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腔热血写春秋——记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水下航行器专家徐德民

科学中国人年第5
期徐德民,西北工业大学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航海工程学界一颗璀璨的明星。1937年11月出生于陕西省三原县的徐德民,在母校西北工业大学顺利攻下硕士学位之后,留校任教至今。他曾担任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研究生员院长,曾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航空教育学会副理事长、香港学术评审局成员。2005年12月,徐德民又光荣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德民教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将毕生精力投入到水下航行器控制、导航、总体等技术研究。带领水下航行器科技创新团队完成了重要科研任务20余项,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一、二等奖共7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先后研制成功两种新型水下航行器及国内第一台水下航行器电深控装置和三通道计算机控制系统,其主要性能
为国内领先,并达到国际先
进水平。撰写国防科技报告
23册,出版著作6部,发表
论文210篇,其中SCI 、E I 等
检索60篇次。主编了我国第
一部《自动控制系统》
教材。开放式数控系统
徐德民教授的一生都在
为我国的航海事业而拼搏奋
斗,他用自己的满腔热血谱
写着中国航海史上一个又一
一腔热血写春秋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水下航行器专家徐德民
本刊记者苏丹
严峻考验。因为搞科研、作项目,不是关在研究室里闭门造车,而是要付诸实践、身体力行。上高山
沈钧儒、出远海、登险峰、踏恶浪,居无定所、食无规律,这都是随时可能遇到的情况。然而,身患高血压、哮喘病的徐德民教授从来没有退缩过一步,总是顽强拼搏在科学研究的第一线。1998年是徐德民教授科研事业中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他带领他的团队,开始致力于一种新型水下航行器的研究。没有立项,没有经费,对于科学研究而言,这是怎样的困难和考验啊!而徐德民教授用自己坚强的肩膀毅然决然地扛住了这样的压力,不说苦、不言累,甚至不曾皱一下眉。然而,尽管徐德民教授有着钢铁般坚强的意志和信心,但他毕竟还是“血肉之躯”,不是累不垮的铁人。1999年的冬天,徐德民教授的团队要在远离西安三百多公里的一个小山村进行一场关键性的试验。那时正值隆冬季节,冰天雪地、寒风刺骨,就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都禁不住抱着胳膊发抖。年逾花甲、积劳成疾的徐德民教授发起了高烧,体温骤升到39度多。医生和弟子们都劝他卧床休息,他却坚持要到试验现场,为的就是亲自监督试验的过程,亲自检验试验的结果。当徐德民教授打着吊针出现在试验现场的时候,在场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被深深地打动了……正是在徐德民教授这种坚韧不拔的个壮丽的篇章,为我国的航
海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矢志不移顽强拼搏
光阴荏苒,回首漫漫来路,徐德民教
天网防火
授在他深爱的这片科研沃土上已经默默
耕耘了一生,从西北工业大学一名年轻
的高材生变为今天年近古稀、德高望重
的教授、院士。
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几十年如一日
的顽强拼搏。他将自己全部的心血都投
三国世纪
入到科研事业当中,夜以继日,孜孜不豪杰解霸3000
倦,竟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味道。
在徐德民教授的眼中,生活中似乎
根本不存在星期天、节假日的概念。白天
他忙于教学、科研,指导研究生或处理行
政事务;晚上还不忘给自己“充电”,看
文献、查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写材料、著
书立说。
从事水下自航器的研究,不仅是一
项艰苦的脑力劳动,也是对体力、耐力的
徐德民
奥林巴斯e-p1782010

本文发布于:2024-09-24 22:23: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4392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教授   航行   试验   科研   团队   中国   事业   坚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