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中的设计》-原研哉

【图书简介】 - 设计中的设计
  大约九年前,我在筹备“视觉语言从书”的过程中,认识了原研哉。当时做这套书的目的,是想向中国系统地绍介日 本设计师和设计动向。为此,我走访了许多设计师,和他们交谈,进行采访。之所以选择原研哉,是因为我觉得他的设计既感性又理性。他的设计不是纯粹的平面设 计,而是以建筑设计为出发点来思考设计。虽然他做的是平面设计,但在他的理念中,即使是“平面”,也是立体建筑物的一个部分,所以具有一种很特别的气质。 后来,我经过与他的详细交谈才了解到,原来他进入平面设计领域其实是一个偶然。他一直想从事的是建筑设计,而他的母亲是一个书法家。建筑世界的空间感与书 法世界的文化感,让他在一开始的时候对平面设计心存抗拒。正如他在本书中所提到的,在他刚从事这个行业时,他不认为自己是一个设计师。因为在他看来,仅仅 是依靠设计的才能谋生并不是成为一个设计师的充分理由,一个真正的设计师,应该能够丰富设计这一概念。“设计师的工作,并不只是设计实践。在当前环境中, 为设计到一个合适的场所,并对设计领域重新配置,对于设计师来说,也许是更为重要的工作。”在本书的最后一章中,原研哉认真阐述了“设计领域的再配置” 这一问题。显然,他对设计的思考已经远远超出了技术层面,而是围绕信息传达这一设计的本质功能,以充满自省的精神在深化和反思自己的设计意识。在原研哉看 来,设计不是一种
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所以,设计师要时刻保持对社会的敏感度。这在《设计中的设计》一书中,他正是以这一想法为 中心展开论述。“设计到底是什么?”为了给出自己的答案,原研哉回顾了现代设计的发展历程,并且策划了“RE-DESIGN——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再设 计”展览,通过与许多设计师的互动一起来思考设计与日常生活的关系。在设计实践中,原研哉试图建立一种信息建筑的思维方式,让平面设计不仅能作用于人的视 觉,而且能够触动人的所有感官。作为日本著名品牌“无印良品”的设计委员,原研哉以“无中生有”的理念为圭臬,凸现了“无”的力量。同时,作为一名非常具 有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师,他也把引导消费欲望作为自己的任务之一,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中国的经济正在高速发展,经济的繁荣给设计也带来了新的契机。在 这种时候,能够听到原研哉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对设计工作的思考,无疑是正逢其时。这也与我个人的一些想法不谋而合。回国以后,我也一直在从事设计工作。 设计是什么?当中国的经济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创意时代的到来已成为无法拒绝的现实,“设计”在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回到开头,回答一下 这个最为基本的问题?原研哉并没有在这本书中给出一个明晰的答案。但他给了我们弥足宝贵的启示。我想这也正是《设计中的设计》一书的真正意义所在。设计在 哪里?最令我们视而不见、习焉不察,而恰恰又离不开的大
概就是设计了。我们穿戴着经过设计的衣、帽;生活在经过设计的房屋里,使用着设计过的各种日用品、 电器等;在经过设计的建筑物里使用他人设计的工具劳动着;就连我们漫步的街道也是经过设计过的。我们无意识地生活在设计的海洋中。生活本身,就是设计的起 源地;而设计,归根结底就是我们对生活的发言。想想我们曾经为之赞叹的那些古人留传下来的美丽器物吧,它们的巧夺天工令今人心驰神往,无法想象在那样一个 时代如何会有这样的“设计”。但在当时,这也不过是人们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而做的努力吧。生活是最残酷的淘洗,只有适合生活的器物,才能代代相传,躲过漫 长时日的侵袭。而艺术也好,文明也好,借着这些物质存在,才为我们所感知、认识、欣赏、继承。今天的中国,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正如原研哉在书中所 谈到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的一个新基准,他嘱咐日本人应该对此保持平静和内观,再造成熟文化。那么我们呢?仅仅是依仗着青春期般的热情是不够的,我们也应 该关注自己脚下的这块土地,争取在“这块土地”上做出属于中国又属于世界的设计。当创意成为产业,当设计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身为设计师的我们,是不是应 该更加冷静和谨慎呢?“日常”是原研哉反复提到的一个词。在他看来,这是设计的源泉,也是设计的意义。《设计中的设计》这本书说到底,是在提醒我们:每个 人都可以做一个设计师,因为你可以设计的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设计”,还有
你的生活。 【作者简介】 - 设计中的设计
  本书作者原研哉为世 界级平面设计师,致力于多种领域的传递项目,其广获赞誉的设计涵盖广阔范围内的不同学科。原研哉拓展的设计深深根植于日本文化,如在长野冬奥会的开幕式闭 幕式设计与日本爱知2005年世博会的广告推广战役中的显著表现。相关的产品设计促进了日本全国的大米和米酒的生产,他的客户还包括Nikka威士忌公 司、“味之素”通用食品公司(AGF)等其他公司。他在东京松屋银座百货商店的重新设计(包括空间设计、广告和平面设计)中展示了其整体设计的方向。 1999年,他在波兰举办了个人展览,2001年,他又开始举办巡回展览与讲演。作为“建筑师通心粉”和“重新设计”的组织者,他对日常设计提出了全新角 度的建议,其中“再设计,21世纪的日常用品”展览项目在欧洲与亚洲地区巡回展览4年,使设计师将目光直接投向了日常生活用品。他获得了ICOGRADA 国际平面设计社团联合会优异奖,第17届工业设计双年展ICSID设计优异奖和2000年Mainichi设计奖。他作为主要创作成员为无印良品 (MUJI)进行了2001年的广告推广战役投放,并获东京艺术指导俱乐部全场大奖,书籍设计在海外和日本获得众多奖项,包括Kodansha出版文化 奖、Hiromu Hara奖、Yusaku Kamekura设计奖,以及因为他的主要设计作品而获日本文化与设计奖。译者朱锷为著名平面设计师、出版 人;1990年赴日,200
0年回国,2002年成立北京朱锷设计事务所。现为朱锷设计事务所创作总监,中国国家美术馆《中国美术馆》设计总监。最新代表 作为座落于美国纽约曼哈顿的纽约万通中国中心设计的VI。 【图书目录】 - 设计中的设计
设计的日常(译序) 
第一章 设计到底是什么? 
 哀声何来? 
 设计的产生 
 设计的整合 
 二十世纪后半叶的设计 
 规格化、理化的生产方式 
 风格再塑 
 概念创造品牌 
 后现代主义的嬉戏 
 电脑技术的设计 
 超越现代主义 
第二章 RE-DESIGN——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再设计 
 日常生活的陌生化 
 艺术与设计 
 RE-DESIGN:二十一世纪的日常用品再设计 
 坂茂与卫生纸 
 佐藤雅彦与出入境章 
 隈研吾与捕蟑盒 
 面出薰与火柴 
 津村耕佑与尿不湿 
 深泽直人与茶包 
 再设计的国际巡展 
第三章 信息建筑的思维方式
 “五感”的领域
 信息的构筑
 长野冬季奥运会开幕式的节目册
 特种纸的研发
 踏雪的记忆
 妇产医院的标识系统
 柔化了的触觉空间
 白桌布的信息启示
 松屋银座的二次设计
丙烯基硫脲 可触摸的媒介
 通过模型确认“白”与“触摸感”
 具有关联性的触觉设计
 发生在银座的事情
 作为信息雕刻的书籍金大奶奶
第四章 无中生有
 田中一光的嘱托
 无印良品的起源和使命
 这样就好
 WORLD MUJT
 EMPTINESS
 标志:地平线
 外景地:寻地平线anit
第五章 对消费欲望的引导
 设计的方向
 企业价值观的演变
 综合化了的企业机能
 精准的市场调研高辛烷值
 对消费欲望的引导
 日本人的生活现状
 丰富日本人的生活概念
 俯瞰设计
第六章 在日本的我
 日本文化的深层含义
 《阴翳礼赞》:日本古典美学的大成
 再造成熟文化
 大自然的礼物:稚叙苑与天空的森林
 以国际视点重新审视日本文化精粹:小布施堂
 探究“无”的意义:无何有
 形态是产生吸引力的根本
第七章 有过这样的世界博览会吗?
 主旨:“自然的睿智”
 绿环保:日本能做什么?
 森林里到底有什么?
 设计的衍生
 设计对象:身边的自然和生命体
低调奋进 媒介的自我增殖
 没有终点的项目
第八章 设计领域的再配置
 世界平面设计师大会
 设计认知的醒悟
 设计与信息
 信息之美
 清晰
 独创
 幽默
 生命科学与美
 与信息和设计有关的三个概念
 传达设计
 视觉传达
 平面设计
 VISUALOGUE
 再次出发
后记 原研哉
编后记

关键词:
第一个“设计”是指大众眼中的设计产品,而第二个则是设计行为背后的思想动力。

“设计不是一种技能,而是捕捉事物本质的感觉能力和洞察能力。”——原研哉 

苏州大学体育学院这种设计不仅为日常用品提供了新的可能,也在其中蕴藏着一种生活态度。

“有品质的设计”——建筑也好,日用产品也好,都具有一种简单而深远的意味,如同中国山水画中恰到好处的留白,一种“无中生有”的心灵体验。

“设 计基本上没有自我表现的动机,其落脚点更侧重于社会。”以原研哉为代表的一些日本设计师,设计的出发点并非是自我风格的表现或是个人情绪的张扬,而是从揣 摩大众的感受出发——无论是视觉还是触觉。这样的设计师,是把自己置于一个幕后的位置,用自己
谦卑的思考为大众进行日常用品的Re-Design,引导大 众发现日常生活中可以创新的闪光点。

创意并不是要让人惊异它崭新的形式和素材,而应该让人惊异于它居然来自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

先将日常的事物陌生化,再重新进行设计——这种贴近生活、以生活的文化积累为素材的创新在这个纷乱的信息时代显然是十分可贵的,也必将有利于大众的审美意识提高。 

原研哉这样看似平凡的设计,恰恰包含着这个嘈杂时代所需要的崇尚自然、回归宁静的精神。Muji品牌中所体现出的环保意识和寓深刻于简单的理念,也和当今为人们所提倡的LOHAS生活理念是吻合的。

设计要能够积极地影响社会和人们的生活,设计中的设计才不会失去它原本的意义。 

当一件作品的内容被减少道最低限度时它所发散出完美感觉。
当物体所有的组成部分,所有细节以及所有连接都被减少或者压缩至精华时。
这就是去掉非本质元素的结果。 

作者举了一些生活用品上的重新设计,你可以看到一些有意思的日本的设计,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里我认为其实是用户需求的深入挖掘,能够把用户深层次的心理需要发掘并运用到产品中,如:日本的那个茶包设计。

设计来源于生活,构架设计需要挖掘用户的深层次需要,真正给用户使用,让用户在设计中感觉到产品存在的意义。 

人人都可以做设计,只要你有洞察生活的能力。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3:11: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787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设计   日本   设计师   生活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