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顶一万句》乡土生活的文学化

《一句顶一万句》:乡土生活的文学化
swimovate郑伯武(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河南新乡453007)
要:《一句顶一万句》是刘震云对中国乡土社会中农民内心世界的探索,着力挖掘这类体平淡朴实的乡土生活背后
无处不在的孤独感,开拓了对农民精神世界的表达空间。《一句顶一万句》的成功,一方面体现了作家在乡土生活塑造方面的成功,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人们对现当代小说叙事主体改变的关注,是乡土生活文学化的新篇章。关键词: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乡土生活;文学化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726(2020)10-0032-03
中国当代文学在风雨飘摇中走过了七十多年历程,其中城市生活、城市人一直是小说表达和关注的重点,而处于乡土社会中的农民和他们的日常生活很多时候是被作家作为“他者”进行描绘的。“农民”,这个于我们既陌生又熟悉的词语,在作家笔下往往成为被改造和启蒙的对象。以俯视的角度观察农民及其生活的作品,往往不能真实地反映农民自己独有的生活体验和精神世界。事实上,乡土生活素材是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农耕社会孕育的乡土文化,塑造了多样的农民形象,也滋养了农民特有的精神世界,对于乡土生活文学化的正确探索是当代文学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一句顶一万句》以农民生活为切入点,它的出版
及影视化改编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业内外人士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此作品的热度使作家刘震云走进大众视线,人们也开始重新审视当代乡土小说,对于乡土生活的文学化有了进一步的认知。《一句顶一万句》对于生活及人物的描写充满了浓郁的乡村本土气息,着力通过朴实无华的情节及语言,从开掘内心世界、关注认知冲突、寻“精神出路”这三个层面出发,对农民的精神世界进行探索,推进了当代文学本土化的历程。
北医三院产妇事件
一、对“农民精神世界”的关注及开掘
首先,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重视对“农民精神世界”的关注及开掘。在以往的长篇小说中,“农民”往往被作者固化为“贫穷”“愚昧”“落后”等具有负面形象的体,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往往将其生活的中心点定义为“如何生存”,也就是如何解决吃穿用度的问题,很
水电站机电技术
少有人去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但在刘震云看来,农民的精神世界其实比其他阶层的人更加丰富,他们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方式不同于安稳的城市市民阶层,因此他们对于世界和各种道德伦理观念的看法会更加强烈、震撼。刘震云在众多乡土作品中对农民精神世界的探索,如同先锋号角,使读者对农民阶层内心世界的好奇心呼之欲出,这是以往的乡土文学阅读经验没有的一种现象。在刘震云笔下,农民不是简单地为了生存而背负生活的重担,他们的言行是他们精神世界的外化,对作品中农民精神世界的解读,也是读者与作者共同经历的一场精神出路的探索之旅。
杨百顺和牛爱国是《一句顶一万句》中作者重点描写的两个人物形象,他们是作者笔下“在路上”的精神探索者。这两个人物在自己漫长的生命旅途中,都在为了排解自己内心的孤独、到真正的朋友而四处奔波、流浪。《一句顶一万句》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写杨百顺“出延津”寻朋友。杨百顺年轻的时候认识了很多人,例如“十六岁之前,觉得世上最好的朋友是剃头的老裴”,但是可笑的是“两个人没说过几句话”[1]。缺少亲密朋友之间的交流,并不是因为他们之间相差了十几岁,两家相隔了三十里之远,他们之间“没话说”是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人生经历。后面又写了杨百顺年少时的朋友李占奇,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看“喊丧”。不管是剃头的老裴还是有共同怪癖的李占奇,杨百顺与他们的友情经历都是虚无的:虽然他把结识的朋友看作知己,但是他认为自己的朋友都压根不把自
收稿日期:2019-08-15
作者简介:徐征(1995—),女,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第37卷第10期Vol.37No.10
台风蒲公英生成新乡学院学报
凌阳大学计划Journal of Xinxiang University
2020年10月Oct.2020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0:19: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713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农民   生活   乡土   精神   朋友   世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