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纺织业发展历史演进

常州纺织发展历史演进
作者:陶丽珍
来源:《纺织报告》 2015年第9期
    陶丽珍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 213164)
    摘 要 常州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工商业名城,在纺织业发展的历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对古代和近现代常州纺织业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分析了常州纺织业经历的丝织品的向棉织品发展的过程,也分析了常州纺织业经历了土纺土织、手工织场、机器生产到纺织染共同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
    关键词 常州纺织;历史;演进
    中图分类号:TS9   文献标识码:E 
    常州历史悠久,如果从圩墩遗址的马家浜文化算起,常州已有6000 多年历史,从那个时代出土的用
具和陶片看,当时的常州先民除了以种稻、捕鱼和狩猎为生外,还从事一些简单的纺织、服装手工艺生产。如此看来,常州的手工纺织可追溯至6000 多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季札受封于延陵,常州由此载入史册。当时,由于北方战乱,大量人口南迁,为常州带来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兴修水利、开垦荒地,农业有了较大发展,也带动了常州工商业的发展。常州作为历史上著名的工商业名城,在中国纺织工业发展的历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重点探讨盛唐以来常州纺织业的历史演进。
    1 古代常州纺织业发展历史
    1.1 唐宋时期,常州丝织物闻名天下
    唐代,常州的纺织在全国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常州已向朝廷朝贡绸、绢、纻、红紫绵巾、紧纱、皂布、龙凤席等手工产品[1]。当时,全国各地的织物按质量高低分为九等,常州的细青纻被列为二等,杜佑《通典》就有“晋陵郡贡细青纻布十匹”的记载;而以“晋陵”行政建置命名的“晋陵绢”也为稀有之物,闻名全国;一种用生丝织造的“透额罗”在唐代广为盛行,唐诗人元稹“新妆巧拌画双娥,慢裹常州透额罗”的诗句可以证明常州“透额罗”的知名度。唐代的常州纺织品以手工丝织物和麻织物为主,这也反映了当时纺织业的发展状况。
CDN 服务器
    宋代,常州出现了封建官府办的官府手工业。据《毗陵志》记载,当时常州已有造船场、杂造局、惠民药局、织造局等官府工业。在官府作坊之外,还有一种家庭手工业者被注籍为官匠户,如“织造户”,“织锦户”等,宋代的“晋陵绢”,一部分就是这些官匠户生产的,多数是善于织造的机户生产的。明成化《重修毗陵志》上所说的“宋有机户善织,号晋陵绢”,就是指仍散见于城乡的个体机户,反映了民间手工业的发达。这时,常州已成为江南五大丝织产地(苏、杭、湖、松、常)之一。
    1.2 元末明初,手工棉织品(土布)开始兴起常州的手工纺织,除了早期的丝织品外,还有新兴的棉织品(土布)。在元末,朱元璋占领江南后,下令广种棉花,刺激了手工棉纺织业的发展。明初,棉布被列为贡物,促使了手工棉织物的迅速发展,常州土布应运而生[1]。据《常州绸布业历史沿革》记载,“远在元末明初,仅有邻县江阴乡间土壤宜于植棉,自纺自织狭幅小土布,运至本市北门外销售。”常州“北乡土壤亦可植棉,是以农民效仿江阴,自种自纺自织小土布。”以后土布生产转向东南各乡,织布成为农家的副业。随着土布生产的发展,土布商人接踵而至,纷纷设立布庄和布行。布庄“专收农村之土布,或以纱易布,或放纱收布”,然后卖给布行或托布行代售,促使土布业日益繁荣起来。
    当然,明朝政府同时也大力鼓励农户养蚕,用蚕丝作为原料,市面上流行的丝织物主要有“罗筛绢”(因被选为贡品,亦称“常贡绢”)、“银罗绢”、“纱罗绢”、“孟河绉”等[2]。明代的常州是全国33 个较大的商业和手工业城市之一。
    1.3 明清时期,土纺土织向布庄、工场形式转变清朝中叶,常州的部分布商采用前店营业,后设土布工场的形式进行催工生产,随着商业资本的积累和织户的两极分化,出现了由独立织户发展成工场,呈现了包买主的雏形。包买主是指将小手工生产者集中在一起,并向其提供原材料以至工具,给予一定酬金或工钱,然后收取成品转向市场销售的商人。据《中国棉纺织史稿》分析,“在织户两极分化已经相当发达的地区,最普遍的莫过于向包买主领纱织布”[3]。常州的土布庄逐渐演变成以“放纱收布”为主要经营,即向织户发放棉纱,收回成品,付给工资,这样使得布商比贩卖商获取更高利润。布商也从土布的购买人变为织户劳动力的购买人,凡向布庄领纱织布的生产者,实质上已成为包买主雇佣的劳动者了。为了满足客商对产品规格和数量的需求,包买主性质的布庄日益扩大,乡村手工业者的独立性开始丧失,包买主制下的依附经营开始流行起来。同时,资本主义手织工场逐渐产生,既有包买主自己办的,也有从独立织户发展成工场的,资本主义因素在手工织业中开始萌芽。
上海电视大学教学平台    明清以来,常州的布行有主要两大类,即为以纱成布的白布庄(又称纱布庄)和加出售的布号。常州布庄不仅接受本地来货,更接受邻县无锡、江阴、常熟、宝山、南通等来布,更有邻省浙江的平湖、石门等产品,常州在当时不仅是手工纺织土布的产地,更是土布的汇集运营之地。
    至清中叶,随着常州土布业的快速发展,土布的产品要求也不断提升,土布染得以发展。当时土布染已分为青蓝坊、玄坊、灰坊、红绿坊、砂绿坊、印花坊六种染坊[4],并集漂白、染、印花,是外地所没有的,常州加工的布,远销大江南北。
    2 近代常州纺织工业发展历史
    2.1 常州机器织布厂的创立和发展cnki
    1840 年战争后,我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大多数织户在“领纱织布”的形式下出卖劳动力,受制于包买商性质的布庄,更多的农民受雇于城市手工业工场和作坊,资本主义工场随之增多,规模也随之扩大。
    常州的土布虽然历史悠久,其土纺土织在全国有一定的声誉,但其土布产品的质量、规格和品种花长期滞留在短、狭、粗、疏的状态,因外国资本入侵和“洋布”的输入,土布的生产、销售受到了较大影响。为了寻求土布的生存发展,土布业通过改良织机,将投梭机改为手拉机,提高功效;改进布匹规格,改宽门幅、长度;试制新产品,加强后整理,增设染坊和印花工场,增加花品种,使得土布面貌一新,销路转旺,生产逐渐开始回升。
    为了进一步提高竞争能力,常州的一些有识之士有意举办大型资本主义工场。1906 年(光绪三十二年)吴幼儒等人在东下塘创办晋裕布厂,为常州第一家机器织布工厂[5]。它的产品长五丈,阔二尺二寸,名叫条布,又称“爱国布”,与土布不同之处在于先染纱后织布,即为现在的织布。
    1907 年(光绪三十三年),赵锦清与蒋盘发、蒋鉴霖三人合资1500 元,在常州南郊梅龙坝创办裕
纶布厂,共备置30 台手拉机和一些摇纱车,日产布匹15 匹。因销售良好,生产规模逐渐扩大,三年后织机增到280 台,并配置了200 台筒纡车和手工浆缸、染缸等辅助设备,工人增至600 余人,日产布匹最多可达150 匹。
逸明中学
郝迪    通过蒋盘发等人的悉心经营,裕纶布厂利润翻番,三股东决定拆股增资,扩大生产。1915 年,裕纶布厂拆股歇业,赵锦清在南郊赵家村开设锦纶染织厂;1916 年蒋盘发、刘国钧、刘宝森等人投资90000元在东下塘创办大纶机器织布厂,蒋盘发任经理,刘国钧任协理[6]。大纶织布厂拥有200 台电力布机,此为常州现代纺织业的先驱。蒋盘发在开办大纶布厂之初,前往日本参观,买回110 台“大英车”和1 台浆纱机,同时购买燃油蒸汽机,开创了常州最早的动力机械织布的先河。
    和大纶布厂的创设于同一时期的,还有锦纶、天泰、振余、公信、广丰、汪永裕、天孙等手工业布厂,到1919 年,常州已有布厂20 余家。
    2.2 常州棉纺业的发展历程
    1919 年10 月8 日,蒋盘发以大纶布厂所得利润在大南门外购地60 余亩(国棉一厂原址)筹办大纶纱厂;1920 年2 月,在旅沪邑人刘伯青的支持下,集资62 万元成立大纶纱厂,有纱锭1 万枚;1921 年11 月,开机纺纱,由蒋盘发任经理。但是由于资金、经营和外部环境的影响,1925 年经股东大会决议,将大纶纱厂的旧股拆作二成,加上上海保大、利大银团贷款,共75 万元,改组成立大纶久记纺
织股份有限公司,产品为10s 和32s 自纺纱,商标定位为“六鹤”。
    1918 年春,刘国钧撤出在大纶布厂的投资,在新坊桥下独资创办了广益布厂。广益布厂尽管只有80 台木织机,规模较小,但适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洋货进口锐减,民族工业得以喘息发展,开工不到一年就盈利3000 余元,以后也年年获利。到1922 年,广益布厂又扩大规模,扩建创办了广益染织厂,成为当时常州最大的染织厂,建立了日后大发展的起点。1930 年2 月15 日,经营广益染织厂得以发家的刘国钧先生,集资50 万元,接盘了大纶久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并进行设备更新和改造,成立大成纺织染公司,任总经理,成为当时常州最大的企业。1932年初,刘国钧将独资经营的广益布厂并入大成纺织染公司,成立大成纺织染股份有限公司,将原厂称为大成一厂,广益染织厂称为大成二厂[7]。在短短8 年内,企业资本猛增至460 万元,为常州轻纺工业企业之冠,也成为我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的奇迹。
    常州织布业对于棉纱的需求,促进了棉纺业的迅猛发展。
    1919 年,商会会长钱琳叔与源大盛布行业主于瑾怀和女婿江上达,集资筹建常州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也称为常州纱厂[6]。1925 年曾经租给无锡荣家,荣宗铨把它改为申新六厂,该厂于1931 年4 月改组为民丰纱厂股份有限公司,当时有纱锭14264 锭,除生产16 支纱外,还生产20s 经纱和20s、22s 纬纱,供给常州各织厂使用。
    1922 年建立了利民纱厂,该厂先后改为通成、大明纱厂。至此全常州市棉纺业的纱锭已有3.6 万多枚,使常州市棉织业用纱依靠外地供给的情况有所转变,为纺织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3 常州染织业的发展
    近代以来,常州近郊家庭开设的各式染坊很多,不下百家,主要分布在南门的浦前附近,开设染坊的主要是蒋、周、贺等诸姓。随着纺纱、织布产业的发展,常州的染织布厂也得以不断壮大,至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常州出现了使用机器的印染工业[8]。
    根据1928 年的调查资料显示,常州当时染坊达545 家,从业人员有2000 余人,主要状况如下表所示[4]。
   
李倩蕾
    至抗战前夕,常州代表性的印染厂主要是纺织厂的扩建,有大成二厂(即原广益染织厂)、九丰染厂、恒丰盛及民丰纱厂染部4 家[6]。
    常州纺织业发展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已具相当规模,染织布厂增至40 多家,纱锭6 万多枚,布机7000 多台。抗战期间,常州的民族纺织工业遭受了重大打击,1937 年日寇占领常州,大成纺织染公司遭到严重破坏,刘国钧被迫转战武汉大成四厂;大东染织厂、华昌染织厂、民丰纱厂等都付之一炬。但是,同时也新建了一批工厂,如益丰昌染厂、九丰染厂、民生布厂等,最出的是赵一海所创办的志远厂[9]。
    抗战胜利后,常州民族工业虽然摆脱了日本殖民主义的统治,但是发展较缓慢。为了寻求民族纺织业的发展,实业家又投资于染织工业,大批纺织厂先后组成投产。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45 年刘国钧赴美考察,订购美国先进的前后纺纱锭,选派高管人员赴英美学习,组织夜校培训工人和技术骨干,改革管理制度,狠抓品种质量,扩大市场占有率,至解放前夕,大成公司已拥有纱锭5 万多枚,布机1180 台,年产5000 匹布的印染设备。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7:55: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506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常州   发展   土布   纺织   生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