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和亚洲的电影风格

数码时代下的艺术思考
-高晓松访谈录
/江晓白
/向小琴
  1969年生于北京高级知识分子家庭。
  1988热膨胀系数年考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雷达专业本科。
  1991年从清华大学退学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预备班学习电影。
  1994年出版《校园民谣I》,以《同桌的你》获当年度几乎所有流行音乐奖之最佳金曲,最佳作词,最佳作曲。
  1995年以《恋恋风尘》,《蕾》等歌曲获得当年各种金曲词曲奖。
  1996年出版个人作品集《青春无悔》。
  19971998年完成小说《写在墙上的脸》、剧本《那时花开》等许多文字。
马钱子散   1999年拍摄处女作《那时花开》
  20003月底出版小说《写在墙上的脸》。
  2001417日出任新浪网文化事业战略顾问。
  2002再版个人作品集《青春无悔》,拍摄影片《我心飞翔》获得法国里昂亚洲文化电影节新亚洲电影单元的最高奖
走过《同桌的你》那少年轻狂的年龄,又走过《青春无悔》告别年轻的怀旧岁月,坐在我们面前侃侃而谈的高晓松尽管还流露着当年的一些叛逆,和骨子里的那份文化优越感,却也已经在岁月中积淀出成熟的风格气质。
采访高晓松的过程令我们感觉轻松自然。如果说高晓松的词曲带给大家的是一种感悟生活的情怀,他的言谈倒更像是笑看人生的调侃,带着自信和诙谐,以及文化人对事物特有的思考。作为一个现代音乐和电影制作人,高晓松深知电脑技术对艺术产生的影响,在编曲
、剪辑等方面,电脑及软件已经被普遍应用到他的工作中。我们还了解到,苹果电脑已经逐渐成为中国影视音乐界的普遍配置,这不能不让我们这些苹果的拥趸感到欣慰。
表现主义风格电影
更多的人知道高晓松是由于他的音乐,而其实他在大学里真正学的却是导演,刚出道时亦是以拍广告片、短片谋生。近几年,在音乐上功成名就的高晓松捡起了老本行,以一部由他本人自编自导,周讯,夏雨,朴树,田震主演的故事片《那时花开》拉开了自己导演生涯的帷幕,这部影片曾被媒体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城市电影、最新锐的探索电影”的称号却被雪藏三年后才在公众面前亮相。他导演的第二部电影作品,由李小璐和陈道明主演的《我心飞翔》成功的以一种超现实的唯美风格赢得了法国里昂亚洲文化电影节的新亚洲电影单元最高奖。
高晓松的电影如他的音乐一般散发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清晰明了的故事,而是以节奏和气氛的渲染唯美化的表达出影片的内涵。有人很直接的用一个“飘”字来概括他的电影风格,而高晓松自己亦专业的将其划归为表现主义风格。
说到自己的电影风格在国内外的不同反响,高晓松认为自己的电影在目前阶段更适应欧洲市场,他谈道:“从马路天使到第五代第六代,中国都是以现实主义风格电影作为主流电影,表现主义风格电影算实验电影。欧洲正好相反,是以表现主义风格作为主流电影,现实主义风格是非主流电影。比如50年代形成了一个现实主义电影的风潮,欧洲就需要新给它起一个流派名,最后叫新现实主义电影”。“我的电影在中国算比较另类的。在中国觉得我电影好的人,是觉得风格好,觉得很新奇,而当我在欧洲放映这个电影时,观众的表现是哭,看懂了。风格对他们没有读解障碍,不会觉得风格很新奇,越过了读解风格的阶段,他们看到更多的是内容。在中国看我电影,很多人也非常喜欢,但是没有哭,因为还没有完全看到内容中去”。
对于如何形成自己的这种风格,高晓松认为一方面与在大学时候学“欧洲电影出身”有关,另一方面“每个人的风格都是与生俱来的”,而自己把握电影的感觉更倾向于表现主义风格。
各国对艺术的理解不同
对于中西电影风格的差异,高晓松认为是各国人对艺术的理解不同造成的。“欧洲人更多的
认为艺术是贵族的事,是伯爵夫人的传统,把艺术当作一个独立的事情去作。美国是平民社会,一切为人民服务,所以美国电影也完全是“一切为人民服务”的电影。中国目前的概念还比较模糊,但今后可能会彻底分成两种,因为中国跟欧洲和美国毕竟还是不一样,中国的艺术传统是贵族艺术传统,除了元朝的时候,自古以来的艺术没有贫民作的,作艺术的最小的官也是一个太守,比如宰相写的诗,皇帝写的诗词,始终都是这种传统。而美国是彻底从开始就是贫民作艺术,所以中国想像美国那样作到真正为人民的艺术是比较难的。因为中国艺术家骨子里还是有士大夫那种优越感,这种优越感导致了最终还是要把艺术独立出来做,但是中国今后经济发展以后,贫民的力量会巨大,所以可能会分成一部分人作纯艺术的东西,另一部分人是专为 “人民服务”,像美国电影业,不叫艺术,叫娱乐吧。像香港一样,香港的娱乐就做得很彻底。”
电子科技给了更多人搞艺术的机会
如果说谈论艺术对于高晓松“没有任何理解障碍”,而对于电子科技他也依然阐发出一番独到的见解。他认为“电子科技给了更多的人搞艺术的机会,因为社会的进步,最后将变成搞艺术的人越来越多。”他打比方说:“现在这个社会搞艺术的远比2000年前多一百万倍,200
阿仙奴0年前可能只就硝酸胍3个人搞艺术,现在在中国就有300万人搞艺术。随着社会越来越进步,为人提供生活资料的人越来越少,可能再过500年,全中国1000个人操纵机器就够吃够喝了,剩下的人可能就全搞艺术了。过去科学家才用电脑,现在人人都用电脑,以后艺术家就做些探索性的工作,剩下的事人人都能干。电脑就像汽车一样,解放了人太多太多。科技的发展越来越解放人的思想,人的四肢可以少了很多事。也许未来的人类就只剩下三个器官,一个硕大的头用来思考,一个手指用来敲击最简单实现各种操作的按钮和一个生殖器。”
电脑的普及使创意和灵感变为关键
洛克王国!圣龙骑士对于电脑普及的今天,高晓松从自己作为一个艺术人的视角阐释了电脑对于艺术的影响。他指出过去搞艺术需要先花很长一段时间学习如何将想法变为现实的技艺,现在用电脑可以很快的实现这个过程,所以既给艺术创作者更多的思考时间,也给艺术爱好者更多的涉足艺术的空间,甚至从小孩开始,就已经有培养其艺术技艺方面的软件,“以后人人都可以拍电影,每个人都可以做音乐,那么真正成为家的就在于拼他的创意,以及经验和调动资源的能力。当真正实现全民搞艺术的氛围以后,称为“家”的人的水平就会高很多,因为从
概率角度讲,100个人搞艺术就没有100万个人搞艺术出来的那个“家”要好,如果大家都搞艺术,就会出现大师。电脑科技给了人类巨大的空间,你几乎可以完全用来思考。过去你思考一件事,需要漫长的时间把这个思考实证,而现在用电脑很快就可以实现,当这个过程缩短以后,灵感和创意就成为作艺术的关键。”
高晓松进一步从自己熟悉的音乐的角度进行了阐释:“我的音乐也可以都拿电脑做,除了极少数乐器是电脑还做不到的,比如吉他和钢琴,但可能有一天也会代替。电脑实现的音已经不是问题,现在采样的音和打出来的没有什么区别,而且采样的也都是大师打的,它不像MidiMidi当年是音太难听了,今天的科技已经不是Midi的时代了,而且比如它是不是模拟的,音是不是温暖,电脑基本做到的差不多,我觉得主要还是你的创意和风格。我自己写的歌也可以都用电脑作,但电脑作还原出来的是那种木乐器的音,只不过木乐器更注重在演奏,而不注重在气势,如果更注重演奏还是演奏家更重要一点,如果注重气氛,就像电子乐,比如传统摇滚乐特别重视吉他,贝斯,尤其是主音吉他的表现力和彩,它的现场表现力是最好的,还是没法拿电脑做。但是电脑能代替很多唱片工业的工序,至于真正到现场演出了,那它还是有很多问题,因为演出有表演性在里面,就算你的音做的一样,但是没有一个人甩着头在那表演也不行。”
使用苹果的人代表着专业
在音乐创作上,高晓松坦言自己作词曲还是习惯用传统的方式,而当他做制作人时则会用到电子技术。不过从制作人的意义上讲,他更关注的是电子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因为制作人主要是指挥一个专业音乐创作团队进行专辑制作。一般情况当他听到一张先进的唱片中可以用电子技术模拟出一种他需要的声音时,他会在制作过程中要求他的手下用专门的软件进行实现。而谈到他手下使用的专门软件,高晓松告诉我们了一个令人兴奋的业内实情,“我的手下使用苹果电脑进行电子音乐制作的人很多,使用苹果的人代表着专业,他们认为用PC中俄天然气谈判的就不对了,这已经形成了一种‘苹果文化”。
“开始的开始 是我们唱歌,最后的最后 是我们在走”,在谈话过程中我们感到,在“青春无悔”中“我心飞翔”的高晓松,身上更多流露着的是一种艺术家的“Think Different”,用自己对生活,对这个世界的独特而敏锐的感知塑造出属于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与苹果文化不谋而合。我们等待他的下一部作品“那时花又开”。
(责任编辑:江晓白)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22:56: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550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艺术   电影   电脑   风格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