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复杂化的博物馆表征与社区问题——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三次讨论为基础

中国博物馆二〇二一年第一期炫1
走向复杂化的博物馆表征与社区问题
—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三次讨论为基础
王思渝/北京大学北京丨〇〇〇耵
摘要:“表征”和“社区”问题是当下博物馆学领域的两个热点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西方博物馆学界有三次递进关系分明 的学术会议均围绕这两个关键词屣开。这三次会议从展览表征、社区多样性以及全球化下的新挑战等角度不断深入,展现了西方学术 界对此问题的研究脉络和已有突破。尽管如此,从这三次会议的成果来看.在跳脱博物馆本位的立场、更细致地理解社区内部多样性以及实现对博物馆内外关系的整合等问题上,仍有局限。
关键词:博物馆,新博物馆学,表征,社区,全球化
当代博物馆学的发展仍然主要是在博物馆核心职 能的基础上展开的。时至今日,虽然博物馆自身的类 型以及与当下社会的关系有了更为多元化的发展,但 是收藏、展示和教育这样的关键词所代表的言内之意 也在不断地反思、质疑和延展。在这个过程中,“表 征”(representation)和“社区”(community)概念是近年来在学术界被讨论得较多的话题之一。但 是,现有的讨论是否穷尽了这两个概念在当代博物馆 世界中的
全部意义了呢?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我们 其实需要从更细致的学术思想史的层面出发,做出更 详细的梳理。
至少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西方博物馆学界 便展现出了对以这两个概念为核心的一系列问题的兴 趣,并由此召开了三次有着递进关系的学术会议。这 三次会议同由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吸纳了近似的核 心学者团队,后者均承认了对前者的继承关系,并出 版了相应的研究成果。这为我们将这三次会议放到一 起来考虑提供了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重新去回顾 这三次会议是具备重要意义的。除了能够让我们更仔 细地看到“表征”和“社区”这样的概念在不同时期 的诠释以外,还有助于我们去进一步理解其背后的思 想脉络以及当时便已有深根的种种纠缠与困境。
一、1988年会议:多元文化与权力的释放
本文我们所述的三次会议,第一次始于1988年,在史密森机构举行,主题是“表征的诗性与政治性”(The Poetics and Politics of Representation),其 成果由Ivan Karp和Steven Lavine主编为合集《展示 文化:博物馆展览的诗性与政治性》(后文简称《展 示文化》),于1991年正式出版问世。
这并不意味着这是整个西方学术界首次关注“表 征”问题。雷蒙•威廉斯在他那本对文化研究乃至整 个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都影响颇深的代表作《关键词》一书中,便曾经尝试对“表征”概念的演变专门做出 解释。他尤为强调在这个概念中所蕴含的自我与他者 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表征”是一种“符号、象
魅族e3cEJ-200征”或“意象.图像”,尤其是“视觉上对某件事 物具体化”|11。在威廉斯之后,“表征”进一步发展 成为文化研究领域更为学者们所熟知的概念,这其中 就包括了斯图尔特•霍尔所做出的贡献。霍尔在1997 年的时候编辑出版了《表征:文化表征与意指实践》一书,该书与我们本文所关注的博物馆学领域内的这 第一次讨论似乎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书中也“默 契”地对1988年会议中提到的“表征”“诗性”和
作者简介:王思淪.男.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新博物馆学.博物馆展览和文化遗产社区。:ivanwsy@l63.
ia il 理论1THEORY
“政治性”等概念做出了解释。这进一步说明,这几 个概念在一个更广泛的文化研究领域当中的重要性已 充分显现。在他看来,一件物的存在,背后总有其 “意味的东西”,我们对物的各种形式的使用便是赋 予其“意义”的过程,而“我们给予事物意义是凭借 我们表征它们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符号学途 径关心表征如何运作以及语言如何生产意义—
—这就 是人们所说的‘诗学’,而话语途径更关心表征的后 果和影响—
—即它的‘政治学’” |21。
与斯图尔特■霍尔比起来,在时间上更早的1988年 的这次博物馆会议在理论层面并没有显现出更强烈
权术论
的 反思性尝试的兴趣,而更集中在政治性问题上。Ivan Karp在《展示文化》一书中提到,“展览作为表征的 一种媒介与语境” |31。只不过,他其实早在全书的导言 部分便已点出本次讨论的核心趣旨,即当下博物馆在 面对文化多样性的问题时,总是不免需要做出各式的 决定,而这个过程中总是“强调了某些真相而忽略了 其他”。显然,这是在博物馆具体的实践层面生成的 问题,因此,全书的主要论文选择上也是以此为基础 来考量的。此外,还值得注意的是,Ivan Karp等人所 述的这种选择性问题,是有明确的社区体导向的。他指出,“尝试建立起一种共同体意识、强调他们的 社会/政治/经济主张的社区们正在挑战已有机构的正当 性,重新掌握表征他们自己的文化的权力” |41。
这样的挑战之所以会在这个时候引起博物馆领域 如此严肃的反应,显然与20世纪后半叶以来尤其以北 美世界为中心的文化权力运动的整体发展密切相关。Steven Dubin有过专门的文章讨论“文化战争”与博物 馆世界从民主化进程到身份认同政治等层面的关系|51。这类问题引起博物馆领域内的反应也早有先例。早在 1971年,布鲁克林博物馆馆长Duncan Cameron便已 经发出过质疑:博物馆究竟是“神庙还是论坛”|61。这 篇文章也被1988年会议的两位主编所引述,作为1988年会议的一个重要参照。这篇文章实际上也很好地反映出 这一时期博物馆介入这类文化权力问题时的实践面向。Cameron在文中提到,以公共性著称的博物馆在当代 并不能解决两个问题,其一是藏品的选择者们依然是 学术或精英体的成员,由此形成的所谓“公共”藏 品的结构只有放在教育职能、科学分类体系之下才显 得具备意义,其二是由此带来的价值观实际上是中产阶层及其以上所宣扬的体系|71。因此,Cameron对所谓的 “论坛”的呼吁实际上也正是为了走出上述层面的桎 梏,实现一种“文化机会的平等” |81。
在此背景下,再来重读1988年会议的内容,便 能看到其脉络的一致性。在作为会议成果的《展示文 化》一书中,Ivan Karp和Steven Lavine在导言部分 为博物馆世界的未来发展所指明的三个方向也正在 于:让各类体获得机会掌握自我在博物馆中被表征 的权力,在表征非西方文化和美国国内少数族裔文化 时,扩大博物馆的专业知识能力,在展览设计上更具 备实验性,从而让博物馆展现更多元的层面或揭露其 背后的种种紧张关系|91。为此,《展示文化》一书共 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总体阐述多元文化表征的可 能性;第二部分选择了一个具体的案例,即美国博物 馆对西班牙族裔艺术家作品的展示,第三部分再展开 更为丰富的博物馆展览案例,第四部分以节庆作为一 种比照,讨论在不同的文化媒介下,人表征的可参 照性的做法,第五部分则是集中讨论人类学异文化展 示的问题。
总体来说,1988年会议为主流博物馆领域正视 文化多样性视角下的表征与权力问题做出了重要的贡 献。但是,这次讨论显然无法解决该领域内的全部问 题。它急于让博物馆向曾经被忽视的社区释放权力,但是却未能对具体如何操作提出系统化的框架,政治 性.彩浓厚使其反而未能将诗性与政治性二者真正捆 绑视之,对理论性问题缺乏足够的兴趣、不自觉地坚 守博物馆本位的立场使得博物馆对于社区的多元性反 而缺乏更深人地理解。这些局限实际上都为后续讨论 留下了空间。
二、1990年会议:社区的复杂性
在有了上述1988年会议之后,第二次讨论发生在 1990年,仍然是在史密森机构举行,这次的主题命 名为“博物馆与社区”。会议成果同样由Ivan Karp 和Steven Lavine,以及新加人的Christine Kreamer 共同主编形成合集《博物馆与社区:公共文化的政治 性》(后文简称《博物馆与社区》),于1992年正式 出版问世。
在这次讨论当中,其试图继承1988年会议的意图
中国博物馆i二〇二一年第一期 E D
是明确的。Ivan Karp在为《博物馆与社区》一书撰 写导言部分时,清楚地指明了这一点,同时也明确提 出,“从邻近社区到民族国家.从少数族裔到社会 阶层,博物馆周遭的社区也有着不断变化的结构,《展示文化》一书对于博物馆是如何与它们建立起 联系的尚还没有给出等量的讨论”|1()1。的确,纵观 《展示文化》与《博物馆与社区》两次讨论,如果说 前者尚处于急于寻曾经被博物馆忽略在外的社区的 阶段,那么,后者对于社区自身的复杂性保持了更高 的警惕。
《博物馆与社区》当中对社区问题认识的深人 与书中关于“公民社会”® (civil society)这一概念 与博物馆之间关系的看法密切相关。麦克尔•爱德华 兹曾经总结过“公民社会”这一概念在更广泛的人 文社会科学中的部分不同解释m1。Ivan Karp在《博 物馆与社区》中关注此问题时,更倚重于葛兰西的 公民社会定义,即与强调强迫与控制的政治社会相 比,公民社会强调在文化和道德体系中生产出霸权 (he
gemony)。“霸权”一词的使用似乎看上去让 公民社会也更接近于一种强制性的形态,但是,至少 从Ivan Karp在书中对于博物馆与公民社会的进一步 认识来看,博物馆在公民社会中的存在是带有不断的 挑战性寓意的。博物馆生成了人们的各式身份认同,但同时也可以挑战各式既有的身份认同,核心在于,公民社会式的机构可以从政府的单一控制当中区别出 来,可以包含多元化的组织形式,实现一个从生成到 争论再到反思进而到再生的全过程|121。这样的讨论实 际上也能够更好地为所谓“新博物馆学”的核心理念 做出注脚。在“新博物馆学”理论进人国内后,关于 其去权威化、“以人为本”的讨论频有关注|131,但如若结合《博物馆与社区》当中的上述讨论,实际上能 够更全面地理解其背后的权力意识和社区思维。
如果说《展示文化》更强调的是展览层面,那么 在《博物馆与社区》当中便不局限于展览而有了更加 充足的讨论。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再次从 不同角度阐释博物馆与身份认同之间的关系,似乎带 有替读者厘清全书主旨的意图。第二部分回到更为丰富的博物馆案例当中讨论博物馆与社区关系的互动。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部分,博物馆类型的多元性开 始被有意识的放大。编者尤其注意到,就当时而言,在博物馆与社区的问题上更具先锋意识的反而不是那 些最为大型、传统乃至资金充足的博物馆,而是看似 更为边缘的儿童、社会史、有特定族裔或社区为基础 的博物馆1141。因此,本部分的选择案例也囊括了布鲁 克林儿童博物馆、唐人街博物馆、社区生态博物馆等新 类型。第三部分依然还是以案例研究为框架,但是在这 一部分,编者开始在一定程度上跳出了《展示文化》一 书当
中挥之不去的实践导向的意图,而将重心回到了博 物馆表征社区、社区活动的历史层面,在时间维度上去 理解特定博物馆与特定社区之间关系的形成。在这个过 程中,书中也有意识地强调了“收藏”和“展示”是本 部分两个核心的关键词。在博物馆学当中屡有讨论的,借用“收藏”和“展示”的博物馆术来奠定知识体系的 论调,在这一部分中再次得到了强调。
综上所述,从概念的提出,到全书的框架,《博 物馆与社区》是否完整地将其在一开始所表达出来的 对社区复杂性的警惕贯彻其中了呢?这恐怕也仍有缺 憾,虽然全书在开始论述公民社会之前,Ivan Karp特 意表达了对社区复杂性有关的看法。他强调了社会身 份形成的多元叠层,简单来说,对于一个个体而言,他可以从属于不同的社会体,拥有多重的社会身 份,这取决于我们如何来切分所谓的体与身份,例 如性别、种族、阶层、国别等,均可成为我们分类的 标准,如此一来,其形成的实际上是各类互有不同但 又互有交集的社区叠层。对于个人而言,大可游走其 中。但是,《博物馆与社区》在后文中对此类问题的 讨论也并没有再进一步延展下去。后续文章的讨论重 点依然集中在特定博物馆的立场,对于社区本身的多 变性、内在结构以及多元叠层等问题,还是缺乏更细 致和明确的讨论。
三、2002年会议:全球化的影响
在前两次会议的基础上,第三次讨论发生在2002
①也常翻译为“市民社会”。
E g理论THEORY
司马义艾买提
年,会议成果于2006年出版为《博物馆摩擦:公共 文化与全球性转变》(后文简称《博物馆摩擦》)一 书。丨van Karp再次成为全书主编之一。在前言中,Ivan Karp和Corinne Kratz特意提到了本次会议与20 世纪80年代末以及90年代初的两次会议之间的关系。其指出,在前两次会议结束之后的十余年间,博物馆 世界又形成了诸多崭新的成果,尤其是随着全球化进 程的发展,博物馆之间的国际联系以及其所面临的全 球趋势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因此这将成为本次讨论的 核心问题15丨。
从内容来看,本次讨论也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前 两次会议当中对“表征”和“社区”问题的关照。多元身份、认同政治及其与博物馆术之间的关系,在本 次讨论当中还在继续发酵,只不过,在本次讨论当中 更进一步加上了全球化这一维度。至于全球化为何能 与这一系列问题产生关系,在《博物馆摩擦》当中 的表述反而不如Steven Conn曾经有过的一段讨论明 晰。Steven Conn曾经指出,越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之 下,每一个国家或区域都试图利用一批新博物馆建立 起一套自己的文化认同,这一批博物馆的建立实际上 恰好例证了全球性民族国家主义的铺陈n61。2002年会 议也正是发端在与之类似的考量之下。
心理战术
疯狂英语原声版从研究范式上来看,《博物馆摩擦》也同样主要 借助案例研究的方式。展览这种形式依然被看作是各
式争论最为核心的体现和引发争论的“论坛”。只不 过既然有意强调了全球化的问题,那么在此思路下,本次讨论有意识地突破了前两次讨论所涉及的案例地 域以美国为中心的惯例,试图将拉丁美洲和非洲的案 例纳入其中,力图呈现出更具全球性的异质图景。如 此一来,本次讨论对后殖民主义语境中,不同类型的 博物馆如何回避同时强化特定的身份叙事自然也无可 避免有所着墨。
在实现了所关照地域上的扩大之后,本次讨论还 需要更直接地回应全球化对各类博物馆所造成的实际 影响,否则也会难免陷入贝拉•迪克斯所描述的“文 化拼图”式的质疑|171。但是,或有限于论文集这种 形式本身的分散性,本次讨论所涉及的文章并没有严 密地按照地域或者全球化影响的各个侧面来作为组织 逻辑。从《博物馆摩擦》一书来看,全书同样分为三 个部分。第一部分仍然旨在回应各类理论关照,尤其是收录了Tony Bennett和Matin Hall的从“展示性复合体”到“体验性复合体”的一组文章,以展现博物 馆世界在近20年来的现实变化。而在全书的第二部 分“策略性的博物馆学”当中,其目标在于纳入一系 列新兴的博物馆案例,来映射新变化背后的文化和 政治资源影响。在这个过程中,编者也开始试图对 全球化产生的具体影响做出更清晰的表述。Gustavo Buntinx和Ivan Karp明确指出,全球化进程对博物馆 的影响首先包括了全球性的文化旅行、文化资本以及 在此语境下形成的对地方性的反向强化。其次,隐藏 在博物馆之后的全球性的多元政治、经济和文化力量 的发展也进一步促生了更具策略性的博物馆学。这背后 有赖于世界范围内的非政府组织(NG〇)、国际组织 乃至商业力量的发展,它们进一步促使博物馆更具策略 性。当然,由此便引出一个悼论,这些多元的策略是否 最终会背离博物馆要走向社区发展这样的初衷1181。
到了全书的第三部分,编者想要证明,机构间的 联接和各种类博物馆式的举动已经重构了一个博物馆 世界。为此,该部分所收录的文章进一步将视角对准了 更广泛的类博物馆式的机构,例如遗产地、文化景观等 |191。由此可见,在2002年会议当中,跳出博物馆本位 的意识正在逐渐明确。这种意识在Ivan Karp和Corinne Kratz为全书做导言时其实便也有体现。他们提到,本次讨论最为核心的意图之一在于,通过“博物馆摩 擦”这样一个概念的提出,将注意力引向由博物馆所 形成、并以博物馆为基础的持续变化的社会进程和变 化当中。他们甚至特意提到,博物馆式的进程大可超 越传统的博物馆语境而在更多元的地方扎根分支|M1。
实际上,这种将博物馆内外所萦绕的各式关系和 语境整合起来考虑的研究动机在本次讨论中有着很强 的贯穿性。它解释了全书的第二部分为何会对博物馆 背后的全球性文化和政治力量予以关注,也可以借此 理解全书第三部分的相关讨论,同时还可以反向解释 为何本次讨论会整体以全球化作为核心关键词之一。毕竟,在Ivan Karp等人看来,当时萦绕在博物馆身边 并对其自身业务和权力关系产生影响的最主要因素便 是全球化。
综上所述,2002年会议相较于前两次而言,既秉持了其一贯的要旨,同时又在部分问题上做出了更 为明确的尝试。这不仅包括对全球化问题展开旗帜鲜
中国博物馆二〇二一年第一期明
明的讨论,而且在博物馆机构本身所具备的内外关系 上、博物馆类型的多元性上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但是,2002年会议是否也意味着对于“表征”“社 区”等概念的讨论已经可以就此形成一个圆满的终章 了呢?对此,恐怕我们还是需要对三次讨论的成果做 出更全面的反思。
四、对三次讨论的反思
总体来说,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启的这三次讨论 对于我们今天去理解博物馆的本质性问题、博物馆与 当下社会的关系、博物馆核心职能层面的延伸以及新 博物馆学的发展,都仍然具备重要的启示性意义。时 代的变化会为我们解决长久以来的核心问题带来新的 挑战和机遇。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从过往的讨论中 汲取营养,同时也需要从中看到其未尽之处,以此来 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明辨方向。
在上述三次讨论中,笔者认为仍有至少两个方面 的问题是值得继续注意的。
首先,虽然上述讨论均是以“表征”和“社区”概念为旗号力图实现博物馆对当代社会更全面的关照 为初衷的,但是上述讨论是否全然走出了博物馆本位 的局限仍然是值得反思的。换言之,上述讨论所遵照 的范式实际上是先假定了博物馆与特定社区之间的二 元对立性,随即再由博物馆一侧去释放善意与权力。但是,如此一来的问题反而在于,一方面,这种二元 对立性是否真实存在尚有待于考虑,抑或将博物馆与 社区之间的关系理解为双向交融更妥。另一方面,社 区本身的复杂性的受重视程度仍然是不足的,《博物 馆与社区》一书当中对此曾试图有所关照,但这距离 一个更为全面的社区研究仍然
相距甚远。具体来说,这又可进一步分为两个层面。其一,在考虑了社区的 身份多元性之后,缺乏对多元性形成动因的进一步观 察。这种动因可能被理解为资本的流动,技术的发 展,历史的传统,社会结构式的惯习,精神信仰,阶 级分层,乃至马克思主义式的经济基础的影响。缺乏 了对这一系列问题的警觉之后,容易使博物馆对社区 的表征陷人更盲目的倾向性,在具体寻哪一个被忽 视的社区的问题上仍然是不成体系的,以及由此揭示 的“社会”也只能限于表层。从本文对上述三次讨论的回顾当中实际上也能看出,博物馆对于“表征”和“社区”问题的兴趣受到当时实践层面的现实诉求影 响过大,却并不善于回答这类成因式的问题。其二,即便暂且不论成因等问题,博物馆对于想表征的社区 现状的把握是否全面也仍有待质疑。我们在《博物馆 与社区》中看到了从历史维度引人对博物馆与社区关 系的观察,在《博物馆摩擦》中看到了对隐藏在其后 的全球性政治经济力量的讨论,但这仍显不足。社区 的内部依然存在着多元的代理关系,博物馆在面对社 区之时多倾向于一种短时的合作关系,缺乏更深人的 质性研究的传统。由此所带来的短板在社区、生态博 物馆这样在今天被看作最具备“自下而上”特性的新 博物馆类型中尚常被人垢病,更遑论其他传统类型博 物馆了。
其次,即便是退回到博物馆本位的角度,上述的 三次讨论也实际上未能对博物馆的整个业务体系做出 更为系统性的整合。展览在表征某一特定社区时存在 着某种倾向,这有可能是展览背后的政治性所致(这 也是上述三次讨论所核心关注的话题),但同时也有 可能是展览本身的诗性结构所致,有可能是从该博物 馆的定位、收藏、研究、建筑等更前序环节的局限所 致,有可能在其后续的社教、传播
等环节有所纠正,更有可能是上述因素的综合性影响。这些问题并非在 上述三次讨论中未受到关照,甚至可以说,当发展到 第三次讨论之时已经尝试对这些萦绕在博物馆内外的 更多元的关系做出更细致的讨论,但是,要想实现根 本性的整合,可能意味着博物馆学自身的个案研究方 式要做出更细致性和学术化的突破。
类似的反思还可以不断进行下去,但无论如何,西方博物馆学界愿意从20世纪80年代末幵始对“表 征”和“社区”问题做出三次讨论,实际上已经充分 说明了这两个概念对于博物馆世界的重要性以及其中 所蕴含的挑战。尤其是当我们今天已经进人21世纪的 第二个十年,博物馆所面临的学术和现实环境都有了 更多的转变,但“表征”和“社区”的意义还是能够 在一次又一次的博物馆新发展当中被映射出来,对这 两个概念的探索仍然是具备广阔空间的。
参考文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刘建基.译.北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2:38:3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559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博物馆   社区   讨论   文化   问题   表征   社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