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解剖生理学0201

第一节 牙列
下颌牙齿按照一定的顺序、方向和位置排列,其牙根生长在牙槽窝内,牙冠连续排列成近似抛物线的弓形,称为牙弓或牙列。在上颌者称为上牙列,在下颌者称为下牙列。
(一)牙列形态、牙排列特点和生理意义
1.牙列形态 从 面对牙弓进行观察发现,牙弓的形状个体之间并不完全相同,可概括地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方圆形、卵圆形和尖圆形。但通常为此三种基本类型的混合型。
(1)牙弓长度的测量:以左、右第二恒磨牙远中接触点间连线为底线,由中切牙近中接触点向底线作垂线为牙弓的总长度。
(2)牙弓宽度的测量:左、右第二磨牙颊面间最宽的距离。
根据国内研究结果,国人上下恒牙列的长度和宽度均呈正相关关系。上颌牙列宽约55mm,长约50mm;下颌牙列宽约52mm,长约41mm。
2.牙排列特点、牙在牙槽中的位置并不都是垂直的,而是有的牙较直,有的牙则有一定的倾斜度。一般以牙冠的倾斜方向表示牙的倾斜情况。牙的倾斜度有两个方向:近远中向和唇(颊)舌向。
(1)牙体近远中向的倾斜规律:牙体长轴与牙列中线所构成的角度小则牙的倾斜度小;角度愈大,则牙的倾斜度愈大。各牙近远中向的倾斜度大致如下:上颌中切牙较正或稍向近中倾斜,上颌侧切牙向近中倾斜角度较中切牙和尖牙者大,上颌尖牙略向近中倾斜(倾斜角度较中切牙者稍大,但略小于侧切牙)。下颌中切牙较正,侧切牙稍向近中倾斜,尖牙比前两者都大,但倾斜度均较上颌前牙小。上下前磨牙与第一磨牙向近中倾斜的程度依次减小,最后与中线接近平行。上下颌第二、第三磨牙向近中倾斜度依次加大。
(2)牙体唇(颊)舌向的倾斜规律:口内所有牙齿在这个方向的倾斜度有三种情况:①牙体长轴的冠部向唇、颊侧倾斜;②向舌侧倾斜;③较正。上、下颌切牙的切端均向唇侧,其倾斜度与颌骨前端牙槽突的倾斜度是一致,下颌切牙的倾斜度较上颌切牙小。上、下颌尖牙及上颌前磨牙较正,上颌磨牙略向颊侧倾斜;下颌前磨牙及下颌磨牙则略向舌侧倾斜。
3.生理意义
(1)牙体的倾斜方向使咀嚼产生的力沿着牙体长轴传导,有利于咀嚼能力的发挥和维护牙周组织健康;
(2) 接触广泛密合,有利于咀嚼,并避免咬伤黏膜。
(3)牙体的倾斜有利于衬托唇颊,使口腔本部较大,舌的活动自如,保持面部丰满。
(二) 曲线
牙列的 面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曲面。用以表示牙列 面形态的曲线叫 曲线,有纵 曲线和横 曲线。
1.纵 曲线
(1)下颌牙列的纵 曲线:又名Spee曲线。它是连接下颌切牙的切嵴、尖
数控回转工作台设计
牙的牙尖以及前磨牙、磨牙的颊尖所形成的一条凹向上的曲线。该曲线在切牙段较平,自尖牙起向后则逐渐降低,于第一磨牙远颊尖处为最低点,而后第二、第三磨牙又逐渐升高。它表明下颌牙弓的 ,面不是一个平面,而是一个有规律的凹面;表示在同一下颌牙列中,各牙的上下位置不在一个平面。
bichong
(2)上颌牙列的纵 曲线:它的曲度与Spee曲线略有不同。连接上颌切牙的切缘、尖牙的牙尖、前磨牙及磨牙的颊尖,呈一条凸向下的曲线,称纵 曲线。此曲线的前段较平,后段从第一磨牙的近中颊尖起逐渐向上弯曲,称补偿曲线。
2.横 曲线 又称Wdson曲线。上颌两侧磨牙在牙槽中的位置均略向颊侧倾斜,使舌尖的位置低于颊尖,因此连接两侧同名磨牙的颊尖、舌尖形成一条凸向下的曲线,称横 曲线。同样,在下颌可以形成凹向上横 曲线。虽然,下颌磨牙向舌侧倾斜,但其舌尖较高,故横 曲线不很明显。
★第二节 
为上下颌牙发生接触的现象。
(一) 的发育阶段及影响因素
约在婴儿第6个月时乳牙萌出,开始建 ,经过乳牙 、替牙 及恒牙 三个发育阶段,直到第三磨牙萌出才完成建 过程。正常 的建立,不仅有赖于牙齿的正常发育、正常萌出及正常功能,还有赖于颌骨及其牙槽骨,以及整个面部和颅部的正常发育。
在生后第一年中,上下颌间没有明确的牙尖交错位(正中 位)。此时下颌以前后向运动为主,侧方运动较少。
1.乳牙期间的 特点 完整的乳牙 约在2岁半时建成,并形成稳定的乳牙 关系。从2岁半至6岁,皆属乳牙 时期。
(1)2.5~4岁期间的特征:牙排列紧密而无明显间隙;切缘及 面尚无显著磨耗;乳牙位置较正;覆 较深,覆盖较小, 曲线不明显;上、下颌第二乳磨牙的远中面彼此相齐,成一垂直平而。
(2)4~6岁期间的特征:牙排列不紧密,前牙间隙逐渐形成;牙的切缘及 面产生显著磨耗;下颌第二乳磨牙移至上颌第二乳磨牙的稍前方(近中);随下颌升支发育,深覆 减小。
2.替牙期间的 特点 约在6岁时,第一恒磨牙萌出,即为替牙期的开始。约至l2岁时,乳牙全部为恒牙所替换,即为替牙期的结束。故从6~12岁,皆属替牙期 。第一恒磨牙萌出,使 面积增加,并且是维持颌间高度和牙列的近远中关系的支柱。替牙期间的 特点常表现为暂时性错 ,此类错 在 的发育过程中常可自行调整为正常。
(1)上唇系带位置过低:乳牙初萌时,上唇系带常位于两中切牙之间,随着颌骨发育、牙根生长,上唇系带可退缩正常位置。
(2)中切牙间间隙:左、右中切牙之间往往有一间隙,待侧切牙继续
如何提高领导能力
萌出,间隙逐渐消失,中切牙位置转为正常。
(3)中切牙、侧切牙牙冠偏远中:左、右上颌侧切牙、尖牙在颌骨内发育时,因颌弓增长不足,致使未萌出的侧切牙胚、尖牙胚分别挤压中切牙、侧切牙根,使中切牙、侧切牙根向近中倾斜,而牙冠则向远中倾斜。待侧切牙、尖牙萌出以后,中切牙、侧切牙根部才不再受挤压,同时牙槽骨义有所增长,中切牙、侧切牙的牙体长轴可以恢复正常。
(4)暂时性前牙拥挤:恒切牙初萌时,可能显示拥挤状态。随着颌骨的长大、替牙过程出现的调整空间和恒牙弓的增大,恒牙调整位置,恒牙列逐渐排齐,牙弓规则。若在颌骨发育完全之后,牙列仍是拥挤的,即属异常。
(5)暂时性远中 :在建 初期,上下颌第一恒磨牙的关系为远中 。乳磨牙脱落后,下颌第一恒磨牙向近中移动距离较上颌第一恒磨牙移动的多,成为中性 关系。
(6)暂时性深覆 :前牙也可有暂时性深覆 现象,随着恒牙的继续萌出,以及颌骨的生长,前牙的深覆 可逐渐成为正常覆 。
总之,在替牙期,牙的替换与面部颌骨的生长发育相交织, 的变化较大,必须细心观察,慎重诊断,正确区别暂时性错 与真性错 。
3.恒牙期间的 特点 在替牙期,大多数恒牙已经建 ,只余第二、第三恒磨牙。第二恒磨牙约在12~14岁萌出,其所占的位置间隙,大部分是由于面部的前2/3向前增长,小部分则由面部的后1/3向后方增长所获得。第三恒磨牙约在17~21岁之间萌出,其萌出位置的获得与第二恒磨牙相同。
(二)牙尖交错 及其特点
牙尖交错 是指上、下颌牙牙尖相互交错咬合,达到最广泛、最紧密的接触关系。当牙尖交错 的下颌位置对于颅骨处于正中时,牙尖交错 又可称为正中 。
牙尖交错 属于牙对牙的关系,其特点及生理意义为:
1.上下颌牙齿为尖窝相对的交错咬合关系 在牙尖交错 时,除下颌中切牙与上颌第三磨牙外,都保持着一个牙齿与相对的两个牙齿的 接触关系。
这种 接触的意义在于:
①可使骀面接触面积最大,有利于咀嚼;
②可使 力分散,避免个别牙齿负担过重;
③纵有个别牙齿缺失,也不致使对颌的同名牙完全失去咬合与咀嚼功能,因而在短时间内不致发生移位现象。
2.上下颌牙弓间存在着覆盖与覆 关系由于上颌牙弓较下颌牙弓为大,因而在牙尖交错 时呈现覆盖与覆 关系。
(1)覆盖:亦名超 ,指上颌牙盖过下颌牙的水平距离。如在前牙,即指上颌切牙切缘到下颌切牙唇面的水平距离。在正常情况下,距离在3mm以内,超过者称为深覆盖。深覆盖的程度取决于距离的大小。超过3mm者为Ⅰ°深
覆盖;超过5mm者为Ⅱ°深覆盖;超过7mm者为Ⅲ°深覆盖。有时由于发育异常,下颌切牙切缘突出于上颌切牙的唇侧,或下颌后牙的颊尖突出于上颌后牙的颊侧,则称为反覆盖。
(2)覆 :指上颌牙盖过下颌牙唇、颊面的垂直距离。如在前牙,盖过的部分不超过下前牙唇面切1/3者,称为正常覆 。超过者,称为深覆 。深覆 的程度取决于下颌前牙切缘咬在上颌前牙舌面的部位而定,咬在切1/3以内者,称为正常覆 ;咬在中1/3以内者,称为Ⅰ°深覆 ;咬在颈1/3者,称为Ⅱ°深覆 ;超过颈1/3者,称为Ⅲ°深覆 。若下颌牙反盖着上颌牙,称为反 。若上下牙齿彼此以切缘相对,或以颊尖相对,则称为对刃 ,或称对 。
(3)覆盖、覆 的生理意义:
①因上牙弓大于下牙弓,便于下颌进行咀嚼运动时,保持 接触关系,从而有利于提高咀嚼效能;
②因上牙弓的切缘与颊尖覆盖着下牙弓的切缘与颊尖,使唇、颊侧软组织得到保护,而不致咬伤。同时在牙弓的舌侧,由于下颌牙的舌尖反覆盖着上颌牙的舌尖,这样又可保护舌的边缘不被咬伤。
(4)切道与切道斜度:切道指在咀嚼过程中,下颌前伸到上、下颌切牙切缘相对后,在返回牙尖交错位的过程中,下颌前牙切缘所运行的轨道。切道斜度是指切道与 平面相交所成的角度。其斜度大小,为上、下颌前牙间所存在的覆盖与覆 程度所影响。一般说来,切道斜度的大小与覆盖成反变关系,与覆 成正变关系。
3.上、下颌第一磨牙关系常利用牙尖交错 时上下颌第一恒磨牙的 关系作为判定 类型的指标。如上下
牙弓的 关系正常,则在牙尖交错 时,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正对着下颌第一恒磨牙的颊沟,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舌尖则接触在下颌第一恒磨牙的中央窝内,通常称为中性 。如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在下颌第一恒磨牙的颊沟的近中,则称为远中错 ,或安氏Ⅱ类错 。反之,如上颌第一恒磨牙的近中颊尖咬合在下颌第一恒磨牙颊沟的远中,则称为近中错 ,或安氏Ⅲ类错 。
4.上下颌牙齿对位接触情况上下颌牙齿 面间的对位接触关系可分为面的对位接触关系;尖与窝的对位接触关系;尖与沟的对位接触关系;尖与隙的对位接触关系。
心理杂志订阅(三)前伸 和侧方 的特点、
1.前伸  当下颌由牙尖交错 位依切导向前、下运动的过程中,上下牙列间的咬合关系皆为前伸 关系。在前伸咬合的过程中,最重要和最易重复的 是对刃 。对刃 是一个重要的 关系,前牙切咬食物时达到切缘相对,切断食物。义齿修复时需注意建立下颌前伸时的对刃 关系。如果下颌前伸时,前牙不能切缘相对,形
成开 ,患者出现切咬食物困难。
自然牙列对刃 的特点是,当前牙切缘相对时,后牙无接触。但是有些个体由于牙列的生理性磨耗,可以由早期的对刃 后牙无接触,逐渐变为对刃 后牙有接触(无早接触),形成平衡 。
2.侧  下颌向一侧运动,该侧(工作侧)上下牙外侧才尖相接触,对侧牙不接触为侧 。正常的自然牙列工作侧咬合接触有两种类型:尖牙保护 和组牙功能 。年轻人多为尖牙保护 ,而组牙功能 多见于年长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牙的磨耗,尖牙保护 可以变为组牙功能 。
(四) 的分类及临床意义
1. 的分类 自然牙列的 关系千变万化、多种多样,为了便于临床诊断和研究分析,根据牙尖交错位上下第一恒磨牙的 关系分为:中性 、远中错 (安氏Ⅱ类错 )和近中错 (安氏Ⅲ类错 )。
中国式养老困局2.平衡 分类 根据上下颌牙齿在正中和非正中咬合接触的情况可分为双侧平衡 与单侧平衡 。双侧平衡 对于全口义齿非常重要。全口义齿需要双侧平衡 ,以使义齿在功能时保持固位与稳定。
(1)双侧平衡 :根据咬合时颌位的不同;可分为正中 平衡、前伸 平衡与侧方 平衡。
1)正中 平衡是指下颌在正中 位时,上下颌后牙间存在着最广泛的均匀的点、线、面接触,前牙间轻轻接触或不接触。
2)前伸 平衡是指下颌由正中 位依切导向前、下运动至前牙切缘相对时,后牙保持接触关系。依后牙间接触数目的多少,分为三点接触、多点接触与完善的接触 平衡。①三点接触 平衡是指下颌向前运动到上下前牙切缘相对接触的过程中,上下颌牙列两侧后牙区的第二或第三磨牙间保持接触关系。②城市生活2008
多点接触 平衡是指下颌向前运动到上下前牙切缘相对接触的过程中,上下颌牙列两侧后牙区保持着多于一对牙齿的接触关系。③完善的接触 平衡是指下颌向前运动到上下前牙切缘相对接触的过程中,上下颌牙列各个相对牙齿均保持着接触关系。
3)侧方 平衡是指下颌作侧方咀嚼运动时,上下颌牙列两侧均有接触关系。依非工作侧牙齿接触数目的多少,亦分为三点接触、多点接触及完善的接触 平衡。①三点接触 平衡是指下颌在侧方运动过程中,上下领牙齿在工作侧(咀嚼侧)相对各牙的牙尖工作斜面(上颌后牙牙尖的舌斜面,下颌后牙牙尖的颊斜面)均保持接触,在非工作侧仅有个别磨牙保持接触。②多点接触 平衡是指下颌在侧方运动过程中,上下颌牙齿在工作侧相对各牙的牙尖下作斜面均保持接触,而在非工作侧有多数后牙保持接触。③完善的接触 平衡是指下颌在侧方运动过程中,上下颌牙齿在工作侧相对各牙的牙尖丁工作斜面均保持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23:18:1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508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下颌   切牙   接触   关系   磨牙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