活作用.方法:用灵芝孢子粉碱提多糖刺激体外培养的小鼠巨噬细胞,用ELISA法检测巨噬细胞分泌至培养基中的TNF-α和IL-I β的含量;用Griess法检测培养上清中NO的含量.小鼠巨噬细胞对乳胶颗粒的吞噬率用显微镜计数.结果:经灵芝孢子粉碱提多糖刺激后,小鼠巨噬细胞变大,颜加深,并能显著刺激巨噬细胞分泌TNF-α和IL-1β,并产生大量的NO.小鼠巨噬细胞对乳胶颗粒的吞噬功能也明显的增强.结论:灵芝孢子粉碱提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具有明显的激活作用.
4.期刊论文李莉.贾永芳.张顺利.宋兴丽.徐存拴.LI Li.JIA Yong-fang.ZHANG Shun-li.SONG Xing-li.XU Cun-
shuan小鼠子宫巨噬细胞的分离纯化与鉴定-解剖学报2009,40(3)
目的 建立一套简便易行、高效可靠的小鼠子宫巨噬细胞的分离纯化及鉴定方法. 方法 5只雌鼠处死并获取子宫,利用酶消化法和机械法相结合制备小鼠子宫组织单细胞悬液,密度梯度离心法收集子宫巨噬细胞,贴壁培养获得纯化的巨噬细胞.采用锥虫蓝拒染法鉴定巨噬细胞活率,利用鸡红细胞吞噬试验检测巨噬细胞吞噬活性,并通过酸性磷酸酶染、非特异性酯酶染和CD14免疫细胞化学染鉴定巨噬细胞纯度. 结果 采用该法每只小鼠可获得子宫巨噬细胞3×105~5×105个,且活率达到(85.35±0.43)%,酶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鉴定阳性率分别达到了(86.12±1.19)%、(85.83±0.57)%和
(84.02±1.64)%. 结论 成功建立了小鼠子宫巨噬细胞的分离纯化方法,并能获得较高的细胞存活率和纯度.
5.学位论文杨梅外源性孕酮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小鼠子宫巨噬细胞的影响2009
目的:通过研究外源性孕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这两种生殖激素对正常非孕小鼠和妊早期(D4、D5、D6、D7)小鼠子宫巨噬细胞的影响,以探讨二者与母胎免疫耐受之间的关系及其免疫抑制作用。
方法:(1)正常非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P-D和三个实验组P-SD、P-SZ、P-SG,实验组分别皮下注射
0.4mg、2mg、4mg的孕酮,对照组用等体积芝麻油处理,连续注射五天。(2)取动情雌鼠与雄鼠1:1合笼过夜,次日清晨检出阴栓者作为实验动物并定为孕0d,分别于孕4d、5d、6d、7d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标记为:P-D(4/5/6/7)-D和P-D(4/5/6/7)-S。实验组皮下注射4mg的孕酮,对照组用等体积芝麻油处理。(3)正常非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h-D和三个实验组h-SD、h-SZ、h-SG,实验组分别腹腔注射1IU、5IU、25IU的hCG,对照组用等体积生理盐水处理,连续注射五天。(4)取动情雌鼠与雄鼠1:1合笼过夜,次日清晨检出阴栓者作为实验动物并定为孕0d,分别于孕4d、5d、6d、7d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标记为:h-
D(4/5/6/7)-D和h-D(4/5/6/7)-S。实验组腹腔注射1IU的hCG,对照组用等体积生理盐水处理。以上实验均于末次注射后6小时取子宫,冰冻切片,通过非特异性酯酶(a-NAE)染和免疫组化(CD14、CD204)检测子宫巨噬细胞的变化。
结果:(1)与对照组P-D相比,实验组P-SD、P-SZ、P-SG的小鼠子宫内膜、肌层、外膜上的a-NAE+和CD14+巨噬细胞数量均极显著性减少(P<0.01),其效应与浓度呈正相关。未检测到CD204+巨噬细胞。(2)妊娠4d:与对照组P-D4-D相比,实验组P-D4-S小鼠子宫环肌外层和环肌内层及功能层的a-NAE+、CD14+和CD204+巨噬细胞均显著增多(P<0.01);妊娠5d:与对照组P-D5-D相比,实验组P-D5-S小鼠子宫环肌外层和环肌内层的a-NAE+、CD14+和CD204+巨噬细胞均显著增多(P<0.01),功能层a-NAE+和CD14+巨噬细胞无显著变化,但CD204+巨噬细胞显著增多(P<0.01);妊娠6d和7d:与
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子宫a-NAE+、CD14-和CD204+巨噬细胞均无显著变化。(3)与对照组h-D相比,低浓度组和高浓度组子宫三个部位的a-NAE+和CD14-巨噬细胞均极显著减少(P<0.01):中浓度组的肌层和外膜a-NAE+和CD14+巨噬细胞也极显著减少(P<0.01),内膜a-NAE+和CD14+巨噬细胞却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1)。其中低浓度组子宫绝对数目和相对数目都最少。未检测到CD204+巨噬细胞。(4)妊娠4d、5d、6d: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子宫环肌外层和环肌内层的a-NAE+、CD14+和CD204+巨噬细胞均显著减少(P<0.01),功能层细胞无显著变化;妊娠7d:与对照组h-D7-D相比,实验组h-D7-S小鼠子宫巨噬细胞三个部位的a-NAE+、CD14+和CD204+巨噬细胞均无显著变化。
结论:(1)外源性孕酮可以抑制正常非孕小鼠子宫巨噬细胞向内膜的迁移和活化,其效应在一定范围内与剂量呈正相关。高剂量的外源性孕酮在妊娠不同时期不发挥效应或促进子宫巨噬细胞的活化,这可能与妊娠期子宫内高水平的孕酮环境有关。(2)外源性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以抑制正常非孕小鼠子宫巨噬细胞向内膜的迁移和活化,其作用效应与剂量不呈直线关系,可能是通过性激素这一途径实现的。低剂量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在妊早期一定程度上可抑制巨噬细胞向内膜迁移,但效应不及其处理于非孕小鼠,这也可能与妊娠期子宫内生殖激素的高表达状态有关。(3)在正常非孕小鼠子宫内未检测到清道夫受体,而孕鼠子宫内可检测到,推测妊娠期小鼠子宫部分巨噬细胞为替代性活化途径活化的巨噬细胞,并介导了妊娠期免疫耐受环境的维持。
6.期刊论文谭宗建.李尚为.曹泽毅.赵宗蓉.马黔红.黄仲英.李蕾孕晚期小鼠脾脏巨噬细胞抗原提呈功能的
改变-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34(4)
目的研究孕晚期Balb/c小鼠脾脏巨噬细胞抗原提呈功能的改变.方法分离孕晚期小鼠脾脏巨噬细胞,以动情期小鼠作为对照.通过诱导迟发超敏反应和
晚期小鼠脾脏巨噬细胞注射到动情期小鼠腹腔使之致敏,再用相同抗原注射到小鼠足底诱发的迟发超敏反应强度显著低于动情期小鼠(P<0.05).当孕晚期小鼠脾脏巨噬细胞被当作抗原提呈细胞时,体外用人γ球蛋白抗原或胎盘抗原诱导致敏的正常小鼠的T细胞增殖强度也显著低于动情期小鼠(P<0.05).孕晚期小鼠脾脏巨噬细胞还能显著抑制动情期小鼠脾脏巨噬细胞刺激致敏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论孕晚期Balb/c小鼠脾脏巨噬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显著受到抑制.
周渝斐7.学位论文骆杨平苯扎贝特促进小鼠巨噬细胞胆固醇逆转运体内和体外研究2009
大量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人中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冠心病发生率呈负相关,提示HDL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胆固醇逆转运(RCT)是机体排出过多胆固醇的唯一途径,也是HDL抗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机制之一。RCT指的是将外周组织细胞(包括巨噬细胞)游离胆固醇通过脂蛋白转运至肝脏,再通过肝脏排泄的过程。巨噬细胞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主要细胞成分,巨噬细
胞过度荷脂转变为泡沫细胞,沉积于动脉壁形成早期的粥样斑块。因此,巨噬细胞RCT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超家族(ABCA1、ABCG1、ABCG5、ABCG8等)、B族清道夫受体I(SR-BI)、胆固醇7α羟化酶(CYP7A1)等多种蛋白、受体、转运体参与RCT,并受肝X受体(LXRα)的调节。苯扎贝特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调血脂药物,可以明显降低甘油三酯(TG)和升高HDL-C。大规模临床研究证实苯扎贝特能有效延缓动脉斑块的形成,降低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的危险性。苯扎贝特抗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除了其调节血脂如降低TG和升高HDL-C外,可能还具有调脂外的作用如抗炎、抗凝作用。对于RCT的作用的研究,苯扎贝特仅限于对RCT中转运蛋白如ABCA1、ABCG5的影响。然而,长期以来缺少对在体RCT的评价方法。本研究在Rader实验室的方法基础上建立了替代方法,观察苯扎贝特对巨噬细胞胆固醇逆转运体内、体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
目的:
观察苯扎贝特干预后小鼠血脂浓度变化,以及血清、肝脏及粪便中3H-胆固醇占经腹腔注射3H-胆固醇总量的百分比。研究苯扎贝特对小鼠体内巨噬细胞RCT的影响,苯扎贝特干预后小鼠血清及苯扎贝特对巨噬细胞内胆固醇流出的影响,探讨苯扎贝特调节巨噬细胞RCT的机制。
方法:
以苯扎贝特(0.1%、0.25%、0.5%w/w)干预4周的C57BL/6J小鼠为模型,分别腹腔注射经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Ac-LDL)荷脂与3H-胆固醇标记的巨噬细胞悬液,用液闪计数仪测定血清、肝脏、粪便中3H-胆固醇的含量;收集0.25%苯扎贝特组小鼠血清孵育不同剂量的苯扎贝特(0、50、100、200μM)干预的RAW264.7巨噬细胞,测定细胞胆固醇流出;以RT-PCR方法检测肝组织CYP7A1、SR-BImRNA,肝脏和小肠ABCG5、LXRamRNA,巨噬细胞SR-BI、ABCA1、ABCG1、LXRαmRNA的转录水平表达;再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肝脏和小肠的ABCG5、LXRa,巨噬细胞ABCG1、LXRα的蛋白水平表达。
结果:
1.小鼠经苯扎贝特(0.1%、0.25%、0.5%)干预4周后,血HDL-C升高,TG降低,这些作用呈剂量相关性趋势。0.5%苯扎贝特组HDL-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增幅为26.4%;TG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降幅为34%。
2.采用不同剂量苯扎贝特(0.1%、0.25%、0.5%)干预小鼠,与对照组相比,血3H-胆固醇含量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100%、131%、110%;肝脏3H-胆固醇含量也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86.4%、52.3%、51.6%;粪便3H-胆固醇含量同样显著增加,增幅分别为110%、140%、160%。
3.与对照组比较,苯扎贝特干预后的小鼠血清介导巨噬细胞内胆固醇流出明显增加(P<0.05)。
4.苯扎贝特(0、50、100、200μM)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加血清诱导的巨噬细胞胆固醇流出率。
5.体外试验显示,苯扎贝特(0、50、100、200μM)呈剂量依赖性地上调巨噬细胞ABCA1、ABCG1、SR-BImRNA表达及ABCG1蛋白的表达量;并呈剂量依赖性地增加巨噬细胞LXRα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
6.小鼠经苯扎贝特(0.1%,0.25%,0.5%)干预后,其肝脏SR-BI 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
7.不同剂量苯扎贝特(0.1%,0.25%,0.5%)干预组小鼠肝脏、小肠ABCG5、LXRα mRNA表达与蛋白质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
8.各苯扎贝特(0.1%,0.25%,0.5%)干预组小鼠肝脏CYP7A1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
结论:
1.苯扎贝特具有以下作用:
(1)降低小鼠血清TG,升高HDL-C。
(2)促进小鼠体内巨噬细胞相关的胆固醇逆转运。
(3)促进体外培养小鼠巨噬细胞胆固醇流出。
2.苯扎贝特促进小鼠巨噬细胞RCT的机制:
(1)通过增加ABCA1、ABCG1、SR-BI的表达,促进巨噬细胞胆固醇流出,可能与其上调LXRα表达有关。
(2)通过上调肝脏SR-BImRNA的表达,增加肝脏对胆固醇酯的选择性吸收;通过上调肝脏、小肠LXRα表达,增加ABCG5表达,促进胆固醇向胆汁中排泄,减少肠内胆固醇吸收。
(3)苯扎贝特促进巨噬细胞RCT可能与肝脏CYP7A1mRNA的表达无关。
8.期刊论文王晓丹.马爱团.史万玉.姜国均.钟秀会.WANG Xiao-dan.MA Ai-tuan.SHI Wan-yu.JIANG Guo-jun. ZHONG Xiu-hui槲皮素和乙酸龙脑酯对细菌脂多糖诱导流产小鼠子宫组织IFN-γ/IL-4和巨噬细胞的影响-解剖学
报2009,40(4)
川滇
目的 探讨小鼠子宫组织中巨噬细胞在早期胚胎丢失中的意义,研究槲皮素和乙酸龙脑酯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流产孕小鼠的保胎效果,和对母胎界面免疫平衡的调节作用. 方法 选用LPS尾静脉注射(0.10μg/鼠),制造小鼠流产模型,孕4~7d分别口服不同保胎药物,用药前后检测各组( n =10)小鼠子宫组织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4(IFN-γ/IL-4)的含量和巨噬细胞数量的变化. 结果 LPS促流产后,子宫匀浆中IFN-γ含量升高,IL-4含量降低,IFN-γ/IL-4的比值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孕小鼠子宫壁巨噬细胞数量显著增多.预先口服槲皮素和乙酸龙脑酯可不同程度地抑制LPS的作用,其中以槲皮素和乙酸龙脑酯联合使用组的保胎效果最为明显,IFN-γ/IL-4的比值基本达到正常水平,巨噬细胞数量降至16.199±0.802,较LPS流产模型组差异极显著.结论 小鼠子宫组织中IFN-γ/IL-4的比值升高和巨噬细胞数量增多与早期胚胎丢失关系密切,槲皮素和乙酸龙脑酯能调节子宫局部的免疫微环境,从而起到一定的促孕保胎作用.
9.期刊论文许平.王新春.刘北彦板蓝根磷脂对内毒素血症小鼠巨噬细胞膜脂流动性的影响-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04,38(4)
目的以小鼠内毒素血症为模型,观察板蓝根磷脂对内毒素血症小鼠巨噬细胞膜脂流动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小鼠分为板蓝根氯仿提取物预处理组、磷脂脂质体预处理组、板蓝根磷脂脂质体预处理组和内毒素血症对照组.各组按照上述次序分别给予腹腔注射5ml/kg相应药物,预处理18h后腹腔注射内毒素
6mg/kg.6h后处死小鼠,观察细胞膜脂流动性的变化.结果板蓝根氯仿提取物对内毒素血症小鼠巨噬细胞膜脂流动性的保护作用没有达到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程度(P>0.05),磷脂脂质体对膜脂流动性具有保护作用(P<0.05),但两者之间并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别(P>0.05);板蓝根磷脂对内毒素血症小鼠细胞膜脂流动性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P<0.01),优于单独使用板蓝根氯仿提取物(P<0.05)或磷脂脂质体(P=0.05).结论板蓝根磷脂脂质体对内毒素血症小鼠巨噬细胞膜脂流动性的保护作用优于单独使用板蓝根氯仿提取物或磷脂脂质体.
10.学位论文陈梅腹腔巨噬细胞对小鼠卵受精率和囊胚形成率的影响2006
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发病率不断上升,约5%~15%的育龄期妇女受其影响,其与不育症的关系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但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EM患者分泌的腹腔液增多,腹腔液中巨噬细胞数量增多、功能增强,腹腔液和血清中由巨噬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也明显增多,且与病变程度成正比。这些与不育是否有关、关系如何,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国内外的研究对巨噬细胞对囊胚形成的作用意见不一致。本研究拟通过建立小鼠体外受精模型,观察巨噬细胞对小鼠卵子受精率和囊胚形成率的影响。研究目的:
一.建立小鼠体外受精模型
二.巨噬细胞对小鼠卵子受精率和囊胚形成率的影响
1.分离、培养及鉴定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7:40: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800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小鼠   细胞   胆固醇   腹腔   方法   研究   表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