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署名文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多媒体光盘制作
换命快递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当生产力发展突破了当时的生产关系并使之解体的时候,要求建立相应的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发展到另一个高度的生产力,从而会导致当时社会关系的解体并要求建立新的社会关系,以此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
一、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原始社会由于三次社会分工和金属工具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生产和生活资料开始出现了剩余,剩余资料的分配与占有导致了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从而使原始社会生产关系解体并出现了奴隶社会。
在奴隶社会,随着生产经验的不断丰富和奴隶主强迫组织奴隶较集中地进行相对较大规模的生产劳动,从而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由于奴隶主强迫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进行无休止的劳动、无所不用其极的极端迫害和毫无保留的无情剥削,使其得不到必要的休养生息,直接影响和削弱了奴隶这种生产力本身的生产劳动能力,同时限制了更先进生产工具的使用,导致了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所以要求一种使奴隶能有相对
的人身自由和获得部分生产生活资料从而休养生息并改进和使用更先进生产工具的社会生产关系出现,因此出现了从小农经济向封建经济的过渡并产生了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的解体是由于出现了工业革命,社会开始从农业生产为主进入了工业化生产的新时期,这时候要求以土地生产为核心的封建所有制生产关系变革为能适应工业化生产的新型社会生产关系,因此出现了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并在使用了工业化生产的国家取得成功,那些国家开始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
当世界普遍开始工业化生产的时候,中国还能维持封建体制延续自己的发展轨迹,究其原因,一是中国自己没能产生工业文明,仍然以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为主;二是没能和已开始工业化的西方文明汇合。
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而向东南亚辐射,西方文明发源于巴尔干半岛的希腊并一路向西发展直到美洲,二者能够长期独立发展是缘于农耕文明的自给自足性。由于中国的地理位置原因,要与西方文明汇合受制于几个条件,即航海技术的成熟、地理大发现的实现和工
安丘地震业化成果的应用。另外,由于受儒家文化的思想制约和满清统治集团的固步自封,因此直到1840年才被西方文明“上门来”,一举打破了顽固的封建统治和思想禁锢,注定了满清统治的终结。但当时仍然以自我为中心的中国并未做好应对外来文明碰撞的准备,虚弱的古老东方文明古国和强劲发展的西方文明帝国相撞,中国的痛苦不言而喻。至此,古老的东方文明古国开始了向近代文明艰难蜕变、实现凤凰涅槃的过程。
三、封建制解体后的中国并不具备资产阶级革命成功的社会条件
公众安全感东西方文明汇合后,为了寻求在新的世界秩序中体面生存的道路,中国人开始了各种尝试,包括满清政府试图进行抵抗外来侵入的洋务运动和自我改良的维新运动,孙中山发起的资产阶级革命、以五四运动为代表的思想革命以及国民党进行的建国运动,但均以失败告终。只有中国共产党发起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取得了成功。龚琪
由少数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始于孙而止于蒋)是注定要失败的,这是由当时中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如前所述,尽管满清封建统治解体了,但当时占绝对地位的能代表中国主要社会生产力的仍然是农业文明,工业生产凤毛麟角,生产力没有突破性发展。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建立在工业化生产基础之上的,因此不具备资产阶级完成民主
革命所依赖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另外,没能完成彻底的思想革命以摧毁持续了数千年的、顽固抗拒社会变革的以儒家为内核的封建思想体系,因而也不具备民主革命所需的思想准备。这些因素特别是前者决定了其失败的必然性。
必须指出,国民党发起的建国运动,表面看上去轰轰烈烈,本质上仍然不具备上述成功的条件。特别是蒋接手之后,完全背离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蒋以继承了孙的衣钵自居、以三民主义的化身自居,却在国民党内从上到下灌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儒家封建思想,公开声称忠于他本人即是忠于孙中山和三民主义,追随他即追随革命,用当时对思想革命有严重抗拒和禁锢作用的封建儒家忠君思想代替了三民主义,把国民党改造成了一个新的大军阀。因此,中国共产党赢得解放战争是挽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际!
四、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并取得成功的必然性
suffer软件外来文明的冲击导致了中国原有社会关系的解体,同时新的社会关系没有建立起来,更严重的是面临着被强势文明吞噬的民族危机(甚至包括后来日本的全面入侵)。
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能够克服旧的封建文化的新思想(以求得最广大人民的觉醒并产
生足够的求变思想力量)和能够抵制西方帝国主义入侵的新力量,才能使中国免于民族危机,并实现民主革命的成功,进而通过实现工业化提高社会生产力,强壮国力从而能以不受制于列强的、独立自主的平等身份主动迎接东西方文明的汇合发展。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18:30: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4417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   生产力   发展   社会   思想   革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