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1923年历史大事记

1919年
  1月,法国巴黎“和平起义”。
4月24日,我国著名科学家、铁路工程师詹天佑逝世。
5月5日,北京爆发了学生众的反帝爱国运动,即五四运动。
待业青年  从本年初开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和平会议,讨论处理战后的世界问题。中国政府代表在全国舆论的压力下,提出了收回山东主权、取消“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等正当要求。4月下旬,和会在各帝国主义国家的操纵下,悍然决定把战前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交给日本。这个消息在中国人民中、首先是在知识界和学生中激起了强烈的愤慨。
5月4日,北京13所大专学校学生三千余人在天安门集合,示威游行,主张拒绝在和约上签字,要求惩办北洋军阀政府的亲日派官僚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逮捕示威众32人。傅泽星
5月5日,北京学生总罢课,并通电全国,各地学生纷纷罢课响应。
6月3日、4日,北京学生讲演团分赴全市各主要街道演讲,北洋军阀政府再次派出军警、马队进行镇压,逮捕大批爱国学生,更加激起全国各界的义愤。工人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也开始加入运动。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进行进行大规模政治罢工。
郑州seo张炎从6月5日起,上海工人罢工,支援学生的反帝爱国斗争,参加罢工的产业工人有六七万人。上海商人举行罢市。沪宁铁路和沪杭铁路工人,京汉铁路的长辛店工人,京奉铁路的唐山工人相继罢工。汉口、长沙、芜湖、南京、济南等地都有工人罢工。旅法华工也参加了拒签和约的斗争。对于以工人为主体的众斗争的迅猛发展,帝国主义者和军阀政府感到恐慌。北洋军阀政府在6月间被迫释放被捕学生,免除曹、章、陆的职务。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6月10日,北洋政府下令罢免曹、陆、章三个卖国贼职务。
6月28日,在全国各界众和旅法华工、留学生及华侨的强大斗争压力下,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声明“山东不保留,合约不签字”,其他国则签署了《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德合约》即《凡尔赛合约》。五四运动取得重大胜利。
  经过五四爱国运动,以李大钊、陈独秀、、周恩来、邓中夏等为代表的初步具有共
产主义思想的革命知识分子,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强大的力量,他们到工人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和进行组织工作,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五四运动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5月,《新青年》六卷五号编成“马克思研究专号”,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同年11月刊完),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指出“阶级竞争说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从根本上联系起来”。在此以前,1918年11月,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热情歌颂十月革命,指出社会主义必将在全世界取得胜利。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7月14日,在长沙创办《湘江评论》,传播介绍新思想。
  7月25日,俄国苏维埃政府发表第一次对华宣言,宣布废除沙皇俄国同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废除俄国在中国的特权。宣言说:“苏维埃政府把沙皇政府独自从中国人民那里掠夺的或与日本人、协约国共同掠夺的一切交还中国人民”。“请中国人民了解,在争取自由的斗争中,唯一的同盟者和兄弟是俄国工人、农民及其红军”。
  7月-8月,7月20日,胡适在《每周评论》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宣扬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反对社会革命。该文的发表,在思想领域引起一场“问题与主义”之争。8月17日,李大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对胡适的观点进行了批驳,指出问题与主义不能分离,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社会上多数人的共同运动,而要有多数人的共同运动,就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理想、主义作为准则。他旗帜鲜明地提出,要用“布尔什维主义”作为思想武器,以求中国问题的根本解决“问题”与“主义”之争,实际上是一次中国需要不需要马克思主义,需要不需要革命的争论。李大钊和各地年轻的马克思主义者论证了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的需要,论证了对中国社会进行一次彻底革命的必要性,这对于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推动人们进一步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起了积极作用。
8月9日,中国试制成功第一架水上飞机---“甲型一号”。
10月10日,孙中山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10月13日,在巴黎通过了第一个航空法典国际航空公约《巴黎公约》。
                    1920年
怯薛军
1月,李大钊、陈独秀在北京开始探讨成立共产党的问题。不久,陈独秀迁居上海,他和李大钊分别在南方和北方进行建党的准备工作。3月,李大钊和邓中夏等商定,在北京大学秘密建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5月,陈独秀等在上海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为建党作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在稍后的同年9月,正在法国勤工俭学的蔡和森在给的信中提出,中国现在就要准备组织共产党,作为“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随后复信表示同意,并强调建党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他指出:“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
郑筱萸
3月31日,由李大钊组织发起的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成立。
  4月,经共产国际批准派出的俄共(布)党员小组维经斯基等人到达中国,他们的任务是同中国革命组织建立联系。维经斯基一行先后会见了李大钊和陈独秀,了解中国的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酝酿建党等情况,介绍了共产国际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情况和经验,对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准备工作给予帮助。
  5月1日,《新青年》等一批进步刊物出版纪念专号或发表纪念文章,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上海、北京、广州等地分别举行纪念活动,工人和知识分子共同集会,革命知识分子
发表演说,宣传马克思主义,热情支持工人的斗争。这次五一节纪念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一次较大规模的尝试。
  陈独秀在上海积极组织领导了庆祝五一节的集会。9月,他发表长篇论文《谈政治》,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第一需要。”这些言论和行动表明他已把立足点移到无产阶级一边,从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6月29日,中国加入国际联盟。
  8月,在中国工业和工人运动中心的上海,陈独秀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并成为创建全国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的活动中心。从1920年秋到1921年春,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等地陆续成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这些组织的名称不一,有的叫“共产党”,有的叫“共产党支部”或“共产党小组”,都是组成统一的中国共产党的地方组织。后来被通称为“共产主义小组”。),在日本和法国的中国留学生和侨民中也建立了这样的小组。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18:33: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775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   马克思主义   工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