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读书

读书
作者: 中共蓟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倪景泉
 
交通管理信息系统  读书,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话题。读书学习,贯穿一个人的终生。汉代文学家刘向曾有一段精彩的论述:“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以此劝勉不同年龄段的人,要不断地读书学习,补充自己的知识营养。
  一、认识读书的重要性。
  1、书是知识的重要载体自有人类文明以来,我们的祖先就千方百计地将他们所创造、积累的知识,通过各种形式保存下来,传承给后人。有文字之前,主要是通过口耳相传、结绳记事等方式。已知中国最早的人类,是云南元谋猿人,距今170万年。中华民族有文字可考的历史5千年,真正意义的文字产生才3300年(殷商后期的甲骨文)。有了文字之后,书就成了延续人类社会知识的重要载体,因而也就产生了五花八门的书。如,尼罗河畔的莎草纸书、西亚和印度的泥版书、地中海周围和中东地区的羊皮书、东南亚一带的贝叶经等等,它
们都同中国的甲骨文、金石文、竹帛书一样,开启着各自的文化历程。除此之外还有在岩石上刻字、作画,称石书、岩画。这些古老的书籍,历经几千年甚至上万年,至今依然闪耀着灿烂的光芒!
  历史越久远,知识越厚重,书籍也就越丰富。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殷商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在龟甲兽骨上刻字记事。可以说,这是我国最为原始的图书。自1899先进制造技术的特点年首次发现,到目前已出土甲骨15万多片,分藏于大陆、港、澳、台地区和美、日、英、法、俄等12个国家。这些甲骨上约有5千个单字,已被确认的2千个,其中准确无误的1千多个,余者尚未破译。清华大学任重远教授对甲骨文《小屯.乙编.7171正片》破译:“黄帝在幽州无终山中习武练斧”;对郭沫若《卜辞通纂.天象.431片》重新诠释:“黄帝在无终山中的空同山上问道于广成子”,对我写作《黄帝问道在蓟县》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春秋战国至西汉,人们以竹简为书,称之为简牍。《尚书》、《诗经》、《周易》、《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山海经》和论、孟、老、庄、管、墨、荀、韩、《史记》等闪耀着人类思想精华的书籍,都是刻在竹简上的。通常每枚竹简只容纳30多个字。以30个字算,一篇1万字的文章就需要333枚竹简。通常,用兽皮绳子把竹简连接起来。古人所说的,孔子读《易》韦编三绝,就是把连接竹简的兽皮绳子磨断了多次,由
此可知孔子的刻苦精神。司马迁的一部《史记》共130篇、52.65万字,约需17550枚竹简。在当时来说,以他一人之力完成如此浩大的文化工程,是多么的了不起呀!也正是由于司马迁的这一伟大功绩,才让我们清晰地了解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大帝,中华民族三千多年的历史。由于竹简过于笨重,有人改用丝帛作书,称帛书。至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并传播到世界各地,才有了现在真正意义上的书,从而开辟了知识传播的新纪元。美国一位学者把蔡伦列入其所著《历史上最有影响的100人》中的第7符号图形位。从孔子留书(诗、书、易、礼、乐、春秋为六经,是孔子讲学的材料,但并非他所作,而是经他传下来的。目前,除《乐经》外,其余五经均留传下来。)开始,传世典籍,汗牛充栋,《四书五经》、《诸子集成》、《二十五史》、《资治通鉴》、《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等,举世闻名。目前,我国是保存古籍最多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其数量至少在10万种以上。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文化宝库。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前进的每一个足迹,中华文明创造的每一项成果,都被保存在这个宝库中。如,有中国人的“圣经”之称的《论语》,一问世就倍受推崇。汉代以后,它成了每一个读书人的必读书。到南宋,经朱熹一注解,便一直成为科举考试的最重要的教科书,宋元明清乃至当代,其影响力从未消减。自其问世以来,历代学者为之作注的专著已超过3千种,然而常注常新,常读常新,永世不衰。
pamam>杭州中泰垃圾焚烧厂  书籍记载着历史、传承着文化,它使人类文明得以延续、世代相传。培根说:“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送给一代又一代。”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毕生研究日心说,备受教会迫害,晚年双目失明,举步维艰,但他最终完成了划时代的巨著《天体运行论》。去世前一刻,他摸了摸这本刚出版的新书,欣然离开了人世,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我国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穷毕生之力编成了《本草纲目》,为中华乃至世界的医学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现已被译成日、德、法、俄、英、拉丁等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被称为“东方医学巨典”。可以说,书籍,连接古今,贯通中外,是历史的长老,文明的使者。它传播着知识,积淀着文化,蕴育着精神。我们只要肯读书,就可以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时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人辛苦获得的知识、教训吸取过来。这样,我们才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断地前进。
  2物联网技术、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贮存知识的宝库,是屹立在知识海洋中的灯塔!读书给人以最大的智慧。你要有所发现和创造,就得先读前人积累的书。大科学家牛顿说:“我之所以比别人看得更远,是因为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学校,牛顿成绩并不优秀,但他酷爱读书,深入研读了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开普勒的《光学》、笛卡儿的《几何学》、伽利略的《两大世界体系》等,在集1617世纪科学先驱们成果的基础上,突破前人,发现
了万有引力定律,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后来,爱因斯坦又在伽利略、牛顿理论学说的基础上,发现相对论,翻开了物理世界的新篇章。试想,如果没有前人的知识积累,我们现在的卫星、宇宙飞船能飞入太空吗?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在创立政治经济学之前,穷读了他之前的所有经济学著作,才写成了震撼世界的《资本论》,从而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同时,马克思还在深入研究他之前的所有哲学思想,尤其是批判地继承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开辟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纪元。为了写作《资本论》,马克思每天都到大英博物馆里查阅资料,花了整整25年的时间,阅读的各种书籍、文献资料达1500多种,以致在他的座位下的水泥地面上留下了两道深深的脚印,为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留下了最宝贵的财富。
  一位英国著名学者说,如果现在把一切书籍都毁掉,人类就会陷入黑暗的深渊,就要重新经历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的艰难历程。在中国历史上,相传在黄帝时代就发明了指南车,东汉张衡也发明过,但后来三国的马钧、南北朝的祖冲之一次又一次地发明它。为什么?因为这些发明记载均毁于战火,不得不让一代代能工巧匠耗尽精力再去发明创造。历代统治者为巩固其统治地位,禁锢人们的思想,其中一条措施就是毁书。在古今中外历史上,焚书、毁书事件层出不穷。每一次毁书,都会让历史倒退一大步。秦始皇焚书坑儒,是为
推行文化专制和愚民政策。鲁迅称之为,烧书是为了统一思想。他烧掉了统一前的列国史书和民间私藏的《诗》、《书》百家语等,只剩下了一些技艺之书。焚书,使我国文化典籍遭到了一场空前的浩劫,失传了很多珍贵的文化典籍,以致战国纪年至今还不能完全搞清楚!但是,他搞文化专制,禁锢思想,并未延长他的统治。唐朝诗人章碣诗云:“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秦始皇本想传之万世,没想到二世而亡,只统治了15年!历史上虽屡有焚书,但书却像萋萋芳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断引导人类战胜劫难、走向进步。
  3、书是教人育人的良师益友高尔基说“书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导师、忠告者和好朋友。”唐代大诗人杜甫说:“多师是我师”,意思是说别人都是我的老师,要多向别人学习。读别人的书,就是一种学习。一本好书往往凝聚着一个人思想的精华,蕴藏着作者的灵魂。打开书把这个灵魂解放出来,它就会同你交谈,和善温雅地开导你。对每一个人来说,捧一部从未读过的杰作就像结交一位新知,重温已读过的书籍犹如与老友重逢。可以说,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旅行”。康熙大帝,是我国历史上功业卓著的政治家,文韬武略,运筹帷幄。他就是一个十分好学的皇帝,他的御书房里,摆满了各种古今书籍。他在《庭训格言》中说:“朕自幼好看书,今虽年高,犹手不释卷……时常看书,知古人事,靡可以寡
过。”在他看来,读书是为求治国之道,使自己少犯错误。他的勤奋好学,不仅给了他文治武功的能力,而且陶冶了他的情操。他不仅重视读书,而且还组织编书,《明史》、《古今图书集成》、《全唐诗》、《佩文韵府》、《康熙字典》等大书都是在他的倡导下编成的;三国时期,东吴大将吕蒙本是一介武夫,打仗勇猛,但性情暴烈,动辄杀人。因多次立功,受到孙权的重用。因吕蒙识字不多,每次向孙权报告军情只能口传,不能书写。后来,在孙权多次劝导下,开始发奋读书。史书说他“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意思是说,他读了很多书,有些老儒都自叹不如他。周瑜死后,鲁肃接替周瑜的位置。鲁肃是东吴非常有学问的人,他奉命到陆口上任,路过吕蒙的营地,与吕蒙一起讨论军国大事,被吕蒙的见识所折服。鲁肃对吕蒙的变化感到惊讶,拍着他的背膀说:“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吕蒙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吕蒙通过学习、读书,增长了才干,陶冶了情操,成了文韬武略兼备的大将。后来,吕蒙献计,“白衣渡江”,夺取了荆州,并在麦城俘获了关羽,为东吴立下了大功。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4:20:1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721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知识   读书   历史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