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林传统文化习俗简介

上林传统文化习俗简介
上林县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214年,属桂林郡管辖。汉代属郁林郡领方、潭中县管辖。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从领方析分无虞、上林两县。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后隶属南宁专区,2003年划归南宁市。下辖辖7镇4乡,总面积为1890平方公里,总人口48. 26万,其中壮族约占80%,是一个壮、汉、瑶、苗等12个民族聚居地。在这方神奇的土地上,不断的衍生和传承着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一禳灾祈福的狂欢节--渡河
渡河公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较大的传统节俗之一,除了吃粽子、洗药浴、
插香艾、喝雄黄等传统习俗外。南宁市上林县三里镇一带的壮族人家重点祭祀的不是屈原,而是他们信仰的人类先祖“救世神主”——渡河公。渡河公是当地特有的一种集体禳灾祈福的节俗仪式活动。它始于元朝,盛于明清,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这一具有丰富壮族文化内涵的民间传统节俗,以其历史悠久、寓意深刻、魅力无穷而远近闻名。2006年6月被列入了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制作精美的渡河公,寄托着
对平安的祈福
轻巧的船,承载着厚重的希望
二崇尚和美的盛会--灯酒节
灯酒节是环大明山一带壮族民间传统祭社习俗,是乡村以社为单位集资,在每年的正
月十一,民间自发组织举行祭社祀祖、镶灾祈福的盛大信仰仪式活动。其主旨是祭祀社神,祈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国泰民安。传统的灯酒节祭社这天,村庄里凡头年头胎生男孩的“灯主”,
要给村社献出一只羊,其他本年出生男孩的家庭,要献出一个“猪头”,生女孩则献出一只鸡,各家各户也要按人丁筹资备办祭品,全村老少一起到社坛前祭拜,之后集体就餐。
丰厚的祭品
sheshefa
庄严的仪式
三善孝文化的载体--龙母节
龙母节,源于一个寡妇收养一条蛇的传说故事。据说,“乜特屈”在三月初二仙逝,次
日“特屈”呼风唤雨,借风雨之神力,将养母棺材送上村后岜仙岩洞的峭壁上安葬。每年农历三月初三
前后一两天,“特屈”都回来扫墓,风兵雨将一路随行护驾,风雨交加,呼啸而过,那凄凄啸啸声便是“特屈”对养母的哀思和感恩的诉说。
龙母崇拜活动,是对龙母乐善好施与“特屈”知恩图报高尚品德的缅怀、传承和发扬。
龙母金身像
虔诚的信众前往龙母洞朝拜
龙母节文艺表演
四信仰习俗的传承-----木山庙会
据上林县志记载,早在清朝乾隆年间,木山乡众就自发组织了民间庙会活动,在每年的春节期间举办。这个传统已经延续了200多年。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近十年来,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庙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活动内容越来越丰富,游客可以看到斗牛、斗鸡、
斗狗、山歌对唱、狮公舞表演、打陀螺等。
索拉菲尼山歌对唱
观看斗牛表演
五信仰感恩的节俗--万寿节
韦厥,世称万寿公王,是唐高祖时人。唐武德七年(625年),韦厥从唐朝繁华的京城不远万里来到澄洲,开拓这片蛮荒之地。当时这里山峦叠嶂,豹狼出没,人烟稀少。韦厥将中原先进的汉族文化与这里的少数民族文化融合起来,用“仁”治人,以“德”治邦,做了大量造福于民的事,使得上林有一个蛮荒之地变成一个讲礼节、积德行善、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的礼仪之邦。聚甲醛
后世的人为纪念
韦厥的丰功伟
绩,尊称韦厥为
万寿公王,每年
都举办万寿节以
彰其功德。历代
上海佳程广场
端粒体以来,上林壮族
百姓都自发于每
年的农历2月11
日举办万寿节活
se.20sqw动。
六三声部民歌
壮族三声部民歌,又叫“三顿欢”或“三跳欢”。历史悠久,主要流行于上林、马山、忻城等三县交界处的壮族地区。包括三个声部,代表主旋律的第一、第二声部又主唱者演唱,第三声部由二人以上合唱者合声附唱,一声部、二声部独立音调,三声部陪衬和声。三个声部的独立性及完美结合,在国内外的民歌中比较罕见。

本文发布于:2024-09-21 21:43:0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398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声部   传统   渡河   民间   文化   上林   活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