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中禅——精选推荐

动中禅
⼈类痛苦的原因,来⾃于看不清念头。念头本⾝并不是苦。当念头⽣起时,我们⽆法同时知道和看清楚它,以致于陷⼊妄念之中,⽽后烦恼随之⽽来,产⽣了痛苦。动中禅是直接发展⾃⼰的觉性,知道⾃⼰⾝体的每⼀个动作,以及⼼念的起伏。
  如果只是静坐不动,当念头起时,很容易陷⼊⽽不⾃知。因此我们要经常移动⾝体的部位,并且知道每⼀个动作。当念头来时,我们将看清它。不断培养这种觉知的能⼒,⼼的质量将会改变,开始步⼊正道,也开始⾛出痛苦,迈向涅槃。
  由于是动态的禅修,练习者不必担⼼盘腿⽅⾯的困扰,因为允许坐中可以起来改为练习⾏禅或⽴禅。动中禅简单⽽直接,任何背景的⼈都可以练习。
动中禅简介
    烦恼(苦)对于⼈类来说是具有普遍性的。
  ⽆论是泰国⼈,美国⼈,还是中国⼈;⽆论是⽆宗教信仰者还是有宗教信仰者。  正念动中禅的特点
  ----- 岩松
  佛陀在⼤念住经中说:“⽐丘们!只有⼀条道路可以使众⽣清净、克服愁叹、灭除苦忧、实践真理、体证涅槃,这条道路就是四念住。”当今南传的内观⽅法有很多,有观感受的,有观腹部升降的,还有观⾝体姿势的等等,正念动中禅是观肢体的动和停的。如果说四念住是⼀条⼤道的话,那么这些内观⽅法就如同⼀条条能够进⼊这条⼤道的⼩道。
  内观就是往内观察⾃⼰⾝⼼的实相。
冷弯管  由于印度葛印卡⽼师的⼗⽇内观传⼊中国较早,很多修习南传佛法的⼈认为⼗⽇内观就是南传内观,南传内观就是⼗⽇内观。其实这种认识是不全⾯的。⼗⽇内观只是南传内观的⼀种,并不能代表整个南传内观。
  正念动中禅是⼀种独特的内观⽅法。它有以下特点:
  1. 开放六根。
  1)练习时要睁开眼睛,让眼睛⾃然的看,让⾊尘⾃然的进来。
  2)练习时没有必要关上房间的门窗,让声尘⾃然的进来。如果把门窗关的很严,没有声⾳进来就等于把⽿根关闭了。经典上的“独⼀静处”是指在⼀个不受打扰的地⽅独⾃修⾏,⽽不是指在⼀个安静的地⽅。
  3)练习时开放意根,让“法尘”(念头)⾃然的进来。也就是说不要压抑念头,也不要追逐念头。让念头⾃然的升起,⾃然的灭去。
  之所以要开放六根,这是因为练习的⽬的是为了培养觉性,让觉性⾃然的去处
张志俊太极拳理“贪、嗔、痴”。那么六尘就像肥料⼀样,为“觉性”这朵美丽的花朵提供养分。如果在修⾏中关闭六根,那么“觉性”如同是在温室⾥培育出来的“花朵”⼀般,⼀旦把她放到⼤⾃然中,经不起风吹⾬打,很快就凋谢了。另外⼀个原因就是,在⽇常⽣活和⼯作中,我们都是睁开眼睛和开放⽿根的,只有靠这样的修⾏所培育出的觉性才能在⽇常⽣活和⼯作中不消退并得到受⽤。
  2. 正念动中禅⼿部动作和经⾏交替进⾏。
  做⼿部动作累了就可以站起来经⾏。这样不会⼀味地死死的坐着⽽感到乏味。由于是动态的禅修,练习者不必担⼼盘腿⽅⾯的困扰,因为允许坐中可以起来改为练习⾏禅或⽴禅。
  3. 正念动中禅不会把内观修成奢摩他定
  动中禅借助于知道肢体的动和停来培养觉性,⽤节奏的变化来打断妄念链,不停的变换觉知的所缘,从⽽不会把内观修成奢摩他定。
  4. 正念动中禅的禅修效率⾼。
  什么叫禅修效率,就是在单位修⾏时间内,禅修者处于正念状态下的时间与禅修时间之⽐。例如,在⼀个⼩时的禅修时间内,⼀个修⾏者处于正念状态下的时间有40
分钟,那么他(她)的禅修效率就是70%左右。
  正念动中禅⼿部动作共有15个,每两个动作之间都有⼀个停顿,正是这个停顿,可以把禅修者练习过程中妄念链重重的打断。由于每两个个动作之间的持续时间不超过4秒中,也就是⼀个妄念所持续的时间不超过4秒中就被打断,这样就⼤⼤地提⾼了禅修效率。这就是我们说正念动中禅是⼀个顿悟法门的根本所在。
  其⼆,正念动中禅⼊⼿处是观照肢体规律移动时的动与停,观照肢体移动时的动作与其它内观⽅法所观照的对象相⽐是⽐较明显的,这样就⼤⼤地提⾼了妄念进⼊时的门槛,使禅修者不容易受妄念所⼲扰。这也是说正念动中禅是⼀个顿悟法门的第⼆个原因。
  5.正念动中禅注重实修,研究⾃性三藏
  正念动中禅提出了觉性这个概念。什么是觉性?觉性是察觉⾝⼼实相的⼀种本能。这觉性众⽣⼈⼈本具且圆满。这觉性就像⼀颗埋藏在污泥中的宝⽯⼀般,需要众⽣不断地去发掘,才能发现它。当肢体移动时,要知道移动;当肢体停时,要知道停,这是培养觉性的要点。
  只有当我们培养起强的觉性时,才能看清念头,才不会有(不能作主的念头)妄念、杂念。觉性犹如猫,妄念犹如⼤⽼⿏。开始练习动中禅的⼈,最初觉性很⼩,犹如⼩猫,经过⼀天天不断的觉知⾃⼰的肢体动作后,觉性不断的增加,犹如猫不断的长⼤。觉性圆满时,犹如⼤猫,从此妄念这只⼤⽼⿏就逃得⽆影⽆踪了。因此,修⾏的重点,是要不断的培养⾃⼰的觉性,不断的喂猫,⽽不⽤去管⼤⽼⿏。时候到了,⼤猫⾃然会去处理⼤⽼⿏。因此。禅修时,不压抑妄念,也不跟随妄念。只将注意⼒摆在觉知动作上,不停的喂猫。觉性强了以后,念头⼀⽣起,就能⽴刻看见。渐渐的,我们内⼼的质量就会开始转变,正道也由这⼉开始⽣起了。
  在南传的巴利经⽂中,佛陀说:「正法是现世的、不待时节的、来看的、导向的、⾃证的」这意思是说,佛陀所教导的⽅法,是现世就能证得的,是随时都可以修习的,是⼤家都可来看的,是导引⾛向灭苦的,是每个⼈都可亲⾃体证的。
  动中禅的⽅法,便是完全合乎上述所说的:现世的、不待时节的、来看的、导向的以及⾃证的⼀个⽅法,适⽤到所有⼈,与年龄、性别、职业、教育、国籍、宗教信仰⽆关,没有任何的典礼、仪式。任何⼈都可以练习,都可以得到相同的效果。⼏乎⼈⼈都有烦恼(苦)。
    动中禅既适合有宗教信仰的⼈也适合⽆宗教信仰的⼈。
  虽然动中禅没有宗教之分,但是它超越了宗教本⾝。
  动中禅只是⼀个⾏之有效的快速灭除烦恼(苦)的⽅法。
   如果⾮要把动中禅归为某⼀宗派的话,它应该属于释迦牟尼佛那⼀派,因为动中禅符合佛陀⼀贯教导的“我只教导苦和苦的⽌息。”
 正念动中禅的传承
  隆波⽥禅师或称潘.印特佩悟,1911年9⽉5⽇⽣于泰国东北边境洛伊省的布宏⼩镇。他是清与姗的⼉⼦,他的⽗亲早逝。由于⼩镇上没有学校,隆波⽥在童年时并没有接受正式教育。就像其它⼩孩⼀样,他必须帮着母亲照顾耕⽥。
  ⼗⼀岁时,他在当地的寺⾥成为沙弥,他的叔叔是该寺的常住。在⼗⼋个⽉⾥,隆波⽥学习经典与不同的禅修⽅法,例如吸⽓时默念「佛」,吐⽓时默念「陀」以及数息法。在脱下僧袍后,他回到家⾥。
  根据习俗,隆波⽥在⼆⼗岁时回去受戒成为⽐丘,再次向叔叔学习并禅修六个⽉。回复在家⽣活之后,他⼆⼗⼆岁那年结婚,并育有三个⼩孩。在村⾥,隆波⽥经常是举办佛教活动的负责⼈,受到当地⼈民深深景仰,并在三次不同场合被推选为村⼦的领导者。尽管⾝负重任,他还是继续不断地禅修。
  后来他移居到同省较⼤的江翰镇,以便孩⼦们上学。做为⼀个贸易商,他驾着⾃⼰的船沿着眉公河往来于泰国与寮国间做买卖。这段时间内,他有机会接触到⼀些禅修⼤师也增强了他对正法(真理)探究的决⼼。
  此外,他发觉到多年努⼒的⾏善、做功德、练习不同的禅修⽅法,并没有消除他的瞋⼼。最后,他决定开始寻求解决的⽅法。
  ⼀九五七年,隆波⽥年近四⼗六,离开了家并下定决⼼若不到真理,就不回家。他来到了农盖省的摩尼光寺练习⼀种简单的肢体动作,但是他不像别⼈在⼼中默念「动 停」,只是觉知⾝⼼的动作。⼏天后,也就是⼀九五七年泰国旧历⼋⽉⼗⼀⽇的早晨,他的⼼已完全到达了苦灭,不需要任何传统的仪式或⽼师。
  后来隆波⽥回到家,以在家⽼师的⾝份,⽤⼆年⼜⼋个⽉的时间将所到的法教给他的妻⼦和亲戚。⽽后,他决定再出家使正法更弘开。剃度典礼于⼀九六○年⼆⽉三⽇举⾏。
  隆波⽥的教法流传国内外。尽管⾝体状况不佳,他还是献⾝于传法。⼀九⼋⼆年诊断出他有胃癌,他不顾病情,仍然继续积极地⼯作六年直⾄⽣命终⽌。
  ⼀九⼋⼋年九⽉⼗三⽇下午六点⼗五分于泰国东北的洛依省,隆波⽥安详地离开⼈世,享年七⼗七。
  1939年隆波通出⽣于泰国东北部。
  1961年遵照习俗在22岁时出家,接下来的六年中,他研读了传统的佛学课程。  1967年他遇见动中禅的导师隆波⽥,在隆波⽥的指导下,修习动中禅,30天内连续不断地培养觉性,明了了⾝与⼼,之后9天他还是不断练习,体验到「苦灭」,对⽣与死不再有任何疑惑。
  1985年南来寺正式成为寺院(位于泰国曼⾕近郊,为最重要的动中禅之中⼼),隆波⽥与⽐丘们举⾏⼀次会议,会中指定隆波通为南来寺的住持。
  1989年隆波⽥逝世后,隆波⽥基⾦会成⽴,并由隆波通出任主席。
  1992年这年开始,⼏乎每年6⽉到10⽉间会在美国宏法,回泰国前,他也会到台湾传授动中禅。
  1995年隆波通与学员们成⽴美国隆波⽥基⾦会,为⼀⾮营利机构。
正念动中禅的原理
  1. 动中禅的原理,是依据佛陀在《⼤念住经》中所说的:
  「⽐丘于⾏时,了知:我在⾏。
  于住时,了知:我在住。
  于坐时,了知:我在坐。
  于卧时,了知:我在卧。
  此⾝置于如何之状态,亦如其状态⽽了知之。」
  此段经⽂的意思是说,禅修者在⾏、住、坐、卧要能够清清楚楚的知道⾃⼰的动作。
       5.每⼀个众⽣都有清净的觉性,也就是说,众⽣与佛陀⼀样,都有⼀颗清、明、静、净、亮、敏的⼼。每⼈都有这个珍宝,但要⾃⼰去挖掘它。能够挖掘到它,就能灭除⾃⼰的痛苦。我们要追随佛陀的⾜迹,⾛同样的⼀条路,这⼀条路就是觉性之路。我们做任何⼀件事情,如果没有觉性,痛苦就会产⽣。如果有觉性,我们就会⾯对事情⽽不会将责任推诿给别⼈。我们将以觉性来处理问题。因此,为了解决我们⽣活上的问题,为了灭除我们的痛苦,为了培养我们的觉性,我们就要好好的来学习动中禅。
  6.我们如果进⼀步追究痛苦的来源,就可以发现到是来⾃妄念、杂念。有⼆种念头。第⼀种是不能作主的念头,称作妄念、杂念。例如,⽣⽓、贪⼼、⽆知、恐惧、忌妒等念头。这种念头会使我们受苦。第⼆种是能作主的念头,称作「⾃然的念头」,是在正念正知下的念头,不会使我们受苦,例如,
我们⽇常打扫、洗⾐时,须要正确的思惟,这便是⾃然的念头,这种念头是有益⽆害的,⽽且是⽣活中所必须的。⼈们常被第⼀种的妄念所占据,不断⽣起贪⼼、⽣⽓、⽆知的⼼理,不断的卷⼊
念头之中⽽受苦。  7.只有当我们培养起强的觉性时,才能看清念头,才不会有第⼀种的妄念、杂念。觉性犹如猫,妄念犹如⼤⽼⿏。开始练习动中禅的⼈,最初觉性很⼩,犹如⼩猫,经过⼀天天不断的觉知⾃⼰的肢体动作后,觉性不断的增加,犹如猫不断的长⼤。觉性圆满时,犹如⼤猫,从此妄念这只⼤⽼⿏就逃得⽆影⽆踪了。因此,修⾏的重点,是要不断的培养⾃⼰的觉性,不断的喂猫,⽽不⽤去管⼤⽼⿏。时候到了,⼤猫⾃然会去处理⼤⽼⿏。因此。禅修时,不压抑妄念,也不跟随妄念。只将注意⼒摆在觉知动作上,不停的喂猫。觉性强了以后,念头⼀⽣起,就能⽴刻看见。渐渐的,我们内⼼的质量就会开始转变,正道也由这⼉开始⽣起了。
  8.培养觉性的要点,就是要不断的移动肢体。如果⾝体静⽌不动,⼀⽅⾯妄念容易⽣起,⽽且容易卷⼊其中,会不断胡思乱想,另⼀⽅⾯容易昏沉、睡着。因此,我们⼀直要不停的移动⾝体的⼀部份,⽤以培养觉性,这便是动中禅的⼀个特⾊。隆波⽥禅师说:「妄念之流整天都在流着,要同时觉知肢体的动作,这是最简单⽽最有效的灭苦的⽅法,这个我能保证。」
  9.在练习动中禅时,⾝⼼都要放松,任何坐姿都可以,只要舒适就好。背要直。眼睛要⾃然的微笑,往前看,不要看太远或太近,也不要专注前⽅⼀点。⼿脚的移动要轻柔,不要持名、不要默念、不要数数字,⼀切要⾃然。妄念来了,不⽤管它,只觉知⾝体移动的部位,使觉知持续得愈久愈好。
  10.脚部觉得痛时,随时可以改变姿势,但要同时觉知⾃⼰正在改变动作。脚痛时,不⽤对抗这⾃然现象,不要强忍着痛,不要故意要坐得久,这样反⽽违背了⾃然。因为我们的⾝体是⽆常的、⽆我的,是不属于任何⼈的,不要故意去控制它。重要的是在改变姿势的时候,要清楚的觉知姿势的改变,如此觉性仍然持续不断。反之,故意要坐得久,有时反⽽呈现着「我执」的⼼理,有时忍痛忍得太久反⽽会对痛苦的感受⽣起恐惧的潜在⼼理,结果觉性不见了。
  11.同样的,呼吸也是顺其⾃然,不刻意去调整呼吸。⾛路时也不要故意⾛得慢,刻意想要观察得很清楚。要⾃然⽽轻松的⾛路,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要以⾃然⽽平和的⽅式去增长觉性,不要刻意强求。妄念来了就接受它,继续觉知⾃⼰肢体的动作。那么,你将发现你的觉性不知不觉间增强了,⾝⼼现象也愈来愈看得清楚了。只要种下正确的原因,正确的结果⾃然就会来临。因此,要以轻松的⼼情时时觉知⾃⼰的肢体动作。这样就种下正确的原因,这样才是正确的灭苦的⽅法。当觉性强⼤⽽且如链⼦不断时,随时都可能出现「苦的完全灭除」,这便是果的出现。在南传的巴利经⽂中,佛陀说:「正法是现世的、不待时节的、来看的、导向的、⾃证的」这意思是说,佛陀所教导的⽅法,是现世就能证得的,是随时都可以修习的,是⼤家都可来看的,是导引⾛向灭苦的,是每个⼈都可亲⾃体证的。
     ,
 虽然不同的宗派有各种禅修和观照的⽅式,但这些就像是⾛不同的道路⽽⽬标却是⼀致的。隆波⽥的教导强调⾃觉(Sati)。有别于传统的静坐参禅念咒,他提出了在动中培养觉性的⽅法。
  动时,知道在动。
  停⽌时,知道停⽌。
    然⽽知道每个⾝体动作只是观察⼼念起伏的第⼀个步骤。当练习动中禅时,念头当然会⽣起。这是⼀个⾮常重要的阶段,因为⼤部分⼈并不了解⼼是如何运作,也不能看清⾃⼰的念头。
  当⼀个念头⽣起时,
  知道它⽣起并且让它灭去,
  借着观察每个⾝体的动作,
  可以让你看见念头。
  当念头起时,⽴刻看见,
  不管想的是什么,都能如实观照。
动中禅最直接的⽅法是知道⾝体的每⼀个动作,知道⼼念的起伏。
  动中可以发展觉性,如果静坐不动,当念头来时,很容易进⼊⽽不⾃知。因此我们应经常移动⾝体的部位,⽽且要知道每⼀个动作。当念头来时,我们将看见并了解。
pku苯丙酮尿症  隆波⽥禅师建议我们练习动中禅,他介绍了开启⾃觉的技巧,包括来回经⾏和⼀
套⼿部规律的动作。
受体激动剂
  根据隆波⽥的教法,经过持续地练习后,你应有圆满的觉性,⽽这觉性将带领你达到单⼀的境界,内⼼超越了戒、定、慧的执着。
练习隆波⽥教导的动中禅,你不需要经过禅修的不同步骤─像是喜与舍的境界─因为经由不断地观照念头,你将会亲证到如同隆波⽥所形容的,当他证悟到内⼼净化时「像是站在盛开的莲花上。」
dnf王刚念头是⾃然的,⽽且对⼈的⽣活和内⼼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在⽣活中随时都有念头,但却很少知道它们,不了解它们的把戏或⼼念结构的运作。因为念头速度快过闪电,像溪⽔不断地流动,让我们⽆法赶上。
有两种念头:
剎那⽣灭的妄念,
带来了贪、瞋、痴。
第⼆种是我们作主的念头,橙书包公益项目
它不会引发贪、瞋、痴,
因为是带着正念正知去想的。
痛苦与烦恼的产⽣源⾃于⽆法看清念头。念头本⾝并不是苦。当念头来时,我们⽆法同时知道、看到和了解它,因⽽陷⼊其中,贪、瞋、痴随之⽽来,并令⼈感到痛苦。如果我们不知道如何解决这问题,妄念将不断⽣起,不论是在吃饭、坐着、睡觉或⾛到任何地⽅。苦将会是⼼的对象。
念头和觉性是⼈的两种本质,当其中之⼀强时,另外⼀个将变弱。
假使我们能不断地培养⾃觉,当念头来时,我们⽴刻知道,⼀⽽再,再⽽三,⼼在此时会改变。「正道」从此开始,这就是涅乐(苦灭)的起点。
因此,佛陀的教法与仪式或神秘⽆关。
苦的⽣起源⾃未能看清念头。
念头极快速,快过闪电或其他。
念头如同溪⽔般恒常地流动。
当念头来时,要同时知道⾝体的动作,
这是灭苦最简单有效的⽅法,我可以向你保证。
~摘录⾃:⾃觉⼿册
动中禅的要点
◎ 任何⼈都可以练习正念动中禅,与年龄、性别、职业、教育、⽂化、国籍、宗教信仰都⽆关。任何⼈只要知道如何去练习,他就能练习这个⽅法。
◎ 动中禅的基本观念是:要知道当下你正在做什么,要与你当下的肢体动作同在。◎ 我们不将⽣活与禅修分开。每当有空闲的时间,就练习正式⽽规律的⼿部动作或来回经⾏。⼯作时就觉知⾃⼰肢体中⼀个部位的动作,例如,在洗盘⼦时,就觉知擦拭盘⼦的那⼀只⼿的动作。⾛路时,就觉知往前移动的那⼀只脚;等候公车时,就觉知⼿掌指头的动作。
◎ 正念动申禅是⼀个⾃然的⽅法,可以在任何地⽅、任何时间以及任何活动中练习。每⼀众⽣都有清净⾃然的觉性,也就是说,众⽣都有佛性。这个⽅法,要我们时时活在当下,把我们的觉性唤醒。我们将看清⾃⼰当下的⾝与⼼,看清⾃⼰的念头。⽽念头是所有痛苦的来源。
◎ ⼈们由于念头⽽哭或笑。他们只知道有念头⽣起了,却看不清念头。如果只「知道念头」,就会给念头拉着跑,⽽不知道如何摆脱,结果就哭哭笑笑。
◎如果我们有强的觉性,我们就能「看清念头」。能看念头,念头就会停⽌。因⽽,可以摆脱妄念,达到灭苦的⽬标。◎“念头”是指犯某种瘾的意思。如太太看到丈夫在吸烟就会说“你念头⼜来了”=“你烟瘾⼜来了”。念是常常想:惦念。怀念。念头(思想、想法)。悼念。念旧。念物。1.⼼思。  2.主意。3.想法。念头,即⼤脑⾥出现的想法,情绪,记忆,画⾯,等的瞬间。⼈的⼤脑不断产⽣各种想法,情绪,回忆,思考。这些出现在⼤脑⾥是以画⾯,⽂字形式的。⽽⼤脑⾥出现任何东西的第⼀瞬间,即为念。念到古今,⼀念瞬间即逝。⼀个念头,往往出现和消失是⼀瞬间的。⽽每⼀个念头,都会被我们知道。念头的出处是佛经的“前念已灭,后念未起”。就是⼼⾥注意到、所盼到的。什么叫业障?⼼⾥头有念头就是业障。「真⼼⽆念」,真⼼⾥没有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8:18: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793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念头   觉性   妄念   动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