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解热镇痛药在儿童发热对症中的合理用药专家共识(全文)

2020版:解热镇痛药在儿童发热对症中的合理用药专
家共识(全文)快乐集邮
发热是儿童最常见症状,也是儿科门诊特别是急诊最常见的主诉,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热时如何使用解热镇痛药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发热儿童何时使用解热镇痛药,如何正确使用,在一些疾病或状态下如何使用,解热镇痛药的不良反应及处理等。为了规范解热镇痛药在发热患儿中的合理使用,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等学术机构组织相关专家撰写了本专家共识(解热镇痛药无效的发热,不在本文的范围内)。
美丽痛苦之吻21 发热的定义与分类[1,2]
1.1 发热的定义
发热是指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即体温升高超出一天中正常体温波动的上限。临床工作中通常采用肛温≥38 ℃或腋温≥37.5 ℃定义为发热。体温的异常应视为疾病的一种表现。
1.2 发热的分类
1.2.1 按照体温的高低分类
临床上按照体温高低将发热分为4类。以腋温为准,37.5~38.0 ℃为低热,38.1~38.9 ℃为中度发热,39.0~40.9 ℃为高热,≥41.0 ℃为超高热。
1.2.2 按发热时间长短分类
按发热时间的长短又可将发热分为4类。短期发热:指发热<2周,多伴局部症状和体征;长期发热:发热时间≥2周,有的可无明显伴随症状、体征,需实验室检查帮助诊断;原因不明的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发热持续2周以上,体温37.5 ℃以上,经查体、常规实验室检查不能确诊者;慢性低热:指低热持续1个月以上。
1.2.3 按照发热的热型分类
发热的常见热型通常分为6种。稽留热: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0~40.0 ℃以上,达数天或数周,24 h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0 ℃;弛张热:体温常在39.0 ℃以上,波动幅度大,24 h内体温波动范围超过2.0 ℃,但均在正常水平以上;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 d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0 ℃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回归热:体温急剧上升至39.0 ℃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
需要注意的是热型与个体反应的强弱有关,儿童热型没有成人典型。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及时控制了感染,或因解热药等使用,可使某些疾病的特征性热型变得不典型或呈不规则热型。
2 发热的病因与机制
2.1 发热的病因
发热的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
2.1.1 感染性发热
根据感染的病原不同,感染性发热可见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真菌感染、非典型微生物感染等,其中以病毒和细菌感染最为常见。近年来肺炎支原体等非典型微生物的感染及各种真菌感染也很常见。某些特殊细菌的感染,如结核及非结核分枝杆菌病、布氏杆菌病等也时有发生。
根据感染部位不同,感染性发热可见于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消化系统感染(如肠道感染和肝胆系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心血管系统感染、皮肤黏膜软组织感染及血流感染等,其中呼吸系统是儿童感染性发热的最常见部位,对于无呼吸系统症状的2岁以下儿童的急性发热,需高度警惕泌尿系统感染。
2.1.2 非感染性发热[1,3]
2.1.2.1 风湿免疫性疾病
以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最为常见,其他包括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自身炎症性疾病、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皮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肉芽肿性血管炎等。
2.1.2.2 肿瘤及肿瘤性疾病
初级燃料学血液系统肿瘤以白血病最常见,其他包括淋巴瘤、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成纤维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嗜铬细胞瘤、尤文氏瘤、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等。
2.1.2.3 下丘脑体温中枢受累的疾病
常见中毒性脑病、脑炎后遗症、颅脑损伤、脑发育不全等,这类发热有时可达超高热,退热药常无效。
2.1.2.4 产热、散热障碍
常见有甲状腺功能亢进、鱼鳞病及无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等。
2.1.2.5 其他
如创伤、手术、药物热、疫苗接种不良反应、脱水热、暑热症、尿崩症等。
FUO的病因,对于3岁以下婴幼儿,以感染性疾病、先天性疾病及恶性肿瘤为主;对于学龄前及学龄儿童以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病及恶性肿瘤为主[4]。
2.2 发热机制及对机体的影响
2.2.1 发热机制[5]
发热通常是由发热激活物作用于机体,激活机体的内生致热原细胞(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内皮细胞、淋巴细胞、星状细胞及肿瘤细胞等),使之产生和释放内生致热原(endogenous pyrogen,EP),包括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白细胞介素-6、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等。EP可通过血脑屏障转运入脑或经终板血管器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引起体温升高。其中发热激活物根据来源不同,分为2类,外致热原(如细菌、病毒、真菌等各种外来病原的致热物质)和某些体内产物(如抗原抗体复合物、类固醇和体内组织的大量破坏等)。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视前区下丘脑前部,人体正常的体温调定点在37.0 ℃左右,体温调节中枢通过感知体温调定点和实际体温的差异,调
整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使体温维持在调定点相应水平。EP可作用于颅内产生前列腺素E、环磷酸腺苷
等发热中枢介质,使体温调定点上移,机体产热增加(如寒战、立毛肌收缩、物质代谢增加等),散热减少(毛细血管收缩和血流减少等),从而使体温上升。
2.2.2 发热对机体的影响[5]
发热可影响机体的物质代谢、生理功能及防御功能。柯尔特一家
体温每升高1.0 ℃,基础代谢率提高13%。在发热状态下,糖、脂肪、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的消耗均增加,如果长期发热同时没有补充相应的营养,患儿就会消耗自身的物质,出现体质量下降和消瘦。此外,高热期皮肤和呼吸道水分蒸发的增加及退热期大量出汗导致水分的大量丢失,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及电解质平衡紊乱,甚至危及生命。
初级燃料学发热可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特别是高热时,患儿可出现烦躁、谵妄、幻觉等。由于儿童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婴幼儿期发热较其他时期容易出现热性惊厥。有些高热患儿也可出现淡漠、嗜睡等神经系统受抑制的表现。发热时心率加快,体温每上升1.0 ℃,心率约增加18次/min。在一定限度内,心率增加可增加心输出量,但如果超过限度,心排出量反而下降。发热还会使呼吸加快加深,经呼吸道的不显性失水增多。发热时消化液的分泌减少,各种消化酶活性下降,因而产生食欲减退、口腔黏膜干燥、腹胀、便秘等表现。
发热对机体防御功能的影响利弊并存。中等程度的发热可增强某些免疫细胞的功能,提高宿主对病原体或肿瘤的防御能力,但持续高热可引发细胞变性坏死,甚至发热相关的细胞因子风暴,危及生命[6]。大茴香脑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01:33: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5002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发热   体温   感染   疾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