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生理学》名词解释

《口腔解剖生理学》名词解释
1、解剖牙冠(anatomical crown):牙体外层被牙釉质覆盖部分,牙冠与牙根以牙颈为界。
2、临床牙冠(clinical crown ):牙体露出口腔部分,牙冠与牙根以龈缘为界。
3、解剖牙根(anatomical root ):牙骨质覆盖的部分。
4、临床牙根(clinical root ): 口腔内见不到的牙体部分。
5、出龈:牙胚破龈而出的现象称出龈。
6、萌出(eruption):牙冠出龈至达到咬合接触的全过程。牙萌出时间是指出龈的时间。
7、唇面(labial surface ):前牙牙冠接近唇黏膜的一面,称为唇面。
nba劳资纠纷8、颊面(buccal surface ):后牙牙冠接近颊黏膜的一面,称为颊面。
9、舌面(lingual surface ):牙冠接近舌侧的一面,称为舌面。
10、腭面(palatal surface ):上颌牙牙冠舌面因接近腭侧,称为腭面。
11、邻面(proximal surface ):同一牙弓内相邻两牙相互接触的面,称为邻面。
12、近中面(mesial surface ):牙冠离中线较近的邻面,称为近中面。
13、远中面(distal surface ):牙冠离中线较远的邻面,称为远中面。
14、牙合面(occlusal surface ):上下颌后牙咬合时发生接触的一面。
15、切婚(incisal ridge):前牙无牙合面,切端舌侧有切咬功能的嶠,称为切幡。
16、中线(median line):平分颅面部为左右两等分的一条假想线,通过两眼之间、鼻尖、上颌两中切牙、下颌两中切牙之间。中线与正中矢状面一致,将牙弓分成左右对称的两部分。
17、牙体长轴(long axis):沿冠根方向通过牙体中心的一条假想线。
18、接触区(contact area):牙与牙在邻面相互接触的区域,亦称邻接处。
19、线角(line angle):牙冠上两个相邻牙面相交处所成的角称线角,如近中面与唇面相交称为近唇线角。
20、点角(point angle):牙冠上三个相邻牙面相交所成的角称点角,如磨牙的近颊牙合点角。
21、外形高点(height of contour):牙冠各轴面上最突出的部分。
22、牙体三等分(division into thirds):为了便于明确牙体各面上某一部位所在,常将牙轴面在一个方向分为三个等份来描述。在唇(颊)舌向将牙冠邻面分为唇(颊)1/3、中1/3、舌1/3;在近远中向可将牙冠分为近中1/3、中1/3、远中1/3;在垂直向可将牙冠分为切(牙合)1/3、中1/3、颈1/3;牙根可分为颈1/3、中1/3、根尖1/3o
23、牙尖(dental cusp):牙冠表面近似锥体的显著隆起称牙尖。位于尖牙切端、后牙的牙合面上。
24、舌面隆突(cingulum):前牙舌面近颈1/3的半月形隆突起,前牙的解剖特征之一。
25、结节(tubercle):牙冠上釉质过度钙化而形成的小突起,可在牙合面、切牙切缘见到。
26、切缘结节(mamelon):初萌切牙切缘上圆形的隆突,随着牙的磨耗逐渐消失。
27、嶠(ridge):牙冠表面细长形的釉质隆起。根据其位置、形状、方向,可分为切靖、边缘嶠、牙尖嶠、三角皤、横幡、斜嶠、轴皤、颈幡。
28、切皤(incisor ridge):为切牙切端舌侧长条形的牙釉质隆起,具有切割功能。
29、边缘嶠(marginal ridge):为前牙舌面窝近远中边缘及后牙牙合面边缘细长形的牙釉质隆起。
30、牙尖嶠(cusp ridge):从牙尖顶分别斜向近、远中的幡。后牙颊尖和舌尖的近、远中牙尖幡,分别组成颊牙合边缘皤和舌牙合边缘幡。
31、三角皤(triangularridge):为后牙牙合面牙尖顶端伸向牙合面的细长形釉质隆起。三角嶠由构成牙
尖的近中和远中两斜面汇合而成。 32、 斜皤(oblique ridge):牙合面两牙尖三角嶠斜形相连形成的幡,是上颌磨牙牙合面重要的解剖标志。 33、 横嶠(transverse ridge):相对牙尖的两条三角幡,横过牙合面相连形成的幡,是下颌第一前磨牙牙 合面的重要特征。 34、 轴嶠(axial ridge):为轴面上从牙尖顶端伸向牙颈的纵形隆起。尖牙唇面的轴嶠称唇轴嶠,后牙颊 面的轴幡称颊轴皤,尖牙和后牙舌面的轴皤称舌轴幡。 35、 颈皤(cervical ridge):牙冠唇、颊面上,沿颈缘部位微突的釉质隆起。 36、 窝(fossa):牙冠表面不规则的凹陷,略似一个四周环山的盆地,称为窝。如前牙的舌面窝、后牙 的牙合面窝。
37、 沟(groove):牙冠各面上,介于牙尖和皤之间,或窝底部细长形的、似山间溪流的凹陷部分。 38、 发育沟(developmental groove):牙生长发育时,两个生长叶相融合所形成的浅沟。
39、 副沟(supplemental groove):发育沟以外的任何沟统称为副沟,其形态不规则。
40、裂(fissure):钙化不全的沟称为裂,为順病的好发部位。
41、点隙(pit): 3条或3条以上发育沟汇合处,或某些发育沟末端所形成的点状凹陷称为点隙。此处 釉质未完全连接,是劇的好发部位翌
42、斜面(inclined surface):组成牙
瑰宝龙43、 生长叶(lobe):牙生长发育的钙化中心,其融合处为发育沟。多数牙由四个生长叶发育而成,少 数牙由五个生长叶发育而成。
44、 楔状隙/外展隙(embrasures):两牙接触区周围向四周展开的V 字形空隙。根据其部位称为唇/颊/ 舌楔状隙、切楔状隙/牙合楔状隙,在龈方者称邻间隙。除上颌第一磨牙颊侧楔状隙大于舌侧楔状隙、 下颌切牙唇舌楔状隙接近外,一般舌楔状隙大于颊楔状隙。
45、 髓腔(pulp cavity):位于牙体的中部,周壁除根尖孔(有的尚有副孔和侧孔)夕卜,其余均被坚硬 的牙本质所包被,髓腔内内充满牙髓。髓腔形态与牙体外形基本相似,但体积显著缩小。
46、 髓室(pulp chamber):髓腔位于牙冠及牙根的颈部的部分,其形状与牙冠的外形相似。前牙髓室 与根管无明显界限;后牙髓室呈立方形,分顶、底及四壁,是髓腔中较为宽阔的部分。
47、 髓室顶(roof of pulp chamber ):与牙合面或切嶠相对应的髓室壁称髓室顶。
48、 髓室底(floor of pulp chamber );与髓室顶相对的髓室壁称髓室底。
49、髓室高度:髓室顶、髓室底之间的距离称为髓室高度。
50、髓室壁(wall of pulp chamber):与牙冠轴面相对应的髓腔牙本质壁分别称近中髓壁、远中髓壁、颊 侧髓壁和舌侧髓壁。亦有将髓室顶和髓室底列入髓室壁者,即髓室共有六壁。
51、 髓角(pulp horn):髓室伸向牙尖突出成角形的部分,其形状、位置与牙尖外形相似。
52、 根管口( root canal orifice ):髓室底上髓室与根管的移行处。
中国市场经济
53、 根管系统(root canal system ):髓腔除髓室以外的管道部分,可以表现为根管、管间吻合、根管侧 支、根尖分歧、根尖分叉、副根管等。
54、 根管(root canal):位于牙根内的大部分髓腔。根管数目与牙根数目不完全一致。
55、 侧副管(lateral accessory canal ):根管系统中除根管以外的一切管道。包括管间吻合、根管侧支、 根尖分歧、根尖分叉、副根管。
56、管间吻合(intercanal anastomoses ):又称管间侧支或管间交通支,为发自相邻根管间的交通支,可 为1至2支,呈水平、弧形、网状,多见于双根管型,根中1/3多于根尖1/3,根颈1/3者最少。
称为斜面。
57、根管侧支(lateral branch of root canal ):又称侧支根管,为发自根管的细小分支,常与根管呈接近垂直角度,贯穿牙本质和牙骨质,通向牙周膜腔。根尖1/3者多于根中1/3,根颈1/3者最少。
58、根尖分歧(apical ramifications ):为根管在根尖分出的细小分支,此时根管仍存在。多见于前磨牙和磨牙。
59、根尖分叉(apical furcation ):为根管在根尖分散成2个或2个以上的细小分支,此时根管不复存在。
60、副根管(accessory root canal ):为发自髓室底至根分叉处的管道,多见于磨牙。
61、根尖孔(apical foramen ):根管在牙根表面的开口。多数单根牙仅在牙根尖处有根尖孔;多根牙50% 以上根尖孔不在根尖顶端,舌侧〉远中〉近中〉唇颊侧。
62、牙列(dentition ) /牙弓(dental arch ):牙按照一定的顺序、方向、位置排列成弓形,称为牙弓或牙列。
63、牙合平面(occlusal plane ):从上颌中切牙的近中切角到双侧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顶所构成的假想平面,该平面与鼻翼耳屏线平行,基本上平分颌间距离,口腔修复中,常以此平面作为制作全口义齿牙合堤和排列人工牙的依据。
64、解剖学牙合平面:从下颌中切牙的近中邻接点到双侧最后一个磨牙远中颊尖顶所构成的假想平面。
65、司匹曲线(curve of Spee):即下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为连接下颌切牙的切缘、尖牙的牙尖、前磨牙的颊尖以及磨牙的近远中颊尖的连线。该连线从前往后是一条凹向上的曲线。切牙段较平直,从尖牙向后经前磨牙至第一磨牙的远颊尖逐渐降低,然后第二、第三磨牙的颊尖又逐渐升高。
66、补偿曲线(compensating curve ):即上颌牙列的纵牙合曲线,为连接上颌切牙的切缘、尖牙的牙尖、前磨牙的颊尖以及磨牙的近远中颊尖的连线。该连线从前往后是一条凸向下的曲线。切牙至第一磨牙近颊尖段较平直,从第一磨牙的近颊尖至最后磨牙的远颊尖段则逐渐向上弯曲。
67、横牙合曲线:在上颌,由于其磨牙向颊侧倾斜,使舌尖的位置低于颊尖。因此连接双侧同名磨牙颊、舌尖,形成一条凸向下的曲线,即为上颌的横牙合曲线。同样,连接下颌双侧同名牙颊、舌尖所形成的曲线,称下颌的横牙合曲线。由于下颌磨牙向舌侧倾斜,因此颊尖较舌尖高,其横牙合曲线凹向上,但下颌磨牙的颊尖被磨耗后可呈凸向上的曲线。
68、牙尖交错牙合(ICO):指上下颌牙牙尖交错,达到最广泛、最紧密接触时的一种咬合关系。正常的牙尖交错牙合,上下颌牙最广泛、最紧密地接触,整个牙列及牙周组织受力均匀,便于承受和分散咬合负荷,最大限度发挥咀嚼食物的潜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牙合关系。
69、正中牙合(centric occlusion, CO ):牙尖交错牙合时,下颌骨多处于正中,故过去牙尖交错牙合被称为正中牙合。
70、覆牙合(overbite):是指牙尖交错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的垂直距离,对于前牙,它是指上切牙切缘与下切牙切缘之间的垂直距离,正常时为2~4mm;对于后牙,指上后牙颊尖顶与下后牙颊尖顶之间的垂直距离。临床上所说的覆牙合一般指前牙。
高考之外71、覆盖(overjet):是指牙尖交错牙合时,上颌牙盖过下颌牙水平距离,对于前牙,它是指上切牙切缘与下切牙切缘之间前后向的水平距离,正常约2~4mm;对于后牙,它是指上后牙颊尖盖在下后牙颊尖的颊侧,两颊尖顶之间的水平距离。临床上所说的覆盖一般指前牙。
72、对刃牙合(edge to edge bite ):牙尖交错牙合时,上下牙切缘接触,覆牙合、覆盖均为零的前牙咬合关系。
73、深覆牙合(deep overbite ):牙尖交错牙合时,上切牙盖过下切牙超过切2/3。
74、深覆盖(deep overjet ):牙尖交错牙合时,下切牙咬在上切牙的切2/3以上,而且上前牙向唇侧倾斜程度较大。
75、反牙合(crossbite):前牙反牙合:牙尖交错牙合时,下前牙咬在上前牙的唇侧,覆盖为负值。后
牙反牙合:
牙尖交错牙合时,下后牙的颊尖咬在上后牙颊尖的颊侧。
76、开牙合(open bite):牙尖交错牙合时,上下牙列部分前牙甚至前磨牙均不接触,根据开牙合范围不同,上下切牙切缘之间,乃至上下尖牙、前磨牙、磨牙之间在垂直方向有空隙。
77、锁牙合(locked bite):牙尖交错牙合时,下后牙的颊尖咬在上后牙舌尖的舌侧。(牙尖交错牙合时, 上后牙的舌尖咬在下后牙颊尖的颊侧。)
78、反锁牙合(cross locked bite ):牙尖交错牙合时,下后牙的舌尖咬在上后牙颊尖的颊侧。
79、齐平末端(flush plane):乳牙早期(2.5-4岁),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彼此相齐,称齐平末長
80、灵长类间隙(primate interval):随着颌骨长大,在乳牙晩期(4-6岁),切牙区及尖牙区出现间隙, 其中上颌尖牙近中和下颌尖牙远中的间隙称为灵长类间隙。
81、鼻翼耳屏线:从一侧鼻翼中点到同侧耳屏中点的假想连线,该线与牙合平面平行,与眶耳平面的交角约15度。牙列缺失后,常参考该线来确定牙合平面,以恢复牙列及咬合关系。
82、眶耳平面(Frankfort plane):又称面横平面(颅面分界)、人类学平面,连接双侧外耳道上缘点、
眶下缘点所形成的平面。当人端坐、头直立时,该平面与地平面平行。此平面主要用于颅骨和头面部
的测量和比较研究。糸的彳士■、入* .
83、Balkwill角(Balkwill angle):罷突中心至下颌中切牙近中邻接点的连线与牙合平面所构成的交角。
正常平均26。o
84、Bonwill三角(Bonwill triangle ):下颌骨双侧罷突中心与下颌中切牙近中切角接触点相连,恰构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其边长为10.16cm,称为Bonwill三角。后人证实它更接近于等腰三角形,表明面部两侧对称(TMJ对称分布两侧)□
85、Monson球面(Monsorfs sphere ):以眉间点为中心,10.16cm为半径作一球面,下颌牙列的牙合面与此球面相吻合,而且上颌牙列的补偿曲线也是球面上的一部分。
86、前伸牙合(protrusive occlusion ):下颌前伸运动时,上下切牙切刃相接触的咬合状态。
87、侧牙合(laterotrusive occlusion ):下颌侧方咀嚼运动时,所向侧为工作侧。
88、平衡牙合(bilateral balanced occlusion ):在全口义齿修复中,出于固位需要,将咬合关系排列成前伸时前/后牙都接触、侧向咀嚼时工作侧/非工作侧都接触的咬合类型。
89、前伸平衡牙合:是总义齿咬合类型,对刃颌位时前牙均匀接触,后牙亦有至少一对有咬合接触,有利于总义齿的固位。
90、侧向平衡牙合:是总义齿咬合类型,侧向运动时工作侧和非工作侧均有咬合接触。
91、尖牙保护牙合(canine protected occlusion ):侧方咬合运动时,工作侧只有尖牙保持接触,非工作侧牙不接触或轻接触。工作侧上颌尖牙的舌窝、切靖与下颌尖牙的唇面、切靖接触。一般青壮年的尖牙保护牙合多。
92、牙尖交错位(intercuspal position, ICP ):牙尖交错牙合时下颌骨相对于上颌骨或颅骨的位置,称为牙尖交错位。
93、牙位(tooth position ):牙尖交错位因牙尖交错牙合而存在,又称为牙位、最大牙尖交错位。牙位是重咬时下颌的位置。
94、正中牙合位(COP):正常情况下牙尖交错位时,下颌骨的位置居于正中,过去曾称之为正中牙合位,但事实上不是所有人在ICP时下颌的位置都处于正中。
95、后退接触位(RCP):从牙尖交错位开始,下颌向后下移动少许(约1mm),后牙牙尖斜面部分接触,前牙不接触,同时罷突也受额下颌韧带水平纤维的限制,不能再向后退。下颌的这个位置称为后
退接触位。
96、韧带位(ligamentous position ):后退接触位时罷突受额下颌韧带水平纤维的限制,又称韧带位。
97、下颌后退边缘位:后退接触位是下颌运动的后退边缘位。
98、下颌姿势位(MPP):当人直立或端坐,两眼平视前方,口腔无功能活动,升颌肌保持轻微的电位活动,以对抗下颌骨的重力时,下颌所处的位置称为下颌姿势位。
99、休息位(rest position ) /息止颌位:过去认为下颌姿势位时,口颌肌完全处于松弛状态,故又称为休息位、息止颌位。
100、息止牙合间隙(freeway space):下颌姿势位时,上下颌牙之间有一前大后小的楔形间隙,大约2-4mm,称为息止牙合间隙。
101、垂直距离(vertical dimension):指下颌姿势位时面下1/3的高度,临床上以鼻底到颁下点的距离表市O 102、长正中(long centric ):从RCP向ICP的移动范围内,双侧后牙均匀对称接触,无偏斜,称为长正中。从RCP向ICP的移动范围称为正中自由域。
103肌接触位(MCP):下颌由姿势位用很小的力,闭合至上颌牙最初接触时的位置,即轻咬时下颌的
我回到了清朝位置骨隹,\心目:圭蚀
104、记忆型:ICP通过牙的接触,在牙周、TMJ、咀嚼肌等处本体感觉的反复调节作用下,为神经、肌肉所记忆,逐渐形成具有个体特征的下颌开闭口运动型,也叫下颌记忆型。
105、咀嚼肌力(masticatory muscle force ) /咀嚼力(masticatory force ):参与咀嚼的肌肉(升颌肌)收缩时所发挥的最大力。颛肌、咬肌、翼内肌垂直肌纤维发出的肌力为180kg。
106、牙合力(biting force/bite force ) /咀嚼压力:上下牙咬合时,牙周组织所承受的力。牙合力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咀嚼习惯、牙合力线方向、张口距离、其他(骨骼)。(牙合力从大到小排序为67854312O ) 107、最大牙合力(maximal biting force ) /牙周潜力(periodontal potential ):牙周膜的最大耐受力。义齿修复时利用基牙的牙周潜力,担负义齿受到的牙合力。柏文蔚
108、咀嚼效率(masticatory efficiency ):机体在一定时间内,对定量食物的咀细程度,称为咀嚼效率。它是咀嚼作用的实际效果,也是衡量咀嚼能力大小的一个重要生理指标。
109、磨耗(attrition):在咀嚼过程中,由于牙面与食物或牙面与牙面之间的摩擦,造成牙齿缓慢地渐进性消耗的现象,称为磨耗。
110、磨损(abrasion):牙面与外物机械摩擦而产生的牙体损耗,称为磨损。
111、双板区(bilaminar region):通常把包括颛后附着、下颌后附着及二者之间神经、血管等疏松组织结构在内的区域称为双板区。此区域是关节营养、润滑的重要结构基础;该处神经受刺激可产生关节疼痛;该处还是关节盘穿孔好发部位。
112、下颌吊索(mandibular sling ):在下颌角下缘,咬肌浅层大部分纤维和翼内肌附着部以肌腱相延续,这种结构被称为下颌吊索。
113、牙力轨道:在下颌骨牙槽窝底部周围,骨松质包绕该处并斜向后上,通过下颌支到达罷突,形成牙力轨道。咀嚼力通过这一轨道传至颅底。
114、肌力轨道:咀嚼肌收缩产生的力直接作用于下颌骨,逐渐形成肌力轨道。此轨道一部分见于下颌角区,另一部分从喙突延至下颌体。
115、Bennett运动(Bennett movement ):下颌的整体侧方位移。
116、Bennett角(Bennett angle ):由于下颌侧向咬合运动为一种非对称的运动,两侧罷突运动方式及运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7:27: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508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下颌   称为   牙尖   接触   牙冠   切牙   平面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