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听力课中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总第271期2014年3月(上)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
Total.271March 2014(A)
摘要听力语言学习的基础技能,在语言学习中具有先导作用,对外汉语课堂上的听力训练应该在心理学原理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训练宜早、时间和难度恰当、材料理解抓大放小与元认知策略相结合的原则,确保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成效。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汉语教师听力训练
The Methodology of the Listening Training When Teach 原ing Chinese for the Foreigners //Bao Xiaoling,Chen Xi-aofeng,Wei Yi'na
Abstract Listening is the basic skill of language learning,which plays a leading role in language learning,foreign language class-room on the listening training should be in the psychology princi-ple,an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students,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training early,proper time and difficulty,the combi-nation of major material understanding and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so as to ensure the favorable results of classroom teaching.
Key words teaching Chinese for the foreigners;Chinese teacher;
listening training
“听、说、读、写”是语言学习主要培养的几种能力,从其排列次序来看,“听”排在第一位,可见其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据教育心理学研究资料表明,在人们的生活语言中,
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1]
;而从人类习得语言的经历来看,婴儿学会说话,一是与婴儿所处的语言环境有关,婴儿听到什么样的语言,在他开口的时候,说出的就是什么样的语言,二是与婴儿的看护人有关,如果看护人喜欢与婴儿进行语言交流,那么婴儿开口说话的时间就要早得多,表达的能力也更强。这说明“听”是学习语言最基本的前提,因为对于语言经验为零的婴儿来说,“听”就是一个输入过程,不停地听,不停地输入,才会不停地积累进而能够开口模仿和表达。同理,如果一个人在学习语言的最初阶段,缺乏听的环境、听的对象、听的能力,他的语言学习必定存在某种缺陷。俗话常说“十聋九哑”,听不见的人几乎都不会说话,而对于天生就耳聋的孩子来说,即便后天通过盲文的学习,能够表达一定的语义,然而在准确程度上却还是要弱于同年龄层的孩子,所以,听力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性确实是首当其冲的。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往往也强调“听、说、读、写”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和培养,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上对外汉语的听力课却是最为困难的,许多教师对于听力课束手无
策,不是单纯地放录音让学生复述,就是把听力课当成语法
课来上,不断地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语法练习,结果却是收效甚微,学生也兴趣寥寥。
听力课应该怎么上,应该遵循哪些原则,是对外汉语教学中必须认真面对的一个问题。笔者长期承担留学生听力课的教学任务,经过几年的实际摸索,总结出一些基本的教学原则,以求有裨益于对外汉语听力训练的改善。
电镀件1进入听力环节宜早
听力课是针对学生个人听话理解能力的一种专门训练,与一般的听话不同,它要求学生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听辨、听记指定的语料,要求达到一定的精准度,同时,与日常漫无边际、缺乏重点的听话不同,专门性的听力训练往往包含多个知识点的学习,因此在进行听力训练的时候,必须让学生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
溢出攻击心理学研究揭示,人的注意具有集中性,表现在对被关注对象的紧张程度和持续程度上,而注意的集中性也会随着人对外界刺激的适应逐渐消失。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在进行听力训练的时候,应该尽早
切入主题,也就是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对课堂学习最期待的时候、精神最清醒的时候迅速进入听的环节。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只是按照一般的教学程序走复习———导入———听训的步骤,大量提问已学知识点或是大肆介绍新课程,由于复习和导入时间过长,新的刺激迟迟没有出现,课堂的燃点难以升温,而等到这两个环节实施完毕,学生的注意力和精神状态已经开始减弱,这时候才开始进入听的环节,训练效果自然大打折扣。所以听力环节的进入宜早不宜迟,导入和复习应该在五分钟之内完成,利用学生对新课内容的期待心理和学习热忱争取最佳的听训效果。
2训练时间长短适宜
在中国高校中,一门课程一个上午或一个下午连续上课是很常见的,这样的排课方式虽有不合理之处,但已为大多数中国学生所接受,而中国的授课方式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比较被动、较为缺乏自由的状态,连续上一门课,并不意味着学生要一直绷紧神经、付出高度集中的精力。
但在一些高校中,这样的排课方式也被应用到对外汉语的教学中,包括听力课在内的许多课程都是以这样的方式授课,这就值得商榷了。因为与一般的课程不同,听力课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必须保持精神的高度集中,必须处于神经一直绷紧的状态,学生付出的精力和脑细胞活动的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西“新世纪”教改项目:中国———东盟视角下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12JGA182)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包小玲(1978—),女,广西合浦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化、民俗、高等教育研究;陈晓锋(1979—),男,浙江兰溪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历史、高等教育研究;韦依娜(1979—),女,广西柳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国电子地图2007
对外汉语听力课中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包小玲
陈晓锋韦依娜
北京农学院信息平台
(广西科技大学艺术与文化传播学院
广西·柳州
545006)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894(2014)07-0051-02
51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岛敦教改教法
频率远远高于一般课程的学习。而根据人的心理特征,如果一直专注于某一个目标、行为,必然会引起精神的疲惫,听力训练也是如此。连续听的时间如果太长,同样也会引起学生的精神疲劳,“通常认为超过30分钟,就会使听者产生疲劳感,注意力无法集中,影响听力理解”[2]p179。所以在进行听力训练的时候,必须合理地安排时间,连续听的时间以30分钟为限,而具体到一些环节的安排还可以更灵活。比如,如果听力材料内容较长,可以将整篇材料分为若干部分或者若干个段落,听完一段之后,立即进行提问或者做其他练习,练习完毕之后再接着听下一个段落,这样可以让课堂内容灵活多变,张弛有度,富有吸引力,对学生也可以产生更多新的刺激从而缓解精神的疲劳,听力训练的整体时间相应地也就可以持续更长的时间。
空军政治学院3难度恰到好处
听力训练要求学生在极短时间内对材料内容作出迅速的反应,在这个过程中,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没有反复斟酌、回放印证的余地,“对材料处理的控制权不在听者手里(比如语速、用词等),听懂了固然没问题,一旦听不懂,就会产生紧张和焦虑感,干扰听的过程,使注意力分散,兴趣消失,甚至丧失信心”[2]p179。所以教师对听力材料难度的选择一定要恰到好处。
在实际教学中,汉语听力课的教师往往习惯遵循以某一本听力教材的内容安排,从头至尾、一文不落地让学生全盘听完,这种做法其实也是值得商榷的。因为教材内容的设置,往往依据不同的标准,难易度并不能很好地兼顾。比如有的听力教材,完全按内容来划分单元,一个单元听“文化”,一个单元听“运动”,一个单元听“日常交往”,这样的安排显然并没有考虑到难易度的递增问题。所以面对这样的教材,如果教师不做相关的处理,那么我们在训练过程中,就会对教学效果难以做出正确的评价,因为第一个单元“文化”的内容,对学生来说,可能太难了,而第二个单元“日常交往”,对于学生来说,又可能太容易了,无论是太难还是太易,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都会受到影响,太难了,会让学生产生烦躁、厌倦、害怕等情绪,太浅了,学生觉得学不到新东西,会认为老师不负责任,在敷衍他。
所以,教师对于听力材料的选择一定要做到恰到好处,保证绝大多数学生大致听懂,但不能完全听懂,这样才能在保护学生自信心的同时又能兼顾学生的学习新鲜感和探索精神,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要求我们使用教材的时候,必须要对教材进行再处理,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有所取舍,也可以按照难易程度,打乱次序、先易后难、逐层递进,不能盲目地完全跟着教材走。
4内容理解抓大放小
听力理解具有这样的特点,即“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个对向平行过程的运用,即听话者要运用自身原有的世界性知识来整体理解意义,也会利用词汇、语法知识来理解语言形式”[3]。事实上,人们在日常生活的交往过程中,对他人话语的理解也主要是从整体来进行提炼,也习惯于从他人的话语中出关键词从而获取信息。
比如我们要约朋友吃饭,可能会说“今天晚上7点钟我们在金鹅酒店7号包厢吃饭,不见不散”,这里的关键词是“晚上7点”、“金鹅酒店”、“7号包厢”,这是我们行为的时间和地点,我们只需要记住这几个信息就能完成行为任务,所以在向第三方传达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们便有可能忽略原话中许多连贯词、客套语,但我们不会认为传达信息的人听不懂说话人的意思。
然而在实际的对外汉语听力课堂上,中国的教师往往
要求严格,一丝不苟,要求学生听完某段话、谋篇材料之后,一字一句必须完完整整地复述出来,缺一个字、词都要求学生重听,直到学生能够把每一个字每个音都听懂,都能准确无误地说出来。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如同复读机,而漫长反复的回听又极易滋生学生的烦躁情绪,导致许多外国学生对于听力课害怕和逃避。
所以,我们应该在课堂教学的时候适度容忍,抓大放小,即把日常交流中人们理解他人话语的方式来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语篇材料的意思,只要整体上的理解不出现偏差,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把时间花费在对一字、一词、一句、一音的细微纠正上,并且从听力技巧的培养来看,如果学生对于语篇材料的理解虽然细微的字词听不懂,但是整体的意思他准确把握住了,反而更能说明学生的听力训练是有效的,因为他已经掌握了听力中“抓关键”、“跳障碍”的高级技巧,这对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交流中听力理解的提高也是非常有帮助的。而这样的技巧的培养,我们的态度应该是对于个别语汇的“听不懂”“不但不应当要求学生听懂,而且要设法帮助学生‘跳’过去”[4]。
5坚持元认知策略,重视学生主动性
“所谓元认知(metacognition),就是指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的认知,是个体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体验,它对人的认知活动起着计划、推动、监控和调节作用”[5]。研究表明,学生在听力训练中有无运用元认知策略,是决定听力是否能达到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师应该在听力课堂中坚持运用元认知策略来引导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在每一个材料进入实听前,应简明扼要地提醒学生注意听哪些内容,用什么方法去听。比如我们听一段材料,主题是人物的年龄,关键内容有可能是数字,那么我们可以事先交代学生应特别注意材料中的数字,这样围绕重点去听,学生比较容易达到训练的要求,学生也会在这样的提醒下,自己使用笔录、心记等方式记下相关数字。而在听完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学习效果进行总结,效果良好的学生采取了什么样的方法,以什么为中心,而效果
不理想的同学在方法上有哪些缺陷,如何改进,这些都是元认知策略应该包含的内容,教师不应只是授学生以“鱼”,更应授学生以“渔”,让学生在不断的自我总结和反思中到适合自己的听力技巧。
目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说元认知策略已经为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但也应该看到,或是受中国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或是因为中国教育缺乏引导性、缺乏以学生为中心的大环境,我们看到更多的听力课其实还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完全主宰了整个课堂,而学生只能被动、不须投入过多思考地跟着教师的指挥棒走,教师工作量过大,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积极性也没有得到激发。这对于教学双方而言都是影响极坏的,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大力推进教师思想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在课堂上大力加强元认知策略的使用意识。
参考文献
[1]穆丽丹.汉语教学中听力训练之我见[J].语言与翻译(汉文),2005
(3).
[2]陈昌来.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79.
[3]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34.
[4]吕必松.汉语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
社,2007:213.
[5]罗燕媚.第二语言听力理解中的元认知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
2004(6).
编辑李前锋
52
. All Rights Reserved.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7:34: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540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学生   听力   学习   训练   语言   教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