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专题考点一:划分朗读节奏

考点一:划分朗读节奏
考点突破
设问形式
1.请用×条“/”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2.下列各项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3.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处。
解题技巧
基本思路
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划分句子间的停顿,一种是划分句内的停顿。这两种情况要采取不同的方法。
(1)划分句子间的停顿,要懂文言句式,懂句意。
A.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者,“……也……者”“…………也”“…,……我可能不会爱你24者也”“……者,……”等形式。
②采用“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
③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
B.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①“见”“……见……于”“于”表被动。
②“为”“为…所”表被动。
C.倒装句
文言文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①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如“白雪纷纷何所似”中的“何”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况: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
②定语后置
水源地保护工程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文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文言文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用“之”使定语后置;用“者”使定语后置。
③状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
文言文中,介宾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鉴于古人的语言习惯,这种句式很常见,尤其是“于”后面跟表空间、时间的词语组成介宾短语时。聊城岳建国
D.省略句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文言文中的省略句通常有:省略主语,省略谓语,省略宾语,省略介词“于”。
E.固定结构
①常见的表疑问的固定结构有:奈何、若何、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如……何、孰与、孰若。
广州市市长
②常见的表反问的固定结构有:何……之有、何以……为、何……为、不亦……乎。
③常见的表推测、揣度、商榷的固定结构有:得无……乎(耶)、无乃……乎
④常见的表感叹的固定结构有:一何、何其、何如,均解释为“多么”;何……之,解释为“怎么……这样啊”。
⑤常见的表判断的固定结构有:是之谓、此之谓。
(2)划分句内的停顿,难度更大,细节更多,既要掌握规则、把握句意,还要有良好的语感。
①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文言文中有一些虚词放在句子的开头,强调语气或领起全句乃至全段。常用的句首发语词和关联词主要有:句首发语词“至”“若”“至若”“夫”“若夫”“盖”“然”“则”“然则”“岂”“岂若”“宜”“诚宜”“何尝”“其等:关联词“且”“虽”“因”“惟”“故”等。
②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双音词的,要分开读。
③根据语言顺序来停顿,即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状语—谓语”“动词—补语”来停顿,也就是说,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要停顿(定语与中心词之间一般不停顿),以使语意明显。
④充当状语的名词和中心词之间要连读,即名词作状语时,一般在该词前停顿,且不能把状语与中心词分开读。若分开读,就错将状语当成了主语,改变了句子的意思。
⑤停顿应体现句子结构的原貌。
⑥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
⑦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停顿错误。如: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庐陵是地名,后面应该停顿。
客流量分析⑧“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其后停顿。
⑨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在朗读文言文时,要根据语境理解文意,只有确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准确地停顿。
面对陌生的文言文句段,该如何断句?先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可多读几遍,每多读一遍便会加深一层理解。接着探究给出的句子的前后文语境,结合人物、情节、主旨等,分析该句大意,着重分析除表时间、地点、人称的词或虚词之外的实词组合部分。
题目的要求对断句也有帮助。譬如有的题目规定断几处,对于有些意思把握不准的实词组合部分,可以根据断几处的要求,解除疑问,顺利断句。
2.答题方法
(1)句意疏通法: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把握句意。明晓句意,自然就知道哪些词可断开,哪些词不可断开
(2)主谓宾断句法: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可以由此把句子划分开。
(3)虚词断句法:文言文大多靠虚词停顿,譬如“乎”“者”“也”“耳”“而”“于”等,在文中都起到自然断句的作用。
(4)语感断句法:这是高手用的方法,平时多注意培养文言文语感,就能够在读句子时直觉这个句子断到这里,顺口,意思顺畅,那么就可以顺利断句了。
3.答题模式
一会句内的断句,二会句子间的断句。
经典例题
(2018甘肃武威中考,2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晔自临其狱,出囚坐庭中,出其桎梏而饮食。讫,悉劳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动惶顾。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今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验也!”囚涕泣服罪。
(出自冯梦龙《智囊全集•察智部》)
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2分)
公 曰 杀 人 者 汝 也!
【解题指津】首先采用“句意疏通法”,通读全文,借助“课内迁移法”,把握选文的故事大意,对话词“曰”解释为“说”,弄清楚这是一个人物说了一句话“杀人者汝也”,这样划分朗读节奏的第一处为“公曰”之后。接着采用“主谓宾断句法”和“虚词断句法”分析,“杀人者汝也”属于判断句,标志为“……者……也”,这样该句要翻译为:欧阳晔说杀人的是你!”所以无论是从判断句角度还是从主谓宾角度,该句都需要把“杀人者”和“汝也”断开。这样该句划分的朗读节奏为:公曰/杀人者/汝也!
【参考答案】公曰/杀人者/汝也!
【参考译文】
欧阳晔治理鄂州政事时,有州民为争船互殴而死,案子悬了很久没有判决。欧阳晔亲自到监狱,把囚犯带出来,让他们坐在大厅中,除去他们的手铐与脚镣,给他们吃的喝的。完毕后,全都加以慰劳后再送回监狱,只留一个人在大厅上,这个人显得很惶恐不安。欧阳晔说:“杀人的是你!”这个人不承认,欧阳晔说:“我观察饮食的人都用右手拿汤勺,只有你是用左手。现在被杀的人伤在右边胸部,这就是你杀人的明证。”这个人哭着认罪了。
题组演练
题组一基础过关
(2019贵州贵阳开阳永温中学七上期中,18—20)阅读下文,完成问题。(9分)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标两处)(2分)
学 而 不 思 则 罔,思 而 不 学 则 殆。
2.摘出出自《〈论语)十二章》中现在常用的成语。(2分)
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了本文,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湖南长沙铁路第一中学七上期中,13-16)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12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0:32: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6830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句子   停顿   宾语   文言文   欧阳   把握   省略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