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基于微博平台的CP粉丝社行为机制分析

2020·8(下)
185
信息科技探索
作者简介:张颂蕊,河海大学。
新媒体环境下基于微博平台的CP粉丝行为机制分析
张颂蕊
奇人趣事摘  要  文章以国内CP 文化平台较有代表性的微博为例,从认知态度、生产行为和互动行为等方面,解码CP 粉丝在自我搭建的虚拟“平行空间”中的运作机制。关键词  CP 粉丝文化;微博;同人生产;行为机制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20)265-0185-02多哈会议
CP 即为Coupling,指情侣、配对,这一现象起源与日本同人圈,最初用于二次元世界。随着媒介的推广,这种文化逐步扩展到电影、电视、真人等各个领域,被大众所熟知。CP 粉丝是对自己喜爱的两个人物或形象进行恋爱幻想的体,他们在网络社中沟通交流并搭建出一个体内部的“平行世界”。在这个异质性空间的运作中,他们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心理机制与文化运作格局。
1  微博平台特殊性
和其他类型的粉丝一样,CP 粉丝的交流互动大多依靠于网络技术支持的虚拟社。CP 粉丝社充分利用各项资源与个人能力,促进成员间交流凝聚与信任依赖,不断维系着社区稳定。而在信息技术水平较高的今天,关于CP 文化交流和传递的平台也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形态。
与其他CP 粉丝平台相比,微博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大批明星及其官方进驻微博,使得普通民众与明星的互动往来成为可能,大大满足了粉丝体的参与感受。官方粉丝站、明星超级话题等平台设置,都为粉丝集创建自我空间打开了一扇窗户。基于此特征,微博上的CP 粉丝行为,大多围绕真人CP 开展。二是微博属于信息扩散性的媒介平台,其圈层形式以转发带来的链式结构,以微博超级话题与微博等圈层结构为辅,在平台首页只能看到关注人的动态信息,是以人际传播为基础然后不断扩大为大众传播的传播方式。这种容易形成信息茧房的传递机制反而为粉丝社提供了最
合适的发展空间。
2  微博CP 粉丝行为机制分析
2.1  认知行为
tmis
关于CP 粉丝对CP 的认知情况,主要从CP 印象、
偶氮二甲酰胺契机原因以及带来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CP 起源
契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被两人间浪漫美好的互动往来所打动,二是源于两人性格经历的极度相似而产生的般配观念。多数CP 粉丝的根本起源原因是对单纯浪漫感情的肯定,大多粉丝并不接受刻意炒作的CP 状态,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关心与情感才是最打动粉丝们的根源所在。
在关系认知方面,“是真的”一语广泛流传在各大CP 粉丝体中。谈起粉丝们自身对于CP 虚拟性的认识,一些粉丝一定程度上承认这种爱情配对的虚拟性,但建立在双方频繁互动的基础上,基于双方往来,他们对于人物间的现实生活中的亲密关系是坚信不疑的。但也存在少数粉丝,完全认定两人的恋爱关系,认为双方只是碍于各种影响不便公开,对CP 中的爱情因素的坚持毫不动摇。
醋酸铝
在CP 粉圈中,存在着一种与众不同的另类窘况:与一般粉丝可以将对偶像的喜欢宣之于口不同,“圈
地自萌”是每一个合格的CP 粉丝都牢记的金科玉律。由于将亲密关系幻想建立在两个独立个体之上,其情感表达带来的影响就比其他粉丝更为复杂与不可控。当在大多数的CP 登上热搜榜时,无论是由于何种事件,粉丝内部态度一律是避免增加热度,以便尽快消失在大众视野中。作为粉丝,他们一边希望自己的偶像们可以获得更多的关注与喜爱,但同时,大多数粉丝心中也清楚这种本质上虚幻的亲密关系一旦流出粉丝体进入大众视野,极易成为偶像本身发展的最大壁垒。一边是期待爆红“出圈”,吸引更多同好加入分享快乐,一边又小心谨慎避免给CP 正主带来不良影响。即使是在如此两难的尴尬境况中,CP 粉丝也纷纷开创出了属于自己的异质空间,并在其中运行出了独特的行为规范与文化格局。2.2  生产行为
产出视频、文本、图像等各种形式的再创造内
任莹莹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3:44:4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626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粉丝   平台   行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