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水稻新品种F两优1252的选育及应用

粮食作物2021.4
杂交水稻新品种F两优1252
的选育及应用
范凌马晓春张俊江高前宝
(安徽隆平高科(新桥)种业有限公司合肥230088)
摘要:F两优1252是由福建科力种业有限公司和合肥信达高科农业科学研究所用自主选育不育系F168S和恢复系R1252配组育成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经2年区域试验、1年生产试验,该品种表现优异,于2019年通过国审。本文作者着重介绍F两优1252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及其应用前景,为该品种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杂交水稻;F两优1252;选育;产量;特征特性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2019年全国水稻种植面积2967万hm2,占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25.56%,产量20957万t,占粮食总产量的31.57%叫长江中下游稻区作为我国最大的水稻生产区,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50%以上[2-3]遥杂交水稻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使得中国水稻产量已达世
湖北经视故事会
界前列。在此基础上,杂交水稻新品种的不断选育、推广和应用是持续提高水稻产量的主要途径旳。本作者介绍杂交水稻新品种F两优1252的选育经过、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及其应用前景,为进一步推广应用该品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选育经过
1.1不育系F168S的选育
F168S是福建科力种业有限公司和合肥信达高
作者简介:范凌(1972-),本科,农艺师,从事水稻品种选育与推广工作。电话:139****8372;E-mail:***************
通讯作者:马晓春(1990-),男,硕士,农艺师,从事水稻育种及栽培研究。电话:131****7258;E-mail:842711244@qq
6.44%,达极显著水平;2年区试平均产量9.36t/hm2,比对照II优838增产6.25%遥2019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04t/hm2,比对照II优838增产5.87%。4栽培技术要点
该组合适合在安徽一季稻区推广种植[2-3]遥其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抑制血亲
4.1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根据当地的生态条件以及种植习惯,选择适当的时间播种育秧。
4.2及时移栽,合理密植西藏教育
秧苗一般在30d、6~7叶时开始移栽,采用壮苗单株、弱苗双株的栽插方法,参照当地栽插行株距栽插,合理密植,一般栽插基本苗22.5万~25.0万穴/hm2。4.3科学施肥
该品种分蘖性较强、丰产质优、耐肥抗性较好,适宜中高肥力水平土壤,一般施尿素225kg/hm2、复合肥450kg/hm2。施足基肥,早施分蘖肥,适时施穗肥。根据土壤情况磷、钾肥适量配合施用。
4.4病虫草害防治
及时除草,根据当地病虫害情报,适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蒋家平,张玉梅.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Q两优851的选育经过及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9(15):31-33.
[2]肖成亮,张从合,严志,等.优质高产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荃两优851的高产栽培技术[J].杂交水稻,2020,35(4):62-63.[3]肖成亮,洪军,王传军,等.杂交水稻Win302孟加拉国高产制种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8(1):210-211.
-221
-
科农业科学研究所以Y58S为母本,P88S为父本杂交,经系统选育而成的优良温敏核两用不育系。2005年冬在海南以Y58S为母本、P88S为父本进行杂交;2006年正季在合肥种植巧代,选11个优良不育株割兜再生;2006年冬在海南种植F2代,从不育株中选6株优良不育株;2007年正季在合肥种植F3代株系,优选12个单株,割茬再生留种;2007年冬在海南种植F4代株系,根据农艺性状选择7个株系;2008年正季在合肥种植F5代株系;优选低温敏株,选择9个优良单株;2008年冬在海南种植F6代株系,从中选择30个优良单株;2009年正季在合肥种植F代株系,株系间比较,优选3个株系进行测配;2009年冬在海南,中选株系剥根扩繁F7;2010年正季在合肥种植F8代株系,决选核心穗系168,割茬再生留种;2
010年冬在海南种植F9代株系配组;2011年正季在合肥种植F10代株系,并试制组合,暂定名为F168S,详见附图。
2005年冬海南Y58S/P88S
2006年正季合肥比,选11个优良不育株割兜再生
2006年冬海南
F2从不育株中选6株优良不育株
2007年正季合肥引
F3种植株系,优选12个单株,割茬再生引留种
2007年冬海南F4种植株系,根据农艺性状选择7个株系
2008年正季合肥引
咪唑烷基脲
F5优选低温敏株,选择9个优良单株
2008年冬海南
F6种植株系,从中选择30个优良单株
2009年正季合肥引
F7株系比较,优选3个株系进行测配
2009年冬海南引
中选株系剥根扩繁F7
2010年正季合肥引
F8种植株系,决选核心穗系168,割茬再引生留种
2010年冬海南F9种植株系,配组,
2011年正季合肥引
F10种植株系,并试制(暂定名为F168S)
附图不育系F168S选育经过
1.2恢复系R1252的选育
恢复系R1252是福建科力种业有限公司和合肥信达高科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优质恢复系粤晶丝苗与中国水稻所的中组14杂交,后来经多年定向系统选育而成遥
2021.4粮食作物
1.3F两优1252的选育
2012年福建科力种业有限公司和合肥信达高科农业科学研究所在海南进行测交配组,2013年正季在合肥种植,其中R1252与F168S组合配合力强,其分蘖力、田间长势长相、生育期、农艺性状、稻米品质、抗性等综合性状表现突出,组合定名为F两优1252;2014年在海南小制种,2015-2016年参加安徽隆平杂交中籼新组合品比试验,产量表现优异。随后参加2017-2018年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水稻联合体区域试验,2018年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水稻联合体生产试验,并于201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90107)o
net link2产量表现
2017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水稻联合体区域试验,平均产量9796.05kg/hm2,比丰两优四号(CK)增产9.70%,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94.4%;2018年继试,平均产量10043.70kg/hm2,比丰两优四号(CK)增产6.14%,达极显著水平,增产点比例83.3%;2年区试平均产量9919.80kg/hm2,比丰两优四号(CK)增产7.87%,增产点比例88.9%o2018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0230.45kg/hm2,比丰两优四号(CK)增产6.26%,增产点比例87.5%(表1)。
3特征特性
3.1主要农艺性状与形态特征
电台指南2017-2018年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水稻联合体2年区域试验结果显示,全生育期2年区试平均135.4d,比对照丰两优四号迟熟1.7do平均株高129.2cm,穗长24.8cm,有效穗数261.0万穗/hm2,每穗总粒数202.5粒,结实率84.2%,千粒重24.7g(表1)。
3.2品质分析
经2017-2018年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水稻联合体区域试验统一取样送农业农村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F两优1252品种外观品质好,食味佳,糙米率79.3%,精米率70.2%,整精米率65.6%,粒长6.4mm,长宽比3.2,垩白粒率26%,垩白度7.0%,透明度2级,碱消值3.5级,胶稠度74m m,直链淀粉13.2%。
3.3抗性鉴定
经2017-2018年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水稻联合体区域试验统一取样,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江西井冈山垦殖场石市口分场、福建省龙岩市上
-222-
粮食作物2021.4
表1F两优1252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
试验组别
产量比CK全生育期株高穗长有效穗每穗总结实率千粒重(kg/hm2)土(%)(d)(cm)(cm)(万穗/hm2)粒数(粒)(%)(g)
2017年区域试验9796.059.70136.0128.124.5264.0199.282.925.0 2018年区域试验10043.70  6.14134.8130.425.1259.5205.885.524.4 2年区域试验平均9919.807.87135.4129.224.8261.0202.584.224.7 2018年生产试验10230.45  6.26136.5------
表2F两优1252抗性表现
区试年份
稻瘟病
白叶枯病
(级)
褐飞虱
(级)
抽穗期耐
热性(级)浙江安徽
各地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
福建平均
穗瘟损失率
最高级(级)
湖北湖南江西
2017  2.0  2.3  3.3  2.3  3.0  1.8  2.4355-2018  2.8  5.0  2.5  3.5  2.5  1.3  2.95795
杭县茶地乡农技站、湖北省宜昌市农科所等单位对F两优1252稻瘟病进行抗性鉴定,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2.4,2.9,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中感稻瘟病;经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水稻所对白叶枯病进行抗性鉴定,白叶枯病7级,感白叶枯病;经中国水稻研究所稻作技术研究与发展中心对褐飞虱进行抗性鉴定,褐飞虱9级,高感褐飞虱;经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对耐热性进行鉴定,抽穗期耐热性5级,抽穗期耐热性一般(表2)遥
4应用前景
长江中下游稻区是我国涵盖省份最多、跨区域面积最大的水稻主产区,涵盖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河南8个省份,水稻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50%以上讥针对该区域巨大的杂交水稻市场,选育适宜该区域种植生产的水稻新品种历来是许多农业科学院所和种子企业的主攻方向。从全国新品种审定上看,长江中下游稻区历年是新品种审定数量最多的稻区,其中以长江中下游一季中稻为该区域的最主要种植方式。F两优1252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并通过审定。
该品种适宜在湖北省(武陵山区除外)、湖南省(武陵山区除外)、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的长江流域稻区及浙江省中稻区、福建省北部稻区、河南省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近些年长江中下游地区经济发展较快,经济结构不断改变,使得从事农业生产人员不断减少,人工成本不断提升。此外,随着城镇化建设不断进行,农业用地也在逐渐减少。这些都使得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不断降低,纵使国家针对这些问题出台相应政策,且在后来一段期间内保障了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不再下滑,但上述因素依然限制了水稻的生产发展。解决水稻生产发展的瓶颈,关键是提高水稻单产。而提高水稻单产,可以从水稻品种和生产技术入手。F两优1252是通过长江中下游稻区多点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丰产性、稳产性好,单产较高的水稻新品种。
长江中下游稻区包括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皖江平原、太湖平原、长江三角洲等广阔平原稻区,适易机械化水稻生产,可实现较大规模化水稻生产。工厂化育秧、机插、机收一套机械化水稻生产技术流程,具有节省秧地、省工、省时、效率高、投入产出比高、标准化等优点,为大面积水稻的高产稳产提供了技术支持。F两优1252具有分蘖强、早发性好、抗性好、抗倒性强、适宜机插机收等优点,在长江中下游稻区可进行机械化推广种植。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20)[M].北京:中国统计岀版社,
2020.
[2]杨秉臻,金涛,陆建飞.长江中下游地区近20年水稻生产与优
势的变化[J].江苏农业科学,2018,46(19):62-67.
[3]石全红,刘建刚,陈阜,等.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产量差及分布
特征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2,17(1):33-39.
[4]周少川,李宏,黄道强,等.水稻核心种质的育种成效[J].中国水
稻科学,2008,22(1):51-56.
-223
-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3:24: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630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水稻   种植   农业   生产   株系   稻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