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文学传播问题浅析

中原文学传播问题浅析
冗余链路作者:魏华莹
来源:《牡丹》2017林静珊年第19九年级化学教学案例
        中原作家在当代作家中是显赫的存在,曾产生多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如宗璞、刘震云、李佩甫等等;多人赢得国内外重要奖项,包括阎连科的卡夫卡文学奖,邵丽、乔叶的鲁迅文学奖等等。但是长期以来,对于中原文学尤其是本土作家的传播声音明显不足。如在国内声名显赫的作家刘震云、阎连科、李洱更多地借助京城文化平台,而本土作家李佩甫、邵丽、乔叶、张宇等很多作家的创作实绩并没有得到普遍性地接受和推介,这也使得中原作家长期默默写作,而研究和推介难以跟进,带来文学传播力度不足的问题。
        关于中原作家的研究,在既有的成果中,有梁鸿的《外省笔记:养殖技术顾问20世纪河南文学》,以及《黄花苔与皂角树:中原五作家论》,这本专著将中原五作家师陀、周大新、刘震云、阎连科、李洱作为专章分别展开论述。王文霞《文化消费主义背景下当代作家研究as100深二度烧伤——以河南作家为例》,选取二月河、刘震云、李洱、乔叶、傅爱毛、计文君、南飞雁,主要探讨消费主义背景对作家创作的影响。可以说,这些研究成果多选择个案研究的方式,缺乏将中原
文学、中原作家作为整体推介的意识,没有更好地发掘体性文学内涵,这也使得中原文学并未形成较好的整体传播氛围。因此,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原文化走出去的目标,作为重要载体的中原文学,也应该寻求突破,进而获得更大范围的影响力。
        一、中原作家的流脉分析
        中原作家在文学史上一直是重要的存在,从现代文学中师陀的《果园城记》,到当代文学发端时的李准《不能走那条路》,以及阎连科、刘震云的文学地图,关于故乡耙耧山脉、新乡延津,李佩甫的平原三部曲,以及李洱的《石榴树上结樱桃》等等,乡土写作一直是中原作家的特。如果说陕军东征时期以乡土呈现百年中国的文化,河南的乡土根脉更深,也是黄河文明最重要的载体,从文学流脉来寻河南作家的共性,应当引起研究者的重视。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16:29: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7133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原   作家   文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