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智能教育空间的创建

张 婷1 龙海东2
王家新的资料(湖南大学图书馆,湖南 长沙 410082)
摘 要:在落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过程中,开展全民智能教育具有重要保障意义。公共图书馆基于自身职责和创新发展需要,创建智能教育空间是一种审时度势的举措。这种图书馆新功能空间应以助力全民智能教育为基本价值取向,通过发展使新功能空间成为公众需要的人工智能知识中心、学习中心、交流中心和探究中心,在基本形态上是智能认知、智能体验和智能探究等单元空间的系统集成。为了履行助力国家全民智能教育职责,图书馆智能教育空间的创建必须和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服务计划与工作指南制订以及新功能空间对外宣传等策略同步并行。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全民智能教育;图书馆智能教育空间
一、图书馆智能教育空间的创建缘由
时至今日,世界各地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公共图书馆。它们从诞生至今也只有100多年的历史,但其发展甚快,从简单的藏书借阅场所发展为组织完善、最贴近公众生活的一种社会文化机构。
红领巾小五年规划
公共图书馆数量与品质与时俱进,并逐步从思想观念上认识到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1]。这种对图书馆地位的肯定和功能的高瞻远瞩,无疑会给公共图书馆事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期望。
传统图书馆已不合时宜,现代图书馆该往何处?处在信息革命时代的现代图书馆经过积极的探索,逐步明确了有作为的图书馆需要进行三个重心转移(即工作重心从“书本位”向“人本位”转移,业务重心从第二线向第一线转移,服务重心从一般服务到咨询服务转移),做到三个延伸(收藏:向各种文明记录及其载体延伸,业务:向馆外延伸,服务:向社区及家庭延伸)和实现两个中心(图书馆是终身教育和文化娱乐中心,图书馆是信息传播与交流中心)的建设目标[2]。
就在图书馆办馆观念更新换代的同时,图书馆新馆建设和旧馆改造也成为一种实务工程,是将创新理念加以落地的实践举措。在这种推陈出新的图书馆建设工程规划中,都涉及到对新图书馆功能空间的功能定位、结构布局和服务优化等事项。在新空间、新服务和新作为等理念的导向和孵化下,各种称谓的“新功能体验空间”在部分高校脱颖而出,如北京大学的“数字应用体验区”,
浙江大学的“系统体验空间”,上海交通大学的“新技术体验区”,西安交通大学的“学习交流空间”等[3]。尽管图书馆学界对此也有不同看法,但这些图书馆的新功能空间的出现如同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所言,无非是图书馆基因遗传与变异的结果。基于此,我们也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的今天,公共图书馆也可以突破常规,创建一种图书馆智能教育空间以助力我国人工智能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来,人工智能得到迅速发展,它所带来的“经济奇点”将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改变世界[4]。抓住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构筑其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国家制订并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该规划提出了面向2030年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为我国人工智能的加速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在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中,列有“广泛开展人工智能科普活动”一条,即要求各级政府支持开展形式多样的人工智能科普活动,鼓励广大科技工作者投身人工智能的科普与推广,全面提高全社会对人工智能的整体认知和应用水平[5]。在这种时代背景和战略思考下具有人工智能多层次教育体系的全民智能教育在我国应运而生。
众所周知,公共图书馆是社会教育机构。当国家为了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需要相应的全民智能教育的保障时,公共图书馆与这种全民智能教育具有必然的逻辑联系和责任担当。
公共图书馆投身全民智能教育活动,固然可以通过对人工智能类图书的收藏和借阅等传统方式来履行自己的职责,提供人工智能科普服务。但从现代图书馆的发展目标来评价,传统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已陈旧,采用选择、交叉和变异的仿生物进化原理规划,设计具有时代特征的智慧图书馆、创意图书馆或新功能空间是一种正向的进化。因此,具有新建或改造机会的公共图书馆,考虑具有助力国家全民智能教育价值的新功能空间创建,无疑是一种审时度势的创新决策。
二、图书馆人工智能空间的功能定位
公共图书馆一旦决定创建智能教育空间,在规划工作中就得考虑这种创意空间功能、布局和服务三大要素的系统关联。一般说来,功能是人们所追求的职能特征,是决定空间布局最重要的因素;空间布局是实现功能的结构形态,不同的空间布局也会影响功能实现的效度;功能定位和空间布局决定了空间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因服务空间的变异而产生调整。考虑到公共图书馆智能教育空间创建往往是图书馆新建或改建中的一项任务或子课题,因此其功能、布局和服务都要有整体观念,要局部服从全局。当然,图书馆智能教育空间也可以作为一种“智能教育图书馆”来展示自己服
【作者简介】 张婷(1982—),女,硕士,研究方向:图书馆工作与图书资源管理。
      龙海东(1969—),男,本科,研究方向:高校图书馆管理。北京青春
247
务全民智能教育的个性化特。
显而易见,我们这里所论述的图书馆智能教育空间,理所当然地要将其功能定位在“服务全民智能教育”这个出发点和归宿点上,以有效助力国家全民智能教育为基本价值取向,通过持续不断的发展使之成为服务当地公众的智能教育中心与智能信息传播和交流中心。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公共图书馆系
列服务活动实现以下智能教育目标。(1)知识目标。让公众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知识,包括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身边的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行业应用以及人工智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等。(2)技能目标。让公众初步掌握日常生活中的人工智能产品(如智能家居)的使用与维护技能。对职业岗位中的公众,则辅助他们了解人工智能设备或工具(如生产服务作业中的智能机器人、3D打印机等)的使用与维护技能。此外,对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或科学探究有志趣的读者也能在空间获得感官、交互和收益体验。(3)情感目标。让公众了解人工智能时代人机共生所带来的伦理道德和法律问题,陶冶适应人工智能应用环境下的自我情操,有效实现情感体验。
三、图书馆人工智能教育空间基本形态
图书馆智能教育空间功能的实现必须依托相应的物理空间、虚拟空间与信息空间等功能载体的支持。就空间整体布局来说,可以考虑将智能认知、智能体验和智能探究等单元空间进行系统集成。
智能认知空间,是对读者进行人工智能知识普及的场所。空间通过陈列的声光电一体化的人工智能展柜等智能产品设备和现代信息技术讲解人工智能基本知识,人们也可通过二维码或电子书等了解更多人工智能问题与信息资料。
智能体验空间重在对人工智能感官体验的实现。读者可自主选择如趣味编程、3D打印等体验项目,在多元空间里动眼、动手和动脑,既可破除人工智能的神秘感,又能在享用人工智能的创新成果中收获
心理愉悦和情感体验。
智能探究空间的特点在“探究”,即在设置某种真实或虚拟情境条件下,助力读者通过想象、联想和灵感思维生成人工智能运用的新课题,进而提出科技创意,构思问题解决方案,为获得智能产品设计成果和申请发明专利奠定基础,实现对科学探究的收益体验。
值得指出的是,对于图书馆智能教育空间这种新创意,并无固定形态,应因地制宜、因馆制宜地进行创造性思考以设计出具有不同形态的认知空间、体验空间和探究空间,并进行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地域、资源和业务优势,尽可能地将公共图书馆建设成为智能教育特的知识中心、学习中心、交流中心和探究中心。唯有这种凸显智能、增强体验、注重互动、激发创意的图书馆新功能空间,才能在人工智能新时代成为公众追求的新精神文化家园[6]。
四、图书馆智能教育空间的创建策略
图书馆在创建智能教育空间的物质基础上,最关注的是如何服务和怎样提高服务水平的问题。为了真正履行助力国家全民智能教育的职责,图书馆智能教育空间的创建必须与以下实施策略同步并行。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其一,人才培养与团队组建。图书馆智能教育空间的有效运作关键在人的因素。调查研究表明,公共图书馆目前不少馆员所受的专业教育不足以很好地开展人工智能信息服务工作,尤其在为关注人工智
铰链结构
能探究与创新的读者提供咨询服务时倍感压力。为改变现状,有效履行人工智能教育职责,系统而有针对性对馆员开展在职培训实有必要。在馆员培养的基础上,如果能够组建高水平的智能教育服务团队则更为理想。一般说来,适应图书馆智能教育空间服务的团队,应由技术人员、咨询专家、阅读推广人和志愿者等组成。技术人员的职责在于做好人工智能新型设备的运营维护,引导读者对人工智能的认知、体验和探究活动;咨询专家是图书馆新功能空间的中流砥柱,可以发挥出“真人图书馆”的特别功效;阅读推广人和志愿者可以在引领读者走向各种认知、体验和探究方面发挥积极的辅助作用。
其二,服务计划与工作指南制订。图书馆智能教育空间的服务业务,必须在相应的服务计划指引下有序进行。服务计划一般包括服务项目,服务对象、服务类型、服务方式、服务时间、服务人员以及服务预算等。先制定服务计划再组织实施,才能有条不紊地开展服务活动。图书馆智能教育空间的年度服务计划可以修订复制,并要准确把握时机不断完善创新。此外,为了科学、客观和有效完成智能教育服务计划规定的业务项目,图书馆可以考虑组织专家编写相应的智能教育服务项目工作指南。
其三,新空间服务的对外宣传。图书馆创建智能教育空间以助力国家全民智能教育的实施,理论上讲是会得到本地区公众的认可和支持的,公共图书馆也可以在广泛的、可信赖的智能信息服务方面做出自己的贡献。但是,由于创建的图书馆新功能空间对公众来说尚属新事物,一开始可能遇到公众不理解、不参与或无所适从的情况。因此,在公共图书馆智能教育空间规划之初或开馆之前,就应该通过不同方式开展新创服务空间宗旨、空间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的宣传活动,让公众理解国家倡导的全民
智能教育的意义和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当然,这一宣传活动应该结合政府部门组织的国家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宣讲活动同步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公共图书馆也要抓住目前教育部门关于开展中小学生人工智能教育和新时期劳动教育的要求,思考拓展服务空间。如与学校合作,将图书馆智能教育空间转换为学校人工智能教育或新时期科技劳动教育的校外研学实践基地,这无疑是一种有意义的智能教育双赢选择。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习近平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回信[EB/OL].
[2020-4-9].http://v/xinwen/2019.9/ content5428592.htm.
[2] 吴建中.21世纪图书馆新论,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6:1.
[3] 王宇,胡万德,孙鹏,等.高校图书馆新功能体验空间建
设及思考[J].图书情报工作,2020(21):17.
[4] (英)卡鲁姆.蔡斯著,任小红译.经济奇点:人工智
能时代,我们将如何谋生[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7:2-4.
金字塔模型
[5] 国务院关于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
[2017]35号文件,2017.7.28.
[6] 周亚,孙健,刘敏.未来图书馆的新形态与新功能[J].图
书馆,2017(1):1-8.
248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9:28: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547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图书馆   智能   教育   空间   人工智能   服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