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传统海上信仰与敬神仪轨研究

摘要:在传统航海过程中,飘风海难事件时有发生,人们出于对海洋的恐惧与敬畏,最终从大海的虚像中幻
化出海神的人格化形象,并逐渐形成一套相对丰富而又完备的祭祀仪轨。通过对福建传统海神信仰体系、传说及仪式的梳理,对于理解古代海上船民的生活、海上信仰形成及传播均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对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认识。
山西省人事厅网
关键词:福建;海上信仰;传说;仪式
∗作者简介:林瀚,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馆员;收稿日期:2018-10-0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台湾的族互动与政治认同研究”(16CZS076)。
硅片
福建传统海上信仰与敬神仪轨研究
在传统航海过程中,风雨骤起或搁浅触礁等飘风海难事件时有发生,人们出于对海洋的恐惧与敬畏,最
终从大海的虚像中幻化出海神的人格化形象,如山东的东海龙王[1]、福州的水部尚书[2]、莆田湄洲岛的妈祖[3]、泉州的通远王[4]、广州的南海神[5]、西江流域的龙母[6]、北部湾的伏波将军[7]、海南的兄弟公[8]等。这些海神或水神有些原本就是远古神灵或祖先,有些是地域龙蛇崇拜的身份重塑,有些则是从人到神的转化。
就参与祭祀角而言,既有浮海捕鱼的渔民,也有往来各洋港口的海商,更有主持王朝祀典仪式的官员。在飘风海上,危难将临之际,有的齐呼神号,有的崩角稽首,有的焚香设拜,由此也逐渐形成一套丰富而完备的祭祀仪轨。虽然海上遇到风浪等危险最后得以脱险的总是少数,但正是这些得救的乘舟之人,最终成为各种神明显灵故事版本的传诵者与加工者,在经过不同灵验故事的叠加后,也就完成了一次次的神性加注,这些最初被塑造出来的海神在人们的记忆中也就被日益强化,各个地域所进行的造神运动,最终也就促成了海神队伍的日益壮大。
就福建传统海神的研究,已有相当多的学术积累[9],不过仍有一定的学术空间可以继续延伸。本文拟对福建传统海神信仰体系、传说及仪式进行梳理,进而加深对古代海上船民的生活、海上信仰形成及传播的理解,同时希望能有助于我们加
深对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认识。荒疏之处,尚祈博雅诸君有以教之。
弗洛伊德
一、各祀其神与众神会祭
中国海岸线漫长,港口棋布,因地域文化差异,所祀海神各不相同。在山东,除了主祀龙王外,本土海神还有民间仙姑、刘公刘母、鲸鱼海鳖;在宁波,主要海神人物有鲍盖、黄晟、罗清宗、观音、妈祖、姜神、如意娘娘等;在舟山,主祀海神有网神、观音等;就泉州的主要海神而言,则经历了南安延福寺通远王、法石真武庙玄天上帝、泉州南门天后宫妈祖的发展过程。
埃克曼螺线>人员定位系统南宋绍兴年间李邴在《水陆堂记》中就提到:“泉之南安,有精舍曰‘延福’。其刹之胜,为闽第一院。有神祠曰‘通远王’。其灵之著,为泉第一。每岁之春冬,商贾市于南海暨番夷者,必祈谢于此。”[10]民国《南安县志》也记到:“九日山在县西三里,……山麓有寺曰延福,晋太康中所创,去山二里许,唐大历三年移建今所。……一曰灵乐祠,谓指木之叟,盖乐山之神,为祠以祀之。水旱疫疠,海舶祈风,辄见征应。宋时累封‘通远王’,赐庙额‘昭惠’,其后迭加至善利广福显济。”[11]九日山上祈风石刻亦可与之相互参证。在《安海志》中所保存的宋人王国珍《昭惠庙记》中,也写到通远王以海神的身份被行舟之人供奉着,其文曰:“吾泉以是德公为多,凡家无贫富贵贱,争像而祀之,惟恐其后。以至海舟番舶,益用严恪。公尝往来于烈风怒涛企业改制律师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总第129期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1:40: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3992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生男孩祝福语
标签:海神   信仰   传统   福建   祈风   地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