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交叉学科融合教学环境探究

摘要:物联网是跨众多学科专业,只有采用交叉学科教学模式才能满足物联网专业课程建设的要求。通过认识交叉学科的现状和问题,为物联网专业使用交叉学科模式建立融合性、标准化为一体的课程模式提出三点建议。
关键词:物联网交叉学科
物联网专业涉及多个学科,首先以电子和计算机类学科为基础,构建起物与物、人与物的网络环境,然后将这种物联网环境应用到其他非计算机类学科上,使其他学科实现智能化功能。以往的单一学科课程体系不能适应物联网专业的需要,而交叉学科的新型教学模式能够满足物联网专业跨多学科的特点,但是目前交叉学科的教学模式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还未成熟。现根据交叉学科教学模式的现状和问题,对交叉学科模式在物联网专业上的应用进行探讨。
1物联网需要交叉学科模式
所谓交叉学科,简单来说就是指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一学科相互整合,彼此融合成为一种跨越单一学科性的创新学科体系。交叉学科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整合,可以带来科学研究的技术创新,还能解决因技术局限于某一领域所遇到的难题和瓶颈。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是指物体的信息通过智能感应装置,经过传输网络,到达指定的信息处理中心,最终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自动化信息交互与处理的智能网络。物联网的技术结构由感知层、传输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组成,所需核心技术有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嵌入式网关技术、无线网络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终端应用技术等等,涉及的学科大部分属于电子计算机领域,包括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信息处理等。除此之外,物联网在应用领域,还会涉及到其他特定的学科,如物联网在食品追溯上的应用会涉及食品与物流学科、在智能家居上的应用涉及土木建筑学科、在智能农业上的应用涉及农业及种植学科等等。
因此,对于物联网这个跨众多学科与专业的技术性学科,在学科体系建设中需要构建一个交叉学科融合教学环境,不仅要整合与计算机技术相关的学科,在物联网应用上更要融合其它不同类的学科,以此推进物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创新。
2交叉学科的现状和问题
交叉学科模式的表现形式。如浙江大学交叉研究中心,其学科间的交叉仅处于学术交流的层面,还未进入实质性的合作阶段。而在一些科研项目合作中,某个单一学科为解决科研遇到的问题,会求助另一学科的专业人士,借助他们的学科理论和方法,进而完成自身的科研项目。但这种交叉模式是临时的、自发的,学科合作关系随着问题的解决而结束,很少会为了更深层次的研究而进行长期合作。真
正意义的深层次的学科交叉融合,需要学科间有长期的知识联系,并且这些知识能够相互融合,形成一个新的知识体系,建立相对稳定、成熟的研究平台,朝着共同的方向不断探索。
学科设置固化。在我国,高校的学科由国家教委统一设置,如本科专业目录共设11个学科门类(不含军事学),下设71个二级类、249种专业。高校的组织结构基本上都是按照这些学科门类或专业来设立院系,在此基础上再将相近若干课程组合在一起成立某类教研室,各类教研室则根据自身需要建立专有的实验室。通常各院系都只是管理本院系的师资和教学资源,院系之间很少进行不同学科之间的探讨,能算得上合作的也仅是请其他系的老师来上某门特别的课程。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中形成相对固定的学科分类,学科间的条块分割以及学科保护主义,加之受现有科研管理体制的制约,使得跨学科研究和交叉学科建设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
3交叉学科在物联网专业上应用的建议
3.1人才融合机制由于学科设置固化,院系之间各自为政,加之受校内有关制度和现有科研管理体制的制约,教师间缺乏实质性的学科交流。很多项目都是通过自发行为来组织交叉学科间的合作与研究,这种学科间的合作关系多数都会随着研究问题的解决而结束,不能形成一种长久的、可持续的交叉学科合作关系。为了形成一个具有融合性、标准化为一体的并且可持续发展的物联网交叉学科融合教学模式,在师资力量上,可以通过引用其他学科的专任教师和校外兼职教师与本院系原有的专业教师相
结合,建设一支能够满足物联网专业交叉学科需要的开放型师资队伍。既要积极引进其他与物联网应用相关学科的专业人员参与物联网课题的研究,同时又要鼓励物联网学科的队伍成员与其他学科成员进行跨学科研究,使物联网技术与其他学科的知识相互融合,才能针对某个研究方向进行更持久、更深层次的交叉学科合作。
3.2设备共享机制还是由于学科设置固化,各院系都只是根据自有学科和专业的需求来选择教学设备和建设专业实验室。从表面上来看,每个学科的教学设备和实验室与其他学科都没有关系,所以通常院系间的教学硬件资源很少能够用于合作研究。要建立物联网交叉学科融合的教学环境,仅仅依靠本学科有限的教学硬件资源是不够的,还需要争取与其他院系进行交叉学科融合合作,让其他院系开放与物联网有关的教学硬件资源,构建一个结合多个院系的开放式交叉学科设备仪器共享平台,使得物联网的自有设备与其他学科的设备都能为我所用,为物联网交叉学科教学模式提供设备保障。
3.3建成一个真正意义的学科交叉融合教学环境物联网首先结合了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通信、数据处理等多门电子与计算机类学科的技术,这些技术再与其他学科结合,其他学科借助物联网技术使得本专业或者本行业具备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现代化能力。例如建筑学科与物联网合作的智能楼宇,在原有的楼宇结构和设备上增加
物联网交叉学科融合教学环境探究
张少初(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53
. All Rights Reserved.
摘要: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
实践教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实现安全工程专业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培养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本文分析研究了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中实验教学和实习基地建设的相关内容,并对“双师
型”人才培养、“卓越工程师”培养进行了探讨,
介绍了武汉工程大学实践教学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安全工程实践教学实验课程实习基地
1概述
安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掌握安全科学、安全工程及技术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从事安全工程方面的设计、研究、检测、评价、监察和管理等工作的基本能力和素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业人才[1,
2]。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国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高校已有百余所,
如何培养高素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
优化专业培养结构,建立高校各自特的培养模式,是大多高校专业负责人和教师们一直思考的问题。而实践教学是培养安全工程专业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提高动手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承担
安全工程专业工作极其重要的环节。
本文结合武汉工程大学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特点,
对高校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理论研究。
2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
实践教学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
也是实现安全工程专业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和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专业学生通过实验课程、
专业实习、课程设计、学年论文和毕业设计(论文),一方面提高了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另一方面培养团队使用的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3]。
gfp武汉工程大学安全工程专业于2001年批准设立,
2002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10年11月获得“安全技术及
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重基础、宽口径、广就业”是学校安全工程专业的办学指导思想,
“以化工、矿山、建筑安全为切入点,多方位全面发展”是学校安全工程专业发展的基本路线。学校安全工程专业先后取得了湖北省金属非金
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设计施工资质、湖北省非煤矿山及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资质。如何在众多
高校中将自己的安全工程专业办出特,
办学过程中主要是准定位,结合行业特,发挥学科优势,这样才能使所
办专业在人才市场中具有优势。
武汉工程大学安全工程专业结合学校学科优势,定位化工、矿山、建筑安全为主要培养方向,
学生的就业去向也主要是这些行业。因此,我们的实践教学也主要侧重于这三个方面。
我校安全工程专业在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入学教育和军训、
社会实践活动、
计算机操作及绘图、工程地质认识实习、专业实习、专业实验、专业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论文)等。计算机上机实践、计算机绘图技能训练等,培养任务是使本专业学生熟悉计算机操作,能够有效运用信息技术实行安全技术管理,
能够绘制专业技术图件,解决安全工程专业操作中的实际问题。
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尽可能与工程实际相结合,真题真做,并加大题目更新率,提高了学生参与实践工作的能力,可以请相关有兴趣的学生参加到教师们的实际项目中去,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的
动手能力,开发了其创新思维。同时注重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查阅外文资料能力的训练,毕业设计(论文)要求翻译3500字的专业外文文献,确保外语教学贯彻大学四年学习过程。通过专业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
(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以企业的实际工程项目为依托,强化和提高了学生们的专业素质,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也缩短了从学校走向实际工资工作岗位工作的适应期[4]。3安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课程设置3.1实验课程的设置高校实验课程一般安排在理论课程当中,
实验与理论课程设置密不可分。武汉工程大学安全工程专业实验课程开设了专业基础实验课程、人-机-环实验和特专业实验
(化工、矿山、建筑等)。学校安全浅谈安全工程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体系
周德红
(武汉工程大学)
锚物联网应用,楼宇管理人员或者房屋主人可以随时随地远
程监控和管理楼宇内的所有设备,从而让楼宇实现智能化。要建设物联网交叉学科融合教学环境,不能仅停留在
学术交流这种比较浅的层面,
除了借助其他学科理论和方法解决当前物联网研究所遇到的问题外,
物联网学科还要与相关联的其他学科进行持久的、
更深层次的交叉学科合作。应该鼓励其他学科与物联网学科联合申报研究项目,
以项目为纽带建立彼此之间密切的联系,
推进物联网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和联合攻关,
建立稳定的共同研究平台,实现物联网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创新。这种更深层次的、能够持续的物联网交叉学科模式才是我们真正所追求的。
4结束语
现阶段国内各高校交叉学科的发展受制于现有教育
体制和机制等众多因素的约束,
交叉学科发展缓慢。要推动交叉学科的发展,必须先要摆脱原有制度的条条框框,
对交叉学科模式要勇于改革创新,
不同学科间要形成稳定持续的合作伙伴关系。目前,
可以以物联网的学科建设为契机,探索多学科交叉合作的新模式,
加强师资队伍和教学设备建设,建立物联网交叉学科融合教学环境,为交叉学科的发展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柯强.物联网专业课程建设探讨[J].物联网技术,2012.[2]王恩华.大学学科建设—学科的交叉与融合[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3.3.
电碳制品[3]吴丹青,张菊,赵杭丽,吴光豪.学科交叉模式及发展条件[J].科研管理,2005.9.
(上接第253页)
女吉他手
民意网徐新国254
.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文发布于:2024-09-25 11:16: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610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科   专业   交叉学科   教学   技术   实践   融合   能力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