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伟业中陈独秀的无私奉献精神

建党伟业中陈独秀的无私奉献精神
作者:***
第六套儿童广播体操来源:《世纪风采》2022年第05期
        关于建党伟业中陈独秀的重要贡献,1945年4月21日在党的七大预备会作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工作方针》报告中指出:陈独秀这个人,“他是有过功劳的。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整个运动实际上是他领导的,他与周围的一人,如李大钊同志等,是起了大作用的。……我们是他们那一代人的学生。五四运动替中国共产党准备了干部。那个时候有《新青年》杂志,是陈独秀主编的。被这个杂志和五四运动警醒起来的人,后头有一部分进了共产党,这些人受陈独秀和他周围一人的影响很大,可以说是由他们集合起来,这才成立了党。创造了党……有功劳。”
        一、社会名流主导建党:背叛了自己的家族
美与丑的剧本
滑精病        (一)作为社会名流的陈独秀
        说陈独秀是社会名流,应该不会引发异议。我们可从下面史实来看:从五四运动到建党,陈独秀先后担任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同时兼任名刊《新青年》主编。
        1917年元月,《新青年》主编陈独秀应北大校长蔡元培邀请出任北大文科学长。当时的北大是中国独一无二的国立大学,在国内只要说到“大学”,所指就是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在校长蔡元培之下就是文科、理科两个学长。陈独秀做的是当时中国第一学府北京大学的文科学长,是由时任北洋政府教育总长范源濂签署的任命状。说是“社会名流”毫不夸张。他在北大三年多,文科学长做了两年多。
        当时的广东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省份,因为不在北洋军阀控制之下,而是由资产阶级革命党(先中华革命党后国民党)人控制的省份,有相对的独立性。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一职陈独秀虽然仅做了九个月,但陈独秀这个委员长不仅有职有权——省长陈炯明把广东全省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交给陈独秀办教育,汪精卫、胡汉民只是其中一般的委员,而且待遇丰厚——月薪300块大洋。
        《新青年》1915年9月15日由陈独秀在上海创办,1917年初随着陈独秀迁至北京。在
上海期间《新青年》发行量只有两三千册,影响力并不太大,但到了北京大学,借助北大的平台,《新青年》聚集了一批优秀的编辑和优秀的作者,还有着高质量的读者体。所以《新青年》的发行量一下子扩大到一万五六千册,成为当时最著名的刊物之一。仅就《新青年》主编的身份,说陈独秀是“社会名流”也并不为过。
        因此,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今天,凡是具备这些身份的人都应称得上“社会名流”。
        (二)坐镇上海率先建党,各地纷纷起而响应
        首先,在组织上,中共一大召开之前,国内外共有8个地方建立了党的早期组织,都与陈独秀有关。上海党的早期组织从1920年6月至8月在上海法租界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也就是陈独秀的寓所成立,这是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从1920年8月起他坐镇上海,通过写信指导、派人组建和亲自改组等方式,推动各地建党建团。在他的指导、推动和联络下,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日本、欧洲等地相继建党。党的北京早期组织名为“中国共产党北京支部”,其他地方党组织或称支部或称小组,都是上海发起组的下属机构。1920年12月17日,陈独秀应广东省长陈炯明邀请去广东,担任广东教育委员会委员长。他在广东也推進广东建党,把广东早期党组织从一个无政府主义彩很强的党组织改
造成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性质的共产党早期组织。
        其次,在思想上,领导三次思想大论战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地位。第一次是反对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这是反对胡适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思想,被称为“问题与主义论战”。第二次是反对基尔特社会主义,就是反对梁启超、张东荪的基尔特社会主义。第三次也是最主要的论战,就是反对无政府主义,因为无政府主义思潮在近代中国根深蒂固,在建党初期也是影响深远。经过论战,终于使无政府主义在我们党内逐渐地失去了思想上的市场,让位于马克思列宁主义。
        共产国际、俄共(布)中央也对陈独秀建党非常满意。维经斯基多次提到陈独秀这么一个享有很高声望和很大影响的教授,称享有声望的中国革命者在中国建党,是非常令人满意的。另一个俄共特使索科洛夫·斯特拉霍夫也在报告中说:“陈是中国的卢那察尔斯基,是天才的政治家和善于发动众的宣传员。”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组织。陈独秀不是无产阶级,一个不是无产阶级的名人能够带头宣传马克思主义,能够带头建党,实际上革的就是自己的命。
        根据《共产国际章程》《加入共产国际条件》和列宁对于建设布尔什维克党的要求:共产党的领导人,不得担任资产阶级政府的官员、必须放弃一切社会职务成为职业革命家。就这样,陈独秀放弃了自己的社会职业,也就是放弃了自己的社会地位,包括放弃自己的高薪。
        在中共一大上,13名代表中没有陈独秀,但他仍当选为中央局书记。1921年9月10日,陈独秀在包惠僧的陪同下回到上海老渔阳里家中,专任党的中央局书记,从此成为列宁和共产国际所要求的职业革命家。
        陈独秀的光明磊落也得到了党内外的称赞。不仅共产国际、苏俄代表们对陈独秀称赞有加,这从他们发回苏俄的密电中就有明确的反映,而且在中共党内也广受好评,曾经评价陈独秀是“不搞阴谋诡计的人”。李维汉也评价陈独秀:“是党内少有的不搞阴谋诡计的人。”此外,老战友鲁迅也对陈独秀有过很高的评价:“假如将韬略比作一间仓库,独秀先生的是外面竖一面大旗,大书道:内皆武器,来者小心!但门却开着,里面有几支、几把刀,一目了然,用不着提防。”
        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有受到各方认可的明确领袖——陈独秀”,不仅中国其他名义上
的“共产组织”都无法与其影响力抗衡,而且在中共党内陈独秀的威望和地位无人可以替代,以致其连任五届中共中央领导人,直到大革命失败前夕的1927年7月12日才由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根据共产国际秘密指令调整了陈独秀的工作。
        一、放弃高薪和家产,贴上个人住所、稿费、版税:奉献物质财富
        (一)放弃高薪
        陈独秀成为职业革命家,必须放弃担任的社会职务。此前,陈独秀一直是高薪。1917年初担任北大文科学长,月薪300块大洋。1920年12月担任广东省教育委员会委员长,月薪还是300块大洋。以1917年为例,当时北洋政府的薪资体系大致是分为几个等级:全国范围最高等级的是1人,就是北大校长蔡元培,月薪600块大洋。第二高的是民国议会的议员,月薪500块大洋。第三高的是民国的总统、总理,月薪400块大洋。第四高就是民国的内阁总长们,加上北大的两个学长,月薪都是300块大洋。一般而言,北大的教授240块大洋,副教授120大洋,讲师80块大洋。当时在北大图书馆做管理员的月薪是8块大洋。1936年在陕北会见来访的美国记者时专门提到了这一段。他说:“当时我在北大做图书馆管理员,收入不低,有八块大洋。”特别加了一句“收入不低”,说明他对这
霍夫曼比例个收入应该是满意的。
        1921年9月,陈独秀从广东回到上海专任中央局书记后,上海著名的商务印书馆曾到陈独秀,希望他做商务印书馆的馆外编辑,每月300块大洋,每年只要编辑几部书稿、提供一部书稿就算完成任务。但陈独秀没有接受,因为商务印书馆是资产阶级的机构。按照可比价格,当时1元(1元即1块大洋,编者注)钱可以买10斤猪肉、40斤大米。一般工人平均月薪只有7元,保姆是3元左右,北京一座四合院的平均价格也就3500元左右。可转换债券
        (二)放弃丰厚家产
        陈家是安庆城内的大户人家,亦官亦商,家产丰厚。陈独秀的继父陈衍庶做过清朝四品官员,而且既做官又经商,所以积累了丰厚的家产,在北京、杭州、辽阳和安庆等地积累了一批土地、房产、店铺,还有一些古玩等,而陈独秀是陈家这一辈中唯一的财产继承人。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后,袁世凯的爪牙、军阀倪嗣冲占领安庆,对陈家进行了第一次抄家,抄走了不少财产。虽有很大损失,但家底还在,依然可观。陈独秀自己对家产历来没有兴趣,尤其成了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后,对于封建家庭的这些家产不仅无意,也不可能去继承。
        (三)创办的《新青年》作为党的理论刊物
        陈独秀创办了《新青年》,《新青年》也造就了陈独秀。陈独秀走到哪儿,《新青年》就带到哪儿。他在上海,《新青年》就在上海;他到北京,《新青年》就被带到北京;他从北京回到上海,《新青年》又被带回上海。这么一个发行量在北大曾经达到一万五六千册、有巨大的影响力的著名杂志,在建党过程中被改作共产党的理论刊物。从1920年9月1日起,《新青年》8卷1号开始作为共产党早期组织的理论刊物,吸收了陈望道、李汉俊、李达、沈雁冰等著名马克思主义者加入《新青年》编辑部。
        (四)用个人收入贴补党的经费
        作为职业革命家,陈独秀还用稿费和版税补贴党的经费。当时共产国际为推动各国建党,都有一些经费发放给各国。在中国,党的领导人陈独秀拿到共产国际经费后,全部用于党的工作,且一清二楚。1922年6月30号,陈独秀给共产国际执委会写过一个报告,汇报了从1921年10月接受共产国际资助以后十个月中党的组织发展和经费使用情况:党员数量由50多位增加到195位;党的经费总共支出了17655元,其中共产国际经费是16655元,自筹经费1000元。在党的一大、二大之间,中共并没有党费这一说,党费是在二大党章制
定以后才开始征收的,分为四个等级。一大以后党的自筹经费1000元主要依靠党内同志的资助,尤其是陈独秀个人稿费的资助。
橡胶减震原理        此外,陈独秀还为各地建党经费提供担保。从现有资料看,他为长沙办文化书社提供担保,让拿着担保到好友汪孟邹的亚东图书馆支取了300块大洋。后来很快就把文化书社办起来,为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组织革命力量发挥了作用。另外,武汉的恽代英为办利书社,也到上海拜访陈独秀,陈独秀也在亚东图书馆为他担保了300元。恽代英带着300元回武汉办了利书社,同样宣传马克思主义、集聚革命队伍,为党的事业作出了贡献。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2:52: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722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建党   上海   组织   广东   北京   经费   月薪   中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