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日本海啸调查报告

2011日本海啸调查报告
    2011 3111446分(北京时间1346分)发生在西太平洋国际海域的里氏9.0地震,日本官方已确认地震海啸已造成8133人死亡(20110320日),失踪12272人。由于日本地处地壳板块交界处,一直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历史上造成重大伤亡的地震也不计其数。此外,海啸对日本核电站也造成了巨大破坏,福岛第一核电站受影响最为严重,6个机组中的4个受到影响。1号机组:12日,确认反应堆堆芯燃料开始熔化,工作人员采取释放反应堆容器内蒸汽并灌入海水的方法以减压降温,当日下午发生氢气爆炸,但安置反应堆的容器本身并未在爆炸中损坏,当晚,燃料棒熔毁初步得到遏制。2号机组:12日,工作人员开始释放反应堆容器内的蒸汽;14日,反应堆失去冷却能力,工作人员开始向堆内灌入海水降压,但燃料棒仍在一段时间内完全露出水面,周边放射线剂量上升,堆芯可能已经出现部分熔毁;15日上午传出爆炸声,分析认为核反应堆中的控制压力容器可能出现损坏。3号机组:13日,反应堆冷却系统失灵,开始排气注水;14日发生与1号机组情况类似的氢气爆炸,反应堆所在建筑遭到损坏,反应堆堆芯燃料部分熔毁,但放置反应堆的容器损坏的可能性很小;15日,反应堆建筑上方出现白蒸汽,机组附近辐射量最高达每小时400毫西弗。4号机组:12日,丧失冷却功能。
海啸规模如此之大原因有二,一是地震本身规模大且震源浅,二是震源所在海域海岸地形特殊,放大了海啸能量。地震后,仙台新港等太平洋沿岸各地出现了10米高的大海啸。
海啸数值模拟是开展海啸减灾工作的关键环节,相关人员于地震发生后数小时内对此次海啸进行了数值模拟,本文介绍了数值模拟结果,分析此次海啸造成巨大破坏的原因,并针对我国海啸防灾减灾工作给出建议。
1、海啸数值模拟
  在进行地震海啸的数值模拟过程中,通常假设初始海啸波由断层的突然竖向错动引起,不考虑断层破裂过程,假设海水表面的向上运动和海底位移一致,可由各向同性的弹性半空间中的断层位错公式确定。根据日本气象厅的经验公式,快速估计断层长度L=400 km、宽度W=150 km;震源机制解参考USGS于震后快速发布的Wphase矩张量解,包括断层倾角、走向、滑动角、以及地震矩;海底面距此次断层面顶部高度H假设为10 km 断层平均滑移量D通过经验公式陈力生M=uDLW确定。各断层参数值见表1,按照这些参数计算得到了断层位错分布。其中,图(a)给出了此次海啸源的位置及海底地形情况;图(b)给出了地震引起的地壳抬升及沉降等值线,实线表示抬升,虚线表示沉降,间隔分别为1 m05 m
(c)分别表 A—A~断面和B—B~断面的位错分布,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8 .71 m-3.64m
贴上表一  和图a  b c
  将上述初始海底位锵作为海啸波初始值输入越洋海啸数值传播引箅模型, 计算区域取:S80N80E90W65,空间步长取5~.时间步长取10s.栅格数量总计为 2161×1921,计算总持时约2个小时(CPUP4 3.2GHz谱世界512M内存)。计算结果包括海啸传播走时图,各时刻的波高分布、能量分布圈盟沿海波高分布,限于篇幅原因,这里仅给出传播走势图。模拟结果显示,震后3.5小时海啸波传播至我国台湾;约6.5小时至福建、浙江沿海.最大波峰约70 cm:约10小时后至我国上海,最大波峰约50 cm。此次海啸未对我国沿海造成显著影响.主要原因足海啸渡通过绕射向我国海域传播.并受日本本岛及琉球岛的阻隔及我国宽阔大陆架的摩擦耗能作用。
2011年日本东北海啸传播
西门子m552、海啸造成巨大破坏的原因
    日本自1933年地震海啸造成3000多人死亡后逐步开展海啸防灾减灾研究,至1999年完成了基于数值预报技术的新一代海啸预警系统。能在大震后3分钟之内发出可靠的预警信息。对于此次海啸预警,日本气象厅(JMA)于地震发生后3分钟,对岩手县、宫城县、福岛县发布大海啸警报(>3 m).并不断更新警报信息.于震后45 分.扩大至10个区域发布大海啸警报。可以说口本在海啸研究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另外政府花费大量人力、财力修筑了绵延数千公里的海堤和防波堤.为何对于这个已从事了近80年海啸防灾减灾研究工作的国家,还未能避免此次巨大的海啸灾难,值得深思与借鉴,为此我们分析为以下几点原因:
(1)地震释放能量巨大。此次地震震级
最后修订为9.0级,是有记录以来世界第五大地震.形成海底约500 km×200 km区域的破裂带。主震产生的海啸渡还没消退.余震的海啸波接踵而至.相互叠加.一浪胜过一浪.持续数小时。
(2)地形放大效应。里亚斯型海岸的特殊地形有利于海啸波汇聚与爬坡。具有一定的放大效应。本次海啸受灾较为严重的岩手县和宫城县恰恰具有典型的里亚斯型海岸。岩手县和宫
城县多处海啸渡高在10 m以上.尤以太船渡市24 m最高。海啸波侵入海湾,经过汇聚与反射叠加,涌浪高度显著增加。
(3)边缘波效应。在流体动力学中,当
表面重力波沿刚壁边界传播时.受其反射作用,边界处以正弦波方式传播.幅值显著增加。该效应将会使海啸能量盘踞在沿岸 或岛屿周围。若周围的海底地形是属于平坦的斜坡,那么边缘渡效应将可被完美的发挥出来。唱游课
(4)民众防范意识麻痹。实际上.JMA
在震后3分钟即发布了海啸警报,而第一波海啸波在l5分钟后才登陆海岸,公众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逃生与开展防护措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最典型的例子是仙台机场,约震后1小时才遭受高达1 2 m的海啸波袭击.由于未采取应急措施而造成严重的破坏。自1 960年智利Mw9.5级地震在日本产生68m的海啸波以来.至今未有如此高的海啸波侵袭日本沿岸;另外对于修筑在沿海的海堤与防波堤过于信任与依赖。大部分民众对于海啸灾害未有清醒的意识,在警报响起后并没有选择逃生。
(5)政府低估了海啸强度。首先.对于地震震级的低估.从最初的7.9级经过多次修止才确定为9.0级.直接导致对于海啸波高的低估;其次.在沿海经济规划与重大工程海啸评估过程中.低估了对于未来可能遭受到的最大海啸波高.以福岛核电站为例.海啸风险评估的最大高度为5 m.而实际却达到了12m.造成了意想不到的备用发电设备浸水而无法正常工作.引起了核危机
3、我国海啸防灾减灾工作的启示
2004年印度尼西亚海啸之后.海啸防灾减灾成为一项研究的热点,2010年智利地震也引发了较大海啸.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尽管日本沿海筑有绵延的海堤和防波堤.但此次海啸仍对这个有着丰富海啸防灾减灾研究工作的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灾难。针对此次地震.结合我国现有海啸研究工作,获得以下几点启示:
3.1完善我国海啸防灾体系。
从国家法律政策层面看,我国防灾减灾体系仍旧不完善.多是以单一灾种的管理模式呈现。日前地震防震减灾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构成的三大体系建设已十分完善,
但与其它灾种的衔接和关系尚不明朗。这需要中国地震局与海洋局共同携手.成立“复合型灾变”部门,各负其责,加快建设多部门联动的灾害应急协调机制。
3.2开展沿海海啸危险性评估
    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需要建立在对我国沿海地区地震活动规律认识的基础之上,需要对地震活动特点和地震发生的地质条件有充分的认识。我国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科学的评价方法,充分借鉴地震危险性的分析方法和思路,会使地震海啸评价结果更合理可靠。
3.3沿海工程海啸防御
    近来我国沿海地区经济飞速发展,但在沿海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布局、围填海、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缺乏海洋工程防御内容。必须全面研究具体工程的预防海啸的措施,制定海啸防御建造和基本设施的相关标准,确保沿海工程具有初步防御海啸袭击的能力。
3.4 已有沿海核设施地震与海啸灾害应重新评估
  必须启动对我国沿海已有核设施地震、海啸灾害防御安全性重新评估工作。在我国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中仅涉及到“对可能遭受海啸与湖涌影响的场地,收集历史海啸与湖涌对场地及附近地区的影响”,从本次日本海啸的经验来看,这远远不能满足核设施的安全要求。
3.5美宏互动完善海啸监测、警报服务系统
  我国在1983年加入国际海啸警报系统中心,国家海洋局目前负责我国的海啸预警报业务。我国“十二五”期间正在规划建设地震预警系统,应该加强地震预警系统和海啸预警系统技术的统一管理,结合地震科学技术,实现我国沿海重要区域的监视观测。日本大地震发生后3分钟,日本气象厅随即发布了海啸警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损失,值得借鉴。
3.6otl功率放大器加强民众海啸知识宣传
  必须大力普及海啸防灾减灾知识,提高民众的海啸防灾避灾意识和能力。
 
 。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7:24: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6964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海啸   地震   日本   减灾   反应堆   防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