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计划”背景下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重构路径研究

DOI:10.16309/jki.issn.1007-1776.2021.04.008
“双高计划”背景下用业
体路径:
杨琴李萍罗海涛
松花江 污染[摘要$双高计划”建设目标为打造高水平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高地,高职院校构建与区域经济相适应,与行业、企业职业需求相配匹的专业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在分析高水平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内在要求基础上,以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为例,在剖析专业五个专业现有的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基础上,提出专业新的课程体系重构的要求、依据及路径。
[关键词$双高计划&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重中之重课题%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智能制造专业集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019JSJG014);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一般课题“基于'双高计划,背景下的高水平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019JSJG428);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教改研究课题“基于成果导向的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课题编号:JG2019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超导可视
[作者简介]杨琴,女,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李萍,女,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软件技术;罗海涛,男,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员,研究方向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o
2019年1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国发301934号)(1),《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出建设高水平高业学校和骨干专业(),后《关于实施中国特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划的》2)《中国特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划管理办法(试行)》3)等相继发布,中国特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划(简称“双高计划')拉开。根据《关于开展中国特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划项报的》,“双高计划”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支柱产业,首轮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高职院校构建专业以“职业联系'为,将不业“职业联系”进行组合并形成的业协同组织。专业建当前高职院校有效应对区域产业集、链条式发展的重要举过专业建设可以增强高职院校域产业不断变化的能力。专业一种稳定性与灵活性兼具的专业设置模式,专业发展的生命周期要远大于单一专业。专业的业有共同行业业联系,课系、师资队伍、教学资源等方面也是共建共享。专业建设的核心一就是课系,专业课程系是指专业课门类顺列,是教学和进程的总和⑷,是专业人
的根本,是专业的重要特征《业
的重,《业办学的方向与。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对课程体系提出了新的。新的专业课系须与业组以及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相,满足深化产教融合的实际。:以入选“双高计划”建设的无锡职业学院物联网专业为例,通过基于深入剖联业课系的基础上,从公共平台课程、专业平台、专业方向、专业互选、创新创业等方*出重构课系的依据和要求。
32
/ 2021年第4期
一、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专业介绍“双高计划'共有197所高职学校入选,其
中,56所高职学校入选了高水平学校建设,141
高职学校入选了高水平专业建设。2019年 12月,无锡职业
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一类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A 档),机械 :专 业入 制造大类的高水平专业建
信息大类专业建
锡职业
学院进入双高发展新时代。打造技
能人 高地,以
人为
,深化
“四大育人体系”建设,以“三教”改革为引领,深 化“双主
融合 人
式”改革,打
造一 业、一流课程、一流教师,推动学校教育教学
升,建成中国特高职院校成为学校
进入“双高计划”发展时代的 。现以无锡业 学院 联
业 为 #
发展 、目前课 系 、存在的不足、重
的关键以及重构的
几个方 业
课 系的重构。联
业面向长三角、特别是无锡地区以物联网为
的新一代信息
产业,立
足于信息
赋能制造业,服务于制造业企业“两化融合”转型升级,支撑制造业高
发展人
。物联 业由物联(用、计算
、电气自动 :
、智能控制 个专业组成# “十
”重 业建设的良好基础上依据产业发
展和
情况,不断进行动态 和 后
形成的#
业均已
的建设基础。各业特明显,专业协 强# 强的 1效应和社会美誉度。近年来,专业 智能制造
表1
数据融合、系统集成方案等方面开展的技术研发
与创新已初 效应,形成的& 步、三集
统筹”扌
领 业建 式
示范作。物联
业充分利 域物联
产业和制造业的区域
,专业
向工业
联网、新一代信息 ,着力服务型制造业,
为区域物联网产业发展和制造业转型升
人才和
支撑,形成了以创新创业、四能教师、
国际教育、产教联盟等4平台为支撑的、扌
准和专业教学标准同步的专业特。
二、 用 业中 业现有
课程体
目前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公共平
课 、 业 共 课 、 业 课 、 业
课程、素质教育类课程,单个专业的人
f 养
学分数为140学分左右,其中公共平台课
37学分左右,素质教育类课程10学分左右,
学生的综合职业 。专业共享课程学
数跨度相对 大,最少的8学分,最多的16
学分,此类课程主 基于专业共性,跨度大
为专业建设的进展程度 不同。比如,已经获得高水平专业建 的专业共享课程学分数相对多,专业建
处于起步
阶段的专业共享课程的学分数相对少;专业必
课程和专业 课程的教学 学生
的专业基础理论与实践能力。实践
据专医学新知杂志
业不同也不尽相同,学 度也较大,少的
业30.5学分不到,多的专业超过35. 5学分。
业中的个专业目前课程
结构见表1。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中五个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表
学分
序号
专业名称
实践公共平素质教育业共
业军训合计
其中:专业
课证融业
环节
台课程类课程课课课
核心课程
课院
电气自动1
化技术
34 5
37
10
8
39. 5
9
2
140
20
2
智能控制
学院
2
技术
物联网应
34. 5
37
10
842. 592143192
3
用技术
计算机网
35. 5
3710163555
2
14114
2
4
35. 5
胡人半解弹琵琶37101337552140252技术
络技术
学院
5
软件技术
30 5
37
10
13
40
75
2
140
16
2
33
从表1中可以看出,纯实践类课程、公共平台课程、专业课重相对大,专业各专业相对,专业共享课重相对少。
三、现有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
(一)专业内专业之间融合度不高,与高水平专业建设要求不匹配
前有的专业建设处于初期阶段,有的还单个专业,有的简单组合建,专业的“”特征在同一专业的课系建设没有正反映出来,课系建不成熟,主1各专业施。,从表1中可以看出,业中控制学院的两个专业仅有8学分业共享课程。专业并没正形成体系,仍是以一个专业进行课和建设,过度强调专业的特,忽视专业、技能、的共,各专业课系联系不太紧#离了专业课系,需要进一步创新专业融合机制。
(二)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单一,与高水平专业人才培养需求不适应
一方面,各领域需要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等综合能力较强,且的赖于和技能的集成与创新,人才规升,创新精神
强。比如,物联赋能智能制造中诸智联、数据融合、数据智能、人机交互,这使物联业进一步改革创新#索以物联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赋能制造产业的业抱式发展模式,努力出复合型创新性人才。另
一方面,现有的课系不能地;学生个性化上的追求。当前高职学生的显著特自主强、个性发展意愿强烈。教学过程大而统与学生个
进一步创新学生成制。
(三)专业课程体系偏重传统技术的培养,不能适应就业市场的快速变化
新技术新规范融入课程知识的开发工作需
效。效果滞后或过时、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热心张罗与企业象。对于前杂问题的创新技能、课程与复合能力系的多学科交叉关注不够,未充分利信息和方合的实践平台,已不能满足卓越创新技能人才的需求。比如,物联业,随着信息的更新不断,以物联为的新一代信息技支撑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产生众多的新业态,新业态孕育新。智联、边算、数字化管控、移动互联、工业系统集成、数据融合以及工业信息,这交叉融合,其显著特征是不断新。专业、创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及时将新、新工艺、新规入课I 容,进行工作开发#业课与业标准对接。
、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重构路径
(一)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重构依据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职教20条'教育部、财政部发布的“双高计划'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指》(教职成301943号),教育成司发布的《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方案制定与实施工作的》(教职成〔2019〕61号+精神;习近平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人这一任务,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的教育体系;依据无锡业学院《中国特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方案》,在2016年起逐步构建并实施的基于能力的课程体系基础上,从专业视角重新视课系,关 方案的人与国家和地方会发展的度、课I 对和业的支度、方与学生发展的契合度,结合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为有效服务制造业、壬务业和职业教育#域转型升供人支持,满足国家发展对人才战略的以?业生自身的。
(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新思路
1.融入大思政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工匠精神,构建德智体美劳的教育体系,扌业政的“孤岛”困境,除了公共平台里的思政课程以外,实施课政。遵循高校学生政治教育规律和大学生[品
34
/
2021年第4期
德形成与发展规律,树立“大思政”的理念,打破传统课堂教学,强践教学,做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第一课堂和课堂相结合,必修课与课相结合,突出学生的主
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2.改革公共平台课程。公共平台课程包括公共课程和公共课大类,提高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掌握公共基础知识,培养基本能力。其中公共课程37学分左右,主[括
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东思想和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应用数学、基础英语、就业教育、大学体育等页#应数学,针对物联业的特[求开设相应的,外语类教学逐步向侧重于:交流、专业方向转变,逐步扩大“高等学校英1能力'规;素质教育类课程10学分左右,主、经济类课程、公共、劳动教育、军事理论、体育健康、心理健康、英能力、计算能力等课程%积极探索其他公共平台课程改革,提高学生对普的理解和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3.整合专业类课程,并专门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为解决专业内专业之间融合度不高、专业人规格单一等问题,以物联综合应为主线,以共建共享%互补、协同发展为依据#业人、能力、素质结构,构建基于工业物联的平台课程和L 交叉融合特征的专业互选课程%业类课重新规划,分为专业平
台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和专业互选课程。专业类课程85学分左右,占总学分的60%。专业平台课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方向课程,在业学生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开设特鲜明、风格各异的专业方向课程,培养学生的岗特定能力;专业课程互选,增强专业]部课程的灵活性,也能使学生业拓展G 业拓展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职业i。
推行实践教育和创新创业大赛可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基础上,单独开设6学分左右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4.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简称1+X证书)制度。为促进学生素质拓展能力发展,满足学生个发展、成长的。推进“1”和“X”的#1”指学历证书,强调基础、系统、全面;“X”指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补充、强化、拓展新技能;“+”衔接融通,互补不分离,标准对应,内容融通,教学统筹,评步,成果转换。积极发挥职业技能证书促进业人、施业能平评
方面的,将证融入专业人才方#课和教学。
5.动态调整专业课程体系。为解决现有课系不能就业的变问题#
动态业课系。利益相关方参与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利用利益相关方、第三方对培养目标的达成度、毕业要求达成度、课程目达成度等的评果对专业课系进行持续改进。专业课系的重构不能一律,需要兼顾学校发展规划、区域、组
。一般而‘,若专业出来的毕业生长期会和青睐,甚至供不U 这样的课系一般来说就是成功的。反之,若专业出来的多数毕业生不被用人单位可,不合自己专长的工作,很难说跟业的课系没有关系,就
课系。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重构基于能力的课系以
目标为,进而改造毕业、拆分能力指标,课系。实施过支持条
的达成。人业课系构建的基础和关键。准确,科学构建专业课系的,为整个课程系的确基础。
业学生政治、业质、身心健康等方面达到“高'在公共基础、业基础、业心、业展知识、实践知识等方面达到“宽口径'在基本能力、业基能力、业心能力、业展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达到“强能力'以联
行业业向的。联
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见表2。
35
创新创业课程
表2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表
专业名称
物联网应用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软件技术 电气自动化技术 智能控制技术 X
创新发明与专利实务、创业管理实战、人工智能创新项目设计
职业技术技能等级证书
信息安全技术、工业以太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
大 思 政 教
育专业互
物联网通信协议网络交换与路UI 设计、可视化
、业
级We :应用开 发、 动
开 发、 大 数 据
工厂电气控制设铜绿微囊藻
工业华为认
应用、物联网平
由、智能化综合备、PLC 技术及、PLC
证、思科
专业方向
、联
布线、无线网络
应用、运动控制应用、电气控制证、 工
部署、网络服务
系 统、 自 动 系技术、精益化生业
施、物联网系统
与 管 、
统集成、视觉及
产管理、视觉及
证、Web
集成、嵌入式系
云计算平
现代检测技
检测
前端开……
统开发……
署……
………
发……
专业平
网络基础、电工技术基础、程序设计基础、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人工智能基础、
台课程
工业物联网基础……
蠋敌
公共平台
思想政治理论类、应用数学、基础英语、就业教育、大学体育、文化素质、经济类课程、
课程 公共艺术、劳动教育、军事理论、体育健康、心理健康
物联网应用专业课程体系以专业岗位 能力 为切入点,坚持“德智体美劳' 培
。人 方 学 制在142学分以内,
能力 课程以28学时计1学分,一般以 16学时计1学分,总学时不低于2500学时。其
中,公共平台课程# 教育,共计47学分
左右,约占33%,专业平台课程32学分,约占
22%,专业方向课程41学分左右,约占30%,专
业互选课程12学分左右,约占8% ;创新创业
课程6学分,约占4%。自主 获取若干职业
技能等级证书,4学分左右,约占3%。
、总结与展望
高水平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应服务于培
、专业水平高、职业能力契合度高
的双证型高
能人才的 。专业
系的构建 以校 主体协同,德技融
合、专创融合# 发展的“双主 融合 i
”人
式改革为 ,并基于实践 扌
进行理论创新#以理论创新指导实践改革,构建
螺旋上升的动态专业课程体系。参考文献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的通知:国发〔2019〕4号[A ).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高水平高 学校和专业建
划的 :教职成〔20194
号[A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国特高水
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法
(试行)[EB/OL ). (2019-04-19) [20201216).
http ://www . gov . cn/ xinwen/2019-04/19/con- tent _5384426. htm
[4) 朱志伟.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
范式构建:J ).技术教育,2019(10):8184.[5) 欧阳振中,
,吕文明,等.高职院校环境保
护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 ).山东化工,
2019(24):145-147.
责任编辑张晓雁
36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1:52: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610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专业   课程   能力   技术   创新   高职   教育   学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