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流江- 北流江交通运输沿线的传统聚

区。广西地区的传统聚落与建筑也是岭南传统聚落与建筑中非常具有地域特的一部分。
同时可以注意到,广西地区主要的河流均属于西江流域,在梧州汇合后继续流向广东。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如南流江、钦江等,最终注入北部湾的广阔大海之中。但是这些从广西内陆发源,直接流入海洋的河流,却在明清时期广西的对外交往中发挥了非常独特的作用。例如,南流江-北流江所构成的交通运输体系就是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出海通道。并且现有的关于广西地区传统聚落和建筑的研究,也多集中在西江流域。因此,研究南流江-北流江沿线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特,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2通江达海、南来北往的南流江-北流江交通运输体系
南流江、北流江均发源于玉林境内,其流向分别向南和向北,因此得名。南流江是广西独流入海的最大河流,向西南流经玉州、福绵、博白、合浦等县区,于合浦党江注入北部湾海域,全长392 km [1];北流江流经北流、容县、藤县,汇入浔江,长247 km。
从北部湾海域经南流江可以深入广西内陆腹地,到达玉林后,转陆路的官道,再走北流江的水路,可以快速抵达浔江和西江。除了借助西江通往广西大部分地区和珠江三角洲以外,还可以从梧州顺着桂江—漓江—灵渠这一水路通道连通湘江,并到达湖广区域,因此自秦汉以来,南流江、北流江就以其优越的地理区位和交通条件,成为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出海通道。其繁忙的水上交通运输带动了广西古代经济的发展[2],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见图1、图2)。
据玉林市博物馆所展示的文史资料《宋史》记载:“大规模漕运海盐,全由漕司官办。为了促进港口漕盐的畅通,广西转运使在南流江上游的玉林置十万仓。漕盐靠水运,
摘要 南流江、北流江发源于广西玉林境内,前者向南,是广西独流入海的最大河流;后者向北,汇入浔江,并入珠江水系。凭借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两条河流组成的交通运输体系成为广西乃至南方的重要出海通道,不仅促进了广西的发展,也推动了流域内文化的交流。本文通过选取流域沿线几个重要的村镇聚落,总结其风貌特征和布局特点,分析聚落内典型建筑的特。
关键词 南流江;北流江;传统聚落;建筑特中图分类号 TU253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9892/jki.csjz.2022.23.32
Abstract Nanliu River and Beiliu River originate in Y ulin, Guangxi. The former flows southward and is the largest river flowing into the sea in Guangxi, while the latter flows northward into Xun River and merges into the Pearl River system. With superior location and traffic conditions,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composed of the two river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Guangxi and even the south to go to sea, which not only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Guangxi, but also promotes the cultural exchange in the basin. Through the selection of several important villages and towns along the river basin,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ir features and layout characteristics, and ana
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ypical buildings in the settlements.
Key words Nanliu River; Beiliu River; traditional settlement; architectural feature
1引言
在中国岭南传统建筑的研究领域,以广府建筑为主的广东传统建筑占据了绝大多数,而与之相邻的广西地区通常不被建筑历史研究的学者们所关注。明清时期,粤商在广西的商业发展历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借助贯通两广的西江水运体系,粤商持续不断地将商品、资金、技术等输向发展相对滞后的广西,打破了广西原来孤立封闭的市场和社会环境,建立起了连接两广的商业网络体系,并将广西发展成岭南社会体系下的两广地缘文化同构地
促进剂ns作者简介:邢寓(1995-),男。研究方向:传统聚落与民居的保护更新、当代乡村设计与乡村振兴。
作者单位:1.东南大学建筑学院;2.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3.江苏省规划设计集团江苏省城镇与乡村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南流江-北流江交通运输沿线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特
Traditional Settlements and Architectural Features along Nanliu River - Beiliu River Transportation
邢 寓1 张城鑫2 裴逸飞3
Xing Yu 1, Zhang Chengxin 2, Pei Yifei 3
过玉林经北流河通西江,溯桂江、左江、右江,畅运广西全省。”《元一统志》中也记载:“来往运海北海南盐课,至南辛仓交卸。”《永乐大典·郁林志》中提及:“南流江……至辛仓通舟,递运广海盐课,直抵石康廉州府入于海。”《广西各县商业概况》中也称:“鬱林以南流江为最大,由城南直通博白而达北海,由船埠到城可行载数千斤之民船。南流江成为广西乃至云贵诸省所需食盐海货北运的最重要通道。”[2]南流江-北流江这一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见图3)。
3南流江-北流江流域沿线的重要村镇聚落
3.1玉林市福绵区船埠村
南流江的重要支流之一车陂江在船埠村汇入南流江,两江交汇处水势平稳,水面宽阔,是一片条件极佳的港湾,这便是前文古籍中所著的“船埠”(见图4)。明清时期,船埠是玉林通广西南部合浦、北海的水路运输起点,主要转运和集散盐、海鲜和内陆土特产等商品。尤其是在清朝,经过朝廷批准,时任两广总督岑春煊将南流江划为广西海盐进口的水运航道之后,船埠的商贸运输得到发展,成为当时中南省区食盐运输的最大中转站。盐市的兴盛更进一步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形成了一条长约400
m 的商铺街,邻近省区的商贾及本地商人争相来此经营,以至于当时外地人“只识船埠街,不识玉林街”[2](见图5)。
整个村庄沿着南流江呈带状分布,虽然有部分新建民
居替代了之前的村庄肌理,但整体还是保持着古朴的气息。特别是在两江交汇处的岸边,有一条长1.5 km 的青石板路,残存的青石板上,深深的车辙印记清晰可见。青石板路一直通向江边的旧码头,当年许多工人就搬运着食盐等大件货物往来穿梭于码头和商铺之间。船埠村街道两边还保留着很多青砖的残垣断壁,这些都是商会、盐务局、盐商铺、典当行等建筑遗迹。走在其中,可以想象出当时街市上的繁华喧闹。在青石板路的尽端,有一座高大的建筑,保存得比较完好,建筑外立面由青砖砌筑。从门缝中窥看,内部空间宽敞,且只有一层,据当地的老人说,这是当年用来存放食盐的盐仓(见图6、图7)。
3.2玉林市玉州区辛仓村
辛仓村距离南流江的干流不到1 km,距离船埠村很近,在前文的古籍中也有提及,是合浦北海等广西沿海地区向西江运盐的重要中转地,曾经有大量的盐仓分布于此。位于村口的黎氏祠堂,就曾经被作为盐仓来使用。
村落整体呈圆圈状集中分布,核心区有一圈明显的椭圆环形道路,村口有一大一小两个池塘,村落房屋整体风貌保存较好,基本为传统民居,夹杂有小部分现代自建房。传统民居多为带一个天井的合院式,也有少量规模较大的带两个天井的三进式合院住宅。村口的黎氏祠堂就面对着大池塘,头座大门由红砖和灰砖交替砌筑,屋顶正脊和侧脊的顶部两边都有翘起的勾角,别具风格。祠堂正殿的结
构特别令人注目,用一大一小两个拱形门廊代替传统的柱
图1 海上丝绸之路(玉林段)路线图(图片来源:作者自摄于玉林市博物馆)图2 南流江-北流江运输体系区位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图3 描绘南流江往来运输贸易繁盛的画作(图片来源:作者自摄于玉林市博物馆)图4 南流江-北流江流域沿线重要聚落分布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网体系。其他还有“U”字形这种比较有特的民居形式(见图8、图9)。
调研过程中还发现辛仓村拥有独具特的墓葬文化。每家每户的墓葬就直接设置在自家房前数米远的位置,整体形状为多段对称的圆圈形,墓碑和坟堆安放在外圈的对称中心处。当亲人祭祀时,就面对着自家的房屋,每家每户都是如此,可谓说是当地一种特的风俗文化(见图10)。
3.3北海市合浦县草鞋村
草鞋村,西邻南流江的分支西门江,与合浦的盐仓路相邻,是重要的盐运起始点[3]。草鞋村最出名的就属草鞋村遗址。草鞋村遗址于20世纪80年代被发现,其收获是城址的确认及大规模、完整的汉代制陶作坊遗迹的发现,在我国南方地区的汉古领域较为少见。此遗址对研究中原砖瓦制作技术向南方传播和汉代官营手工业制度,以及寻汉代合浦港及合浦郡治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2013年,草鞋村遗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见图11)。
4南流江-北流江流域沿线的典型建筑(见图12)4.1梧州市藤县龙母庙
北流江从玉林一路向北,在藤县汇入浔江。而就在距离入江口不远的地方,有一座龙母庙。藤县龙母庙是在西江流域与广东悦城龙母庙、广西梧州龙母庙(龙母太庙)并名的庙宇,是传说中古代西江流域的保护神——龙母的出生地。据广东德庆悦城龙母庙庙志及嘉庆《藤县志》记载,龙母在公元前290年五月初八生于藤县,成长于悦城。龙母生前有功于国家,有德于人民,死后很多地方都修建庙宇来祭祀。并且五月初八的“龙母诞”还被列入广东、广西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原来的藤
县龙母庙
图5 船埠村航拍图
触指(图片来源:作者自摄、自绘)
图7 旧盐仓(图片来源:作者自摄)图6 通往江边码头的石板路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dac基因
图9 黎氏祠堂(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8 辛仓村航拍图(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11 草鞋村遗址航拍图(图片来源:作者自摄)图10 特墓葬(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是三进式的庙宇,雕梁画栋,规模宏大,于20世纪60—70年代被拆除。龙母庙的始建时间现已无从考证,但是北宋的《太平寰宇记》中有“龙母庙在枕容江口焉”的记述。现在的龙母庙为20世纪90年代众自发筹建。现有龙母庙印章、蛇身狮面神兽一尊、莲花柱墩,以及雕刻有“龙母娘娘”字样的香炉等文物[4]。藤县龙母庙于2001年被列为藤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京小子
现在的龙母庙包括院门,仍旧为三进式,正殿和后殿体量相当,正殿中供奉着龙母的神像,内侧的院墙上还刻有《重修藤县龙母庙碑记》。藤县龙母庙历史悠久,是龙母根之所在,并且其位于北流江的终点,也是北流江-南流江交通运输体系的一个端点。龙母又是古代西江流域的保护神,所以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特殊的历史含义(见图13)。
4.2玉林市粤东会馆
明清时期,广东商人在广西的商业发展版图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而粤东会馆又是这一时期广东商人在异乡捐资兴建的用于同乡和同业集会、寄居和进行商业贸易活动的会馆建筑。玉林粤东会馆位于玉州区大北路34号大北小学内,其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
迁建至此,清光绪四年(1878年)又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扩建,最终形成了三进两厢两天井的规模[5]。现仅存两进三开间,为大北小学的门头建筑,在2006年被列为玉林市文物保护单位[6](见图14、图15)。
玉林粤东会馆为砖木结构,硬山顶,两边有镬耳山墙,屋面由小青瓦铺设,墙体主要为青砖,建筑结构为抬梁穿斗式混合梁架。虽然没有能够得以进入内部一观,但是单就头座的大门而言,就已经可以感受到它精美复杂的建筑特征。头座大门的框架为花岗岩,整体气氛显得庄重,大门前的石质檐柱梁枋斗拱之间,雕刻有花鸟、人物等精美的图案。檐口的位置有着凹凸有致的石雕、砖雕,柱础、台阶
侧边和基座底部,都有着风格多样的花纹雕刻样式。屋顶正脊的装饰更为精美和繁复,总共可分为三个层次:最上面的两条金龙簇拥着正中间的明珠,演绎出“双龙戏珠”的热闹场面;中间依次排列出各各样的人物泥塑,展现着不同的历史和神话故事中的场景;最下层是山水风景彩绘雕刻,通过照片也可以看出都不是简单的平面绘画,而是带有凸起的雕刻工艺(见图16、图17)。
苍茫云海中秋月整座粤东会馆最让人过目不忘的还是它的镬耳山墙,
不仅中路上主体建筑的山墙为镬耳式,两个边路上的厢房
中厅
前庭
头门厢房
厢房下沉片场
图15 玉林粤东会馆现存总平面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14 玉林粤东会馆航拍图(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13 龙母庙正殿(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12 南流江-北流江流域沿线典型建筑分布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也是镬耳山墙。可以想象,当年三进三路完整格局都存在
的时候,所有的镬耳山墙组合在一起所呈现出来的宏伟壮
观的景象。并且镬耳墙作为一种典型的广府建筑元素,在
玉林的粤东会馆里得到充分运用,也可以说明当时粤商文
化顺着水陆联运的迁徙路线传播到了玉林(见图18)。
4.3船埠村护龙庙
船埠村西边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护龙庙。护龙庙的头座
大门前有一副对联:“护持商贾,龙则风云。”据传这座
护龙庙是由船埠当地的商家集资兴建的。因为来往船埠的
商户几乎都是走船运的,所以商户都希望祈求得到江河神
灵的庇佑。护龙庙作为船埠众多建筑遗址中重要的一部分,
已被列为玉林市文物保护单位。
护龙庙的中轴线与南流江的主流向垂直,包含两个天
图16 粤东会馆正立面(图片来源:作者自摄)图17 屋顶正脊装饰(图片来源:作者自摄)图18 镬耳山墙(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后座
后庭
中厅
前庭
头门
厢房
厢房
图19 护龙庙平面图(图片来源:作者自绘)图20 护龙庙正立面(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阻燃剂tbc
图21 护龙庙正殿(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井院落,为三进式,从头座的大门开始,到中厅(正殿),
再到最后的后座(后殿),依次升高。头门主要是中间的
大门,原先左右各有一个耳房,现右侧耳房已新建了房屋。
头座大门有石砌的柱廊,柱子底座是精美的多重柱础,柱
廊的横撑上方还有图案丰富的石雕。穿过大门来到第一个
庭院,面对的就是中厅。正殿供奉着龙王爷的神像,整体
有三跨,垂直中轴线方向有一左一右两个拱形门廊,砖砌
的门廊上方还有斑驳的彩画。后座有两层,可以顺着背后
的楼梯上到二层。后殿的建筑细部更为精细,有三段曲折
弧形的门廊,其细部雕刻和工艺比正殿的更精湛,且门廊
上方的彩画也是立体凸起的雕刻工艺。站在后殿的二层向
下看,可以看到第二个天井墙体上的绘画和对联,与左右
两侧琉璃屋顶的连廊相得益彰(见图19—图22)。
(下转第176页)

本文发布于:2024-09-23 00:36: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www.17tex.com/xueshu/4398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广西   南流江   建筑   北流   传统   图片   来源   船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4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易纺专利技术学习网 豫ICP备2022007602号 豫公网安备41160202000603 站长QQ:729038198 关于我们 投诉建议