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内科学——精选推荐

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要点: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临床分级与临床表现;
  并发症;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诊断;
  。
  病因与发病机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主要累及肺部,也可引起肺外各器官的损害。COPD的病因。
  吸烟 最主要的病因。
  临床分级与临床表现
  临床分级:
  Ⅰ级(轻度):FEV1/FVC<70%,FEV1≥80%预计值,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症状。
  Ⅱ级(中度):FEV1/FVC<70%,80%>FEV1≥50%预计值,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症状。
  Ⅲ级(重度):FEV1/FVC<70%,50%>FEV1≥30%预计值;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症状。
  Ⅳ级(极重度):FEV1/FVC<70%,FEV1<30%预计值或FEV1%<50%预计值,伴。
  临床表现:
数据库界面设计
  症状 起病缓慢,病程漫长并逐渐加重。
  (1)慢性咳嗽
  (2)咳痰
  (3)气短及呼吸困难 为COPD的典型症状。
  (4)喘息和胸闷
  (5)其他 晚期可出现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
  体征 
  早期可无异常,随疾病进展出现:桶状胸,呼吸变浅、频率增快,双肺语颤减弱,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肺下界和肝浊音界下移,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部分患者可闻及干性啰音和(或)湿性啰音。
  并发症
  1.慢性
  多由肺部感染诱发,确诊依赖于动脉血气分析,出现缺氧及高碳酸血症的一系列表现。
  2.自发性气胸
  为急性并发症。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是COPD的最终结局。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1.肺功能判断气流受限的主要客观指标,对诊断COPD、评估严重程度、疾病进展、预后及对的反应等有重要意义。其中主要指标为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出现减少,且
FEV1/FVC<70%。
  2.胸部X线
  3.胸部CT
  4.血气分析
  诊断
  COPD的主要诊断依据有长期吸烟等高危因素史,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肺功能检查结果等综
合确定。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是COPD诊断的必备条件,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FEV1/FVC<70%最
有助于诊断,并根据FEV1%下降的程度进行严重程度分级。
 
  (一)稳定期
  1.戒烟,脱离污染环境,增强抵抗力。
  2.支气管扩张药:缓解气短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COPD稳定期最主要的药物。
  (1)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2)抗胆碱能药
  (3)茶碱类药
  3.祛痰药
  4.糖皮质激素
桃花心木教学设计  5.长期家庭氧疗:应用指征:①Pa02≤55mmHg或Sa02≤88%,有或没有高碳酸血症;
②Pa0255~60mmHg,或Sa02<89%,并有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或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比积>55%)。一般经鼻导管吸入给氧,氧流量1~2L/min,吸氧持续时间>15h/d。
  6.其他:康复、免疫调节等。
  (二)急性加重期
  1.控制感染
  2.扩张支气管
  3.控制性氧疗
  为住院患者的基础。无严重合并症患者,氧疗后易达到满意的氧合水平(Pa02>60mmHg
或Sa02>90%)。但吸入氧浓度不宜过高,需注意可能发生潜在的C02潴留及呼吸性酸中毒。
  4.应用糖皮质激素
  5.其他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病因与发病机制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慢性肺心病)是指由慢性肺、胸廓疾病或肺血管病变引起肺循环阻
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甚至发生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
  病因
  (1)慢性支气管-肺疾病:最常见,80%以上继发于COPD。
  (2)严重的胸廓畸形。
  (3)肺血管疾病和神经肌肉疾病。
  (4)其他:近年证实,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也是引起慢性肺心病的重要病因。
  发病机制
  (1)肺动脉高压形成与长期缺氧、高碳酸血症、肺血管慢性炎症、毛细血管床减损、肺血管
收缩、肺血管重塑、血栓形成、血容量增多和血液黏稠度增加等因素有关。其中,长期缺氧与高
碳酸血症是导致肺血管收缩继而形成肺动脉高压的主要机制。
  (2)心脏病变肺动脉高压早期,右心功能尚能代偿。随着病情进展,尤其是急性呼吸道-肺
感染时,肺动脉压持续显著升高,右心功能失代偿,右心排血量下降,舒张末期压增高,发生右
心衰竭。
  临床表现
  (一)肺、心功能代偿期(包括缓解期)
  1.原发疾病表现 COPD病史最常见。
  (1)长期慢性咳嗽、咳痰或喘息病史,逐渐出现乏力、呼吸困难,活动后心悸、气促加重。
  (2)肺气肿体征:桶状胸,双肺语颤减弱,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肺下界和肝浊音
界下降,呼吸音减弱,呼气延长。
  (3)肺部听诊常有干、湿性啰音。
  2.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体征
  (1)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瓣区S2亢进。
  (2)右心室肥大 心浊音界向左扩大,剑突下触及心脏收缩期搏动,三尖瓣区闻及收缩期杂
音。
  3.其他
  肺气肿显著的患者可出现颈静脉充盈、肝下缘肋下可触及。
  (二)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包括急性加重期)
  多由急性呼吸道感染所诱发。除上述症状加重外,相继出现和心力衰竭。
  1.
  (1)低氧血症胸闷、心悸、心率增快和发绀,严重者可出现头晕、头痛、烦躁不安、谵妄、抽搐甚至昏迷。
  (2)高碳酸血症头痛、多汗,夜间失眠、日间嗜睡。重症患者出现幻觉、神志恍惚、烦躁不安、精神错乱和昏迷等精神、神经症状。
  2.心力衰竭 以右心衰竭为主。
  并发症
  1.肺性脑病 是慢性肺心病首要死亡原因。
  2.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 其中以呼吸性酸中毒常见。
  3.心律失常 以室上性心律失常多见,如房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等。
  4.休克 可由严重感染、上消化道出血、心力衰竭等诱发。
  5.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多见,胃肠黏膜因缺氧、酸中毒而受损出血。
  6.其他 如功能性肾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少见。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1.胸部X线 除肺、胸原发疾病及急性肺部感染的特征外,尚有:①肺动脉高压征:右下肺动脉干扩张,其横径≥15mm;肺动脉段明显突出或其高度≥3mm;②右心室肥大:心界向左扩大。
  2.心电图 主要表现为右心室肥大,出现电轴右偏,额面平均电轴≥90°,重度顺钟向转位,RV1+SV5≥1.05mV,RV1≥1mV及肺型P波。
  3.超声心动图和肺动脉压力测定 出现右室内径增大(≥20mm),右室流出道增宽
(≥30mm)及肺动脉内径增大、右室前壁厚度增加。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显示三尖瓣反流和右室收缩压增高。肺动脉压力>20mmHg。
  4.血气分析 合并时,Pa02<60mmHg或/和PaC02>50mmHg。血pH值因机体对酸、碱代偿情况不同而异,可正常、降低或升高。
  5.血液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在慢性肺、胸疾患的基础上,一旦发现有肺动脉高压、右心室肥大的体征或右心功能不全的征象,同时排除其他引起右心病变的心脏病,即可诊断本病。若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或神经、精神症状,为肺心病表现;如出现颈静脉怒张、下肢或全身水肿、腹胀、肝区疼痛,提示肺心病右心衰竭。
  鉴别诊断
  1.冠心病
  2.原发性心肌病
  3.其他
 
  (一)急性加重期
  1.控制感染 联合用药,根据痰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更合理。多采用静脉用药。
  2.改善呼吸功能,纠正 吸入氧浓度为25%~33%,氧流量为1~3L/min。
  3.控制心力衰竭
  (1)利尿剂 宜短疗程、小剂量、间歇、联合使用排钾和保钾利尿剂,常用氢氯噻嗪联合螺内酯。
  (2)强心剂 应用指征:①感染已被控制,呼吸功能已改善,利尿剂不能取得良好疗效而反复水肿的心力衰竭患者;
  ②合并室上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室率>100次/分)者;③以右心衰竭为主要表现而无明显急性感染者;④出现急性左心衰竭者。
  慢性肺心病患者由于慢性缺氧及感染,对洋地黄类药物耐受性低、疗效差,且易引起中毒,
应用原则为:①剂量宜小,约为常规剂量的1/2~2/3;②选用作用快、排泄快的强心剂;③低氧血症、感染等均可使心率增快,故不宜以心率减慢作为衡量强心药的疗效指征。
  (3)血管扩张剂
  4.控制心律失常
  5.应用糖皮质激素
  6.抗凝
  7.并发症的处理 ①并发肺性脑病时,除上述措施外,应注意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出现脑水肿时,可快速静脉滴注甘露醇;肺性脑病出现兴奋、躁动时慎用镇静剂;②其他:并发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消化道出血、休克、肾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积极给予相应。
  (二)缓解期
  呼吸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和家庭长期氧疗。
支气管哮喘
  要点:
  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
  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
  1.概念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介导的气道慢性炎症。本病常存在气道高反应性和广泛的、可逆性气流阻塞。临床以反复发作的喘息、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为特征,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
  2.病因与发病机制
  病因
  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与环境激发因素。遗传因素为发病的基础,已证实支气管哮喘为多基因遗传性疾病;环境因素包括吸入性、食入性致敏原及感染、运动、药物等因素,其中吸入性致敏原为常见激发因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一)症状
  1.典型表现 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其发作常与吸入外源性变应原有关,大多呈季节性,春秋易发且日轻夜重(下半夜和凌晨易发)。
  2.特殊表现
  (1)咳嗽变异性哮喘(CAV)
  以发作性胸闷或顽固性咳嗽为唯一的临床表现,无喘息症状,易漏诊或误诊为支气管炎。
  (2)运动性哮喘荷鲁斯
  多发生于运动后,多见于青少年,冷天户外跑步时最易发生。
  (3)药物性哮喘
  3.危重哮喘
  严重哮喘发作,表现为呼吸困难、发绀、大汗淋漓、四肢湿冷、脉细数,两肺满布哮鸣音,有时因支气管高度狭窄或被大量痰栓堵塞,肺部哮鸣音反可减弱或消失,此时病情危急,经不能缓解者,
可导致甚至死亡。
  (二)体征
  发作时胸部呈过度充气状态,两肺可闻及弥漫性哮鸣音,以呼气相为主,严重者呈强迫端坐位,甚至出现发绀、心率增快、奇脉、胸腹反常运动等。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1.血液检查
  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并发感染者有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
  2.痰液检查
  涂片镜检可见较多嗜酸性粒细胞。
伍止渊  3.肺功能
  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率(FEV1%)最可靠,最大呼气流速(PEF)的测定最方便,PEF测定值占预计值的百分率(PEF%)和PEF昼夜变异率也是判断支气管哮喘病情严重度的两项重要的指标。必要
时可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或支气管舒张试验
  4.免疫学和过敏原检测
  缓解期血清中特异性IgE和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含量测定有助于哮喘的诊断。哮喘患者IgE可较正常升高2倍以上。皮肤过敏原测试用于指导避免过敏原接触和脱敏。
  5.胸部X线
  6.血气分析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
  诊断标准:
  (1)反复发作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多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物理、化学性刺激、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
  (2)发作时在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呜音,呼气相延长。
  (3)上述症状可经缓解或自行缓解。
  (4)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
  (5)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如无明显喘息或体征)应有下列3项中至少1项阳性:
  ①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②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③昼夜PEF变异率≥20%。
  符合(1)~(4)条或(4)、(5)条者,即可诊断。
  哮喘急性发作的分级
临床特点轻度中度重度危重
气短步行,上楼时稍事活动休息时 
救世军体位可平卧喜坐位端坐呼吸 
讲话方式连续成句常有中断单字不能讲话
精神状态可有焦虑/尚安
时有焦虑/烦
常有焦虑/烦
嗜睡意识模糊
出汗无有大汗淋漓 
呼吸频率轻度增加增加大于30次/分 
辅助呼吸肌活动及三凹
常无可有常有胸腹矛盾运动哮呜音散在,呼吸未期响亮/弥漫响亮/弥漫减弱或无
脉率(次/分)小于100100-120大于120脉率变慢或不规则
  续表
学校发生结核病聚集性疫情的原因有哪些
临床特点轻度中度重度危重奇脉/深吸气时收缩压下
降mmHg
无/小于10可有/10-25常有/大于25无使用β2激动剂后
PEF(最大呼气流量)预计值或个人最佳值%大于80%60-80%
小于60%或小于
100L/分或作用
时间小于2小
PaO2正常大于60小于60 PaCO2小于45小于45大于45 SaO2(氧饱和)大于9591-95小于90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2:28: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785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出现   肺动脉   治疗   呼吸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