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子媒介看文学知识的演变

文化
从电子媒介文学知识的演变文/易晓明
簧 片电子媒介及其环境对20世纪审美转向及文学演变有着直接而显著的影响,然而,对新媒介环境所兴起的现代主义等新型文学及知识范型的认识,却基本缺少媒介视角。电力技术一经产生,就形成对环境的自主性重建,导致“以前带有私人的与社会价值的环境全部被新的环境所吞没”(McLuhan)。媒介重建环境带来极强的塑造力,它促使一种新型文化的兴起,现代主义正是新媒介塑形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学转型的开端。本文结合电子媒介(简称电媒)的媒介偏向,考察其对新文化的塑造以及对文学知识范型的改变。军队人才
电媒是文学知识演变的结构动因
20世纪进入技术社会的最大动能来自电在生产领域的广泛运用,这带来了西方社会的巨大改变。而电媒环境以及电话、电影、电视等新产品,也带来了文化的巨大改变。电媒对新型文学文化的塑造,一直没有得到研究者足够的重视。
过去媒介主要被视为一种传播载体或负载内容的传播手段,强大的电子媒介出现后,媒介的社会控制力与文化塑造力被揭示出来。历史与媒介学者伊尼斯(Harold Adams Innis)在《传播的偏向》中说:“一
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他认为印刷媒介与电子媒介带来了不同的社会形态。由于需要识字及一定知识作为接触印刷媒介的门槛,印刷媒介形成的是阶级社会,因为“复杂的文字成为特殊阶级的特权,倾向于支持贵族,它有利于知识垄断和等级制度的形成”,而“广播电台使西方文明史进入一个新阶段”,广播是声觉的,没有识字的要求,能够最大范围地卷入听众,电子媒介的兴起对应于民主社会。
波兹曼(Neil Postman)使用了媒介的“政治偏向”一词,他说:“由于信息的可访问性与速度,不同的技术具有不同的政治偏向。”而尼斯特洛姆(Christine L. Nystrom)则归纳了媒介的更多偏向,如媒介的时空和感知偏向、思想和感情偏向、社会偏向以及形而上的偏向和认识论偏向等。美国的林文刚教授说:“传播技术促成的各种心理或感觉的、社会的、纯粹的、政治的、文化的结果,往往和传播技术固有的偏向有关系。”
美国媒介理论家波斯特(Mark Poster)将电媒提升为信息方式,并将信息方式视为特殊的生产方式,与文化生产关联起来。信息方式,也是电媒所兴起的文化生产方式,它兴起了“意义的建构已经毋需再考虑什么真实的对应物”的意象化与符号化的新型文化,促成了20世纪文化的信息化与外观化。
因此,对技术社会中文学的知识形态认知,必须追踪到“媒介偏向”的根基。麦克卢汉是“将媒介研究放入学术地图中”的人。电子媒介偏向是20世纪文学知识演变的结构动因。
电媒改变了知识范型
媒介乃建立关联。印刷媒介建立的是时序关联,具有时间偏向,而电媒建立的是空间关联,具有空间偏向。电媒成为20世纪技术社会新型文化的结构动因有以下表现。其一,媒介是感官的延伸,兰登·温纳指出“延伸的副产品是一种远离性”,而电媒同时又施行对远离个体的聚合性关联。其二,电媒强化了人对语言、场景以及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兴起了象征为内核的表象审美。其三,电媒的空间延伸,改变了感知方式,兴起了关联思维;它也形成了信息的马赛克,使越界与跨界成为流行形态。其四,电网联结的技术生态性,兴起了象征、审美与空间关联思维的新感知。电媒技术作为基础,象征、审美与空间关联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文学艺术、商品生产等几乎所有领域,呈现为技术塑形的新型文化。
顺着媒介联结的关系端,可揭示出空间联结的电媒生产了什么,以及如何改变了知识范型。
从单纯的时空看,空间偏向的电媒生产了聚合式空间,整个世界聚合成地球村,地球成为通过卫星被控制与被观看的一体化空间。
从文化空间看,电媒生产了全球范围的巨量受众。受众被生产出来的同时,新型的受众关系与知识范型也被生产出来,那就是媒介生产者-文本-受众的关系范型。文本被扩大为一个非常大的概念,不仅电媒传送的节目可称为文本,它包括一切公众视线中的事件与现象,印刷时代的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112社会科学文摘 | SOCIAL  SCIENCES  DIGEST
文化
作品也被纳入到“文本”的范畴。然而,媒介生产者-文本-受众的新范型,却是电媒阶段才出现的概念与范型。它们对印刷时代树立的作者-作品-读者的范型,形成了覆盖,也产生了新的引导。
衢地合交
媒介生产者-文本-受众关系中,受众的地位被抬高,兴起了互动关系,也产生了积极受众以及积极受众论的学说。它使传统的作者-作品-读者中的作者主导、读者接受的格局被改变。电媒语境中的现代主义文学相应出现了作家在作品中为读者预留空间、邀请读者自主参与文本意义建构现象。文本解读成为一件创造性的工作。麦克卢汉惊异于这种现象,他说:“令精英震惊的是,受众日益深刻地卷入了创造行为。”
这种现象,表面看是受电媒的双向互动及其带来的大众文化共享模式的影响,背后则是电媒属性的塑造作用造成的,具体而言是由电的卷入性以及电的回路特征造成的。斯特拉特(Lance Strate)说,电的“反馈”是指“电本质上是非直线的”,“它允许反馈环路”。这应该是来自麦克卢汉的电的“回环式电路,它把信息反馈给使用者,使用者参与到这个回环式电路” 的思想。从媒介看,电的回环塑造了电媒信息发送与获取反馈模式。它延伸到大众文化,则体现为受众与制作者之间连接于文本现场的反馈互动;而延伸到文学,则体现为现代主义文学中作者隐身、读者被邀自主建构文本意义的新型关系。
电媒的即时性,使空间关联随处发生,象征在关联中勃兴。这首先因为象征也是建立两个事物的连接。其次,象征包含具象,应合于电媒的声像与物象的外观特质,电媒的直观形象具有象征的可塑性,声像与物象的感官体验又容易附着和生发象征,所以,象征为电媒的空间联结所兴起,成为电媒的伴生现象。南昌市公费医疗
现代主义文学的象征,为直觉语言营造。象征主义的直觉语言不同于理性逻辑语言,它不追求说明事物或表达思想,而是通过语言将思想转变为感觉。对应言之,印刷时代的现实主义文学,则可以说是将感觉通过理性语言转化为思想。
值得关注的是,在电媒语境中,象征不止为文学艺术所生产,依附于语言,还为电媒技术及其环境所生产,附着于产品与环境。文学语言创造的象征与电媒技术创造的象征都包含意象,甚至形成交合。技术意象与文学意象互通的基础,首先在于电媒环境本身已经被转换为人工环境与艺术环境。事物经过电光电讯的塑造,已变成了人工产品,电媒环境消解了自然与文化、现实与艺术、人与工具的界限。其次,电媒具有极速的空间延伸关联,而从诗经的“赋比兴”可知晓文学具有象征关联本质。赋比兴的关联,形成对现实的超越,对想象的延伸。电媒呈现感官直觉形象,而形象总是美的,因而可以说电媒自带艺术偏向,与文学艺术的形象性相通。最后,电媒环境的艺术性还来自麦克卢汉所指出的,卫星置于地球之外,地球成为一个被观看的舞台。上述这些方面,所涉及的其实是艺术与审美的边界问题。电媒环境下艺术与审美的边界变得模糊,或者说,艺术与审美失去了边界。
电媒技术所生产的象征与电媒语境中的文学所生产的象征,都不像传统的象征具有固定搭配意义,电媒的偶然感官关联,增强了象征任意搭配及其表意的无固定意指,电媒的流动性塑造了电媒语境中象征的能指漂浮特性。比如,象征主义诗歌中的大量用典,超现实主义对技术成品的拼贴与组合,都使象征意象不断衍生。这意味着技术与艺术所生产的象征都可作为原象征,再被技术、也可再被艺术进行重复再生产。正是技术与艺术的双重场域,使象征成为电媒时代的主导语言,上升为意义生成模式。
电媒还生产出20世纪媒介景观(Media Spectacle)。电子音乐等电媒艺术在美感、快感方面远超文学,这是因为电声演唱除了具有听觉美感及想象力之外,还有视觉美感以及受众现场互动的身体景观交融的场景,而文学中只有仪式才有景观感。在音乐媒介景观中,各种艺术的媒介介质质料各自呈现,听觉、视觉、身体场景,还有口头、印刷与电子媒介的声像字复合,感官、叙事、现实、想象、快感形成互联,凸显想象性与互动体验的现场感,因而媒介景观也可被视为艺术越界的新的混搭形式。
文学知识的扩展与改变
不同媒介有不同偏向,兴起不同的感知模式。麦克卢汉认为,口头媒介兴起整体感知模式,印刷媒介兴起线性的时间感知模式,而电媒则兴起生态性的关联感知模式。
电媒以其空间偏向逆转印刷媒介,改变了印刷媒介的时间偏向形成的一些文学知识。
斯特拉特总结了电的“有机性”(Organic)、“无线性”(Nonlinear)、“两级性”(Polar)、 “流动性”(Fluid)等十二种属性。细察便能够发现十二种属性可归纳为电媒的延伸性、包含性、卷入性三大方面,而这三大方面联结出电媒的总体生态环境,电媒总体生态环境又终结了决定论等总体知识观念。
麦克卢汉强调“电讯时代作为秩序总体化的客体的相关联的关系而受到欢迎,这种秩序总体是对整个传统的基本的、纲领性的终结。……传统的总体已经变成甚至更是一种虚假的整体”。所谓传统的总体,既包括社会历史决定论;还有之前康德的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所强调的道德形而上学的整体观——强调将文学置于道德、灵魂、世界和上帝的理性的整体关系之中;此外,还有伯克(Edmund Burke)于18世纪提出的“有机体”
113
2018.3 | SOCIAL  SCIENCES  DIGEST
文化
(organism)概念——与自然相连的“有机体”的整体观在英国占据重要位置。这些总体观都依照某种
理性原则而视经验世界为总体。然而20世纪电媒生态有机性,表现为电的网络连接,生成有机环境整体。技术的有机总体终结了理性原则所建构的观念总体,使文学的知识范型随之改变。下面简要归纳出文学知识的扩展与改变。
首先,电媒的生态有机总体改变了对文学的上层建筑的定位。过去文学的意识形态功能突出而被定位为上层建筑。电媒的信息生产兴起了包括文学生产在内的文化生产。文学生产性关联于技术的经济基础,电媒时代的文学艺术协同进入文化生产,文学调和了技术传播的媒介偏向,呈现为贯穿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技术文化形态,打破了文学的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定位。文学不再被视为对某种本质理念的模仿或对社会的模仿,它从一种道德形而上学转向了创造论的范型,因而也不再能成为可充分说明历史决定论的案例,也不再停留在辩证的两面关联模式。
电媒的卷入性,打破了印刷媒介时代确立的各种知识分类法。
首先,电媒卷入性使主题分类的知识模式失效。针对现实主义流行的归纳中心主题的方法,在20世纪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无法通用。
其次,电媒的卷入性形成信息马赛克,打破了知识领域的分隔,导致知识领域的互联。研究领域也兴起跨学科研究。在文学研究领域,新兴的文化研究排挤了传统文学研究的地位,无疑也是知识形态的演变。
再次,电媒的卷入性冲击了艺术种类的划分。20世纪审美成为了传媒、艺术、文化的共同属性。电媒传播美的形象,兴起了审美文化。电媒集结的现代大都市具有兼物理、技术与艺术于一体的环境,以光、音、、像的直感,形成都市体验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最后,审美改变了之前观念价值的文学,或形而上学主导的文学,文学转向艺术自律,美从真、善、美一体化的伦理美、社会美中分离出来,以感官美、瞬间美等纯粹审美形态凸显,这是文学知识范型的最大改变。电媒技术环境与丰沛的物质环境已经上升为文学艺术的第一环境,而社会环境退居为第二环境,因为电媒环境作用于人的感官,比社会环境作用于人的思想更直接,这带来文学的意识形态功能衰落,审美价值上升。电媒自动化、智能化调动与提升了想象力。电媒的流动性产生了艺术媒介景观,它作为集体景观,兴起新的艺术的“审美介入” 模式,区别于传统的静观审美理念。电媒事件中的个人体验同样融合有公共性,这便对艺术真理问题带来了一种扩大化理解。语言具有作为真理经验的集体性,而艺术媒介景观,则使语言扩大为传统连续性与公共领域的场景与事件,其公共性就像语言一样,源自集体意识,包含真理。这种新兴的集体“审美介入”的模式淡化了形而上学的真理观,强化了艺术真理的修辞与诠释。
艺术媒介景观强化了艺术的社会关系维度。如果说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凸显的是“诗可以观”“诗可以怨”的文学社会批判功能,电子时代的艺术景观凸显的则是“诗可以”的聚众功能。它作为动态的艺术编码,卷入大众,连接集体意识,因为审美介入模式中的个人快感也包含共同体变迁与共同情感变迁
1苯基1丙酮的集体意识,真理包含在对集体传统与对真理的修辞化诠释,艺术景观就像语言艺术一样包含集体的真理。鲍勃·迪伦(Bob Dylan)的音乐景观是集听觉、视觉、个人体验、身体景观、传统、集体意识、共同体变迁、快感、想象、真理的象征诠释、媒介公众文化于一体的典范。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首度授予音乐人迪伦,这是电媒综合化艺术对文学艺术边界的改写,综合媒介景观打破了艺术原有分类的结果。
电媒偏向兴起了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形式
从现代主义文学内部看,其艺术形式都为电媒偏向所兴起,并以之为依托。电媒延伸空间,抑制了时间偏向的印刷媒介所具有的逻辑叙事与理性批判。现代主义文学中的空间“并置”与时间“瞬间”,都是电媒速度所塑造的。
T.S.艾略特以“神话的方法”命名乔伊斯的意识流创作方法。“神话的方法”是以旧术语表述了新的电媒感知。电媒感知就是神话方法。麦克卢汉说,“当信息从所有方位与任何距离同时流动,……原因与结果对于人类知晓而言也变成是同时的”神话感知是想象模式,极速的电媒模式就是神话想象模式的实现。莱文森(Paul Levinson)的《数字麦克卢汉》(Digital McLuhan)提出了“现代电子神话”的概念,即是印证。
心理学家詹姆斯(William James)命名了现代主义的意识流。其实,日常所见所闻的触发界面,场景
与心理频繁转换,形成感官流动、场景流动、信息流动,以及意识、无意识的交集,这才是对意识流的完整表述。意识流的深层结构则是电媒的分散与非中心化的弥散感知,这种弥散的心理感知,表现为电媒环境密集的信息量诱发自由联想。而对事物的一掠而过或浮光掠影的印象,也就是意识流,则是电媒环境信息太多而出现的信息稀释现象,它体现为人为视觉与听觉等感官牵引而分散了思绪。现代主义中的无意识或潜意识的兴起,与电媒速度有关。麦克卢汉说,“当一切同步也就是在光速条件下,一般沉入潜意识的东西就上升到意识里。……潜意识上升到意识的时间刚好与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出现的时间吻合。在电速的条件下,你不可能再把任何东西打入潜意识”。S (作者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摘自《外国文学》2017年第6期)
114社会科学文摘 | SOCIAL  SCIENCES  DIGEST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2:39:5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550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电媒   媒介   文学   艺术   环境   象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