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体育养生学

成  都  体  育  学 院
教    案
( ——  学年第    学期)
  民族传统体育    专业       
 
课程名称:  传统体育养生学         
任课教师:                       
    年    月    日
成都体院教案
人数                          第       课时                 
主 题 
传统养生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教 学arm linux
目 标
了解古代养生活动的发端、养生理论与方法的形成及不同历史时期传统养生发展的特点
重 点
难 点
传统哲学、医学及儒、道、佛等各家思想对养生文化的影响
教 法
讲授
传统养生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它产生于中华民族的沃土之中,是中国古人源于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而创造出来的一种关于人类生命的体质和自我养护、改善和发展的文化。它在长期的演变和发展中,受到中国传统哲学、医学以及儒、道、佛等各家思想的影响,并经过千百年的养生实践,逐渐积累成丰富的养生文化。
(一).古代养生活动的发端
1.原始舞蹈中的导引术萌芽
2.甲骨文和《尚书》中的寿考观
3.《周易》与养生思想的发端
易经提出的万物本原的天道观,动静互涵的运动观,阴阳和调的平衡观,顺应天时的达生观,柔静顺缓的静养观,抑阳益阴的调养观等成为后世养生理论的基础。
(二)养生理论与方法的初步形成
春秋战国至秦汉三国是我国养生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对养生实践总结、归纳的基础上,经秦汉三国的融会,奠定了我国古代养生的理论基础。在长期的实践中,医家、道家、儒家、神仙家等炼养方法都有较大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不同的炼养体系,奠定了我国古代炼养术的基本模式。
1、神仙家方士对养生文化的影响 
从战国到秦汉,逐渐成了专门从事养生治身研究和活动的神仙家方土,在战国为神仙家,秦汉初为方仙道,汉为黄老道,东汉以后其主要思想和方术为道教所吸收容纳。
在养生实践上,方土们除采用一般养生方法如导引术、辟谷、行气等进行修炼外,还强调服食药物,一般称为服食
神仙家方土们在战国到秦汉对养生作了不少研究,如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辟谷食气》、《导引图》、《养生方》以及竹简《十问》、《合阴阳》等都是战国秦汉方士们所撰的养生专著。
2、老子、庄子与养生
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家学说,是以老、庄为代表的。先秦诸子中的老子,是道教的创始人,被后世神仙家们奉为祖师。老子哲学中包含了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其根本的观念是虚无、无为。从这种哲学观念出发,形成了恬淡寡欲清静无为的养生思想和养生原则,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养生,成为后世养生主静派的思想基础。
3、《荀子》《吕氏春秋》论养生 
荀子在《天论》中提出以动养生的理论,他说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 主张积极锻炼身体,强调运动养生对防病延年的重要作用。
《吕氏春秋》成书于战国末年,该书综合诸子百家的学说遗论,有着系统的养生思想。比较详细地阐明了要长寿就要讲究养生的道理,其方法是顺生节欲去害主动。《吕氏春秋·尽数篇》中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从一般人的生活出发,用浅显易懂的道理,论证了运动对人体机能的效应。这是我国独具特的动以养生说。
4、先秦儒家的修身思想
 儒家学派创始于春秋末期,后世把孔子、孟子作为儒家学说的代表人物。其学术思想被后世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封为正统思想,对中华民族精神生活影响很大,自然也影响到养生学。 养生理念:修身养性:仁德、孝道;中庸平和:和为贵;欲而不贪;饮食养生:美食、卫生和兴趣广泛:六艺” —— 礼、乐、射、御、书、数。
 在养生实践中,儒家重视个人的精神、品行道德的修身,另一方面,也有身体的修养  在养生方面,孟子提出修身之道一曰养心,二曰养气”,“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荀子明确提出治气养心” “治气养生。孟子还主张用积极思维和积极锻炼的方式,以保持人体器官的健康不会因废弃不用,而过早的衰微。
5、《黄帝内经》中有关人体生命的理论与养生保健思想
《黄帝内经》基于对人体生命的认识,提出了自己的养生原则和主张,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和于阴阳,调于四时” “节阴阳,调刚柔等,总结了先秦时期医学的丰富的实践经验,也吸取了诸子百家对生命的认识的大量知识,对于养生从理论、原则和方法等,都做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从而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
在养生实践上, 提出恬淡虚无独立守神精神内守会计研究导引等养生方法
6、导引行气术
导引是以肢体运动为主而配合呼吸吐纳的运动方式。先秦时期导引术较为简单,见于文献的仅熊经鸟伸等单式动作。秦汉时期,导引术有很大发展。
1973年在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发现了一幅珍贵的帛画《导引图》,图中绘有44个各种不同人物的运动姿态,有伸屈、体侧、腹背、转体等动作,既有立势、又有坐势;既有徒手动作,又有使用器物的动作,许多动作是模仿动物形态而来.
东汉未年,华佗在前代导引术的基础上,创编了势势相承的《五禽戏》,开创了导引套路术式的先河。五禽戏是模仿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神态而创编的一套自我保健的导引术。《五禽戏》的产生,标志着导引术从单个动作术式向套路术式发展,为后世导引术奠定了基本模式。
行气是一种以呼吸吐纳为主的养生方法。早在先秦典籍中已有行气活动的某些记载。战国时期的《行气玉佩铭》,是一篇镌刻在12面体柱形的玉佩上的铭文,用短短的45个字,非常简练是描述了呼吸行气的具体方法
(三)传统养生理论与炼养术的充实与发展
两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是我国传统养生学得到充实与发展的时期。早期道教的炼养术得到迅速发展,导引术出现了与行气合流的发展趋势,医学与养生结合更加紧密,并随着佛教的兴盛,部分炼养术开始打上了释家的印记,传统养生学得到充实与发展。
1、早期道教的养生理论与实践
中国道教养生文化,对中国古代养生文化有重大贡献,不仅理论全面系统,而且功法众多,是形成体系的一种养生学说。养生功法门类众多,仅大的划分类别,就有如呼吸吐纳、存想内视、导引按摩、辟谷服饵、香汤沐浴、饮食养生、药物养生、房中节欲、内丹修炼等等。
太平经》 是道教最早的经典,其主要养生思想,是主张通过人体内精气神的修炼来治身养生。欲寿者当守气而合神,精不去其形,念此三合以为一。支撑 作文这是古代养生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炼养精气神理论。
黄庭经》 从道教长生修炼角度出发,结合道教养生理论及医家经穴脏腑功能理论,以七言韵之体对魏晋以前道教气功修炼的人体生理根据和炼养要决作了全面的总结和阐述。后被誉寿世长生之妙典。
东晋著名道教养生家葛洪集秦汉以来炼养方术之大成,提出了一套系统的道教养生理论与方法。著有《 抱朴子》 一书,主张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养生术,将导引、行气、服食、房中等各类方法融汇贯通,取其所长,汇于一个养生体系中。在诸多行气法中,首重胎息,创胎息功法。
陶弘景南朝齐梁时代著名医家,在《 服气疗病》 中,不但讲述了各种调息法,还根据不同疾病提出六种吐气方法,即吹、呼、唏、呵、嘘、呬,吹以去风,呼以去热,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他注意到行气术中吸气固然重要,吐气的方式也不可忽视,他提出的吐气六种方法,后人称之为六字决。
隋唐时期的道教在继承传统道教养生术的基础上,又形成一种新的行气内炼功法流派内丹术。 
2、医疗导引行气术的发展 
巢元方与《 诸病源侯论》
丁盛将军
孙思邈 与《千金要方》
3、佛教对养生的融摄
随着两晋南北朝至唐代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和发展,养生家无不受其影响。因此,寇谦之、陶弘景、孙思邈都不同程度引佛入道,吸收和借鉴佛教的炼养方法,以充实和发展养生学说,如采用禅观之法以求入静等。
司马承祯将佛教中的渐悟禅定止观等方法引入行气术中,不仅系统地解决了练功时入静问题,而且对唐末五代兴起的内丹学派性命双修理论产生了较深远影响。
中国多媒体教学学报(四)传统体育养生学的兴盛时期
传统养生理论与方法在宋元明清有了较大发展,在对前人养生资料的汇集和整理基础上,出现了大量的养生专著。特别是炼养术的盛行,简单易行的导引养生术,更加普及民众,我国养生术进入兴盛时期。同时,炼养术也得到发展,创编了八段锦、易筋经、小劳术、太极拳等简单易行的导引行气术。
1、对前人养生资料的汇辑和整理 
《云笈七笺》是宋张君房编辑的一部道教类书。此书内容包括经教宗旨,仙籍语论、斋戒、服食、存思、导引、炼气、内外丹、方术等。
成书于明万历年间高濂的《遵生八笺》,该书集中国古代养生之大成,内容全面,资料丰富,兼及儒、道、释、医,修身养性,起居安乐,气功导引等各个方面。
2、医家学派的导引治病 
汉唐至宋元以来,医家学派在治病疗疾的同时主张将导引应用于医疗,使导引术成为医疗手段与方法之一,形成了独特的医疗导引术体系。
金元四大医家,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朱丹溪在将导引术用于疾病方面各有特。
明代胡文焕以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养生方导引法为基础,参酌《太清导引养生经》等道家典籍的基础上编写了《养生导引法》。按照不同疾病,提出不同导引方法。精选了简便有效的各种导引法近120
3、文人学士中对导引的研习 
宋以来,一些以思想家、文学家著称的文人学士,对养生素有研究,特别是以静为主的导引行气术得到士大夫阶层文人学者们的欢迎,修炼导引气功成为一种风气,如宋代的欧阳修、程颢、程颐、苏轼、陆游、朱熹、明代的王守仁、明末清初的王夫之等对导引行气进行了研习。
4、简便易行的导引养生术 
从宋代开始,中国古代导引术改变了以前过于繁琐,不易学习掌握的不足,向精练成套,简便易行的方面发展。
八段锦在北宋末年已有流传。北宋末晁公武在《郡辟斋读书志》中说:八段锦一卷,不起撰人,吐纳导引之术也。在明清两代出现了流传甚广的高效课堂小组建设“八段锦导引诀,在《活人心法》、《类修要诀》、《遵生八笺》、《内外功图说辑要》等养生著作中记载了这套口诀图势。八段锦在发展过程中变化很大,形成了文八段、武八段不同术式。
易筋经大致出于明代,托名达摩创编,《内功图论》等书有载。易筋经由12势动作组成,把调息练气与肢体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其中吸收了一些武术动作,是具有鲜明强身壮力特点的强壮功,曾被少林武术作为内功来修炼。
(五)传统体育养生学的转型与新生
1、近代传统体育养生学的滞后发展
2、新中国成立后传统体育养生学的继承与发展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身心的需求,具有良好养生健身、益寿延年功效的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气功、导引受到世人的关注。
中国传统养生体育日益走向世界,它必将在21世纪为人类健康作出新的贡献。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1:19:0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651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养生   导引   发展   理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