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昔底德陷阱”的陷阱

修昔底德陷阱的陷阱
作者:魏钰洁
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8年第14
        自美国学者格雷厄姆·艾利森用雅典和斯巴达隐喻中美关系后,共青团中央改革方案修昔底德陷阱便被各界广泛套用在对中关关系的讨论之中。将该隐喻型术语视为大国关系的铁律,无疑是对当代中关关系现实走向的过度解读。该术语的滥用与其对公众的误导,应让我们意识到术语所产生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本文试图从术语学角度出发,探讨飞烟传修昔底德陷阱是否是西方学者为中国设下的性科学,探寻中国的破局之道,并提出对创造汉语术语的几点思考。
        拟合自中国站上世界舞台以来,西方学者不时创造出一些以偏概全甚至具有明显误导性的术语,用其晦涩地传递他们的价值观念,造成了公众的认知混乱。近来被学者热炒的修昔底德陷阱,借助隐喻修辞的特殊性,沦为了霸权国对中国先发制裁以巩固自己霸权地位的一种的借口,观战国营造中美关系的悲观预期,宣扬两国冲突的必然性的舆论工具。中国似乎跌入了修昔底德陷阱修辞骗术所设下的陷阱。
        一、修昔底德陷阱丙酮酸乙酯
        美国人赫尔曼·沃克( HermanWouk)探究美苏争霸本相时,受古希腊史学家修昔底德(Thucydides)的著作《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对雅典与斯巴达之战的评述启发。他将修昔底德阐述的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日益增长由此引起斯巴达人的恐惧泛化,抽象出了修昔底德陷阱这一概念,将其界定为专有名词。概言之,他认为一个崛起的新兴国家与现存霸权国之间国际权力结构的变迁与财富重分配必然导致国际冲突和战争。冷战结束后,美国学者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T.Allison陈佳丽人体)深入研究了过去500年里崛起国威胁主导国国际地位的16个案例,发现有12个最终导致了战争爆发。在纵向比较了古、近代多次大规模战役后,他提出新兴大国崛起一定会主动挑战原有统治者秩序这一结论。自此,修昔底德陷阱一词频频在政客演讲、新闻报道中亮相,也成为考量中美关系未来走向的一个舆论工具。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0:41: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564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术语   战争   中国   关系   国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