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生活视域下大学生理想教育的价值转向

美好生活视域下大学生理想教育的价值转向
远程会诊作者:***
来源:《高教学刊》2021年第21期
        摘 要:在传统视域中,大学生理想教育一般将价值取向定位于“为未来做准备”,这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赋予理想教育的使命。但这割裂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内在联系,造成两者间的矛盾和冲突,使理想教育自身走向工具主义,陷入了困境。随着历史发展主题的转换,以人为本成为教育的内在追求。理想教育的价值取向应回归人的本质,转变为“成就美好生活”,突出人的主体性。大学生理想教育应引导学生辩证看待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追求美好生活,追寻生活意义,体验个体存在感、尊严感与获得感。
        关键词:理想教育;大学生;价值转向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1)21-0193-04
        Abstract: In the traditional perspective, ide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generall
y positions the value orientation in "preparing for the future", which is the mission of ideal education given by specific social and historical conditions. However, this has broken the inner connection between ideal and reality, causing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between the two, and making ideal education itself move towards instrumentalism and get into a predicament. With the change of the them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people-oriented has become the inherent pursuit of education.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ideal education should return to the essence of human beings and transform into "achieving a better life", highlighting the subjectivity of human beings. The ide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guide students to dialectically look 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als and reality, to pursue a better life, to pursue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to experience the sense of individual existence, dignity and gain.
        Keywords: ideal education; college students; value transformation
        理想指引方向,引導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想观,是高校理想教育的重要课题。理想教育是高校有目的、有组织和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理想观念施加影响的教育活动。其旨在引
导受教育者树立远大理想,为大学生昭示奋斗目标,提供前进动力。理想教育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把共产主义作为最终的奋斗目标、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同时,理想教育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必然,应体现育人原则,遵循教育规律。
        当前,大学生理想教育正面临着极大的挑战。这些挑战源于客观形势发展变化出现的新情况,以及教育对象发生了新的变化,还包括多元文化交流带来的观念冲击等。这些都会导致过去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甚至观念不再适应新形势,这就要求大学生理想教育寻求变革与创新。比如,传统学校理想教育“为未来做准备”的未来价值取向日益显示出自身的问题,在客观上,这与我们对人民体的个体存在感、尊严感与获得感的尊崇不相适应。因此,在新时代,推进学校理想教育的价值转向,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理想教育的传统价值取向——为未来做准备
        理想是人的奋斗目标和对未来的憧憬。从个体角度看,它表明个人与生俱来背负着为未来而努力的神圣使命;从社会角度看,它昭示着一种教育价值取向与价值规范。因此,高
校普遍采用“为未来做准备”的理想教育范式,即立足于“使学生成长为……”或“为了日后能……”等,主要关注学生为未来准备得怎样,以及教育为此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较少关注学生正在经历怎样的生活。小学目标是为了上一所优质初中,初中的目标是为了考上重点高中,高中是为了考上一所目标大学。到了大学,许多学生核心理想是一份“好”工作,学生在每个阶段的生活似乎都奔着某种目的而去。从小学到大学毕业的十多年时间,学生都在“为未来做准备”,这十多年里人生更多是具有通往理想的过程意义,而较少关注具有生命存在的本体意义。传统理想教育价值更多致力于引导学生“为未来做准备”,学习成绩仍是主要可以量化地衡量“好学生”的标尺。至于在学校教育生活中的个体是否发自内心地感到幸福、快乐,这些真实感受在不同程度上容易被忽视甚至漠视,家庭和学校教育中不断向学生灌输未来的重要性,现在的学习是为了到好工作,过上好生活等,用“苦尽甘来”向学生表达任何成功都是“牺牲当下成就未来”,个体也因此常被告知“当下生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来是否会成功”。
        传统学校理想教育将价值取向定位于“为未来做准备”,既根源于特定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也反映了教育自身走向工具主义的趋势。一方面,根源于特定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所需的劳动者成为特定时代赋予教育
的历史使命。从社会的角度界定教育,即教育中所体现的是整体对个体的改造关系;在价值领域,社会是主体,个体不是主体而是客体。显然,一旦站在民族国家利益及伟大理想的高度来考量与定位教育,“为未来做准备”自然而然地就成为理想教育价值取向的高度概括与通俗表达,它体现着教育服务于民族和国家利益的根本方针。另一方面,这是教育走向工具主义的趋势所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劳动分工的深化,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也不断走向分化。教育的出现正是这种分化的结果,即从社会生活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专门的对人施加特定影响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践上,教育逐渐与人的当下生活相分离,容易忽略心灵成长的内在需求,这种结果加速了教育走向工具主义。
墨国际        二、大学生理想教育的价值困境——理想与现实的割裂彩石中学
        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发展变化,“为未来做准备”传统理想教育的价值取向日益显示出其内在矛盾。由于容易忽略个人主体及其当下生活的真实体验,导致传统大学生理想教育陷入一定的困境。
        传统理想教育价值取向割裂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造成理想与现实的外在性冲突。第一,个人期待容易被忽略。在传统理想教育中,个体是被社会热切期望着的
对象,个体背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甚至把社会责任当作自己生活的全部,个体的期望较少被关注。原本是希望主体的个体扮演的只是一个被期待者,无论在课堂上还是现实中,他们按照期待并按要求如此地去思考与表达。个体希望在社会期待语境中逐渐被湮没,在这种氛围下,个体的希望能力也随心灵的禁锢而削减,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变得不再希望也不会希望。大学生理想信念淡薄的现象常被谈及,但较少提及个体当下的理想,或许他们自一开始便被剥夺了来自心灵深处的希望,从而失去了未来想象的能力,抑或不习惯去想象,或者说,他们正在丧失掉本该张扬的个性。我们从学生千篇一律的有关理想信念的心得体会中便可窥知一斑。第二,个人生活关注点容易被否定。传统理想教育管理方式是采取一种脱离个体生活现实的豪言壮语式教育方式,这正是苏霍姆林斯基所极力反对的,这种教育有两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一是着力渲染理想生活蓝图,将其描绘成美妙的生活样态,令人沉浸其中不能自拔;二是调动学生的非理性因素,比如,学生在课堂上受教师的引导,表现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专门畅谈理想时则情绪高昂与慷慨陈词。过高过远的“理想”之所以成为学生力捧的对象,是因为这样能迎合家长、教师和社会主流。社会大环境对远大目标的过于推崇和对平凡生活的漠视无异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因。不过,受教育者一走出课堂,回到家庭后则陷入了琐碎而平凡的生活,现实的繁琐与困难频繁出现时甚至让
个体难以忍受。此时,受教育者如此真切地感受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伟大与渺小、多彩与乏味、自豪与卑微等等的巨大落差,从而徒增当下存在的挫败感与无意义感。第三,生活意义容易被遮掩。传统理想教育将理想界定為可以实现的目标,却容易忽略理想的精神气质。在社会功利化导向的环境里,教育更多地是去引导学生关注“何以为生”,而较少引导学生思考“为何而生”。对于“三观”仍在塑造的学生来说,这致使人们的目光只专注于具体目标的实现,而疏于对生活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寻。于是,便有了人们所认为的“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认知逻辑。生活在“何以为生”之中的人们把对生活意义的追求等同于具体目标的实现,认为具体目标的实现就是对生活意义的把握,而具体目标的未实现就是生活意义的丧失。因此,传统教育如果忽视当下现实就容易以具体目标掩盖生活意义的倾向,而一旦把人生寄托在具体的目标之上,结果无论目标得以实现还是目标不能实现,导致个体容易随之陷入深深的迷茫和精神的困顿之中。当具体目标诉求遮蔽生活意义的探寻之后,理想容易被“三观”仍未成熟的学生物化与实证化,从而失去了其精神指导意义。当个体理想被忽略、当下生活被忽视之后,理想与现实的内在联系被割断,理想被置于与现实相对的彼岸,两者处在一种外在的对立关系中,从而导致学校理想教育的有效推进举步维艰。
护理综述        由于对个体的忽略,对当下的否定以及对生活意义的遮蔽,学校理想教育深陷于个体
、教育与理想的三重危机困境中。第一,个体存在感缺失的危机。个体在追求达到某种目的的过程中,容易成为功利的工具,这是传统理想教育中个体遭遇到的自身存在感缺失危机。传统理想教育强调教育的实用性,强调教育要“为未来做准备”,也就是说教育要使受教育者掌握一定实用的专业技能,从而能更好地就业、成就美好的未来,成为社会化的人。这尽管一定程度上确实有利于受教育者的社会化,但是,强调“为未来做准备”会导致受教育者当下的生活都带有某种目的性,而这种目的不一定是受教育者自己所追求的,而是社会以及教育对他们的要求和定位。为了达到社会对人的要求,加上传统家庭教育的诉求,学生一路成长经历成为追求某种目的过程,个体容易成为家庭谋生的手段和工具。在这种理想教育价值观的影响下,学生的独立人格和主体地位常常被人们所忽略,专业教师容易忽视学生的需要和价值并以社会需求为标准来培养学生,这种导向容易导致学生成为生产线上的产品,丧失了个性。学生在社会压力影响下,不得不向现实妥协,隐藏自己内心的真正想法,再也没有理想带来的激情,甚至连冲动都已然丧失。第二,教育脱离生活的危机。以教育为主导的当下生活成为一种苦于追求未来的经历。由于传统理想教育“为未来做准备”往往忽略对当下生活的精神指导作用,我们经历着教育与生活的双重危机。有学者批判当下的教育生活,认为现实的教育生活既不再是“教育”的生活,又不再是教育的“生
活”。就前者而言,教育容易与“训练”“宣传”“教学”“灌输”等混为一谈;就后者而言,教育容易从一种主动的内心精神历程蜕变为被动的社会规训过程,在这其中个性、快乐、尊严等生活的基本价值被放逐在边缘位置office 97[1]。一方面,理想教育较少提供个性化关怀,当下生活就是一种充满竞争的残酷现实。有些媒体渲染高考之后毕业生疯狂举动的新闻,背后无不表达了学生对教育意义的苦难解读,毕业生要告别那段不堪回首的高中生活。另一方面,一旦与生活分离,理想教育无法个性化关心与尊重个体的当下状况,也就缺乏人文关怀。受教育者无法从教育中获得精神的愉悦,相反是感受到空洞乏味与话语压制,从而产生抗拒心理。第三,理想抽离现实的危机。在传统理想教育中,理想与现实处在一种外在对抗状态。当下的个体是各异的,由于抽离当下生活基础,导致理想成为存在于课本与课堂的理论知识,并不是值得向往的生活。从学校理想教育的实际效果而言,学生可以大谈特谈理想,并且情绪高昂。但是,当学生退回到生活中时,理想便消失得无影无踪,理想与生活存在于两个平行空间,这便是“两张皮”现象。曾经有人用鲁迅先生的四篇文章标题描述大学生四年的心路变化:“呐喊的大一,彷徨的大二,伤逝的大三,朝花夕拾的大四。”学生容易产生错觉:理想大多是在课堂上学的,是在讲台上讲的,而较少关注当下!
        传统学校理想教育将价值取向定位于“为未来做准备”,既根源于特定时代赋予教育的
历史使命,也反映了教育自身走向工具主义的趋势。一方面,根源于特定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所需的劳动者成为特定时代赋予教育的历史使命。从社会的角度界定教育,即教育中所体现的是整体对个体的改造关系;在价值领域,社会是主体,个体不是主体而是客体。显然,一旦站在民族国家利益及伟大理想的高度来考量与定位教育,“为未来做准备”自然而然地就成为理想教育价值取向的高度概括与通俗表达,它体现着教育服务于民族和国家利益的根本方针。另一方面,这是教育走向工具主义的趋势所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劳动分工的深化,人类的社会生活实践也不断走向分化。教育的出现正是这种分化的结果,即从社会生活中独立出来,成为一种专门的对人施加特定影响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实践上,教育逐渐与人的当下生活相分离,容易忽略心灵成长的内在需求,这种结果加速了教育走向工具主义。
        二、大学生理想教育的价值困境——理想与现实的割裂
        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发展变化,“为未来做准备”传统理想教育的价值取向日益显示出其内在矛盾。由于容易忽略个人主体及其当下生活的真实体验,导致传统大学生理想教育陷入一定的困境。
八大山人传
        传统理想教育价值取向割裂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造成理想与现实的外在性冲突。第一,个人期待容易被忽略。在传统理想教育中,个体是被社会热切期望着的对象,个体背负着一定的社会责任,甚至把社会责任当作自己生活的全部,个体的期望较少被关注。原本是希望主体的个体扮演的只是一个被期待者,无论在课堂上还是现实中,他们按照期待并按要求如此地去思考与表达。个体希望在社会期待语境中逐渐被湮没,在这种氛围下,个体的希望能力也随心灵的禁锢而削减,在极端情况下甚至变得不再希望也不会希望。大学生理想信念淡薄的现象常被谈及,但较少提及个体当下的理想,或许他们自一开始便被剥夺了来自心灵深处的希望,从而失去了未来想象的能力,抑或不习惯去想象,或者说,他们正在丧失掉本该张扬的个性。我们从学生千篇一律的有关理想信念的心得体会中便可窥知一斑。第二,个人生活关注点容易被否定。传统理想教育管理方式是采取一种脱离个体生活现实的豪言壮语式教育方式,这正是苏霍姆林斯基所极力反对的,这种教育有两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一是着力渲染理想生活蓝图,将其描绘成美妙的生活样态,令人沉浸其中不能自拔;二是调动学生的非理性因素,比如,学生在课堂上受教师的引导,表现出热血沸腾、激情澎湃,专门畅谈理想时则情绪高昂与慷慨陈词。过高过远的“理想”之所以成为学生力捧的对象,是因为这样能迎合家长、教师和社会主流。社会大环境对
远大目标的过于推崇和对平凡生活的漠视无异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因。不过,受教育者一走出课堂,回到家庭后则陷入了琐碎而平凡的生活,现实的繁琐与困难频繁出现时甚至让个体难以忍受。此时,受教育者如此真切地感受到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伟大与渺小、多彩与乏味、自豪与卑微等等的巨大落差,从而徒增当下存在的挫败感与无意义感。第三,生活意义容易被遮掩。传统理想教育将理想界定为可以实现的目标,却容易忽略理想的精神气质。在社会功利化导向的环境里,教育更多地是去引导学生关注“何以为生”,而较少引导学生思考“为何而生”。对于“三观”仍在塑造的学生来说,这致使人们的目光只专注于具体目标的实现,而疏于对生活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寻。于是,便有了人们所认为的“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认知逻辑。生活在“何以为生”之中的人们把对生活意义的追求等同于具体目标的实现,认为具体目标的实现就是对生活意义的把握,而具体目标的未实现就是生活意义的丧失。因此,传统教育如果忽视当下现实就容易以具体目标掩盖生活意义的倾向,而一旦把人生寄托在具体的目标之上,结果无论目标得以实现还是目标不能实现,导致个体容易随之陷入深深的迷茫和精神的困顿之中。当具体目标诉求遮蔽生活意义的探寻之后,理想容易被“三观”仍未成熟的学生物化与实证化,从而失去了其精神指导意义。当个体理想被忽略、当下生活被忽视之后,理想与现实的内在联系被割断,理想被置于与现实相对的彼岸,两者处在一种外在的对立关系中,从而导致学校理想教育的有效推进举步维艰。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5:30: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6259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教育   理想   生活   学生   个体   社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