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八下《社戏》课时作业

1.下列句子中加字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bó)着一支白蓬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gāo),阿发拨后蒿(gāo)。
B.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pàn),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C.第一大雁一旦来到这里,它们便向每一个迁徒(xǐ)的雁喧嚷着发出邀请。
D.在山无瑕号事件、沟(hè)、河谷、湖泊、海洋等比较低洼的地方,有许多泥沙不断被留下来,它们填充着湖(pō),垫高了河床。
2.下列句子的空白处依次应填入的词语是(   )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________,________,使我的心也________,然而又________起来,觉得要和他________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A.悠扬    宛转    愉快    自失    消失
B.宛转    悠扬    沉静    自失    弥散
C.悠扬    宛转    沉静    自失    弥散
D.宛转    悠扬    愉快    自失    消失
典当行管理办法3.下列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忽而”“缘故”“立刻”这二个词语都是副词。
B.“月便朦胧在这水气里”与“今晚夜朦胧”两句话中的“朦胧”的词性和意思相同。
C.“絮叨起来”“翻了一阵”“立刻搐掇”三个短语类型相同。
抗菌药物
D.“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这句话不是比喻句。
4.对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夸张)
B.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比喻)
C.这时候,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秩秩斯干”,却全都嘲笑起来了。(借代)
D.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比喻)
5.下列文学常识中有误的一项是(  )
A.鲁迅的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华盖集》等。
B.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C.《社戏》选自小说集《彷徨》,文中能连翻四十八个跟头的铁头老生属于戏曲四行当中的角。
D.鲁迅的《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为新文学运动奠定了基石。
文学常识填空。
6.《社戏》的体裁是___。这篇课文的作者___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____》《___》等。
7.社,在绍兴指_____。社戏,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______”。
8.中国戏曲分为生、旦、净、丑四个行当。老生扮演中年以上男子,小生扮演______,小旦扮演______,老旦扮演老年女子,武净扮演以武打为主的角,小丑扮演______。
阅读《社戏》选段,回答下面小题。
①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
②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
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都是结实的罗汉豆。
③“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④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日生水族箱>包钢大集体改制
9.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10.结合文章内容,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1.你对阿发的行为是如何理解的?请简要回答
12.你怎样看待选文中“偷豆”这一情节安排?
13.文中的景物描写细腻传神,极具特。特别是月夜行船,从视觉、触觉、嗅觉、听觉等多个角度、多种感官描绘了一幅优美的江南月夜水乡图。
【片段仿写】请你也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感官写一个景物描写的语段。(100字左右)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有误,“白蓬”的“蓬”应写作“篷”,“拨”应写作“拔”,“蒿”应写作“篙”;B.有误,“羁绊”的“绊”应读作“bàn”;C.有误,“迁徒”的“徒”应写作“徙”;D.正确。故选D。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重点段落的把握,要求学生在课下对《社戏》中的重点段落熟读,成诵。养成熟练的语感。很容易回答本题。消失:是不存在了。弥散:存在并扩散。故选B。
3.答案:D
解析:A.“缘故”是名词。B.前一个“朦胧”是动词,后一个“朦胧”是形容词,并且意思也不相同。C.“絮叨起来”与“翻了一阵”都是动补短语,“立刻撺掇”是偏正短语。
4.答案:B
解析:“仿佛”“似的”在这里都不是比喻词,只表示猜测。
5.答案:C
解析C.有误,《社戏》选自小说集《呐喊》。故选C。
6.答案:小说鲁迅《呐喊》《彷徨》
7.答案:一种居住区域年规戏
8.答案:年轻男子年轻女子滑稽人物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常识的能力。
9.答案:归航偷豆
解析本题考查文章内容概括。根据文章内容可知,这个文段,写的是“我们”在月夜看完社戏,划船回家的途中偷豆吃的故事,因此可概括为“归航偷豆”或类似意思的句子。
10.答案:侧面描写,表现孩子们摇船本领的高超。
庵埠中学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作用分析。“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是通过老渔父的喝彩来表现孩子们驾船技术的熟练,且突出了航船速度之快,是侧面衬托的写法。
11.答案:阿发憨厚无私,偷豆都捡自家的偷。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与理解。根据文章内容可知,“我们”一起去看社戏的十几个少年,平时都是好伙伴,再加之还有“我”这个远道而来的客人。孩子们“偷豆”,一方面是因为“许久没有东西吃”,另一方面是招待“我”这个客人。因此,阿发说“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写出了阿发淳朴、诚恳、热情的性格,表现了农村少年纯真无私、大方坦诚的品质。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3:16: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584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社戏   孩子   扮演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