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媒体人的角转换——对“把关人”理论的新思考

把关人”理论,又称为“守门人”理论,是由库尔特·卢因提出的,他认为在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飞机为什么是白
合体规范或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传播渠道。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传播学者将社会学中的这一概念引入了新闻传播领域,认为在大众传播的新闻报道中,传媒组织扮演了“把关人”的角,他们承担起对新闻信息进行取舍的责任,并最终决定哪些内容能与受众见面。
北京自贸区总体方案公布近几年,由传播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媒体形式和传播渠道的多样性,传统媒体原有的受众愈来愈分散,人与信息载体甚至开始合而为一。因此在这样媒介既大融合又互相竞争的新格局下,如何依据现今的社会大环境来选择新闻信息,如何整合与组织新闻信息,依旧扮演及承担好“把关人”的新角,是网络媒体时代向媒体“把关人”提出的全新课题。
一、新时代媒体人所面临的“把关”窘境
传播的自由化使得传播的范围具有了无限的广阔性,网络环境下如天罗地网般的信息传播渠道使得传统
意义上的一个个关口变成了并不能起到筛选作用的“节点”,媒体正面临着“无关可把”和“把不胜把”的窘境,处于转型期的大众
科技情报检索媒体和新闻实践体系就是在这样一个无人监管的环境下产生了许多的问题。
1、传统媒体新闻采写思维的本末倒置通常来讲,新闻的采写思维可以分为辐射思维和辐辏思维两种(如图1、图2所示),两种思维本身并无优劣好坏之分,只是代表着思维方式的不同。可是在现在网络信源极其丰富的情况下,部分媒体人无法再静下心来仔细筛选和分析新闻来源,而只是在各大网络论坛和SNS 社交网络上守株待兔,等待网友来给自己提供信源和新闻。更有部分记者,不再自己“用腿用眼”去写新闻看事实,而是对于网络信息听风就是雨,将辐射思维演变为了凭空想象(如下图3所示)。为了追求所谓的社会“轰动效应”,这类媒体人通常在网络上得到某一信息后,就开始从如何能够让这一事件变得更加吸引眼球、更加具有所谓的“爆点”的角度出发,去搜
索能让事件变得更为“轰动”的线索,利用导演新闻的方法来对新闻事实凭空想象,制造奇闻、欺扰受众。因此,虽然网络的公共性、开放性,让报纸和媒体有了更多的渠道和方法来获取新闻线索与信息,但网络信息的不确定性也在不经意间为传统媒体设下了深不可测的陷阱。
2、网络新闻同质化
我们在搜索引擎里输入一个新闻关键词,通常可以在各个网站上看到多达几十条的几乎一模一样的新闻报道,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自媒体缺少“把关”意识。在互联网这一环境下,转载实在是一件再方便不过的事情了,简单的“复制、粘贴”,一篇新闻就可以这样轻松的被二次传播了,但有的网民对于各种信息从来就没有“把关”这一筛选思想,对于他们而言,所谓的新闻传播,只不过是一次简单的复制
新时代媒体人的角转换
———对“把关人”理论的新思考
○张雨蒹
【摘要】众所周知,人类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传媒业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层出不穷的社交网站和各种类型的自媒体将信
息发布的门槛一降再降,引起了新闻从业者传播理念上的变化,“把关人”的角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转型。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新媒体条件下新闻实践的各种新特点,来探索新时代媒体人的角嬗变。
【关键词】互联网
把关人
自媒体
角转变
图1、辐射思维图2、辐辏思维图3、辐射思维的变质
230
.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与粘贴,自己完全不用对其真实性和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
(2)网络媒体没有采访权。根据我国政策的相关规定,商业网站没有新闻原创的权利。因此对于大部分网站来讲,某一事件的报道只能通过转发来实现。只有小部分以传统媒体为依托的权威网站才能够发布属于白己的消息,例如凤凰网、新华网等等。其它一些小型的网站和大型商业门户网站无奈只能做出转载之举。
3、传统媒体对自己原创新闻的低价让渡根据统计,新浪每天都要从传统媒体处转载多达数千条的新闻,但它所需要付出的转载成本仍然要低于一家报纸的采编成本,所以新闻的低价让渡对于传统媒体来说是实在是一笔亏本买卖。但通过比较同为门户网站新闻频道的雅虎中文和雅虎英文网站,我们会发现中国门户网站能够轻易获得的低成本转载新闻权并非是一种中西皆然的现象。
西方一些国家鉴于相关政策法规的规定,几乎不可能可以从传统媒体那里获取新闻转载权,所以绝大部分门户网站的
新闻都来自于各大通讯社。
那么为什么中国传统媒体会心甘情愿地将自己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制作的新闻以如此低廉的价格让渡给网络媒体呢?其根本的原因是传统媒体的主要盈利来源现在多以广告销售为主,有时候报纸的发行价格甚至连成本都无法收回,可是广告所带来的巨额效益保证了经济来源,而以低廉价格再次向网络门户媒体让渡转载权对于当今的传统媒体来说其实只不过是“蝇头小利”,是一种额外收入罢了。这也引出了当今时代传统媒体发展所面临的另外一个问题———过度商业化。正如2012年某期《羊城晚报》在用其头版全幅写下“今天没有什么新闻比广汽SUV 传祺GS5全球首发更重要”。当一份知名报刊公然宣称没有任何新闻比一则广告更为重要时,我们必须意识到新闻的价值已经被蚕食到了所剩无几的地步了。
二、“把关人”的职能转变
既然媒体人“把关”的权利渐渐地下放到了每一位普通受众的手中,那么新闻从业者必然就需要承担起对新闻背景、宏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观政策、突发事件、社会现象的深度解读和解析等职责,为受众提供准确的新闻解释和评析,帮助受众正本清源,求真务实,从而引导社会舆论,引导人们探求事物的本源,做好一个合格的新时代“引路人”,做一个真正能对受众有用的“有观点”的媒体人。
因此媒体的“把关”不仅不能弱化,反而应当加强。互联网极大地放松了对传播资格的限度,同时也就
不可避免的带来了网络传播的无制约性以及网络信息传播的混乱和无序等后果,大量的垃圾信息、失实信息和黄暴力信息充斥着整个网络。而当网络信息进入到这样一种过剩过滥,且传播者失去控制状态的时候,“把关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不仅是为了整个社会的稳定需要,同时也是对于信息传播门槛急速下降的一种权力制衡。
1、媒介融合时代的“把关”作用网络传播时代,不仅传者与受者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区别也在日益缩小,很多传统媒体都开始顺应时代趋势,加入新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二者之间也由往日的竞争关系开始转变为相互支撑与相互依托。而这样一种“媒介融合”的新型整合模式也是国际传媒领域的一种新潮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越来越多的传媒巨头型集团开始崛起,他们开始将多种传播渠道整合在一起,这种新型的合作模式固然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很多机遇,可是也对“把关人”的角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新的业界环境之下,媒体从业者的挑选新闻信息的方式方法自然需要进行调整以及强化。所以这时的“把关人”已不仅仅是像以往针对新闻的价值和传播内容来做出判断,还需要针对不同信息载体和传播方式的特点来做出选择。
2、复杂的媒体格局下的新“把关人”自媒体兴起之后,现今传媒行业内的竞争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白热化状态,每一家大众传播机构都在信息资源的抢夺上面临着如下的矛盾:即如何通过为不同受众体提供独家的、个性化信息,以此来争取更大规模的受众体,同时又对社会民生的重要新闻承担起“把
关”功能,并通过对这些新闻一如以往的准确报道来维护媒体作为“无冕之王”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因此“新把关人”对新闻的选择不仅要像以往一样兼顾新闻价值和社会价值,还必须在不违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尽力满足不同受众体的差异化要求,而这都对“把关人”提出了较以往更高的要求。
结语
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大众传媒的传播手段有了质的提升,而社会学领域的种种学科理论本就应根据社会环境和学科特点的变换来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充实,“把关人”理论就正是如此。在当前的网络传播新媒体时代,媒体从业者在“把关人”的位置上被赋予了全新的责任和义务,新闻实践的发展、媒介大融合的趋势,都对每一个媒体人的业务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众传播自古以来就带有极为重要的社会属性,担负着非常重要的社会责任,在社会秩序的建立、社会文化的传承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新的媒体环境,既为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引发了种种问题,因此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在日益变化的媒体环境下继续扮演好“把关人”的角。□
参考文献
①李本乾、李彩英、周娉芬,《我国传媒组织发展的目标、路径和策略研究》[J].《新闻界》,2006(1)
氨基甲酸乙酯②李本乾、李彩英:《财经新闻》[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③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M].华夏出版社,2005
④陈彤、曹祥雪:《新浪之道》[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ODF⑤郭元金,《新闻采写中的多路思维》[J].《新闻战线》,2010(8)
⑥王璐,《从“把关人”向“引路人”转化》[J].《中国记者》,2007(3)
⑦杨晓强、廖俊清,《论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角嬗变》[J].《新闻世界》,2010(12)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传播学研究生)
责编:叶水茂
231
.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0:27:1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603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新闻   媒体   传播   信息   把关   传统媒体   网络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