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疗常规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病史采集 】
    1.糖尿病史及酮症病史或类似发病史;
    2.诱因:感染、饮食失调、中断、应激情况;
    3.症状:
    (1)原有糖尿病症状加重或首次出现糖尿病症状;超导电机
    (2)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或厌食、腹痛;
    (3)呼吸系统症状:呼吸促;
    (4)神经系统症状:倦怠、头痛、神态淡漠、意识障碍。
    【 体格检查 】
凌立如    1.全身检查,注意生命体征及有无意识障碍;
    2.皮肤弹性差呈失水状;
    3.呼吸深大,有酮味;
    4.有感染者有相应体征。
    【 实验室检查 】
    1.尿糖、尿酮、血糖、血电解质、尿素氮、二氧化碳结合力、血常规、心电图,有条件者行血气分析。
    2.常规检查:三大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尿酸、血脂。
    3.胸部X线片。
【 诊    断 】
    对失水、酸中毒、意识障碍、休克的病人均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特别对休克伴尿量多者,无论有无糖尿病史,均应警惕此病,根据血糖、尿糖、尿酮、二氧化碳结合力(或血气分析)即可作出诊断。
    【鉴别诊断 】
    1.糖尿病非酮症高渗综合征;
    2.乳酸性酸中毒;张悟本
    3.低血糖昏迷;
    4.尿毒症;
    5.各种急性脑血管病。
    【 原则 】
    1.一般:
    (1)吸氧;
    (2)建立静脉输液通道;
    (3)意识障碍者留置尿管,记液体出入量;
    (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5)监测血糖、血钾、二氧化碳结合力、尿酮。
    2.补液:
    (1)首先使用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
    (2)视失水及心功能情况决定补液量和速度,一般输液总量按体重10%计算,初始2小时输液1000~2000ml;
    (3)血糖降至<13.9mmol/L后,改用5%葡萄糖液,同时加入胰岛素
    3.胰岛素:
    (1)小剂量中性速效胰岛素0.1u·Kg-1·h-1加入生理盐水持续静滴;
    (2)二小时后血糖无下降,胰岛素量加倍;
    (3)血糖降至<13.9mmol/L后,改用5%葡萄糖液,按糖胰比例4克:1U加入胰岛素,
GINLIN
维持血糖7.8~11.1mmol/L,并视血糖波动情况改变糖胰比例;.kaoyii. 
    (4)尿酮转阴、病人可规律进食后,改为皮下注射胰岛素,恢复平时的。
    4.补钾:除高血钾、无尿者暂缓补钾外,开始即予静脉补钾;
    5.补碱:血PH<7.1或CO2CP<10mmol/L者予小剂量补碱;
    6.消除诱因,防治并发症:
    (1)常规予抗菌素防治感染;
    (2)防治脑水肿、心衰、肾衰。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 疗效及出院标准 】
    1.临床治愈:尿酮消失、酸中毒纠正、血糖控制达标;
    2.达临床治愈标准且已摸索出最佳方案者可出院。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患者常可发生急性并发症,主要包括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es mellitus ketoacidosis)、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yperosmolar nonketotic diabetic coma,HNDC)和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lactic acidosis,LA)。三者可以单独发生,也可2种以上先
真情耀中华
后或同时发生。例如患者发生的尽管主要是DKA,往往同时有HNDC和(或)LA,几乎半数DKA病人血乳酸增高,而HNDC病人至少有1/3存在轻度DKA,另有不少HNDC病人,也有血乳酸增高,并不是“纯非酮症性”。因此,对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危重患者,应警惕上述病症重叠存在。
症状体征
酮症酸中毒按其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3种情况。轻度实际上是指单纯酮症,并无酸中毒;有轻、中度酸中毒者可列为中度;重度则是指酮症酸中毒伴有昏迷者,或虽无昏迷但二氧化碳结合力低于10mmol/L,后者很容易进入昏迷状态。临床上,较重的DKA可有以下临床表现:
1.糖尿病症状加重和胃肠道症状  DKA代偿期,病人表现为原有糖尿病症状如多尿、口渴等症状加重,明显乏力,体重减轻;随DKA病情进展,逐渐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乃至不能进食进水。少数病人尤其是1型糖尿病患儿可有广泛性急性腹痛,伴腹肌紧及肠鸣音减弱而易误诊为急腹症。原因未明,有认为可能与脱水、低血钾所致胃肠道扩或麻痹性肠梗阻等有关。应注意或由少见的诱发DKA的急性原发性腹疾病引起。如非后者,纠正代紊
乱腹痛即可缓解。
2.酸中毒大呼吸和酮臭味  又称Kussmaul呼吸,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呼吸深大,由酸中毒所致,当血pH<7.2时可能出现,以利排酸;当血pH<7.0时则可发生呼吸中枢受抑制而呼吸麻痹。重度DKA,部分患者呼吸中可有类似烂苹果味的酮臭味。
3.脱水和(或)休克  中、重度DKA病人常有脱水症状和体征。高血糖导致大量渗透性利尿,酸中毒时大量排出细胞外液中的Na,使脱水呈进水性加重。当脱水量达体重的5%时,患者可有脱水征,如皮肤干燥,缺少弹性,眼球及两颊下陷,眼压低,舌干而红。如脱水量超过体重的15%时,则可有循环衰竭,症状包括心率加快、脉搏细弱、血压及体温下降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4.意识障碍  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个体差异较大。早期表现为精神不振,头晕头痛,继而烦躁不安或嗜睡,逐渐进入昏睡,各种反射由迟钝甚而消失,终至进入昏迷。意识障碍的原因尚未阐明。严重脱水、血浆渗透压增高,脑细胞脱水及缺氧等对脑组织功能均产生不良影响;有认为血中酮体尤其是乙酰乙酸浓度过高,可能与昏迷的产生关系密切,而β-羟丁酸堆积过多为导致酸中毒的重要因素,丙酮则大部分从呼吸排出且其毒性较小。
5.诱发疾病的表现  各种诱发病均有其自身的特殊表现,应予注意识别,避免与DKA相互混淆或相互掩盖而延误诊治。
用药
1.原则
(1)首先要坚持“防优先于治”的原则:加强有关酮症酸中毒的教育工作,增强糖尿病患者、家属以及一般人对酮症酸中毒的认识,以利于及早发现和本病。
(2)严格控制好糖尿病,坚持良好而持久的达标为本:及时防治感染等诱因,以预防酮症酸中毒的发生与发展。
(3)按酸中毒程度不同采取相应措施:对于轻度的酮症酸中毒患者应鼓励进食进水,用足胰岛素,以利血糖的下降和酮体的消除;中度或重度酮症酸中毒应用小剂量胰岛素疗法,必要时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4)注意除去诱因,贯穿的始终:不仅有利于DKA的及缓解,且可防治酮症酸中毒复发。
(5)坚持守护,严密观察:列表记录血及尿化验结果,出入液量,葡萄糖、钾及胰岛素使用量,每天至少小结2次,以指导。
2.措施
(1)一般措施:包括:①抽取血标本,送检诊治DKA所需各项化验,如血糖、血酮、血pH及CO2CP、BUN和(或)Cr、Na、K、Cl-等。必要时血气分析或血浆渗透压检查。并留置针头即刻连接输液装置。②采集尿标本,记尿量,并送检尿糖、尿酮、尿常规。昏迷病人导尿后留置导尿管,记录每小时和24h尿量,并可按需取尿监测中尿糖及尿酮的变化。③昏迷患者,或有呕吐、腹胀、胃潴留、胃扩者,应插入胃管,持续胃肠减压或每2小时吸引1次,记录胃液量,注意胃液颜等变化。④按一级护理,密切观察T,P,R,BP四大生命指标的变化;精确记录出入水量和每小时尿量;保持呼吸道通畅,如血PO2<80mmHg者给予吸氧。根据所得监测资料,及时采取相应有效措施。
(2)小剂量胰岛素:DKA发生的主要因素是胰岛素缺乏,因此关键首要的是迅速补充胰岛素,来纠正此时的急性代紊乱所致高酮血症和酸中毒。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推荐临床应用小剂量胰岛素。
①理论依据:研究认为:
A.正常人每天分泌胰岛素总量约为55U,空腹血浆胰岛素水平约5~20μU/ml,餐后峰值约为60~100μU/ml。对胰全切的病人每天仅需补充胰岛素40~50U,就能维持糖代正常。
B.血浆胰岛素浓度达10μU/ml时能抑制肝糖分解,达20μU/ml时能抑制糖异生,达30μU/ml能抑制脂肪分解,达50~60μU/ml时可促肌肉、脂肪组织摄取葡萄糖,达100~200μU/ml时可促K进入细胞。总之,血浆胰岛素浓度维持在20~200μU/ml时即能产生最大的降糖作用,而每小时输入胰岛素2~10U就达此有效浓度。
C.静脉注射胰岛素在体的半寿期很短,仅3~5min,1次静脉注射后血浆胰岛素浓度,于25min后即下降到起始高峰的1%以下。因此,除少数伴有抗胰岛素现象的DKA病人外,一般不需用大剂量胰岛素DKA。
②方法:
A.经静脉、肌或皮下给予胰岛素,成人按每小时0.1U/kg标准体重[儿童0.25U/(kg·h)],即4~6U/h,一般不超过10U/h。使血糖以4.2~5.6mmol/h(75~100mg/h)的速度下降,并消除
酮体。若血糖下降速度小于滴注前水平30%,则表明可能伴有抗胰岛素因素,此时可将胰岛素用量加倍。一般认为静脉滴注<2U/h效果欠佳,4U/h为足够量,6U/h(相当于成人每小时6U/h)效果可靠。
B.首次冲击量,一般病例可不给。重度DKA或血糖过高(>600mg/dl)、或血压偏低者宜用胰岛素(RI)20U静脉注射。如采用胰岛素皮下给药法时(较重病人末梢循环不良,皮下给药效果不佳)可用首次冲击量静注。
C.当血糖下降13.9mmol/L(250mg/dl)时,改输5%葡萄糖(或糖盐水)以防低血糖(因低血糖不利于酮体的消除),可按胰岛素(U)∶葡萄糖(g)=1∶4~1∶6给药[例如5%葡萄糖500ml中加入胰岛素(RI)4~6U维持静脉滴注]。也可按胰岛素(U)∶葡萄糖(g)=1∶2~1∶4给药(5%葡萄糖500ml RI6~12U)。如病人的血糖水平已降至13.9mmol/L以下,无需再额外增加RI量。按此浓度持续点滴使病人血糖维持在10mmol/L左右,一直到尿酮体转阴,尿糖( )时可以过渡到平日,改为皮下注射,但应在停静脉滴注胰岛素前1h,皮下注射1次RI,一般注射为8U以防血糖回跳。否则由于静脉输入的胰岛素代清除率高,作用难以持久,如果引起酮症酸中毒的诱因尚未完全消除,可能导致酮症酸中毒的反复发生。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1:58:1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704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胰岛素   治疗   酮症   血糖   糖尿病   症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