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道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风切变                      马克思人道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作者:崔秋锁      来源:《学术交流》2014年第201412期
    摘要:马克思人道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是一个重大理论争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基础理论问题。就其实质而言,马克思人道主义是以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为根本的"实践的人道主义",它在人的存在和本质、人与世界的关系、哲学功能和使命等方面都实现了对传统人道主义的变革和超越。"实践的人道主义"在本质上即"实践的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本身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历史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人道主义之间并不存在阿尔都塞之所谓"认识论断裂",它们之间是一种前后相继、彼此依赖的内在统一关系。马克思人道主义对于历史唯物主义而言具有重大意义,它构成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及其自然观、社会观、历史观、发展观和价值观的存在论基础。
  马克思曾将自己哲学思想称为"新唯物主义"或"实践的唯物主义"[1]57,75,以区别于"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他也曾将其人的学说称为"实践的人道主义"和"积极的人道主义"[2]331,以区别于"传统人道主义"特别是费尔巴哈人本学之"理论的人道主义"。然而,究竟应该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特别是如何理解马克思人道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微波通信
早熟禾属这确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理论争论问题,同时也是关涉到马克思哲学变革及其精神实质和理论基础的重要基础理论问题。本文试图立足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理论立场、"改变世界"的哲学范式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对马克思人道主义与传统人道主义、实践的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等关系问题进行一种哲学反思和理论探讨,以求对问题本身的理解和认识能有所推进和深化。
    一、马克思人道主义对传统人道主义的变革和超越
    长期以来,人们或者把马克思人道主义看作是受费尔巴哈人本学影响而产生的一种不成熟思想,或者是把它当作一种意识形态或唯心主义而根本否定其理论的科学性质,或者干脆将其等同于西方传统人道主义而对此采取全盘否定态度。阿尔都塞所谓"认识论断裂说"[1]就是这些观点的典型代表。然而,此类观点和评价是值得怀疑和需要反思的。铁皮石斛组培
    不能否认,马克思人道主义与费尔巴哈人本学之间的确存在某种密切关系。这种关系集中表现在费尔巴哈对马克思恩格斯世界观的转变曾产生过重大影响,或者用恩格斯的话来说:"我们一时都成为费尔巴哈派了"[3]222。然而,如果仅以此就将马克思人道主义等同于费尔巴哈人本学,那未免过于武断。因为恩格斯所谓"成为费尔巴哈派",并不意味着马克
思恩格斯全盘接受费尔巴哈人本学及其理论主张,而只是意味着处在苦闷和彷徨中的两位探索者,在费尔巴哈影响下实现了哲学立场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历史转变,意味着他们既对费尔巴哈人本学持有"种种批判性的保留意见"[3]222,而又要遵循费尔巴哈所指引的唯物主义方向去寻和探究人之为人的存在和本质、地位和作用、价值和意义,意味着两位青年思想家既以费尔巴哈为中介而确立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1]9的理论立场和价值取向,同时又通过对"人本身"及其地位和意义的现实理解与实践解读而超越了费尔巴哈人本学。事实上,马克思恩格斯"成为费尔巴哈派"的历史过程,同时也是他们"超越费尔巴哈"及其"理论的人道主义"而走向"新唯物主义"和"实践的人道主义"之历史过程。
    毋庸讳言,"以人为根本"是一切人道主义的核心理念,而人道主义在本质上则是一种以人为根本的"人本思想"。然而,如何理解作为根本的"人本身"及其地位和意义,不同人道主义及其人本思想却有不同解答。事实上,马克思的哲学变革,从一开始就以"现实的人"为前提和出发点,并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和根据。因而,它不仅实现了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的历史转变,而且确立了以这种"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为根本的理论立场和价值原则,并且以此来理解和看待现实的人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此意义上说,马克思人道主义在本质上是一种以"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为根本的"实践的人道主义"。
它既批判和超越了费尔巴哈人本学及其对人的抽象理解,也变革和超越了整个西方传统人道主义及其关于人和世界关系的抽象观念。
    1.在人的存在和本质观念上,马克思人道主义变革和超越了传统人道主义。传统人道主义本质上属于西方传统哲学的理论哲学范式。因而它们对人的理解和解释往往受制于传统哲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它们大多不仅脱离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而把人的本质视为某种先在的、前定的、与生俱来和一成不变的东西,而且也常常在二元对峙的物种思维中将人的存在和本质孤立化、抽象化、片面化和绝对化。例如: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到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学者的人道主义,大都把人视为一种"自然存在"或"肉体的人",而将人的本质和本性归结为"自然理性"或者"肉体感受性";德国古典唯心论哲学及其人道主义,反对从自然观点来理解人,主张人是某种"精神存在",并把人的本质归结为某种"理性"或"自我意识";费尔巴哈人本学,反对黑格尔把人理性化和抽象化,但由于他撇开现实关系和历史进程,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因此,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联系的普遍性"[1]60,实质即所谓"理性、意志、心"[4]31。十九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继承了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学者的人道主义传统,同样把人的存在和本质看作是某种"抽象理性"或"思维知性"。
    马克思的哲学变革彻底改变了这一切。它不仅在哲学范式上实现了从以往哲学"解释世界的理论哲学范式"向"改变世界的实践哲学范式"[2]的历史转换,而且在人的学说上实现了"实践的人道主义"对传统哲学之"理论的人道主义"的变革和超越。因而,它也从根本上变革和超越了传统人道主义关于人的存在和本质之本体化、前定化、抽象化和绝对化的观点和看法。在马克思看来,传统人道主义的最大缺陷,就是缺乏实践思维、社会视野和现实维度。因此,只有确立实践观点、社会观点和现实观点,才能为正确理解人的存在和本质提供思维前提和合理基础。对此,马克思从不同角度提出对人的存在和本质的不同理解:"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2]273-274;"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6;"人们用以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方式......不应当只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加以考察。它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活的一定方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1]67-68。由此,马克思不仅从实践观点上揭示了人之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而且从社会观点和现实观点上说明了人之为人的社会本质和现实本质。
    人的类本质、社会本质和现实本质是内在统一的。为了生活,人必须进行改造自然的生产活动,由此,生产实践也就成为人之区别于动物的特有生存方式和特殊的类本质;生产实践活动并非孤立的,它只能在一定社会关系上才能进行,由此,便形成了人之为人的社会特质和社会本质;人的社会本质和类本质并不是彼此独立的,它们实际共存于人们的现实生产活动之中,因而生产实践及其活动方式便成为人的现实本质之生成的实践基础,现实的人之现实本质也就是人的类本质和社会本质的内在统一。这意味着:人的本质并非先在的、前定的、单一的和固定不变的,而是后天的、实践的、多重的和历史的。生产、劳动等实践活动,构成人之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同时也成为人的社会本质之形成的前提和基础;人的"社会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它是人的类本质在其全部社会生活及其交往关系上的一种现实表现;人的"现实本质"内在地包含其类本质和社会本质并以后者为前提,它取决于人的活动、生活和关系的性质和本质,并随着人们实践活动及其现实生活和社会关系的变化而改变。换句话说,人从事什么样的活动,人们怎样生活,其活动和生活构成什么样的关系,他有着怎样的作为和表现,他本身也就是怎样的,也就具有什么样的现实本质。人的现实本质总是实践的、社会的、生成的和历史的。人即其活动,人即其生活,人即其关系,人即其作为,人即其表现。由此可见,马克思人道主义关于人的类本
质、社会本质和现实本质的思想观点,不仅从根本上变革和超越了传统人道主义的自然观点、意识观点和理性观点,而且为其正确认识与合理看待人与世界关系提供了人性前提和人学基础。
    2.在人与世界关系上,马克思人道主义变革和超越了传统人道主义。把人视为根本,强调人的主体地位和创造作用,这并非马克思人道主义所独有,几乎所有人道主义及其人本思想都强调这一点。例如,古希腊智者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之著名论断,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主张以人为中心和目的,维科提出"人类世界是由人类创造的"历史观点,康德通过"哥白尼式革命"确立了人的主体、中心和最终目的地位,费希特构建了"自我意识哲学",费尔巴哈则将"上帝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等等。这些其实都是以人为根本的人本思想在不同理论中的不同表现。然而,所有这一切,本质上都是建立在对人本身的某种抽象理解基础之上,他们或者脱离人的实践活动及其社会关系而把人视为某种"自然的人"或"肉体的人",或者基于人的主观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而把人视为某种"有理性者"、"自我意识"或"精神的人"。而不管前者还是后者,其实都是某种"抽象的人"。
    马克思继承了传统人道主义以人为根本的人本理念,但同时也从根本上超越了传统人道
主义。这里的关键在于马克思所谓的"人",并非某种"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人",亦即"从事实际活动的人"[1]73。正是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人道主义强调:"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56,"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1]585,人们"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而"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1]76,77。总之一句话,不仅是人的社会生活和人类历史,而且现实世界及其对象世界本身,也都是现实的人通过其实践活动所改变和创造的,它们是人自己实践活动的产物和结果,而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则是人类社会生活、历史发展和对象世界的根本,亦即主体、创造者和现实基础。
协查通报    当然,这并不否认自然界的本原性、先在性和客观性。正如马克思所言:"在这种情况下,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会保持着"[1]77。但问题在于,先于人类历史或脱离开现实的人而存在的那个自然界,对于现实的人来说并非现实的自然界。现实的人所关注的是对他而言的现实世界是怎样的和应该是什么样的。因此,对于马克思人道主义而言,它对于现实世界的理解和看法,并非直观的、本然的、抽象的和价值中立的,而是与其理论立场、价值观念和对待现实世界的态度紧密关联在一起。正是在此意义上,马克思不仅关注
小辰
对现实的人及其在现实世界中的根本地位和创造作用的正确理解与合理解释,它更关注对现存世界及其社会现状的批判、改造和变革。
    3.在哲学功能和使命上,马克思人道主义变革和超越了传统人道主义。包括十八世纪法国启蒙学者、十九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在内的几乎所有传统人道主义者,大都坚持某种本体论化的思维方式。他们相信现实世界在某个地方存在某种"终极本体"、"绝对真理"和"永恒价值"。因而,其全部研究都在于探寻和建构关于这种终极本体、绝对真理和永恒价值的理论体系,认为"只要把它发现出来,它就能用自己的力量征服世界"[4]358。因此,哲学的功能、使命和任务,并非实际地去改造世界,而是正确地认识世界与合理地解释世界。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16:18: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442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人道主义   本质   现实   世界   实践   社会   哲学   传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