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LC串联谐振实验报告

电路原理实验报告
姓名:戴一凡
学号:201821095002
班级:轨道1801
电路原理实验报告
实验项目                实验十六    RLC串联谐振电路的研究                
实验时间2019-5-11      地点323      室温26     60%湿度     标准大气压
实验人 戴一凡             学号************      同组人**********13吕淼淼
1、实验目的
(1)学习用实验方法绘制RLC串联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
(2)加深理解电路发生谐振的条件及特点,掌握电路品质因数(电路Q值)的物理意义及其测定方法。
2、原理说明
(1)在图16-1所示的RLC串联电路中,当正弦交流信号源ui频率f改变时,电路中的感抗、容抗随之而变,电路中的电流也随f而变。取电阻R上的电压uo作为响应,当输入电压ui的幅值维持不变时,在不同频率的信号激励下,测出Uo之值,然后以f为横坐标,以Uo/Ui为纵坐标(因Ui不变,故也可直接以Uo为纵坐标),绘出光滑的曲线,此即为幅频特性曲线,亦称谐振曲线,如图16-2所示。
(2)在处的频率点称为谐振频率,此时XL= XC,电路呈纯阻性,电路阻抗的模为最小。在输入电压Ui为定值时,电路中的电流达到最大值,且与输入电压Ui同相。从理论上讲,此时Ui= UR= UoUL= UC= QUi,式中的Q称为电路的品质因数。
(3)Q值的两种测量方法,一是根据公式测定,UCUL分别为谐振时电容C和电感L上的电压;另一方法是通过测量谐振曲线的通频带宽度f= f2-f1,再根据求出Q值。式中f0为谐振频率,f2f1是失谐(输出电压幅度下降到最大值的0.707倍)时的上、下频率。Q值越大,曲线越尖锐,通频带越窄,电路的选择性越好。在恒压源供电时,电路的品质因数、选择性和通频带只决定于电路本身的参数,与信号源无关。
3、实验内容
3.1实验设备
表1  实验设备清单
序号
名称
型号与规格
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数量
备注
1
低频信号发生器
1
DG03
2
交流毫伏表
1
3
双踪示波器
1
4
频率计
1
DG03
5
谐振电路实验电路板
R=200Ω1KΩ
C=0.01μF0.1μFL10mH
DG07
3.2实验电路
按照实验电路如图16-3连接电路,C为0.01uF的电容,R为电阻箱。
3.3实验步骤
(1)计算谐振频率f0,当电感L=0.01H,C=0.01uF时,用计算谐振频率
(2)如图16-3组成监视、测量电路。选C1=0.01μF。用交流毫伏表测电压,用示波器监视信号源输出。令信号源输出电压Ui=4VP-P,并保持不变。
出电路的谐振频率f0,其方法是,将毫伏表接在R200Ω)两端,令信号源的频率由
小逐渐变大(注意要维持信号源的输出幅度不变),当UR的读数为最大时,读得频率计上的频率值即为电路的谐振频率f0
在谐振点两侧,按频率递增或递减500Hz1KHz,依次各取8个测量点,逐点测出UR以及相位差△φ,记入数据表2中。
④当C=0.01uF,R=1kΩ,重复步骤②③的实验过程,记录数据于表3中。
4、实验过程与数据记录
4.1数据记录
(1)当R=200Ω时,刑讯女犯以及相位差△φ的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2  实验记录(1)  R=200Ω  Q=4.9
f(kHz)
8.11
9.21
10.22
11.50
12.12
人非生而知之者
13.24
14.10
14.5
15.9
UR(V)
0.289
0.357
0.444
0.562
0.730
0.988
1.39
1.65
2.11
△φ
80.9
71.1
63.9
50.2
43.3
33.1
24.3
20.1
0
f(kHz)
16
17.34
18.20
19.22
20.32
21.20
22.16
淮安pm2.523.14
UR(V)
2.09
1.66
1.25
0.983
0.805
0.682
0.594
0.526
△φ
-5.8
-21.6
-23.5
-38.9
-40
-42.3
-50.6
-53.2
虞德海
(2)当R=1000Ω时,以及相位差△φ的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
表3  实验记录(2)  R=1000Ω暖通空调系统  Q=1
f(kHz)
12.3
13.2
14.0
14.5
15.1
15.9
UR(V)
1.86
1.98
2.07
2.09
2.11
2.12
△φ
50.2
33.9
17.6
14.4
3.2
0
f(kHz)
16.5
18.2
19.0
20.2
21.3
22.3
UR(V)
2.11
2.05
1.98
1.91
1.83
1.75
△φ
7.8
19.8
28.6
37.2
50.2
66.4
4.2 Matlab处理数据
(1)我们借助MATLAB,将第1项实验(表2)数据导入,编制程序做平滑处理,绘制电阻电压与频率的关系,并出谐振频率。程序如清单1所示,第二次实验的数据分析与此类似。
程序清单1  实验记录(1)数据分析程序
Clear; clc; %清空内存,清屏
>>x=[8.11 9.21 10.22 11.5 12.12 13.24 14.1 14.5 15.9 16 17.34 18.2 19.22 20.32 21.2 22.16 23.14];
>>y=[0.289 0.357 0.444 0.562 0.73 0.988 1.39 1.65 2.11 2.09 1.66 1.25 0.983 0.805 0.682 0.594 0.526];
>>values=spcrv([[x(1) x x(end)];[y(1) y y(end)]],3,1000); %平滑处理
>>plot(values(1,:),values(2,:))
①当R=200Ω时,幅频特性曲线与相频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
②当R=1000Ω时,幅频特性曲线与相频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
(2)根据品质因数Q,通频带B=,结合数据与曲线分析会有:
当R=200Ω时,B=
当R=1000Ω时,, B=

本文发布于:2024-09-20 17:23: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4810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电路   谐振   频率   实验   曲线   电压   信号源   数据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