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协同治理的生成逻辑与建构路径

浅析协同治理的生成逻辑与建构路径
武警学院自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做出以来,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语义变迁在政策文本中得以明晰,相应地,探寻治理理论的语义外延以及善治良政的实践边界也迅速成为社会各界的热点话题。这种语义变迁体现了后工业社会对新的社会治理模式的需求,是一种同应当前改革诉求、响应未来治理目标的积极的社会建构。亦即,我们所倡导的治理改革是一种建构的视角,而非守旧的、改良的甚至是否定的,正如全钟燮所指出的,社会治理的理论话语体系“是一种变革现实的框架,而不是从历史、法律和政治的角度解释官僚制该如何运作,或者提出新的管理策略以提升组织效率”。应该看到,在解构与批判的意识和精神渐趋融入社会共识、甚至“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中都极力通过改革去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的时代中,这一建构性特征便显得尤为珍贵。
滤波器事实上,作为治理理论的核心旨归,建构性逻辑是彰显于社会治理的过程而非结果之中的。正如斯托克所说,“说到底,治理所求的终归是创造条件以保证社会秩序和集体行动,因此,治理的产出惯量
和统治并无任何不同之处;如果有什么差异,那也只在于过程”。在当代社会治理“已经突破传统的线性模式,走向网络化治理形态,呈现出网络化、多样化、自组织的特征”的背景下,社会治理“之发挥作用,是要依靠多种进行统治的以及互相发生影响的行为者的互动”训。从而,多元协同作为社会治理的内生语义与核心要旨得到彰显,同时也应超越传统的基于简单语义转换与表层实践的分析范式,着眼于治
理理论在国家治理变迁与社会结构转型中的历史方位,结合对于客观情境与现实实践的观察与体悟,从而能够从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两方面契合治理变革的内在要义,探寻具体的建构路径。
双榆树公园一、协同治理的生成逻辑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社会治理的实践模式是伴随着我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黄变以及后工业社会中公共性的扩散而被逐步建构出来的。随着社会日益从国家的框架中脱离出来,其自我意识与独立能力得以孕发并日渐生长;然而另一方面,日渐多元的、高度复杂和不确定的社会形态已然超越了传统线性、单向度的政府统治模式的效用范围(频发的社会冲突和被过度拉伸的社会张力便是例证),而这恰恰是治理—作为一种新的政府统治过程和社会管理模式—所关注和指向的核心所在。如果说国家社会关系的演变与转型为治理模式的建构提供了必要
性说明,那么公共性的扩散与成长则使这种全新的治理模式成为可能。因此,作为治理理论的内生语义与核心要旨,对协同治理生成逻辑的剖析,也应内嵌于国家社会关系的重塑过程以及对公共性扩散的具体同应之中。
1.协同治理是我国国家社会关系煌变与重塑的应然诉求
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根本性转变始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创制:从改革开放以前的集中统一的社会体制,
到改革开放之后日渐个体化和原子化的社会结构,整个社会在不同层面、不同维度和不同场域上逐渐脱离了高度统一的国家体制。应该看到,国家与社会的合理分离是创设社会空间、孕发社会主体性的必要条件,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却往往因现代社会的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而呈现出相互“背离”的不良形态。具体而言,这是两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一,中国各地方政府仍或多或少地扮演着具体利益关系的直接协调者或控制者角,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关系的高度复杂性使政府难以超然于其外而发现实质性的和具有代表性的公众意愿,主观上对公共利益的维护行为却往往在客观上表现为对大部分利益主体的损害,后果则是离公共利益的诉求越来越远;其二,网络化、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使信息变得庞大、易得,且鱼龙混杂,政府获得的信息无论是全面性还是准确性都极为
有限,这使社会问题与社会关系都超出了政府的认知范围与认知能力,更何况政府往往缺乏主动认知的足够动力。从而,褊狭的信息供给与认知能力“不仅造成政府职能碎片化的结果,也使政府各部门之间相互怀疑和相互隔离,更使政府与社会之间离心离德,以至于政府呆板地烙守制度化分工结构为它们定义的职能,却不能以主动配合的方式开展行动”。
“分离”不同于“背离”,分离是国家与社会在社会建设与社会自治方面的合理区隔,而背离则是国家对社会的悖逆与离弃;社会是公共权力的来源,国家与政府如若背离社会,那便是背离其赖以存续的合法性基础。因此,在新的发展阶段中,协同治理的实现应着眼于国家及其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规范与合理建构,重塑两者的互动模式以形成科学合理的互嵌结构。在协同治理的语义中,这种互嵌结构更
多的表现为治理机制与具体实践机制的互嵌互助,以实现协同治理过程与存量制度结构的深度契合。
2.协同治理是后工业社会公共性扩散及其同应的必然结果
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后工业化进程,因其所内含的对全球
化、信息化以及民主生活化的诉求而实现了对工业时代的超越,并日渐衍生出以民主改革、社会建设和良政善治为核心的公共话语体系。然而,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同以及民主政治发展阶段的差异,往往使得其有限的现实条件能力与美好的民主构想形成错配,由此诱发的结构性问题甚至会“倒逼”政府管理模式的变革。在中国,这种倒逼情况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西方国家美好的民主设想脱离了其赖以依存的环境和条件而借助全球化的浪潮扑面而至,并在网络信息时代下弥散于公众的日常生活体验中,从而催发社会民众更高(甚至过高)的精神追求,公共部门的社会价值受到更为普遍且强烈地期待;二是社会经济的超常规增长带来了资源要素的极速重配,使得后工业社会呈现出高度复杂和高度不确定的运作形态,这已然超越了政府定位问题研究中“有限政府”原则的话语阐释范围,合理的政府定位只是后工业社会下社会有效治理的充分而非必要条件,以社会本位为核心的价值取向与社会性的治理导向才是应对高度不确定性与高速流动性社会状态的根本所在。
新公共管理理念着眼于规避“私人性”对”公共性”的僧越而强调社会性的政府管理,从而成为后工业社会时代改造政府与社会关系以及重塑政府行政行为的核心理据。新公共管理的话语体系本身就包括着协江西省城乡建设培训中心
同治理的内在语义,体现为:一方面,新公共管理运动承接了来自公共管理理论的公共性与社会性的基本特质,这不仅决定了

本文发布于:2024-09-22 01:08: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4201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社会   治理   政府   国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