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字如面,让家国情怀传承绵延——南京大学青年学子寻访红家书实践调研

见字如⾯,让家国情怀传承绵延——南京⼤学青年学⼦寻访红⾊家书实践调研
学术⽀持:南京⼤学新闻传播学院红⾊家书调研项⽬组
编者按
家书⽂化是中华优秀传统⽂化的组成部分,⼀封封家书,是中华民族情感记忆的载体,也是社会变迁和⽂明演进的历史档案。红⾊家书见证了党的奋⽃历程,是独特的党史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央领导⼈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化传承发展⼯程的意见》指出,要“挖掘和整理家训、家书⽂化,⽤优良的家风家教培育青少年”。⾃2019年7⽉起,南京⼤学新闻传播学院的104名青年学⼦开展了红⾊家书寻访实践活动,11⽀⼩分队深⼊北京、江苏、安徽、陕西、四川、重庆、⼴西、新疆等多个省份,⾛进⼀个个党员家庭寻访家书,从书信的字⾥⾏间体悟伟⼤精神,感受百年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飞跃。本期《光明调查》梳理了青年学⼦所寻访的1921年以来反映英雄⼈物事迹和时代典型风貌的部分家书故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红⾊家书传承现状与作⽤意义,并对未来如何进⼀步保护传承红⾊家书及其精神提出建议。
胡慕梅撰写的家书。资料图⽚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过的百年奋⽃历程中,⽆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岁⽉,都有⽆数优秀共产
党员留下了很多思想昂扬向上、感情真挚动⼈的红⾊家书。这些红⾊家书是峥嵘岁⽉的历史见证,是共产党⼈璀璨精神图谱的⽣动描画,也是赓续红⾊基因、彰显中国精神和中国⼒量的⼀份珍贵精神遗产。寻访红⾊家书,这是当下青年与先辈的时空对话,也是信仰与奋⽃的传承—
1 寻:百年家书中永恒的信仰
新民主主义⾰命时期
地下党员家书:坚贞不屈的红⾊理想
⾰命战争时期,⽆数党的地下⼯作者将个⼈⽣死置之度外,怀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党的忠诚,投⾝隐秘战线,潜伏敌⼈内部,为民族解放事业奋⽃终⾝。
家书提供者向南京⼤学学⽣展⽰数封家书。资料图⽚
1940年5⽉,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野沟头的⼀户⼈家⾥,举⾏了⼀次秘密的⼊党宣誓仪式,宣誓⼈名叫胡慕梅。不久胡慕梅被派遣到附近的周陈庄,边⾏医边秘密开展党的地下⼯作,成为当时国民党所统治的“⽩区”中的⼀颗“钉⼦”。2019年8⽉,胡慕梅的⼉⼦胡亚民在镜头前说道:“尽管我爸爸没有⽂化,但在我⼼中他很⾼⼤,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
这是学⽣刘⼦聪所在的实践⼩组去往重庆市和江苏省泰州市挖掘的红⾊故事。
“党的标准看起来容易,做起来是不容易的……衡量⾃⼰对于党员的标准,是多么的不够呀!我也要向它积极靠拢!”“在⼯作中望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对待师傅应该尊敬”“⼀个青年⼈,千万不能节省⼀点⼒⽓,⼒⽓是⽤不完的”……
存在主义哲学胡亚民⾄今保留着上⼤学以来与⽗亲交流的书信,有283封。这些家书有的寥寥⼏百字,有的则长达数千⾔,或报平安、叙家事,或论时事、谈⼼得。顺则养寒⼠之风,逆则处忧患⽽涵养志⽓。胡亚民提到,⽗亲⽆论遇到什么事情都从来不抱怨,并且通过家书教导⾃⼰也“不要埋怨”“把⾃⼰的思想好好改造改造”。
“好的家庭教育和家风对塑造和培育⼈是⾮常重要的。”刘⼦聪深深感动于⼀封封家书⾥的真情⼤义和家国情怀:“具有震撼⼈⼼、催⼈奋进的⼒量。”
社会主义⾰命和建设时期
知青家书:援疆驻屯的热烈青春
1955年,⽑泽东提出“农村是⼀个⼴阔的天地,在那⾥是可以⼤有作为的”。国家开始组织城市中的年轻⼈移居到农村,
1955年,⽑泽东提出“农村是⼀个⼴阔的天地,在那⾥是可以⼤有作为的”。国家开始组织城市中的年
轻⼈移居到农村,尤其是到边远的农村地区建⽴农场,⿎励和组织年轻⼈参加垦荒运动,“知青”这个特殊体由此产⽣。
“游⼦漂泊五⼗载,为国屯垦在边陲。⽼来思乡寻故⾥,往⽇茅屋可还有?”
写下这⾸诗的游⼦名叫郭英⽣。步⼊耄耋之年的他,已经扎根边疆六⼗五载。
“我们希望挖掘赴疆知青⼈员的乡情记忆,新疆粤新民族情援疆纪念馆是其中⼀条线索,⽽郭英⽣爷爷正是这所纪念馆的监事长。”学⽣马晓燕⼀⾏九⼈踏上了寻访之路。
需求曲线新疆的傍晚6点天还很亮,⽼式的⽩⾊棉⿇衬衫、灰⾊的西装裤,穿戴整洁板正的郭英⽣早早准备好了⽠果迎接学⽣们。郭英⽣是粤籍印尼归侨,幼时在异国的漂泊经历让他的家国情怀深植⼼中。⾃1956年15岁的他报名参加“⼴东省赴疆⼯作队”,踏上那辆开往祖国⼤西北的列车开始,他在新疆献出了⾃⼰的青春与汗⽔。1962年郭英⽣写下了第⼀份⼊党志愿书,1980年终于加⼊了中国共产党,⼗⼋年间他⼀⼼向党志不移,⽤拼搏和进取填满等待。
从风华正茂到双鬓斑⽩,从汽车⼚⾥的⼩学徒到副总⼯程师再到纪念馆监事长,郭英⽣将西北⼤地的时光记录在两摞信件和⼀沓⽼照⽚⾥。信件铺满了整个⼩床,信纸上满是泛黄的印迹。有外出求学的⼉⼥送来的祝福,有旅居⾹港的发来的问候,还有⾝在异国的⽗亲寄来的思念。“阿爸”“英弟”“英⽣”……它们的开头很简洁,却都⽆⽐深情。
“我已到技术科⼀个多⽉,学习着熟悉业务及设计任务,我会虚⼼向⼯程师们学习的。您的⼯作还很忙吗?我觉得在⼯作上您像我的科长,五六⼗岁的⼈⼀天不知⼯作多少个⼩时,跑来跑去的。”这是郭英⽣⼥⼉写给他的⼀封信。受郭英⽣的影响,他的⼉⼦和⼥⼉⼤学毕业后也回到了新疆⼯作。
从郭英⽣家⾥出来后,马晓燕⼀直在回味他说的话:“看到你们关⼼国家、关注社会我是⼗分⾼兴的,因为从你们⾝上能看到祖国的未来。我们这些⽼⼈,曾经努⼒过,我们需要⼀代⼜⼀代的努⼒和传承,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复兴的梦想!”
铁道兵家书:⽣死接⼒的⾎汗篇章陈乃珊
中国路、中国桥、中国车、中国港……70余年来,新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成就,⼀项⼜⼀项“超级⼯程”令⼈瞩⽬。其中,被誉为“⼈类征服⾃然的第三⼤奇迹”的成昆铁路,成为连接西南地区铁路交通的⼤动脉,这项成就的背后,是铁道兵们不为⼈知的⾎汗。
“亲爱的剑明弟弟:我专门揣着你的照⽚,乘坐北京地铁⼀号线。从⼈们⾼举的⼿机上,在晨曦中,看到了冉冉升起的国旗,我恍惚觉得,你好像也站在⼈中……”
这是⼀封“迟到”四⼗七年的家书回信,回信⼈名叫孙剑锐,收件⼈是他早在1970年4⽉修筑成昆铁路九道拐隧道过程中不幸牺牲的弟弟孙剑明。
1968年春天,年仅19岁的孙剑明成为成昆铁路渡⼝⽀线的⼀名铁道兵。穿越地质⼤断裂带的成昆铁路,设计难度之⼤、⼯程之艰巨、施⼯之复杂难以想象。两年的时间⾥,孙剑明就是在这⾥,和战友⼀起顽强⼯作。因为不怕吃苦、认真负责,他当上了班长并光荣地加⼊了中国共产党。
孙剑锐向张瑜晨等前来寻访的学⽣回忆到,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家⼈与孙剑明更多通过书信交流,不忙的时候⼀两个星期⼀封,忙的时候则两三个⽉⼀封。
但万万没想到,最后⼀封信还没写完,孙剑明就牺牲了。当时,距成昆铁路7⽉1⽇全线通车只剩下两个多⽉。
“⼀个⾰命者应该有着明确的⽬标,远⼤的胸怀,蓬勃的朝⽓,特别是要有为⾰命事业奋⽃到底的坚定意志。作为⾰命后代,⾰命重担应该担在肩上……”这就是那封未完成的家书。
哥哥孙剑锐、孙剑光随即决定接续弟弟的遗志,来到孙剑明曾奋⽃过的地⽅把铁路修下去。
今年4⽉,学⽣伍甜甜、陈惠娟给成昆铁路铁道兵写了⼀封信:“怀着⾚忱的理想与坚定的信仰,你们把青春的背影留给⼈世间……请你们放⼼,你们的⼤⽆畏精神与报国豪情,当代青年也当不负使命,⽮志传承!”
改⾰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科研⼯作者家书:⾚⼦之⼼,科技报国
改⾰开放后,“科学技术是第⼀⽣产⼒”的观念深⼊⼈⼼。攀登科研⾼峰、让中国成为科技强国,成为科研⼯作者们上下求索的⽬标与理想。
学⽣陈丽敏与另外三位同学⼀起奔赴安徽省黄⼭市徽州区,去寻来⾃南极的“最远家书”。
家书的主⼈公名叫朱诚,是我国第五次南极考察队的队员。1988年11⽉⾄1989年4⽉,他将6个⽉⾥在冰天雪地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都记录下来,⾃南极长城站寄回家乡黄⼭。
“我们与祖国虽相距遥远,但从收⾳机可以很清晰地听到中国国际⼴播电台的英语节⽬,能在南半球⼤洋彼岸听到祖国的声⾳,对我们这些远离故⼟和亲⼈的海外科技⼯作者来说是倍感亲切的。”这是他写下的其中⼀封家书。
家书的内容丰富多样,有初到南极时的新奇与激动,有感叹异国⽓候环境的迥异,有着迷于极地⽣物的独特神秘,也有与队员的齐⼼协⼒,与各国学者的相遇相知,更有测绘、采集岩⽯样本等勘探成果……
“回想⼀路的旅途⽣活的确令⼈兴奋不已。”朱诚坐在床边说到。他轻描淡写地向陈丽敏他们讲述着南极考察的不易——科考⼈员花⼆⼗天左右的时间⽤驳船把科研设备从雪龙号拉到长城站、在低温⼤风
天⽓下艰难考察、采⽤⾼架建筑以防房屋被厚雪覆盖等等。“我们被这位年迈的学者深深触动,感受到那个年代,有⼀批可爱的⼈,为了民族振兴毫⽆保留地奉献⾃我。”寻访⼩组感叹。
在考察即将结束之际,朱诚在家书中写道:“随着南极⽓候的变化,这中华⼉⼥⼜将像南来北往的⼈间‘候鸟’⼀样愉快地飞回祖国的怀抱。”
中国特⾊社会主义新时代
新词儿抗疫家书:⾐⽩褂,勇逆⾏
中央领导⼈在党的⼗九⼤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中国特⾊社会主义进⼊了新时代。在中华民族伟⼤复兴历史进程中,⼀场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对这场⼤考,全国⼈民团结起来,共克时艰。许多医务⼯作者第⼀时间奔赴武汉,成为最美逆⾏者。
江苏省淮安市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长徐星星就是其中⼀员。
陈⽟宇摄/光明图⽚
建党百年之际,上海市黄浦区街道联合妇联在“东西南北家国情怀——共产主义事业开拓者俞秀松红⾊家书展”上定制了⼀个“初⼼邮筒”。
作为江苏省第⼆批⽀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徐星星在2020年1⽉28⽇农历⼤年初四凌晨坐上了去往武汉的列车。⽽当时正在读初三的⼥⼉并没有来送她,徐星星知道⼥⼉是不想经历万般不舍的场⾯。
“孩⼦,当我来到武汉以后,我感受到武汉的痛,感受到这⾥的病⼈对我们的需要……我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护⼠长,是专科技术⾻⼲,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我们理所当然挺⾝⽽出去保护受伤的‘母亲’。”在忙碌间隙,徐星星给⼥⼉写下了这封信。
那时她已经在武汉连续⼯作了20多天,最牵挂的莫过于孩⼦。
⼥⼉⽩蓝给母亲回信:“您给我树⽴了⼀个好的榜样,我不孤单,我有您和爸爸的关⼼;您不孤独,您有华夏⼉⼥紧密联系在⼀起的⼼。”
2 感受:百年征程中炽热的家国情怀
家书寻访实践活动,是青年学⼦对党史的再发现之旅、价值观深化之旅,也是⼀堂鲜活的党史教育思政课。“贫穷的年代民⽣多艰,但他们谁也没以此作为放弃的理由,我们更应该珍惜眼前的⼀切”“捧着轻巧的信,却能感受到其中沉甸甸的分量,这是⼀种坚韧的爱国精神”“借寻家书的机会,我感受到了在过往年代中,与我们同龄的年轻体⾝上吃苦耐劳的精神”“不忘来处,⽅知去路,希望我们都能秉承这种情怀,以笔会知⾳,以史济后⼈”……青年学⼦们纷纷表⽰寻访调研的过程就是⼀堂鲜活的党
鲸教学设计史教育思政课,是⼀种更有历史感、更贴近⽣活的教育:⼀⽅⾯,通过与历史“当事⼈”“活材料”对话,增进了对党史国情的了解,丰富了对祖国建设发展历程的认知。另⼀⽅⾯,领略了各⾏各业优秀党员们的奉献与奋⽃精神,更加坚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决⼼。
从寻访到的家书内容看,“祖国”“⼈民”等凸显红⾊信仰与家国情怀的⾼频词汇贯穿于各个时期的家书中。对1500余封家书进⾏内容分析发现,不同历史时期的家书各具特⾊,但“祖国”“⼈民”等字眼贯穿始终,成为红⾊家书⾥的⾼频热词。其中,“祖国”“⼈民”“奋⽃”“坚强”“⼒量”是最常见的思想主题词汇;“⼯作”“⽣活”“⼯资”“⾝体”“家⾥”等是最常见的问候词
汇;“亲爱”“想念”“幸福”“舍得”“盼望”等温情的字眼则构成主要的情感词汇。此外,在寻访中,青年学⼦同样在家书书写者的家⼈⾝上感受到信仰与奋⽃的传承,⽐如孙剑锐被问到想跟弟弟说什么的时候,他表⽰:“想说的话很多,但汇成⼀句:你可以⽆悔和骄傲地安息了。”胡亚民也坦⾔:“⽗亲就像我⼈⽣中的指路明灯⼀样,对党的忠诚信任是他⼀直不忘的初⼼。”
随着时代发展,家书的书写形式、传承⽅式、频次数量等都发⽣了变化,讨论的话题也体现出较强的时代感,但红⾊情怀⼀以贯之。调研发现,就家书频次数量⽽⾔,社会主义改⾰和建设时期、改⾰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红⾊家书更为集中。就书写形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数字时代的冲击,⼿机、电⼦邮件、短信、等新的通信⽅式在⼀定程度上占据了传统家书的领地。然
⽽,在战疫过程中,家书温暖回归,并在写作和传递⽅式上呈现出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特点,⽐如:不同于以往的邮局寄递,多是通过⼿机、电脑等⽹络⼿段送达收信⼈,也有的写在纸上再拍照发送。总体⽽⾔,在家书所谈的话题上,虽然讨论的具体事件随时代背景⽽不同,但爱党爱国、奋⽃拼搏的勉励与志向始终如⼀。
寿镜吾3 传承:如何让红⾊家书精神光照未来
建设数字化家书博物馆、开设家书⾳视频栏⽬……近年来,关于红⾊家书的纪录⽚、综艺节⽬等的热播掀起了⼀阵“家书热”。未来如何⾯向更⼴泛的体讲好红⾊故事、传播红⾊声⾳,发扬家书故事背后的时代精神?
寻访实践活动中的红⾊家书⾼频词汇
打通校内外资源,以科学教育机制塑造当代青年坚定的红⾊信仰。“应加强家书征集、整理、展⽰和出版,深⼊挖掘红⾊家书的⽂化内涵,创新呈现⽅式,引导青少年亲近家书,引发内⼼共鸣,受到精神滋养。”中国⼈民⼤学家书博物馆副馆长张丁表⽰传承红⾊家书中的时代精神,关键在于⼴⼤青少年。
“我们期待,通过联合校内外资源,进⾏专门的制度设计、课程设计、活动设计,把红⾊家书⽂化全⽅位融⼊课堂之中。”寻访学⽣们认为。具体⽽⾔,在第⼀课堂,可深度挖掘家书的内涵及历史背景,引
申出当代意义,引导学⽣树⽴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增强青年学⼦的使命意识。在第⼆课堂、实践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的主体作⽤,通过现场寻访红⾊家书等途径,增强学⽣的参与度,并利⽤情景剧、⽂艺演出、朗诵会等形式,使学⽣沉浸于各个时期的红⾊家书及其感⼈情怀中。
加强史料挖掘与家书征集,注重家书博物馆建设及展品遴选、策划与呈现。“我们在收集红⾊家书过程中发现,很多材料已经遗失,难以补充,这也让我们迫切感受到不仅要挖掘红⾊资源,更要保护和传承好它。”陈丽敏表⽰,作为当代青年有⼀种迫切的使命感。针对家书的保护和传承,张丁强调应加强家书博物馆建设使⽤的顶层设计,把家书⽂化尤其是红⾊家书纳⼊中华优秀传统⽂化传承与发展⼯程中来。⼀⽅⾯,要⼴泛征集散落在海内外的红⾊家书,进⾏科学保管和系统整理,在此基础上策划不同主题的红⾊家书展览;另⼀⽅⾯,可把⽐较典型的红⾊家书素材,包括家书原⽂、⼈物照⽚等整理汇总,结集出版。此外,还要深⼊挖掘红⾊家书的⽂化内涵,创新呈现形式,让红⾊家书⾛近⼤众。
依托数字博物馆技术平台,加强家书的数字化建设,以跨媒介融合形式⽀持家书的⽂化传播。寻访家书过程中,学⽣们注意到,在各⼤⾳视频平台上开辟的家书栏⽬、《见字如⾯》《信·中国》等综艺节⽬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应重视跨媒介平台的互联互通,充分运⽤、微博等新媒介讲述和传播红⾊家书故事。”同时,加强数字化家书博物馆建设,将收集到的家书及其故事进⾏线上留存和展⽰,对家书进⾏内容分析,构建科学性强、可借鉴的数字化家书保存模式。
提倡家庭注重培养家书意识,将家书⽂化融⼊家风家教中,推动新时代的家庭⽂化建设。家是家书诞⽣的源头,家书是家⼈沟通的载体。尽管现代化的通信⼿段⽇益更新,但书信、⽂字始终是家⼈间联结情感、沟通思想最为真诚、最有仪式感的载体。“设想⼀下,如果在节⽇我们⼿写⼀封书信给⽗母,谈⼀谈我们对⼈⽣、理想的认识,那该是多好的礼物。”多位寻访学⽣感慨到。当代家庭建设中,应⿎励孩⼦将⾃⼰的想法以书信的形式写给⽗母,⽗母也有意识地通过写家书引导教育孩⼦,塑造良好家风,培育家国情怀,让家书“活”在家庭⽣活之中。
写家书引导教育孩⼦,塑造良好家风,培育家国情怀,让家书“活”在家庭⽣活之中。《光明⽇报》( 2021年06⽉24⽇ 08版)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1:19:1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774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家书   建设   寻访   中国   精神   情怀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