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处理民族精神与民族主义的关系

正确处理民族精神民族主义的关系
lg km380摘 要民族精神与民族主义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民族精神往往体现为一种“本位精神”,代表一个民族的标识类别,是一个民族区别于他族的特征;民族主义则往往带有一种“二元性”,既有积极作用亦有消极作用。厘清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据此做出适当的调整和相应的措施,将势必更有利于我国文化的发展与“全球化”的的进一步推进。
关键词民族精神、民族主义、二重性、病态民族主义、全球化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和“全球化”的进一步推进,民族主义与民族精神不断受到海内外各界关注。国内学者试图从历史学、社会学、文化研究、等多个角度和视角来诠释和解读民族主义与民族精神,部分海外学者担忧现阶段的中国民族主义抬头会成为国际稳定的不安全因素甚至一些媒体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和污蔑当下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实际上是以民族主义代替意识形态教育等。科学界定当代中国民族主义使用范围,明确民族精神对于当前的时代和实践的重要意义,无疑将有助于厘清两者的关系和现实问题的解决。
一、 民族精神与民族主义的区别
民族精神与民族主义一组不同的概念,集中表现在二者之间内涵、价值取向、产生基底及社会作用的不同。
首先,二者的内涵不同。民族主义如同抽象意义上的人,受地域、血缘和文化(广义的)的影响,但不同的是“民族主义的真正根源不在人民的心理机制或情感因素而在现代性的基事实上”。民族主义具有双重的价值内涵,即“文化民族主义”和“公民民族主义”。事实上,文化民族主义是政治民族主义在文化上的集中表现从政治的角度民族主义进行思考似乎比从文化意义上来探讨更贴切于真实。前者与民族个体直接相关,既可以表现在民族国家产生之前的形态,即对自己所属的以民族、语言、文化乃至区域相连所成的集体的认同;亦可以表现在民族国家实现之后的,为实现民族与政治单位统一的目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抗争。民族精神是积聚在民族内心深处的最真挚的思想情感是整个民族成员集体感情的自然流露。无论这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如何腐朽,都无法阻碍民族成员对于本民族国家和土地的内心真挚的情感。他是自发的是得到整个民族内部成员普遍认可的,是不需要他律和强制的。
其次,二者的价值取向相异。民族精神并不具有原教旨主义的彩其价值取向表现出开
放、大气的特点,因而与霸权主义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能够兼顾本民族与其他民族利益。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撑和价值追求,展现了一个民族有别于他民族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不仅展现了本民族文化、历史优点,也可以透过这些看到他民族的文化、历史的成就。民族精神在追求本民族的利益的同时,遵循一种“利己不害人”的原则。而民族主义则是一昧推崇“尚私”的纯粹的利己主义,如若统治阶级恰好利用这种狭隘自利的情感,是会出现各种问题的。
此外,二者的产生基底不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过程中日积月累堆砌而来的。它会受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生产方式、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和文化状况等的影响,此外政治发展水平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各个民族的性格和精神是随着它们的政治形式变化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精神的沉淀,都是经过时间的检验的符合本民族情感、气质的特征,且具有稳定性。
最后,二者的作用也不相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解决现实问题的精神指导和理论的皈依。对于深化民族认同、凝聚民族信仰、维护社会和保证正常的社会经济的运转具有无法估量的作用。从民族精神价值功能作用领域的不同进行划分的话民族精神则具有社
会整合功能、文化导向功能、经济促进功能、政治服务功能以及人的发展功能等。民族主义则呈现一种多重二元性,如统一性与分裂性的矛盾、侵略与反侵略的抗争等等。如若认为民族精神也具有二重性,则是犯了“以名责实”的错误,因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精华之所在。民族主义的滥觞即是强烈的感情彩和明显的排他性导致的民族沙文主义和霸权主义以及民族扩张主义等等。
二、民族精神与民族主义的联系
虽然民族精神与民族主义有诸多不同,但是二者形成与发展有共同的基础,价值取向也相通之处,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也是互为表里。
首先,二者都有利于民族身份的认同和民族利益的维护。民族精神是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民族共同体内部滋生的产物体现了对本民族身份的认同与民族利益的维护。相对于民族精神而言,民族主义对于民族利益维护的表达更为强烈,当然这种强烈表达的前提也是以民族认同为前提的。民族精神与民族主义的民族认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民族利益,在经济科技文化尚不发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林立的国际背景下,国家与民族的界限尚未消逝,因此民族国家的意识便不能抛弃。民族国家界限的存在必然会激发民族国家意识,盲目取
消民族国家的界限是不明智的也是不可取的。现在我们倡导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 复兴,决不是要搞什么极端民族主义,更不是要称霸世界,而是要自信、自立、自强起来, 加快自己的发展进程,争取对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硫化碳毒性其次,二者价值取向相通。民族精神并非只有文化意义,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政治诉求。例如,目前我国的民族精神便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里所说的国家便是“道德的和政治的体制”,在当下的国际背景下,我国政府应对本国民众的爱国主义情绪进行合理的引导,避免滑向病态民族主义的危机。民族主义则是夸大了的爱国主义,特别是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它比任何其他的意识形态都能更快、更好、更强的凝聚民众,保障民族生存。
最后,二者的社会作用互为表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然离不开民族主义。当下“全球化”趋势下,仍是以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因此必须承认是以民族主义为前提的。没有民族主义的价值取向将直接影响国家的独立发展并阶段一国的思想源流。民族主义则是力求民族独立、民族富强,因此必然要求要以民族精神为内核。只是在和平建设时期,应该祛除狭隘的民族主义,促进“全球化”的交融。
综上所述,民族精神是自发性与自觉性相结合,是体性与个体性的衔接,是共性与个性的渗透,具有非强制性,因而是缓慢的和潜移默化的。民族主义是某种多元二重性的交叉,具有强烈的带动性,因而显现的更为猛烈,如狂风暴雨般。
一个国家想要快速而有健康的发展决不能“独善其身”,而要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全球化”的大潮中去。民族精神亦是如此,要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心态对待本国的文化与民族精神。为此,必须善于去粗求精、辨真去假,否则结果只能是画地为牢、作茧自缚。所以在全球化条件下,我们更应当摆正心态,正确的对待本民族的民族主义观念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既适应全球化的浪潮,又有助于本国民族精神的塑造石像生
参考文献:
苏州阳光健身卡①张汝伦.现代中国思想研究[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125.
孙文营.辞海民族精神与民族主义辨析——兼论对待当代中国民族主义话语的态度[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0(2) :19
孙文营.民族精神与民族主义辨析——兼论对待当代中国民族主义话语的态度[J],河南师
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0(2) :20
产业发展模式④爱尔维修.论精神:十八世纪法国哲学[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502. 
孙文营.民族精神的六大功能[J].贵州民族研究,2009(4).
丰子义.正确处理民族精神与民族主义的关系[J].红旗文稿,2009(11):40
丰子义.正确处理民族精神与民族主义的关系[J].红旗文稿,2009(11):40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7:41:3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7444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民族   民族主义   精神   文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